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真
(福州時代中學, 福建 福州 350007)
“你的數(shù)學應該是體育老師教的吧?” 一句玩笑話, 說了許多年, 而這句玩笑話也很能說明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隨著中考改革的進行, 體育在中考中的分量逐漸加重, 體育與健康學科在各學校中的地位也稍有改善。 如在評優(yōu)評先、 職稱評聘及各級榮譽評選方面, 也能獲得適當?shù)墓叫裕?中學體育課被占用的現(xiàn)象已經越來越少, 體育教師參與培訓及技能比賽的機會也有明顯的增強。 但無奈起點太低, 現(xiàn)在中學體育教師是站起來了, 但距離強起來, 還任重道遠, 體育教師需要先從自身著手, 尋找原因。
首先, 受到傳統(tǒng)觀念影響, 許多初中體育教師對自己的定位不明確, 認為自己是一門依附型的學科, 教學沒有重難點, 對自己要求不高, 也不思進取, 沒有領會教育改革的相關精神, 教學的主動性不高, 對自我的認知也不清晰, 導致教學質量不高。 其次, 體育教師教學沒有前瞻性,缺乏與時俱進的觀念, 不能緊跟體育改革的時代浪潮, 導致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比較陳舊, 影響體育教學效果。
作為一門實踐類的綜合學科, 許多初中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只要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 至于體育理論及體育品德等知識可以忽略。 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體育新課標對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理念。 新時代的中學生應該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 掌握運動技能, 培養(yǎng)體育品德,并逐步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體育教師需要時刻增強自己的理論知識, 這不僅是專業(yè)技能理論、 體育健康知識,還包括教育學知識及健全的人生觀、 價值觀、 世界觀等理論知識, 要教學生一碗水的知識, 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的知識量, 并且需要一直保持學習的狀態(tài)。
體育課經常被詬病的原因在于許多體育教師對體育課堂的隨意態(tài)度。 “放養(yǎng)式” 教學是以前很多人對體育課堂的理解, 他們認為隨便哪個人都能來上體育課。 經過許多年的努力, 大部分的城鎮(zhèn)中學已經完善 《體育與健康》 課程教學體系, 配齊體育教師, 但課程解讀不明確、 教學手段單一、 教材簡單重復等問題依然大量存在。 陳舊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嚴重制約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體育教師的成長。
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 體育教師走出校園去學習的機會很少, 雖然近些年隨著在職繼續(xù)教育培訓制度的完善,體育教師每個學期都能參與一定次數(shù)的崗位培訓, 但依然局限于地方性, 大多數(shù)體育教師參與的學術交流或者各類培訓根本就沒有走出過自己所在的城市。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教學的特點, 但一直閉關自守, 沒有讓一線體育教師走出去, 親身感受更前沿、 更優(yōu)秀的教學思想與方法, 很容易讓體育教師安于現(xiàn)狀, 進而產生職業(yè)倦怠, 不僅影響自己的身心狀態(tài), 也嚴重制約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
科技的發(fā)展帶動了社會的進步, 也讓校園中的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多媒體設備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之中, 學生可以在課堂中更直觀、 更充分地感受到數(shù)字科技所帶來的學習體驗。 但是這些多媒體設備只能安裝在教室中, 在戶外上課的體育教師還沒有機會、 也沒有條件來感受這樣的福利。 在戶外的體育教學過程中, 如果能夠利用多媒體進行優(yōu)秀運動員的技術動作展示、 團隊配合演練、學生練習情況及時呈現(xiàn)等, 加上合適的運動音樂, 勢必會讓體育課更加生動精彩, 但是因各方面限制, 這種美好愿景的實現(xiàn)還需要等些時日。
為了順應改革浪潮的沖擊、 適應教育體制更新對體育教師的影響, 體育教師逐步改變固有的傲慢與偏見, 提升自己的生存地位, 實現(xiàn)從站起來到強起來的過程, 需要先從自身開始, 提高自己、 增強自己, 做到“更高、 更快、 更強”。
2.1.1 更高的理論支撐與指導
從 “中央7 號文件” 到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 《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從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的 《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意見》 到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提出的 《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1], 這些相關通知或者文件都在表明國家對青少年身體健康問題及我國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視。 體育教師需要認真學習國家、 省市所下發(fā)的學校體育相關政策、 要求, 響應國家提出的青少年 “每天鍛煉一小時” 的基本要求, 并以此作為自己今后工作的行動準則。
2.1.2 更高的思想覺悟與眼界
體育教師要樹立崇高的教學理想, 要有愛護和幫助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遠大抱負。 有了國家與社會的強大支撐, 我們也要與時俱進, 認真學習相關指導與精神, 充分解讀體育新課標的要求, 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始終秉持以 “健康第一” 為指導思想, 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為首要目的, 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為主導, 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我們要本著培養(yǎng)國之棟梁的理念,為祖國的年青一代奉獻自己。 教書育人, 傳授健康理論知識, 教授體育技能, 培養(yǎng)終生體育鍛煉的意識, 關愛學生。以學生體質增強、 全面發(fā)展為宗旨, 不能閉關自守, 適當?shù)刈叱鋈ィ?了解更多的教學理念、 方法及措施。 關愛每一位學生, 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了解先進的體育教學理論, 發(fā)散思維, 大膽創(chuàng)新, 結合國情、 校情、 學情,建立完善的初中體育教學體系。
2.1.3 更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
《體育與健康》 作為中學中分類最多, 涵蓋項目最多的一門綜合類學科, 內容涉及面十分之廣。 體育教師在大學時候通過普修與專修, 掌握大多數(shù)運動技能, 但還是存在一些薄弱項目, 這就要求他們從原本的 “一專多能” 調整為如今 “多專全能”。 首先, 籃球、 排球、 足球、 田徑、 武術這些項目是大家都要熟練掌握并能在教學中靈活演繹的。男教師需要適時地進行健美操的教學, 女教師也能擔任足球隊的教練員, 一些新興的項目如 “旱地冰壺”、 “旱地冰球”、 “飛盤” 等項目也能及時地加入到教學計劃中。 其次, 體育教師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體育理論水平, 只有良好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才能讓體育教學工作事半功倍。再者, 體育教師還要積極參與到學校校本教材的開發(fā)之中,設計或組織適合學校特點的體育校本課程, 撰寫相關的校本教材, 讓體育校本成為學校的特色之一[2]。 最后, 體育教師要積極參與到教科研工作當中, 爭取每年都能編寫一定篇數(shù)的教育教學論文, 成立體育課題研究小組, 積極申報課題, 結合課題相關研究, 從而更好地改進教學手段, 解決教學難題, 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2.2.1 更快的政策解讀速度
不管是國務院辦公廳, 還是教育部, 也或者省、 市級的教育主管部門, 他們在頒布相關法規(guī)、 精神、 政策的時候, 都會組織廣大教師進行集中或者線上的學習, 并下發(fā)相應的學習材料。 一定要始終圍繞這些相關文件, 進行認真學習, 領會其中所傳達的精神與信息, 豐富自己的教育教學知識, 從而將這些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教學理念, 應用到實際的體育教學工作中去。 比如剛剛發(fā)布的2022年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分結合們當前中小學學生的實際情況, 在原有課標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與補充, 注重以人為本, 始終堅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 立足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 體育教師對這些相關文件精神的解讀必須是迅速的, 解讀后明確當前體育教學的目標, 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與手段, 并迅速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實施,從而讓新政策要求能夠第一時間落實到一線的體育教學活動中。
2.2.2 更快的能力提升速度
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在提速, 體育教師的能力提升也需要提速, 新教師到骨干教師的過渡越來越平滑, 一年站穩(wěn)講臺、 三年成為骨干、 五年能獨當一面, 這已經是很多學校對新教師的基本要求。 不管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 都可以充分利用當今便利的互聯(lián)網資源, 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與教學素材。 很多體育教師在成長中都參照一種模式,“學習——模仿——創(chuàng)新——特色”。 學習, 就是根據(jù)自己的需求, 搜索相關資源, 進行理論或者技能的學習; 模仿,主要就是參考教學資源, 進行相應的模仿, 參照其中的語言、 文字、 肢體動作、 教學手段及方法等; 創(chuàng)新, 就是結合學習與模仿部分, 開發(fā)出新的內容; 特色, 這個是教師在熟練掌握教學技巧之后, 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教學行為,這是在結合前面三個環(huán)節(jié)后才成長起來的。 這種模式不僅讓很多體育教師少走彎路, 也能讓其更直觀的感受到自己需要提升的方向, 速度快, 效果好。 體育教師可以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充分利用體育教研組的資源, 采用師徒結對子的手段, 快速成長。
2.3.1 更強的身體素質
《體育與健康》 是一門實踐類的綜合學科。 學生獲得技能認知的最直觀、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觀看體育教師進行動作示范。 示范動作的好壞不僅影響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理解與掌握, 同時也是學生對體育教師認可的重要方面。 同時,體育教師的精神狀態(tài)、 教學活力也是體育教學有效延續(xù)的重要保證, 這就是為什么學生都喜歡年輕體育教師的原因之一。 因為工作年限長, 而且日常的工作量較大, 體育教師要從年輕時就開始注重對自己的身材管理,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注重運動技能的再學習, 同時做好身體素質的保持。 身體就是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工作的本錢,“體育老師生病了” 這樣的玩笑話就會更少地出現(xiàn)在學校中。 體育教師應該時刻以自身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在生活中, 積極樂觀, 飽含對生活的熱望; 在課堂上, 開朗陽光, 富有激情, 在操場上綻放自己的光和熱。
2.3.2 更強的心理素質
初中體育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也需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 學生身體狀況的參差不齊, 學生體育中考成績的壓力以及偶有發(fā)生的學生受傷情況, 教師在很多技術動作教學過程中會有很多顧慮, 容易畏首畏尾,比如技巧、 跳躍及耐久跑項目, 擔心學生受傷, 既要做好常規(guī)要求, 熟悉教學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方式, 也要做好安全預案, 進行必要的演練, 同時學會基本的受傷應急的處理方法, 教會學生相關的理論知識, 以這些為前提, 教師才可以放心地投入到體育教學當中。 心理素質的強大源于前期充分的準備, 考慮到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并且防范于未然, 這樣我們才能更加腳踏實地地進行體育教學活動。
2.3.3 更快的適應能力
“招之能來, 來之能戰(zhàn), 戰(zhàn)之能勝” 這是軍事化管理的組織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 現(xiàn)在這句話對初中體育教師同樣適用。 初中的體育教師通常都是身兼多職, 帶運動隊訓練這是常態(tài), 基本每個初中體育教師都要擔任一到兩個運動隊的教練工作; 校本課程也是體育教師的重要分戰(zhàn)場。他們在這里開發(fā)多種與校情、 學情相吻合的課程, 同時也及時引入不少學生感興趣的新興項目; 學校各科室的干事中也不乏體育教師的身影; 還有班主任、年段長等, 體育教師出現(xiàn)在學校的各個區(qū)域, 多重身份給了他們多重的使命。 在立足做好自己本職體育教學工作的時候, 需要迅速勝任其他的工作職位, 并且往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能夠適應自己的新角色, 并在新崗位上完成出彩的工作。 從不少體育教師擔任中學校長的事例上, 我們不僅能獲得許多的動力, 也能種下不少的憧憬。
學校體育工作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 初中體育教師應該得到更多的愛護。 由于得到一定的重視, 各方面結合起來促成學校體育工作的良性發(fā)展, 學生受益, 家庭受益,社會也自然就受益。 而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主導者, 初中體育教師應該被認可, 應該得到相匹配的尊重和待遇, 在工作中也希望得到學校及社會的支持, 給他們更多的時間與機會。
初中體育教師應該立足自己的職業(yè)本位, 認清自己的教學定位, 明確自己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有強烈的教師職業(yè)責任感。 熱愛體育教育事業(yè), 制定教學計劃, 認真研讀教材, 備好每一節(jié)體育課, 設計豐富的教學手段, 關注學生的個性化成長, 安排合適的分層次教學內容, 讓每個孩子都能通過體育課得到鍛煉, 健康成長, 這些都是體育教師工作的出發(fā)點。
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 讓學生通過體育鍛煉, 增強身體素質, 了解體育與健康基本理論知識, 并能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這是 《體育與健康》 課程的長期任務。現(xiàn)在的學生學業(yè)負擔嚴重, 身體素質情況不容樂觀。 如何通過體育課的學習, 讓學生緩解壓力, 同時又能培養(yǎng)興趣,養(yǎng)成自主鍛煉的習慣, 從而逐步改善身體狀況, 這是長遠的教育目標。
時代在變, 體育教師也在變, 初中體育教師的成長一直在路上, 腳踏實地、 勤勤懇懇。 要改變現(xiàn)狀與過往的誤解, 就要求我們一步一個腳印, 沒有半點投機取巧。 同時我們也要對自己有信心, 在國家所倡導的體育強國背景下,我們重任在肩, 但也底氣十足。 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 能夠讓新一代的年輕孩子們擁有更健康的身體、更陽光的心態(tài)、 更加朝氣蓬勃的態(tài)度。 體育教師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斷進步。 我們不能只做傳授知識、 技能的教書匠, 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 品行、 品味的 “大先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