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雕
摘 要: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求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并不能取得突出的成果,還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局限性,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引導學生在理論學習、實踐應用方面取得進步,由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時候,應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利用,教師要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然后按照個性化的手段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另外,小學語文教學的手段要不斷創(chuàng)新,盡量讓學生輕松、自在地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獲得更大的進步。
關鍵詞:小學語文 核心素養(yǎng) 培養(yǎng)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2.029
相對而言,小學語文教學的難度并不低。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雖然對學生的發(fā)展進步具有較大的積極作用,但是培育的難度比較高,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前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正確評估,找到學生的優(yōu)勢、劣勢,然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讓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需求進行靈活調整,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機制要不斷更新,尤其是學生的語文天賦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因勢利導,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原則
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求不斷提升,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要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取得進步。面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化表現制定方案。以往的語文教學手段過于單一,看似給學生帶來了參考和指導,實際上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沒有與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能力匹配,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思考的過程中遇到了較多的壓力,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個性化教學模式下,教師要更加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這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階段性的成長目標,讓學生敢于挑戰(zhàn)更高的學習層次,不能總是在自己的舒適區(qū)內學習,要嘗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豐富學生的閱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從長遠的角度進行思考。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積極聽取學生的觀點和想法,讓學生在長期學習、長期思考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進步。教師還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不一樣的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在語文教學的細節(jié)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摒棄“灌輸模式”的教學方式,時刻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才能持續(xù)不斷地提升與發(fā)展。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坐井觀天》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選擇情境創(chuàng)設的模式開展教學。在課堂開始教師拿出了兩張圖片,一張圖片中是青蛙,一張是小鳥,教師還拿出了繩子、夾子等教學工具,通過學生自薦的方式飾演文中的主角,將文章中的感情以及內容表達出來。
2.完善教學準備
核心素養(yǎng)培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想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就要完善教學準備,對學生的各類學習需求進行滿足,然后讓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取得較好的成果。
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要根據即將講解的內容準備好相應的問題,通過趣味提問的方法,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在長期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在不同的提問下進行深度思考,加強對課內外知識的有效學習,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學習質量。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對學生的學習思路、課堂筆記方法、課堂溝通方式進行反思,適當在課堂落實分組教學、分層教學,給學生帶來廣闊的發(fā)揮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強化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現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手段不斷增加,為了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加豐富的感受。
比如,在教學《難忘的潑水節(jié)》一課時,教師并沒有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指導,而是通過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進行教學,很多學生對潑水節(jié)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先是從網絡上截取了一些有趣的小視頻導入課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現代潑水節(jié)”進行學習和分析。接下來,教師再對“潑水節(jié)”的由來和發(fā)展過程進行講解,同時融入課文中的一些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新文章的時候不會出現思想被束縛的情況,而是通過開放式的思維去學習,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有效積累。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后,很多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顯著提高,并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積極表現自己。
4.整合教學資源
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因素較多,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要考慮到教學資源的重要性,各類教學資源的整合手段、整合方法都要不斷改善,如果單純按照教師的觀點進行整合利用,不僅無法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還會導致教學資源的浪費。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初期階段,教師要對學生擁有的語文資源進行評價和分析,比如,有些學生的工具書較多,有些學生的網絡資源較多,有些學生的實踐資源較多,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成立語文學習小組,或者是核心素養(yǎng)提升小組,讓同學們共享學習,一方面加強內部溝通交流,另一方面提高各類資源的利用率。教師和學生開展資源整合的時候,要注意師生之間的語文資源交換,教師要通過資源的交換來指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從閱讀、寫作、字詞積累等角度進行鍛煉,減少教學的局限性。
5.組織教學活動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基本上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一系列問題得到了解決。未來,教師應繼續(xù)在教學活動方面投入精力,通過有趣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督促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改變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選擇語文當中的一些古詩詞,或者是寓言故事,根據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改編成短劇進行演繹。學生要充當不同的角色,由此走入人物的內心去體驗。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現代化的場景中進行故事演繹,由此實現“老故事、新解讀”的效果,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融入現代觀點,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進行鍛煉。教學活動的有效組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6.杜絕分數優(yōu)先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一定要杜絕分數優(yōu)先。學生的分數僅僅能反映出語文學習的階段性成果,但并不能完全作為核心素養(yǎng)的評判標準。教師要與家長積極溝通,比如,有的學生雖然分數較低,但是在日常的口語社交方面具有不凡的表現,很多人都會成為他的朋友,口語交際也是語文考試的內容,但并不是考試的全部。所以,分數高低并不能完全判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日常教學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理性看待自己的分數變化,一方面要關注自己的分數,另一方面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過程中發(fā)揮出自身的優(yōu)勢,要堅持在語文知識的學習、應用、理解、思考、拓展等方面綜合發(fā)展,只有從多個角度出發(fā),才能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減少分數為學生帶來的壓力。
7.引導家長理解新觀念
現階段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處于比較重要的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應持續(xù)創(chuàng)新,教師要持續(xù)引導家長理解新的觀念。比如,很多家長覺得語文就是識文斷字,不斷學習文章,不斷寫作,這種培養(yǎng)方式存在較高的局限性。教師可以為家長舉例分析,比如有的學生具有一定的主持能力,對于各類活動的把控能力較強,這種能力不僅僅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能夠培養(yǎng)出來的。家長要嘗試站在新時代的角度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鍛煉,讓孩子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得到新的感悟,加強對語文知識的合理應用,將課內知識、課外知識良好地融合起來。教師在不斷引導家長理解新的觀念后,更加有利于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為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8.強化實踐鍛煉
隨著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有了更多的途徑,并且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獲得了非常不錯的體驗。未來,教師應進一步強化實踐鍛煉,要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檢驗自身的知識掌握情況。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全新的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以往的家庭溝通方法比較單一,家長具有絕對的權威,學生不敢去質疑,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學生開始通過不同的方法與自己的父母溝通。比如,有的學生想要買東西的時候,并不是直接向自己的父母索要,而是跟父母闡述了自己為什么想要購買,購買以后會有怎樣的作用,對自己和家庭會產生多大的影響。通過溝通和交流,學生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也更容易得到父母的認可。對語文知識的實踐非常重要,教師在未來要進一步尋找實踐的方法。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要點
1.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時候,教師自身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為了給學生帶來積極正向的影響,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僅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還要幫助學生解答各類問題。教師要對教育界的時事熱點進行有效掌握,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學習新的教學技術、教學方法,堅持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得到較多的教學反饋,還可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靈活地工作,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還在于要對不同的學生制定差異性的學習計劃,要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學習和鍛煉,而不是盲目地學習。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的過程,也是教學進步的過程,每一個教師都要根據客觀實踐成果,選擇自己專業(yè)提升的方向,教師要加強對語文教學的合理改革,給學生帶來更大的進步空間。
2.加強課外拓展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不僅要積極保持現有的成果,還要在課外拓展力度上持續(xù)加強,每一次課外拓展都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獲得全新的感受,在課外拓展的作用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比如,當學習到歷史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將書本上的文字內容變成實物展示出來,視覺上的沖擊力更加容易讓學生理解課本中的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在各類文章的學習過程中帶入自己的情感,加強思想上的共鳴。
在開展口語交際練習時,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辯論賽,讓學生自己嘗試去設計比賽規(guī)則和比賽形式,教師從旁輔助,由此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并且讓學生在長期學習和進步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在接下來的學習中進行彌補,持續(xù)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3.挖掘學生的特長
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表面上學習的東西、成長的路徑、目標結果都是一樣的,實際上會因為個人的天賦能力不同,在學習過程和結果方面表現出較大的差異。為此,今后在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過程中,教師應努力挖掘學生的特長,要堅持給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比如,有些學生在記憶力方面比較突出,背誦東西非???,教師要利用學生的記憶特長,讓學生多背誦文章和古詩詞,便于隨時復習,同時在寫作積累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考,提高學生的詞句應用能力,改變傳統(tǒng)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挖掘學生特長的時候,還要根據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成果和考試成績來進行評價分析,與學生共同進步,教師一方面要轉變學生的固有學習思維,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結果。學生的特長也要得到重視,教師要和家長共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并逐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總之,教育界對小學語文教學一直保持高度關注,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對學生發(fā)展、進步具有巨大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時候能夠從學生的客觀情況出發(fā),整體的培育理念、培育方法比較符合學生的訴求。但是,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要階段性地革新方法、革新目標,要讓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逐步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平臺建設力度要進一步加強,對課內資源、課外資源進行合理利用,觀察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差異性,然后改變學生的錯誤學習方法,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進步中朝著更高的目標不斷前進,最終獲得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 陳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智力》2023年第27期。
[2] 朱美霖《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策略》,《亞太教育》2023年第16期。
[3] 劉琳《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研究》,《教師》2023年第22期。
[4] 賈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基礎教育論壇》2023年第5期。
[5] 趙月瑋《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2年第10期。
[6] 趙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策略研究》,《學周刊》202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