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曉莊學院文學院 陳妙閩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靈魂和使命。教育部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把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改革的持續(xù)深化,各種思想緊密交織、多元思潮澎湃涌動,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新機遇與新挑戰(zhàn)。如何進一步解決專業(yè)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的問題,應當成為新形勢下高校專業(yè)教師主動探索的課題。
從秘書寫作課程的教學現狀看,大致呈現如下弊端:一是輸入式教學模式,學生主體化地位薄弱;二是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師多元化手段欠缺;三是單一式教學評價,培養(yǎng)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本文基于OBE理念,嘗試對秘書寫作課程進行課程思政領域的探討,促使秘書學專業(yè)教師能在實踐中“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該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即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由美國學者Spady W·D率先提出。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因此又被稱為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近年來,經過不斷地豐富和完善,OBE教育理論已被全球公認為“追求教育卓越的一個正確方向和值得借鑒的教育改革理念”。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課程思政的教育改革,首先要厘清秘書寫作課程教學的成果內涵,并以此細化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秘書寫作”是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秘書專業(yè)開設的一門核心主干課程。目前,在秘書寫作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置上,大多以掌握文體特征、把握文體形態(tài)、提升寫作能力、完成寫作實踐為主。這構成了秘書寫作課程教學成果的第一重內涵。事實上,作為機關單位的“筆桿子”,秘書寫作水平的高低與單位部門的知名度、美譽度、管理效益等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秘書寫作水平的高低,不僅體現在遣詞造句的表達中,更蘊藏在字里行間的厚度中,流露在片紙只字的溫度里,這些都離不開思政力量的有機注入與有效融入。
受制于傳統教學目標的約束,秘書寫作的專業(yè)教學長時間處在教授不同文種的寫作思路、寫作模式、寫作要領等技巧性的內容上,而忽略了技巧之外關于作者“內識外化”的培養(yǎng)過程。現代寫作理論中提出“感知飛躍—內孕飛躍—外化飛躍”的規(guī)律,凸顯了由客觀外物到作者內識再到文章形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這種在寫作實踐過程中所體現的對作者認知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的強調,恰恰是現行秘書寫作課程教學中最需要體現的第二重成果內涵。隨著人工智能時代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在技巧之外所賦予的厚植人文底蘊、富含時代精神的教學,理應成為秘書寫作課程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事實上,網絡上熱議的“教科書式的通報”等公文,就是將政治性與人文性有機結合的文本范式。它們不僅加強了對公民精神和價值觀的引領,更反映出新時代政府管理溫度與力度兼?zhèn)涞木薮竽芰?。換言之,這類公文的廣受好評,反映出讀者對秘書寫作的內容及文風轉變的期許,這也在回應著OBE理念所闡釋的:我們?yōu)槭裁匆寣W生取得這樣的學習成果。
基于此,筆者認為,OBE理念下秘書寫作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必須更清晰地呼應現代社會對秘書人才的需求,因此,要建立以成果為導向的教學目標更新機制,從簡單籠統的“能寫、會寫”,轉而細化為“有情懷、有質量、有格局寫作”的更高層次的培養(yǎng)目標,不論是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亦或是素質目標,都與課程的思政育人目標是相輔相成的。具體來說,OBE理念下,融入課程思政的秘書寫作教學目標還須包括:加強理論修養(yǎng),提升學生的政策把握能力;樹立規(guī)則意識,加強學生的立身行為規(guī)范;弘揚職業(yè)道德,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擔當;倡導人文融通,增強學生的中華文化自信。
Spady W·G指出,成果導向的實施“首先要清晰地確定學生能做到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組織課程、教學和評核,以確保所期望的學習成果最終能夠發(fā)生。”簡而言之,必須通過教學理念的革新和教學素材的更新來實現秘書寫作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
(一)教學理念的革新。傳統教學認為,秘書寫作是一門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主的課程,因此大多著眼于文書寫作能力的提升而進行教學設計,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教學,也多以模型化、步驟化設計為主,強調可操作性、實用性。但我們同時必須認識到,秘書寫作是一門極富時代性和政治性的課程,千篇一律的教學模板、生搬硬套的模式化教學,固然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寫作教學,但其發(fā)文成效究竟如何,就見仁見智了。試想,一篇類似于智能機器拼湊而成的模板化的文書,如何把握讀者對文本的受眾期待?如何有的放矢地實現文書效力?如何體現出文本背后的人文情懷?又如何展示出文書深層所蘊含的現實意義?更不用說透過文書實現和時代的同頻共振了。因此,教師必須以寬闊的視野、前瞻的眼光洞察專業(yè)發(fā)展的趨勢,通過歷史與現實的交織、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等方式,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地進行教學改革。
(二)教學素材的更新。OBE理念強調能力本位,即針對每一個核心能力提出明確的要求。我們將秘書寫作課程教學分為理論教學與實務教學兩大模塊,通過更新教學案例、挖掘思政元素、對應核心素養(yǎng)的方式,實施結果導向下的精準教學。在理論模塊方面,秘書寫作的教學素材豐富多樣,體現了嶄新的時代風貌。理論教學中,作者意識與使命意識、代言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緊密相連;秘書寫作語言的運用、文風的選擇、主旨的提煉挖掘、結構的謀篇布局、材料的去偽存真等,都強調著寫作者所應具有的基本政治素質與能力。通過理論教學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提高學生對國家政策的把握能力,體會文書深刻主旨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感悟語言千錘百煉中所體現的工匠精神,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把握從事文字工作的“底線”,幫助學生建立起職業(yè)責任感,實現在秘書寫作教學中傳遞正能量的根本目的。在實踐模塊方面,秘書寫作的教學案例生動鮮活,展現了個性化的學子風采。實踐教學中,學生進行秘書寫作實訓時,其價值導向、情感傾向、認知態(tài)度等均會不自覺地流露。一方面,通過教師的點評指導,對學生的錯誤認知糾偏,對正確態(tài)度點贊,繼而在課堂上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另一方面,在事務文書的理論講授中融入思政元素,強調計劃、規(guī)劃等計劃類文書寫作時所需具備的大局意識,總結類文書寫作時所需具備的實事求是精神,規(guī)約類文書寫作時所需具備的規(guī)則意識、底線意識,調研報告、匯報材料等信息類文書寫作時所需具備的扎根基層的釘子精神,講話稿、開閉幕詞等講話類文書寫作時所需具備的大局意識和家國情懷。在社交文書的理論講授中強調傳統禮儀觀念在文書中的滲透,通過闡釋迎送致辭類文書、賀吊信函類文書、策劃傳播類文書在實踐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還應做到以古鑒今,融會貫通。譬如對比疫情之下古今賑恤文書的寫作,感悟民本情懷與治理智慧。在講話類文書的教學中,以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最新講話為案例,體會領導講話立意高又接地氣,廣征博引又深入淺出的特點,做到教學案例既“頂天立地”,又新穎生動。
OBE理念強調“我們如何知道學生已經取得了這些學習成果”,教學評價就是最直接的衡量依據。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下,秘書寫作課程中“學習成果”的內涵得以不斷深化和延展,從理論實踐的融會貫通,到思政育人成效的最終展現,課程對學習成果的評價必須豐富而多元。
(一)評價方式要強化過程性考核。以往的課程評價,大多基于終結性成果展開考核。將相關因素綜合衡量后,按比例評定就視為教學目標的實現。終結性成果考核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不僅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也不符合秘書寫作課程的個性特征與教學規(guī)律。作為本科院校的專業(yè)核心課程,秘書寫作強調要實現“理論修養(yǎng)與實際應用寫作能力的雙提升”,因此,這樣的培養(yǎng)目標決定了作為一門應用型課程,教學中同樣要著力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站位,豐厚學生的人文底蘊。但在現實工作中,最直接體現這門課程成效的,仍是其應用性的特點。換言之“能否寫得出”“是否寫得好”,是現實中衡量秘書寫作能力的根本標準。因此,在教學中,學生總會淡化乃至忽視理論模塊的學習。而一旦缺乏理論基礎的支撐,實踐模塊的學習同樣力不從心,特別是進行文書撰寫實踐時,學生只能流于模式化寫作的表象,而缺乏對秘書寫作內蘊的準確把握。此時,如果將過程性考核引入教學的不同階段中,采用靈活的方式布置教學任務,就能有效促使學生在過程性考核中深刻領會理論對實踐的重要指導作用。比如,在講授秘書寫作語言表達的特性時,布置分組任務,以小組為單位搜集網絡上、生活中可見的公文小標題,各抒己見展開賞析、修改,形成共同意見后進行課堂翻轉,以小組提報的方式在全班分享,從而汲取更多同學的觀點,形成思維的碰撞。通過這樣的過程性考核,考察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與思辨能力,實現全方位的提升。這種過程性考核的共性在于,通過反向設計,要求學生以主動學習的方式,利用實際工作中最為鮮活的應用文本,反向投射到理論問題中,以此反觀理論對實際文本寫作的支撐作用,通過賞評、辨析與討論,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雙向奔赴”。
(二)評價導向要凸顯時代性特征。秘書寫作課程具備較強的時代性特征,一方面,豐富新穎的素材,是課程思政的最佳載體;另一方面,最新政策的指引,更是秘書寫作的根本方向。因此,在評價導向上,必須體現鮮明的時代性特征。在考核評價中,經典案例的呈現是必要的,但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素材案例等萬萬不能缺位。信息化社會下,網絡檢索的便捷性不能僅簡單地用于范文的搜索與套用,要將時政熱點與知識點有機融合,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比如,圍繞秘書寫作的主旨進行教學任務的設計時,可以要求學生自主搜集熱點事件中形成的應用文本并對其主旨進行評價。同時,嘗試自主提煉主旨,以此訓練學生的秘書寫作思維,引導學生關注時政社會,體會秘書寫作主旨的特殊性。評價時,要充分考慮案例的選擇是否符合“社會熱點”的要求,點評時是否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標準,提煉時是否準確把握了“時代”的特征。相應地,鮮明的思政導向也就隨之呈現,配合教學時細水長流、潛移默化的思政融入,最終實現春風化雨般的育人效果。
新形勢下,高校專業(yè)課程的教學任重道遠。OBE理念下,學生主體地位凸顯,教師的思政引導更應注重方法,使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相輔相成。在遵循思政工作規(guī)律和教書育人規(guī)律的前提下,教師必須主動把握課堂思政的話語權,結合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挖掘課程中的思政融合點、引發(fā)思政觸點,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評價改革三方面入手,系統展開課程思政的改革實踐,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