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冬瑞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立足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吸收“活動化教學”的內涵,重視小學語文活動的重要性及有效性,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學語文。倡導游戲化教學是實施趣味教學的有效形式,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一些恰當、有趣的游戲,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快樂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多種感官參與,讓課堂動起來
李吉林老師認為“在課堂教學中促進兒童素質發(fā)展的主要途徑,便是兒童的活動。”我們的教學理應順應兒童的需求和發(fā)展,通過學生的活動進行能力的訓練,使多種感官與思維、語言協(xié)同活動,把情感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
1.用眼睛觀察事物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具體豐富的形象,要讓學生觀察、感知、了解,有許多抽象的概念通過觀察可以起到教師講述所不能達到的效果。觀察動態(tài)或靜態(tài)畫面,觀察實物等都是很好的教學方式。
2.用嘴巴學會表達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達。朗讀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指名讀、同桌互讀、小組讀、男女生分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其中包括理解讀、品析讀、運用讀。如在教學《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課中,我便采取角色朗讀法,讓學生扮演小公雞、小鴨子進行角色朗讀,讓學生帶著趣味,融入角色走進課文,讀文中的角色,演文中的角色,讓文中的角色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課堂之中,孩子們讀得很歡快,激情高漲。教師還要善于抓住學生心理矛盾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的碰撞,讓學生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各抒己見。
3.用雙手實踐操作
操作是思維的起點。學生只有親身實踐,才能有感受,有體驗,進而深入理解。讓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積極主動的操作活動中,根據(jù)教學內容的性質、特點進行活動。學生在操作中的感悟遠遠超出了老師的想象,思維的獨特、表達的活躍、情緒的高漲、互動的積極都使課堂呈現(xiàn)出生動的教學情景。
4.用大腦獨立思考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充分說明合作學習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基礎。愛因斯坦說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yǎng)有獨立行為和獨立思考的個人?!痹谛“嘟虒W中,要創(chuàng)造獨立思考的機會,留給獨立思考的時間,等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要求學生參與討論。
5.用時間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能夠讓學生各抒己見,發(fā)散思維。在這里提倡讓學生來支配時間,要留給學生充足的合作學習時間。只有這樣,他們才有機會去發(fā)現(xiàn)、體會。在教學《端午粽》一課時,讓孩子充分討論自己吃過的粽子及喜歡吃的口味,學生討論得興高采烈,自然能夠將這篇文章讀通順、有感情。
6.用空間自我表現(xiàn)
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學生可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思考,也可以離開座位和同學討論、交流,或者干脆站在講臺上講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在教學《秋天》時,我將教室根據(jù)教學內容又分為落葉區(qū)、大雁區(qū)。在學生讀通課文后,讓學生挑選一個最喜愛的自然段,來到相應的活動區(qū),組建合作小組,共同學習。教師則來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學習、交流。學完課文后又讓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秋天的喜愛,有的坐在位置上畫秋天、寫秋天,有的站在位置上誦秋天,有的離開座位和同學、甚至老師合作演秋天,可以說每個學生都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處于一種快樂自由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中。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讓課堂活起來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力。因此教師要根據(jù)課文的特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活動,讓學習成為學生本身的一種自我學習需要。
1.游戲讓課堂教學生動活潑
教師根據(jù)課文知識設計一個有趣的游戲活動,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學習欲望,從而進入一種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中,提升學習效率。在執(zhí)教《烏鴉喝水》時,出示謎語“身穿黑衣服,長得丑乖乖,反哺傳佳話,都夸愛媽媽”,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獲得了很好的導入效果。
2.游戲讓生字學習快樂有效
識字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如果一味地跟讀,學生自然就會感到枯燥無味,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引入游戲教學是公認的有效策略。教師可以在課件中添加許多識字的游戲,如摘蘋果、摘星星、小猴子過河、吹蒲公英等等。有的小朋友想要摘蘋果,有的小朋友想要吹蒲公英(課件還會有風吹的聲音),有的小朋友想要幫助小猴子過河,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游戲讓閱讀教學充滿魅力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效的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激活學生的想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狐假虎威》中,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了角色表演游戲,讓兩位同學各戴上狐貍、老虎的頭飾表演兩個主角,再讓四位同學扮演剩下的動物,讓他們各自按著對所扮演的動物角色的理解來表演文中第七、第八段的情形。通過角色扮演游戲,使閱讀教學更加形象化,具體化,促進了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圍繞教學內容與課程標準,將語文課堂活動化,設置多種趣味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愉悅、開放的氛圍中主動獲取知識,提高綜合能力,增強情感體驗,產(chǎn)生學習內驅力,從而實現(xiàn)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