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鐵
近期北向資金等交易型熱錢有減倉跡象,市場前景略顯撲朔迷離。但預期本輪春季躁動行情仍將以有政策扶持預期的小盤題材炒作為主線。
年滬綜指以3310.49點開盤,目前仍是年內最高點;當日成交4532億元,亦暫為年內最大量。從技術面來看,3310點已接近360日均線(對應3320點),近期回調更像是高位洗盤。謹慎來看,天價和天量如同象棋中的王不見王,后市或將出現多殺多行情。
從虎年收官日至2月10日的十個交易日里,領漲深滬56個行業(yè)的是互聯(lián)網、IT設備和商貿代理,其間分別上漲13.25%、9.57%和8.25%,三者皆是嚴重超跌板塊,相比2015年的歷史峰值仍分別縮水80%、53%和65%;領跌行業(yè)是“金融三傻”保險、證券和銀行板塊,分別下跌3.95%、2.79%和2.06%,同期上證50、滬綜指和中證1000分別上漲-2.1%、0.93%和3.13%。這似乎回到歷年“兩會”行情的套路——春季躁動行情多是小盤題材股領漲、大盤藍籌股滯漲甚至下跌。
Wind資訊顯示,從2013至2022年的最近十年里,以春節(jié)長假之后至全國“兩會”召開之前為統(tǒng)計區(qū)間,中證1000、滬綜指和上證50的上漲年份數分別是9年、7年和4年,漲幅均值分別是5.42%、2.15%和0.53%,漲幅中位數分別是4.11%、2.07%和-0.33%。顯然,春季躁動行情更多是“忽視指數+熱炒題材股”
過去十日里,最牛的風格板塊分別是ChatGPT、AIGC和人腦工程概念,分別上漲23.9%、19.8%和16.9%,市盈率分別是272倍、66倍和58倍。人工智能龍頭股漢王科技、海天瑞聲、云從科技相繼收到監(jiān)管關注函,周四股價分別下跌0.48%、2.68%和9.35%。
兔年伊始,游資主導的題材股唱主角,長線客青睞的保險、證券和銀行板塊領跌,或因低估值藍籌已完成底部護盤任務,進入機構觀望期。截至周四,三者較去年10月谷底分別上漲30.6%、18%和16.5%,同期滬綜指僅上漲13.4%。
當市場風格轉向投機,一些追逐低風險高回報的聰明錢開始撤離。有“百億私募魔女”之稱的李蓓由多轉空,其旗下的半夏投資的權益投資占比由去年年末的87.8%,降至上月末的43.2%。時下,A股存量博弈的大邏輯并未改變,最佳策略仍是“人棄我取和人狂我慎”,比的是誰能先趨勢而動。
周四,北向資金凈買入121億元,一改此前連續(xù)四天凈流出的頹勢。統(tǒng)計顯示,截至周四,北向資金月內7天里凈流入資金117.28億元,較上月(共16個交易日)的1412億元大為縮水。通常來說,北向資金由配置型、交易型外資和國內游資三大塊組成,后二者往往以大進大出賺取短線超額收益。據申萬研究所數據顯示,去年11月以來,外資交易型資金是主力,在本月3日起轉向賣出,賣出的前三大行業(yè)是食品飲料、化工、汽車。
北向資金因其有代表性(有國際資本概念)、公開性(人人可查知)和及時性(和股指同步),逐漸外掛式自帶前瞻性的功能。從金融行為學來看,北向資金的靈驗如同自我實現的預言,不在于其對A股影響力是否被夸大,而在于市場參與者是否相信這一指標。
理性來看,北向資金近期影響較大,多因本土股基的倉位已近極限。天相投顧數據顯示,股票型開放式基金去年四季度末平均倉位達90.47%,創(chuàng)7年來新高,直追2015年一季度末的90.9%,已突破“88%魔咒”的臨界點。
從歷史數據來看,在牛熊轉換中,開放式股基倉位管理能力欠佳。滬綜指從2015年6月12日的5178點峰值跌至次年1月27日的2638點谷底,其在2015年二三四季度的季末倉位分別是87.95%、74.69%和89.05%,近乎硬扛了整個牛熊轉換周期。
從追求絕對化收益的動機來看,私募短線操作的意愿更為強烈。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月20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81.63%,較上周提高2.77個百分點,為近9個月的新高。上月,有13808只股票策略產品實現正收益,其中有259只基金單月收益超20%,占到五大策略中單月業(yè)績超20%基金總量的92.5%。
目前,公募私募股基倉位皆在歷史高位,但滬綜指上漲慣性仍在,后市有望挑戰(zhàn)兩大阻力位:一是360日均線所對應的3318點關口;二是去年7月的高位2404點。本輪春季躁動行情仍將以有政策扶持預期的小盤題材炒作為主線,在3月初達到巔峰。其間,全面注冊制改革的網絡測試將啟動,績差股估值下行的風險將增加,新一批公司退市潮或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