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雁儀 陳小華 徐萍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重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加[1]。該類疾病使患者壽命減短,在加重其經濟負擔的同時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現已成為重大衛(wèi)生問題[2-3]。近年來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控制宣傳力度雖逐漸增大,但我國人群的接受程度有限,醫(yī)療壓力仍在逐漸增大[4]。目前西醫(yī)已研發(fā)若干種類藥物對血管病變進行控制,但效果仍不盡人意[5]。他汀類藥物在臨床普遍應用于動脈粥樣硬化,該類藥物常見的副作用有肝轉氨酶升高,還可出現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不良反應較多[6]。故尋找一種新的治療方式是研究的熱點。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所含雙歧桿菌、嗜熱鏈球菌及保加利亞乳桿菌可調節(jié)腸道菌群。目前已有研究指出幾種腸道微生物菌群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機制[7]。但關于益生菌聯合藥物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卻鮮有報道?;诖?,本研究將探討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效果,以期為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提供臨床經驗。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就診于廣州市東升醫(yī)院內科的80 例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納入標準:(1)年齡40~70 歲;(2)就診于本院(門診和住院患者);(3)治療依從性高。排除標準:(1)伴有腎功能不全,血清肌酐(Cr)>177 μmol/L;(2)伴有肝功能不全,血清丙氨酸氨基轉氨酶(ALT)>50 U/L;(3)妊娠期、哺乳期婦女;(4)近兩年有酒精或其他藥物濫用史;(5)合并炎性疾病、腫瘤;(6)近1 年內服用類固醇或化療藥物,需長期服用除阿司匹林外的其他非甾體類藥物;(7)對雙歧桿菌、阿托伐他汀鈣過敏。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n=40)和試驗組(n=40)。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治療 均予以常規(guī)治療,包括飲食指導,盡量攝入低鹽、低脂食物,同時給予足夠熱量。建議患者適量運動,避免使用影響血脂水平藥物。
1.2.2 藥物治療 對照組予以阿托伐他汀鈣片(商品名:立普妥,生產廠家: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71062,規(guī)格:10 mg)口服,20 mg/次,1 次/d。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商品名:培菲康,生產廠家: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10950032,規(guī)格:210 mg)口服,用藥劑量:420~840 mg/次,2 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8 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血清相關指標 于早晨8:00 收集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分別測定患者治療前、治療18 個月后血清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血脂指標[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安全性指標[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ALT、Cr、血尿素氮(BUN)]水平。
1.3.2 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 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測量: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品牌:日立,型號:HITACHI),探頭頻率設置10 MHz。患者取平臥頭仰位并充分暴露頸部,頭略偏向對側,在動脈結構顯示清晰處檢測管壁IMT,以管腔內膜交界面到中膜與外膜交界面之間的垂直距離IMT,重復測量3 次,取其平均值即為IMT。根據超聲結果記錄頸動脈斑塊面積。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治療前后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29 例,女11 例;年齡41~69 歲,平均(61.25±10.46)歲;病程1~4 年,平均(3.45±1.43)年;合并疾?。禾悄虿?4 例,高血壓21 例,冠心病4 例;病變側邊:單側19 例,雙側21 例。試驗組男25 例,女15 例;年齡40~ 70 歲,平均(62.03±9.51)歲;病程1~4 年,平均(3.06±1.07)年;合并疾病:糖尿病12 例,高血壓19 例,冠心病6 例;病變患側:單側15 例,雙側25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hs-CRP 及血脂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hs-CRP、TC、TG、LDL-C、HDL-C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8 個月后,兩組hs-CRP、TC、TG、LDL-C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HDL-C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試驗組hs-CRP、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HDL-C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hs-CRP及血脂水平比較()
表1 兩組hs-CRP及血脂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
2.3 兩組安全性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AST、ALT、Cr、BUN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8 個月后,兩組AST、ALT、Cr、BUN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P<0.05),但試驗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安全性指標比較()
表2 兩組安全性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
2.4 兩組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IMT 及頸動脈斑塊面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8 個月后,兩組IMT 及頸動脈斑塊面積均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18 個月后,兩組IMT 及頸動脈斑塊面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比較()
表3 兩組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
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典型的腦血管疾病,患者因血脂水平異常等導致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后,各類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顯著升高[8-9]。關于頸動脈粥樣硬化治療的相關研究一直都是醫(yī)學界的難題之一,盡管他汀類藥物可穩(wěn)定斑塊,抑制局部炎癥反應,調節(jié)血脂等,但其所帶來的肝腎功能損傷等不良反應降低了治療效果[10-12]。
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與血脂代謝異常、血小板反應增高、炎性細胞聚集等相關[13]。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腸道微生物可通過上述途徑影響動脈粥樣硬化發(fā)展[14]。腸道微生物群可通過調節(jié)腸道黏膜屏障、促進機體對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激發(fā)免疫力,進而參與疾病的發(fā)展[15]。此外腸道生物群可產生多種代謝產物并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后調節(jié)機體免疫反應、物質代謝及神經功能等途徑影響其他器官功能。研究表明雙歧桿菌可降解腸道黏液糖蛋白,激發(fā)內源性胰高血糖素樣肽2 產生,維持腸道屏障的完整性[16]。因此本研究選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阿托伐他汀鈣對80 例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治療18 個月后,兩組hs-CRP、TC、TG、LDL-C水平均顯著降低,HDL-C 水平均顯著升高,且試驗組hs-CRP、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HDL-C 水平高于對照組。表明益生菌制劑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可降低血脂水平,遏制炎癥細胞激活,減輕機體炎癥反應,起到預防、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作用。隨著腸道屏障功能的下降,一部分細菌內毒素可進入機體引起全身慢性炎癥反應,導致內皮損傷,使單核細胞分化成巨噬細胞,促使斑塊形成[17]。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AST、ALT、Cr、BUN 水平均升高,但試驗組AST、ALT、Cr、BUN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可改善患者因服用阿托伐他汀鈣引起的肝腎功能指標異常,安全性較高。
菌群失調不僅可影響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炎癥反應,還可從多方面干預機體脂質代謝影響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1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8 個月后,兩組IMT 及頸動脈斑塊面積均低于治療前(P<0.05),但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赡苁撬幬锸褂脮r間較短,對斑塊的影響不明顯。
綜上所述,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應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可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控制患者血脂水平,安全性較高。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樣本量較少,療效觀察時間較短,無法對該治療方案的遠期療效進行評估。日后需加大樣本量,延長研究時間并納入更多指標進行橫向、縱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