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潁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芙蓉分校 安徽合肥 231299)
當我們提及教育時,第一印象便是“學校教育”,甚至大多數(shù)人認為學校教育就是整個教育的全部。很多老師認為,家長加入學校教育的工作中只會給學校造成負擔;大多數(shù)家長覺得,孩子一旦在學校內,教育學生的義務就完全在于學校而與家長無關。假如家長和老師之間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交流,時間一長,就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大量實踐表明,教育應當是科學、立體的完整系統(tǒng)。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校與家庭理當組成一個公共的教育主體,履行共同的教育權利,承擔共同的教育職責,以此實現(xiàn)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這是新形勢下家?;咏逃幕舅?。
一般來說,家?;芋w系是以能夠有效推動家校互動制度的執(zhí)行和運轉為前提,以監(jiān)督家校互動制度正常運行為保障,以家校互動制度為基礎,由老師、學校與家長等組織起來的專業(yè)教育系統(tǒng)。家?;芋w系能夠在學校和家長間達成有效的平衡,在學校、老師和家長間形成交流溝通、合作互動的形式。在雙方的溝通交流中,可以相互了解到每個學生在?;蛟谛M獾母鞣N情況,如學生的健康情況、興趣愛好、學習狀態(tài)、行為規(guī)范、優(yōu)勢特長、思想狀況等主要內容。此外,雙方應當盡力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相互間進行更好的溝通與交流、互動與合作,確保處于推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主體地位。
1899年,杜威就曾經指出,沒有學校、家庭及學生家長的積極參與,要真正實現(xiàn)教育學生“自由、圓滿地生長”幾乎是天方夜譚。這讓我們更加體會到家校合作的重要。認識上做到了要辦好家長學校,幫助家長更新家教教育觀念,掌握一套科學的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方法,優(yōu)化在校學生的學習家庭環(huán)境,對家長學校各項教育工作開展有著巨大的促進支撐帶動作用;更重要的意義是,通過加強家?;雍献鱽泶偈箤W生家庭、學校、社會在長期溝通協(xié)作的基礎上,共同營造良好而又完整的健康成長發(fā)展環(huán)境,由此保障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必須緊密聯(lián)合行動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家庭教育綜合力量,切實為在校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成長奠定堅實的教育基礎。家?;又匾匀找娉浞滞癸@,班主任更加應該與學生家長共同建立有效的家校溝通協(xié)作渠道,形成家校互動教育模式,努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疫情期間,為了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各校都通過線上展開交流,如線上家長會、云課堂等,開啟家校合作“網絡新紀元”。在此背景下,我們對新形勢下家校互動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在家校溝通交流中獲得了滿意的效果。
第一,需要無線網絡技術和硬件設備支持,如智能手機、電腦等。家?;咏逃龑嵺`活動所使用的媒介主要就是無線網絡和硬件設備,隨著網絡覆蓋的普及,大多數(shù)地區(qū)和家長都會使用新的通信設備,如智能手機,但智能手機并沒有全面覆蓋所有家長,如一些年紀較大和農村地區(qū)的家長。在有些地區(qū)和某些情況下,無線網絡信號不能做到完全覆蓋或不穩(wěn)定,還需要采用傳統(tǒng)的通信方式如電話、短信進行溝通。隨著無線網絡基礎設施和5G基站鋪設日益完善,微信平臺將會有更加廣泛的應用。
第二,不能保證所有父母都積極參與。即使以微信平臺為基礎的家?;幽J酱嬖谥T多優(yōu)點,但其仍存在不足。如以無線通信軟件為基礎的家?;幽J?,在實踐探索過程中,大數(shù)家長能夠積極參與并提出實際可行的建議,為家?;有履J降陌l(fā)展注入了新鮮血液,但這種新模式仍然存在著信息不能及時被接收到的不足,許多家長不能及時關注到發(fā)布的信息;這種新模式能夠在即時互動的過程中及時了解到家長的參與度和信息反饋,而對于不能即時互動的家長而言,不能及時接收到所要傳遞的信息,因此,利用無線通信軟件與家長進行互動交流時,學生手寫家校聯(lián)系單等互動方式仍需正常運行,以避免個別家長漏掉或錯失學校發(fā)布的重要信息。
第三,學生容易形成依賴心理。這種新型的家?;幽J礁友杆?、便捷,對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由此帶來的學生問題卻難以解決。家庭和學校之間利用微信交流,使個別學生產生了依賴性心理。隔三岔五會有家長在微信群里問“今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是什么,孩子忘了”“明天是不是要提前放學啊?”“哪位家長可以把今天的數(shù)學筆記拍下來,小孩沒記”之類的問題。這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不愿意做筆記。長此以往,學生和家長都會對老師、學校形成依賴心理,同時也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
當前,家訪是家校互動的基本形式。通過家訪,老師不僅能夠及時深入了解學生家庭的教育情況、家長對當前學校有關家庭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見和政策建議、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思索與想法、家庭教育的效果及存在的問題等,并可以對家長進行觀念的引導與矯正,對孩子的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也能更好地進行引導。同時,也要把學校自身的一些教育文化、教育特色等內容傳遞給家長,加強家長對當前科學教育思想方法的認知和認同,從而有效地避免家長對學校教育思想、模式的誤解,使科學的教育思想、模式貫穿于家長的頭腦和心靈中,影響家長的行為。
在目前的家?;又?,教師與家長溝通交流的信息主要是學習情況,而思想、道德、行為、特長、興趣等方面的內容卻是少之又少,而且家長的注意力同樣集中在孩子的學習上,而家長反饋給老師的信息往往效果不佳。對此學校要做到,一方面要加強家長思想觀念的轉變引導,要不斷對家長進行全面素質教育思想的灌輸和引導,使家長充分認識到開發(fā)道德教育、規(guī)范行為、傳授專業(yè)知識、挖掘興趣資源等教育信息收集反饋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各級家校教育互動中心對家長教育信息收集反饋的工作全面性和工作有效性。
此外,學校和老師還應向家長傳授一些搜集信息的有效措施,如學生在家能否專心做作業(yè),有沒有學習障礙等,經過對家長的針對性指點,使家長反饋的內容愈加精準,對教師更好地教育引導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家?;又欣蠋煼答伣虒W信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也很重要,過去老師反饋給家長的信息多集中在學習上。新課程教學的深入推行,家長對于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情況的反饋要求也越來越高,造成了家長實際需求和老師信息反饋的不平衡,老師也應盡可能了解家長的需求。例如,家長對于孩子在校時的思想道德發(fā)展情況、優(yōu)勢特長發(fā)展程度,特別是目前家長最關心的孩子的心理狀況等內容,提升信息反饋的全面性、多維性,讓家長通過老師的信息反饋更好地了解自身想了解的信息。
在有條件的中小學,學校可以設立家?;拥墓芾頇C構,并對家校互動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管理機構中應包括學校、教師、家長,還應邀請學生代表參加。對學校層面的部分信息也要及時可靠地發(fā)布,堅持一周對家?;有畔⑦M行一次小范圍的搜集和統(tǒng)計,對每月、每季度的家校相關互動信息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及時進行分析匯總,對一段時期內家?;娱_展情況和效果進行評估。
與此同時,學校有關部門也要認真分工,教務部門可對家?;庸芾頇C構和工作人員進行監(jiān)督,確保他們按時完成家?;有畔R總的分析任務,也可通過有效的信息整理向管理機構及時、全面地反饋信息,為家校互動的開展奠定信息數(shù)據(jù)基礎。在家校互動中,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應做好傳統(tǒng)家?;又械牟糠止ぷ?,分別對學生家長進行一些學生信息的反饋,還應對所有家長進行家庭教育輔導;任課教師可借助該系統(tǒng)將學生的家庭作業(yè)信息通過網絡發(fā)送給家長。
基于無線網絡的全方位覆蓋,各種網絡應用得到迅速普及,微信、QQ、釘釘?shù)壬缃卉浖鳛樾屡d載體在家?;又械玫綇V泛應用與普及。學校作為發(fā)布信息的主體,以互聯(lián)網軟件為媒介,能夠快速、方便、準時地把學生的信息發(fā)送給家長,同時積極鼓勵家長參加討論和研究,對學校相關工作發(fā)表建議和意見。通過微信公眾號,老師還可把班級的課堂圖片、音頻、視頻、課后消息等信息發(fā)送給家長,通過微博自媒體平臺,向社會公眾展示班級文化,吸引其他人參與到班級的建設工作中。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和軟件開發(fā)的火熱發(fā)展,更多的家校通信APP不斷出現(xiàn)。在家?;幽J降膶嵺`探索過程中,我們選擇了部分免費且適宜的APP進行嘗試,它們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教育資源和相關的實踐活動。在這些軟件中,有一些APP可以將老師上課時講的重難點知識轉為視頻,直接發(fā)送到家長的手機上。此外,老師能夠通過APP檢查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和客觀題的準確率。這些APP不僅能促進家?;?,還能夠為老師提供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分析結果,使老師一目了然地了解學生的作業(yè)情況,為老師對知識點的復習提供準確的方向,還能讓學生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在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下,學生的研究性課題和作業(yè)形式同樣呈現(xiàn)出一定的多樣性和開放性。通過網絡資料的獲取,學生能夠進行探究性的學習體驗,掌握豐富的課外知識與實際技能;同時,能夠利用家校交流平臺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邀請所有家長和老師指導評價。
運用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等現(xiàn)代智能工具促進家校交流,對于加快學校信息化、網絡化進程,提高家長教育水平,提高老師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意義重大。
學校作為一個公共機構,不應該也不能回避或拒絕社會和家長的監(jiān)督和參與,而應以更主動的作為,既積極吸納建設性的意見以改進工作,同時承擔起教育專業(yè)機構的引領職責,調動家長和社會了解教育、配合教育,承擔起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責任。學校在這兩個方面上還應充分發(fā)揮家長教育工作引領和協(xié)調的兩個核心作用,引導家長從局內顧客的教育立場、局外品質批評者的教育立場進行積極轉換,共同努力辦好家長學校。成立家長學校,制定和研究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制訂有關家長學校的下一年度教育工作發(fā)展計劃,并將其納入調整到家長學校的全年工作發(fā)展計劃和整體工作安排中;建立固定聯(lián)系、積極互動的制度;定期召開家長學校工作會議,專題研究相關工作問題。新形勢下的推進家校師生互動教育的典型實踐案例研究,可以豐富和不斷完善家校師生互動教育方式,讓學生、家長、教師共贏。每學期舉行兩次家長學?;顒?,利用學?,F(xiàn)有資源和社會教育力量,定期舉行家長培訓班,旨在提高家長教育理念水平,更新家長教育觀念,培訓家長教育方法,從而使家庭教育更符合教育規(guī)律,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性。
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本文闡述了家?;咏逃幕緝群?,分析了新形勢下家?;又写嬖诘牟糠謫栴}。同時,根據(jù)長期的調查研究,本文提出了新形勢下家?;咏逃膶嵤┎呗院蛯嵤┓椒?。
在新形勢下,學校需要加強家校互動關系管理來推進策略的高效、精準實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老師家訪的有效落實,加強家校反饋信息技術的大幅度提升,繼續(xù)推進家校互動以及交流溝通工作機制的落實和完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移動互聯(lián)技術與探究性學習進行整合,可推進家?;咏逃挠行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