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雯
摘?要:新個稅制度的修訂,對高校教師的收入和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新稅法從提高費用扣除標準、引入多項專項附加扣除等著手,進一步降低教師稅負,提高教師幸福感。新稅法制度下如何更好地通過利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合理安排收入結構等進行高校教師稅收籌劃是目前高校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本文將從新個稅對教師的影響以及目前稅收籌劃的現(xiàn)狀為出發(fā)點,尋找高校教師個稅籌劃存在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完善建議,以更好地實現(xiàn)高校教師的利益最大化。
關鍵詞:新個稅;高校教師;稅收籌劃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53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會生活成本的不斷提高,原有的個稅所得稅制度已經無法實現(xiàn)其原有的收入分配功能,必須從保障民眾的基本生活成本為出發(fā)點,在費用扣除標準、稅率結構等方面進行全面細致的規(guī)劃,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個人所得稅進行收入再分配的社會職能。因此,在2018年8月31日,我國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推出了新《個人所得稅法》,新稅法更好地從保障民生為著力點,重點關注社會中青年人群,從嬰幼兒撫養(yǎng)、贍養(yǎng)老人等多項目進行費用扣除,意在更好地減輕相關人群的社會負擔,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終極社會目標。如何能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個人收入結構的合理規(guī)劃,以及相關費用的調整來更好地降低納稅人的稅負水平,是稅制改革的研究重點,本文將以高校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新稅法的研究,提出相關合理的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方案,以期更好地提高高校教師的幸福感。
1?新個人所得稅制度分析
1.1?新個人所得稅變化特點
(1)征管方式的改變。原有的稅法制度下按照單一的分類征收模式,個稅的計算按照不同的收入來源進行,而新的稅法制度在原有的分類基礎上引入綜合征收相結合的模式,將納稅人的工資薪酬、勞務所得以及稿酬所得等勞動性質的收入并入年終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更具合理性和人性化。
(2)費用扣除模式的改變。原有的稅法制度扣除標準為一個月3000,而新的稅法制度提高到一個月5000,并增加了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贍養(yǎng)老人等七大項專項附加扣除,更從納稅人的實際出發(fā),意在最大限度地降低納稅人的稅收負擔。
(3)個稅稅率結構的改變。原有的稅法制度按7級累計稅率分月計算,而新個稅創(chuàng)新性地引入全年綜合所得稅率計算,即每個月的個稅計算都是按全年綜合所得進行,最大限度地降低低收入人群的稅負,提高納稅人幸福感。
(4)征管模式的改變。原有的稅法制度下低收入人群也存在納稅的情況,如果存在每個月收入不均的情況下,就會存在某個月收入高納稅,而某個月收入低而不納稅,但是新的稅法制度下這種情況就可以完全避免。因為新稅法制度實行的是“按月預繳、次年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征管模式,對于因每個月收入不均而造成的納稅問題得到了更好第解決,也更好地提高個稅征收效率。
1.2?新個稅法下進行稅收籌劃的重要意義
首先,有效降低納稅人的納稅負擔。新稅法在費用的扣除標準上,提高了免征額,并在原來三險一金專項扣除的基礎上新增了子女教育、贍養(yǎng)老人等七項關乎民生福祉的專項附加扣除,并引入全年綜合所得計算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護低收入人群的權益,克服了原有稅法制度下在執(zhí)行中存在的不足。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各項生活成本的不斷攀升,通過提高個人所得稅免征額和費用扣除項目,可以有效緩解社會各階層存在的社會壓力。而稅收籌劃是在國家稅法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納稅人納稅方式等進行合理安排,可以最大限度地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實現(xiàn)稅制改革的初衷。
其次,充分體現(xiàn)稅收橫向公平的原則。新個稅改革開啟了我國綜合所得與分類所得相融合的全新稅制模式,同時根據(jù)年收入對綜合所得進行匯算清繳的方式從根本上避免了處于不同時期收入產生稅負不公平的問題,這充分體現(xiàn)出稅收的橫向公平性。而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安排,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稅收的收入分配調節(jié)作用,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實現(xiàn)社會的和諧和穩(wěn)定。
2?新個稅制度下高校教師個稅稅收籌劃現(xiàn)狀
2.1?高校教師收入情況
高等院校教職工按工作范疇主要劃分為教學工作、行政人員以及后勤人員三種類別,不同工作崗位教師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大致來說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1)工資和獎金。主要包括每個教師按照職稱級別制定的基礎工資、課時費等,同時還包括高校自主定制的績效工資、年終獎、科研獎勵等其他獎勵性質的獎金。
(2)勞務報酬。主要是指本校教師在校外提供給勞務所獲得的勞務報酬,包括培訓講課費、評審費以及高校教師發(fā)表文章等獲得的稿酬報酬。綜合以上可知,高校教師的收入結構比較簡單,主要可以從收入性質的判定、職工附加扣除的合理規(guī)劃以及年終獎的安排上進行稅收籌劃,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
2.2?新個稅制度下高校教師個稅稅收籌劃存在的問題
由于高校教師收入結構的簡單性,導致大多數(shù)人忽略高校教師個稅籌劃問題,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宣傳等問題。
(1)缺乏宣傳力度。我國個稅稅收籌劃的研究大多分布在各大型企業(yè)職工中,對于從事教育行業(yè)的高校來說,鮮有專家對其進行系統(tǒng)研究,導致高校教師對于稅收籌劃幾乎沒有認知。歸根結底是由于稅務機關以及高校沒有對高校教師進行相關有效的宣傳,沒有意識到稅收籌劃是納稅人的基本權利,也是維護自身利益的最好途徑?;诟咝=處煂Χ愂栈I劃認知的匱乏,往往會出現(xiàn)不同教師同等收入存在不同稅負的情況,并引發(fā)對高校財務部門的不滿,激發(fā)矛盾。
(2)部門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協(xié)作。高校工資和獎金的具體發(fā)放由財務部門執(zhí)行,但是制定工資的標準、工作內容的核定以及科研等績效獎金等發(fā)放的數(shù)額由人事、科研、教務部門以及具體教學部門參與公共制定,這導致財務部門空有稅收籌劃的職責,但卻無實際審核和籌劃的職權。這歸根結底是由于以上制定發(fā)放標準的職能部門與具體發(fā)放的財務部門缺乏有效的溝通,如果各職能部門能在發(fā)放前根據(jù)稅收籌劃方案進行工資酬勞的合理發(fā)放,就不會存在因集中發(fā)放而存在的教師某月稅負畸高的問題。
(3)對個稅籌劃缺乏重視。個稅籌劃是一個需要對教師個人收入進行全面細致研究的繁重工作,高校教師作為一個龐大的群體,如果要對每一位老師的收入進行細致的籌劃,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并且高校教師收入作為教師個人的隱私,可能存在老師對這項工作的抗拒和不配合,導致個稅籌劃無法順利推進。
個稅籌劃歸根結底影響的是教師個人的利益,如果從學校層面而言,只要符合國家稅務總局的征稅要求,不存在偷稅漏稅的情況就已經完成基本職責,對于因稅收籌劃而產生的利益不屬于學校層面的基本職責?;诖?,高校對于財務部門的稅收籌劃職責并無清晰的安排和硬性的要求,同時由于高校經費預算和人員編制的不足,導致財務部門無法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全校教師的稅收籌劃安排,也無法使高校稅籌籌劃作為一項基本職責納入財務部門的考核范圍內,這就更加加劇了高校對于教師稅收籌劃的輕視程度。
(4)缺乏專業(yè)的籌劃知識。個稅籌劃是一門需要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綜合性實操工作,并且涉及的知識點非常繁雜,而稅法知識總是根據(jù)社會經濟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狀進行不斷地調整和更新,這就要求進行稅收籌劃的人需要不斷進行相關知識的更新,并根據(jù)最新的稅法知識進行相關籌劃。這對于高校財務人員而言是非常巨大的挑戰(zhàn),因為高校財務人員的工作重點主要集中在本校的財務核算上,如何在進行核算的空隙進行專業(yè)稅務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是目前高校進行稅收籌劃上的巨大挑戰(zhàn)。同時,高校財務在業(yè)務核算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其對于最新稅法的應用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無法更好地實現(xiàn)稅收籌劃的目的。同時,由于高校對于個稅籌劃理解的匱乏,導致對于年終獎這種籌劃的重點目標沒有明確規(guī)定,導致很多高校教師在年終獎所得上稅負偏高,損害了教師的利益。
3?新個稅制度下高校教師個稅稅收籌劃完善建議
由于高校教師個稅籌劃事關教師的合法權益,如何更好地通過合理的籌劃實現(xiàn)教師稅收利益最大化是目前研究的重點。針對目前高校教師個稅籌劃存在的問題,建議從加強稅籌宣傳、提高高校各部門間協(xié)作以及合理化教師各類費用等途徑,進一步提高稅收籌劃的成效。
3.1?加大稅收籌劃宣傳力度
目前高校稅收存在一個突出的矛盾,在于高校教師對于稅收籌劃的誤解,一部分人認為稅收籌劃是在鉆法律的漏洞,作為教師不能知法犯法,要以國家稅法為準繩依法全額繳納個稅,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是高校財務部門的失職,導致高校教師存在多繳稅的現(xiàn)象。為此,我們需要從源頭上加大對教師稅法理念的宣傳。一方面,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合理的稅收籌劃也是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稅收籌劃即在稅法規(guī)定的范圍之內,通過調整納稅時間、合理分配夫妻之間的專項附加扣除等,達到降低個稅稅負的目的。這是國家稅法賦予公民的權利,也是納稅人利用合法途徑保護自身利益的手段。另一方面,高校財務部門作為高校教師個稅的代扣代繳義務人,均是在國家稅法規(guī)定的范圍內進行合理納稅,絕不可能存在多繳稅私藏小金庫的問題。高校財務部的所有納稅行為都受到國家稅收管理部門的全程監(jiān)督,并兼具后續(xù)的復核和審計職能,以確保納稅行為的正確無誤行。但稅收籌劃作為稅法賦予公民的一項權利,需要自發(fā)申請并進行,并不是財務部門的基本義務。教師作為納稅人需要對自己的收入結構有一定的了解,再向學校財務部門尋求建議和幫助。
對此,學??梢酝ㄟ^組織稅務部門相關人員進行專項政策培訓,或者利用公眾號等自媒體形式進行稅務宣傳,以使高校教師對于個稅以及稅收籌劃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和認知,以便更好地通過稅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3.2?提高各部門協(xié)作力
高校教師工資薪金發(fā)放的最終決定權并不是財務部,而是人事、教務、科研等其他部門,因此高校教師必須明白個稅籌劃的最終起點在于決定薪酬發(fā)放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團結協(xié)作,而并非財務處?;诖?,高校在進行年初預算時,人事、教務等涉及薪酬發(fā)放的部門,需要對本年要發(fā)放的工資、績效獎勵等進行進行一個大概的衡量,并結合教師個別特殊情況進行一個謀劃。同時,尋求財務部門的專業(yè)意見和建議,制定本年高校教師薪酬的發(fā)放計劃,以此最大限度地利用費用扣除優(yōu)惠,均衡教師的年均收入,進一步降低教師的稅負。這種做法不僅能提高本校教師的實際收入,而且也能相應地減少本校的稅負支出,提高高校的預算執(zhí)行率。
3.3?合理規(guī)劃年終獎的發(fā)放
年終獎作為高校教師的獎金,通常金額非??捎^,由此需要繳納的個稅金額也很大,是高校教師稅收籌劃的重點。目前國家稅法規(guī)定對于年終獎的計算有兩種方式,該優(yōu)惠政策持續(xù)到2023年12月為止,第一種是單獨按照年終獎計算,以總收入除以12的結果按照一定稅率計算,該所得不能扣除任何費用;第二種是合并到工資薪金內按照一定扣除進行綜合計稅。相同的年終獎因為不同的計稅方式,可能導致最終的稅額相差很大。同時,年終獎的發(fā)放時間也可能導致稅負不一致,比如某個月內某位老師的其他收入較高,再在這一個月內發(fā)放年終獎就可能導致稅負畸高,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是錯開年終獎的發(fā)放時間計入其他月份,或者將年終獎拆分為若干的獎金計入若干月內等。因此,在年終獎的發(fā)放需要結合每位教師目前的稅負情況,并結合每位教師自身的專項附加扣除特點,制定出最合理的年終獎的發(fā)放方式,以盡可能減少教師的納稅金額。
3.4?合理規(guī)劃職工附加扣除
在教師收入不變的前提下,實現(xiàn)稅負最小化的唯一途徑就是最大化職工的扣除金額。新稅法制度下增加了7項附加扣除,囊括嬰幼兒看護、子女教育以及贍養(yǎng)老人等,對于嬰幼兒看護、子女教育等都涉及以家庭為單位,總費用在夫妻雙方間平攤。以子女教育1000/月為例,這項扣除既可以約定由其中一方100%全部扣除,也可以在夫妻雙方各扣50%,這就存在籌劃的空間。如果父親收入較高,且適用的稅率檔位超過母親,那1000全部由父親扣除總稅負會更低;如果夫妻雙方收入比較均勻,且不存在稅率檔位不一致的情況,那無論怎么扣除都不會存在差異。綜合來說,如果存在以家庭為單位的這種附加扣除分配問題,建議以收入較高者100%扣除最合理。
此外,在不違背相關制度的前提下,可以把職工的部門收入融入福利和費用中,以減少職工的收入總額。比如,對于高校教師的交通補貼、用餐補貼如果在工資薪金中發(fā)放,同樣要作為工資所得進行個稅申報,但如果在限定額度內進行報銷或者作為食堂補貼打入員工食堂卡內就可以不作為納稅收入。再比如對于教師公寓內需要繳納的水電費,如果不在出現(xiàn)在職工的工資內,而是直接繳納給供水供電公司,同樣也可以減少職工的稅負。
3.5?合理利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
對于高校教師的稅收籌劃,需要了解各地區(qū)有關于高校教師收入的相關稅收優(yōu)惠政策,以更好地運用優(yōu)惠政策減少稅負。現(xiàn)階段和高校教師有關的優(yōu)惠政策包括省級國家機構、國務院等依照相關規(guī)定發(fā)放的各類津貼、獎金屬于免稅范圍,離退休得高級教師、專家等退休之后又因工作特殊性需重新返聘的也可以計入免稅范圍,國家對于高校教師取得的技術轉讓收入可以按50%計入工資薪金收入等。這些都可以減少教師的收入總額,以進一步減輕個稅負擔。因此,高校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與自身相關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guī)劃和避稅,以更好地實現(xiàn)自身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湯曉倩.新稅法下高校個稅風險防控及納稅籌劃探究[J].會計師,2020,(21).
[2]張琳彥,謝衛(wèi)虹.高校個人所得稅風險防范及納稅籌劃研究[J].會計師,2018,(18).
[3]林仰晴.新個稅法下高校教職工個稅稅務風險分析及管控研究[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20,(6).
[4]崔丹.淺析高校教職工的個稅籌劃[J].科技經濟市場,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