時琪 方非法
摘? 要:“雙減”政策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yè)負擔,另一方面是減輕校外培訓負擔。健全作業(yè)管理機制、分類明確作業(yè)總量、提高作業(yè)設計質量、加強作業(yè)指導是教師亟須完成的任務。為了使“雙減”政策得到落實,切實地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文章以部編版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設計出了具有較強指導價值的作業(yè)清單,對每一課的作業(yè)內容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希望這份作業(yè)清單范例,能對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啟發(fā),以實現“學”“導”“評”一致,讓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有清晰的檢測路徑,逐漸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讓減負不再成為空談。
關鍵詞:“雙減”政策;作業(yè)清單;教學質量
“雙減”政策旨在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減輕學生課外的學習負擔。政策的改變讓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減去之后應該提升什么呢?答案一定是教學質量。于是能真實反饋教育狀態(tài)的作業(yè)清單便應運而生。
一、作業(yè)清單設計的目的
教師每節(jié)課要如何教學生,學生課下作業(yè)需要怎么做,這些問題從來都說不清。但倘若在執(zhí)教之后,有一份讓教師對照著“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樣?”的作業(yè)清單,一直以來說不清的問題就有了抓手,教學質量就有了保障,而且通過這份作業(yè)清單,能如實地反映出“教”與“學”的狀態(tài)。
二、作業(yè)清單設計的理論依據
作業(yè)清單設計主要參照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大單元背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三年級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上的相關能力培養(yǎng)要求及布魯姆的六個能力層級目標,具體如圖1所示:
三、作業(yè)清單設計的實踐案例
作業(yè)清單主要包含了三個方面:基礎、閱讀和習作,如圖2所示:
基礎方面,以課文及課后字詞為準,著重培養(yǎng)學生識字、用詞的能力。閱讀方面,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課內閱讀的學習,還要關注學生課外閱讀的拓展運用,如講故事,根據布魯姆六要素用自己的話講出詩歌內容等。習作方面,聚焦單元習作的要求,作文格式、結構及內容等都有明確的評價標準。
(一)基礎和閱讀
1. 作業(yè)清單設計的直接依據
三年級語文統(tǒng)編教材第一單元圍繞“學校生活”這一主題,編排了《大青樹下的小學》《花的學?!贰恫欢鸵獑枴啡n文,其中前兩篇是精讀課文,第三篇是略讀課文。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所以這必定是作業(yè)清單中每一課的重點,要圍繞“新鮮感的詞句”設計不同的作業(yè)形式。
另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三年級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中對課后字詞的掌握也提出了相關要求,為了讓學生能切實地掌握課后字詞,需要對基礎字詞進行作業(yè)設計,保證認字、寫字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最后,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能力,以布魯姆的六個能力層級目標“記憶、理解、運用、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為參照,緊扣課后習題,使各級能力在每次練習中得以切實培養(yǎng)。除此之外,再結合每一課的教學目標,作業(yè)清單的內容便十分清楚了。
2. 作業(yè)清單的具體內容
第一課《大青樹下的小學》,結合以上三點,再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了以下作業(yè),如表1所示。
(1)“認識課后‘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早晨、穿戴等16個詞語?!眹@這一目標,設置作業(yè)1,使學生在記憶的基礎上還能對這些字詞加以運用。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并找出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與同學交流?!眹@這一目標并參照課后習題第一題,設置作業(yè)2和作業(yè)3。使學生初次接觸“有新鮮感的詞句”時,便能真正理解、分析怎樣的詞句才具有新鮮感。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小學特別的地方。并能借助提示,說出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眹@這一目標,借助課后習題第二題、第三題,充分鍛煉學生評價與創(chuàng)造的能力,設置作業(yè)4和作業(yè)5。
第二課《花的學?!?,結合以上三點,再圍繞的本課的3個主要教學目標,設計了以下作業(yè),如表2所示。
(1)“認識‘荒、笛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假,會寫‘落、荒等13個生字,會寫‘陣雨、荒野等12個詞語?!眹@這一目標,設置作業(yè)1,讓學生識記字詞的同時,能對“新鮮感詞語”加以運用。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想象花在草地上跳舞、狂歡等情景?!眹@這一目標,讓學生實現由課內閱讀到課外閱讀的拓展運用,理解到重點詞后再想象畫面,設置作業(yè)2。
(3)“能找出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仿照‘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寫句子?!眹@這一目標,讓學生再次加深對“新鮮感詞句”的理解,并能進行運用和分析,甚至達到評價和創(chuàng)造的水平,設置作業(yè)3、4、5。
第三課《不懂就要問》是一篇略讀課文,重在培養(yǎng)學生將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遷移運用到略讀課文的能力,設計了以下作業(yè),如表3所示。
(1)重點字詞需要能進行識記,設置作業(yè)1。
(2)對“新鮮感的詞語”能進行理解,設置作業(yè)2和作業(yè)3。
(3)略讀課這要求培養(yǎng)學生粗略地讀的能力,學生要能具備基本的分析能力,能理清文章的脈絡,設置作業(yè)4。
(4)由本課課內閱讀拓展到課外閱讀運用,培養(yǎng)學生評價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設置作業(yè)5和作業(yè)6。
語文園地:“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版塊清晰,培養(yǎng)目標各有側重,所以進行以下作業(yè)設計,如表4所示。
(1)“交流平臺”要求學生能具備積累“新鮮感詞句”的意識,所以設置了作業(yè)1。
(2)“詞句段運用”要求能識記重點詞語并能正確運用,設置作業(yè)2和作業(yè)3。
(3)“日積月累”中是一首詩歌,要求能背誦,并由課內閱讀拓展到課外閱讀運用,設置作業(yè)4和作業(yè)5。
(二)習作
本單元習作的話題是“猜猜他是誰”,教材以游戲的方式進入習作,首先讓學生明確自己選的人是誰,這個人有哪些特別的地方,然后從外貌、性格、品質和愛好幾個方面對“特別”進行了示范,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能有所參考。在寫的時候,對開頭“空格”的格式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再結合本單元“新鮮感詞句”的重點及寫作的基本要求,對習作的作業(yè)清單進行了以下設計,如表5所示。
根據作業(yè)清單的要求,學生的習作示例如下。
習作片段一:
我有個朋友,他比我高,頭發(fā)長長的,還有一雙大大的眼睛,只要一笑,它們就像兩輪新月。
只要他心情好,便能見到這兩輪新月。有一次,他給我講了一個怎么捉弄人的方法,我倆哈哈大笑,沒錯,我眼前的兩個新月出現了。還有一次,我們去五公里的時候,他給我講了個超級好笑的笑話,我們倆笑得前俯后仰。對,它們又出現了。對了,還有一次,我們在學校捉弄別人的時候,我倆躲在那個人的身后,突然,他壯著膽子站了起來,用力拉了一下那個人的頭發(fā),但由于他太高,所以動作慢,那個人一轉身便發(fā)現了我們。那個人氣得滿臉通紅,但他卻在一旁大笑起來。對,新月再次出現。
該生在習作清單的指引下緊緊抓住“新鮮感詞”,通過“新月”這個新鮮感詞,及“我眼前的兩個新月出現了”“對,他又出現了”“對,新月再次出現”,這三個新鮮感的句子充分地展現出了人物的特征。
習作片段二:
我有一個好朋友,她老是大驚小怪。
可愛的她總能因為一些不足為奇的小事驚嘆半天。她個子矮矮的,有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額頭上有一塊疤,還有兩顆大門牙。她很喜歡看書,性格也很開朗。放學時我和她一起回家,她邊走邊賣萌,還會告訴我她的“大發(fā)現”,本來不足為奇的事情在她的嘴巴里竟然變得那么有意思,把我也弄得哈哈大笑,經常我的肚子都被笑疼了!
她還會做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上次我們在回家的路上聽見有人說:“這不是體育教師嗎?”我們抬頭一看,果然是!我倒平平常常,可她卻嚇得直接看向了馬路,然后就沖了過去。我還沒有反應過來,她就已經在我的對面了。我問她:“你跑這么快干嘛?”她說:“我看見體育教師了!”“體育教師有什么呀,別那么大驚小怪!”我回答道。哈哈!她是不是大驚小怪?
該生把新鮮感詞“大驚小怪”結合事例展開寫,把人物寫得活靈活現,生動有趣。
四、作業(yè)清單設計的實踐效果
(一)反映教與學的真實狀態(tài)
在作業(yè)清單的指引下,教師對每節(jié)課的執(zhí)教內容了解得更加清楚,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能有清晰的反饋,通過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可以及時了解到學生的相關能力點是否得以發(fā)展。另外,通過這份作業(yè)清單,家長也能清楚地了解到學生所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學情,使家長在孩子的學業(yè)管理上不再茫然。
(二)延伸了課程體驗空間
作業(yè)清單密切聯(lián)系教材,形成了一張嚴密的教學網,例如:
1. 安排《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第四單元第二篇課文)的閱讀整本書活動。2. 聆聽秋天里的聲音,以《聽聽秋的聲音》(第二單元第四篇課文)為基礎,讓學生在自然中感受聲音的美,感受詩的韻律。3. 養(yǎng)小動物或者花草,以《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和《小狗學叫》(第四單元第三篇課文)為基礎,讓學生學會觀察,增強對動植物的了解。4. 安排撿樹葉、吹蒲公英等活動,以《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和《金色的草地》(第五單元第二篇課文)為基礎,既讓學生在課堂上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又讓學生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魅力。
一系列的拓展活動,讓學生不再局限于書本、局限于課堂,讓知識活了起來,讓學生的大腦與雙手動了起來。豐富多彩的作業(yè)形式,讓學生在自己的探索中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
(三)保證了“雙減”政策下“教”與“學”的質量
作業(yè)清單緊緊圍繞教材,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真正落到實處,讓“學”“導”“評”有了清晰的框架,讓教師的“教”有思路,學生的“學”有路徑。通過第一單元作業(yè)清單的實行,教師明顯地感受到課堂教學質量有所提升,學生做作業(yè)的效率在不斷提高,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幸福感,有效保證了“雙減”政策下的“教”與“學”的質量,并提升了教學效果。
作業(yè)清單的設計,讓課堂上“教”與“學”的發(fā)生有了更加明晰的抓手,讓課堂的發(fā)展路徑得以看見,讓知識點得以清楚地呈現,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紅. “雙減”背景下的“好作業(yè)”設計與評價[J]. 江蘇教育,2022(14):6.
[2]白育嘉. 7-9年級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 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6.
[3]劉世斌. 從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視角看有效教學的實施[J]. 中小學教學研究,2013(05):3-5.
[4]肖華.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J]. 新課程,2022(43):202-204.
[5]徐雯. “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作業(yè)設計要點探討[J]. 小學生:中旬刊,2023(02):76-78.
[6]胡紅艷.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yè)分層設計策略[A]∥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 對接京津——協(xié)調推進 基礎教育論文集[C]. 2022:1723-1725.
[7]郭巧花. 小學語文教學在“減負”過程中如何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J]. 新課程,2022(28):4-5.
[8]楊建瓊. “減負”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yè)設計之道[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 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年會論文集(下)[C]. 2021:17-19.
[9]章姿. 基于布魯姆認知過程維度的小學語文教科書作業(yè)系統(tǒng)研究[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