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遠
今天非常高興能夠參加《教育與教學研究》2022年編委會,我參與這本雜志的辦刊好幾年了。這幾年,在成都大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在宋乃慶教授的主編團隊帶領下,《教育與教學研究》雜志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辦得越來越好。
黨的二十大剛剛勝利閉幕,現(xiàn)在全國興起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偉大征程中,教育工作者任重道遠、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這是因為,要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教育是基礎;只有教育辦好了,才能有人才、才能發(fā)展科技。因此,教育工作者要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關鍵在于對教育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當前,我們的教育面臨很多挑戰(zhàn)。前幾天,在北京師范大學召開的首屆教育局長高峰論壇上,我談了十大矛盾,這十大矛盾就是教育應該解決的,其中最主要的矛盾還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和當前教育發(fā)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也反映在教育上。
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其中最主要表現(xiàn)是東西部地區(qū)之間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問題。最近這幾年,黨和國家非常重視西部地區(qū)的教育開發(fā),增加了很多投入,校舍、設備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已經基本上都達標了。然而,最重要的教師隊伍相較于東部地區(qū)還有較大差距。西部地區(qū)的教師隊伍,有的地方缺編,有的地方師資還不達標,有些地方還存在結構性矛盾,音樂、體育、美術、外語以及自然科學的教師非常缺乏。
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最主要的還是要提高質量。所謂的教育不均衡,最根本的就在于教育質量的不均衡,而教育質量的不均衡,關鍵又在于教師的水平不均衡,尤其是農村地區(qū)的教師水平仍有待提高。我們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建設教育強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關鍵在于農村教育,農村教育的重點又在于農村教師。沒有農村的教育現(xiàn)代化,也不可能有全國的教育現(xiàn)代化。
促進教育公平,我覺得這主要是國家的責任,比如說增加投入、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等等。而從提高教育質量來講,那就是我們基層學校的任務,就是要辦好每一所學校、上好每一節(jié)課、教好每一個學生?!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要求我們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我覺得中間還要加一句話,那就是“上好每一節(jié)課”。
近幾年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比如關于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于評價制度的改革、義務教育新課標以及“雙減”政策等等。怎么去落實這些文件的精神?我覺得最關鍵的還在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立德樹人的主渠道,上好每一節(jié)課、教好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懂學會,就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也就提高了教育質量。因此,我們要把課堂教學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教育與教學研究》雜志服務于西部地區(qū)的教育,我認為是西部地區(qū)最好的一本教育類雜志。這本雜志今后應該更好地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講的“九個堅持”,最后一個就是教育工作“要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我們的雜志是服務于學校的、服務于教師的,要為教育基礎工程打好基礎,我們責無旁貸。
《教育與教學研究》是一本學術刊物,是一本理論刊物,是全國重點期刊??墒?,期刊的學術性應該表現(xiàn)在哪里?不只是表現(xiàn)在一些理論的闡述上,現(xiàn)在的教育理論和教育觀念并不少,理念、概念非常之多,而最重要的還是要扎扎實實地幫助學校,把學校辦好,把課堂教學搞好,上好每一節(jié)課,教好每一個學生。希望《教育與教學研究》在立德樹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服務課堂上下功夫。
在宋乃慶主編的領導下、在專家團隊的支持下,我想《教育與教學研究》一定會辦得更好,更受廣大教師的歡迎,辦得更有質量、更有水平!
預祝這次大會取得成功,謝謝大家!
(顧明遠先生在《教育與教學研究》2022年編委會暨“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學術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