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羊羊
一閑下來,我媽就喜歡包點(diǎn)兒餛飩、做些春卷,換換口味。她喜歡吃,我也喜歡,當(dāng)然更多是因?yàn)槲蚁矚g吃。
春卷皮兒是自己在鐵鍋上攤的。春卷皮兒較松,不像餛飩皮兒、餃子皮兒,搟得很實(shí)。春卷得透氣,餛飩、餃子似乎不用透氣。
餡兒主要是青菜,剁點(diǎn)兒肉末,也有時(shí)會用蘿卜絲。春天時(shí)選料則常用韭菜、薺菜。以前我愛吃豆沙春卷,因?yàn)槲蚁矚g甜食,現(xiàn)在幾乎不吃了。至于全用肉做餡兒,我嫌太葷。如今的春天蔬菜種類豐富,不像從前我們吃來吃去就只吃大白菜。春天原本就該吃素些。人們喜歡隨口就來句“人間有味是清歡”,卻不知“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都是好東西。
春卷在有些地方也叫作“春盤”?!氨P”給人的直覺是平整,和“卷”完全是兩碼事。宋人提及春盤的實(shí)在太多,陸游、晏幾道、方岳、張耒……黃庭堅(jiān)更是一口氣寫了好幾首關(guān)于春盤的詩。春盤、春餅、春卷都與時(shí)令的氣息有關(guān),相互間自然有淵源?!墩聿葑印穼懙溃骸罢缕呷?,去摘了在雪下青青初長的嫩菜,這些都是在宮里不常見的東西,拿了傳觀,很是熱鬧,是極有意思的事情?!比毡局骷仪迳偌{言(約966—約1025)說的嫩菜指春天的七種草——薺菜、蘩蔞、芹、蕪菁、蘿菔、鼠麴草、雞腸草,正月七日采取其葉食做羹吃。其時(shí)同于中國的宋朝,兩地的吃法雖不一樣,但好食材是不在乎做成什么形狀的。
到清朝時(shí),《調(diào)鼎集》里記載的春卷是“搟面皮加包火腿肉、雞肉等物,或四季時(shí)菜心、油炸供客。又咸肉腰、蒜花、黑棗、胡桃仁、洋糖共碾碎,卷春餅切段”,這個做起來太麻煩,很多好吃的東西未必要如此復(fù)雜。
一簇韭菜,一棵麥子,一株大豆,一個做了餡兒,一個做了皮兒,一個做了炸的油,相互成全,簡簡單單,卻很有意思。
(流年似水摘自長江文藝出版社《鍋碗瓢盆》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