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娜
(濰坊學院 音樂學院,山東 濰坊 261061)
2020年5月28 日,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鋼琴演奏課作為高等院校本科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承擔著“課程思政”任務。紅色鋼琴作品以表現(xiàn)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發(fā)展過程中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的人物與事件為主體內容,具有良好的思政教育價值。高校鋼琴演奏課需要結合紅色鋼琴作品特征和課程教學目標,來積極探索紅色鋼琴作品演奏教學方案,從而在培養(yǎng)學生鋼琴演奏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思想品德修養(yǎng)。
首先,紅色鋼琴作品具有數量大、題材廣的特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歷了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的艱辛歷程。鋼琴演奏作為一項重要的傳情達意形式,也始終與之相伴,在各階段創(chuàng)作出諸多優(yōu)秀曲目,諸如《阿瓦人民唱新歌》《八月桂花遍地開》《保衛(wèi)黃河》《北京頌歌》《長江之歌》《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紅太陽照邊疆》《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等。這些紅色鋼琴作品擁有差異化的故事背景,刻畫了不同的對象,從而為高校鋼琴演奏課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其次,紅色鋼琴作品具有情意深刻、激勵性強的特征。紅色鋼琴作品突破了常規(guī)鋼琴作品以表現(xiàn)個人情思、審美、體驗為主的創(chuàng)作局限,而是本著歌頌、贊美、激勵的思想來表現(xiàn)革命事跡、偉人英雄、光輝業(yè)績、崇高理想、堅定信念等,其情意深刻、激勵性突出?!栋嗽鹿鸹ū榈亻_》給人以強烈的蕩氣回腸之感;《保衛(wèi)黃河》傳達出強烈的熱血澎湃的韻味;《北京頌歌》給人以情意綿長的體驗;《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傳達出溫馨柔和的效果。這些作品情意十分深刻,表現(xiàn)出良好的思想教育、行為激勵效果。
再次,紅色鋼琴作品具有技巧性突出、創(chuàng)新性鮮明的特征。鋼琴本是一種“舶來品”,但進入中國之后便開始了本土化的發(fā)展歷程,一方面從題材上表現(xiàn)本土故事、人物、景觀,另一方面廣泛吸收本土器樂演奏技巧與編曲方式,創(chuàng)新鋼琴創(chuàng)作與演奏體系,促使鋼琴藝術具有技巧性突出、創(chuàng)新性鮮明的特征。數量龐大、題材廣泛的紅色鋼琴作品便是鋼琴本土化發(fā)展的重要成果,既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鋼琴藝術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與演奏技巧,也充分表現(xiàn)出了鋼琴本土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特征,這決定了高校鋼琴演奏課開展紅色鋼琴作品教學工作的可行性與重要意義。
鋼琴課作為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十一門必修課中的一項,不但是學習音樂各相關課程的基礎,更是直接與基礎音樂教育的課堂教學和課外音樂活動相聯(lián)系,是學生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隨著國家教育部組織編寫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指導方案》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必修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頒布和執(zhí)行,音樂教師教育進入了新的改革時代。其中,在“鋼琴”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我們看到新的教學目標,即是以培養(yǎng)包含彈奏能力、伴奏能力、自彈自唱能力、教學能力、分析能力和掌握鋼琴發(fā)展史及鋼琴演奏基本理論等相關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紅色鋼琴作品在教學中與鋼琴課教學目標有機結合,能夠表現(xiàn)出以下的演奏教學價值。
一是開展紅色鋼琴作品演奏教學工作,可以提高學生鋼琴演奏、伴奏與自彈自唱能力。高校鋼琴演奏課程的核心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鋼琴作品的解讀、處理、訓練與演奏能力,可以獨立完成鋼琴作品的演奏活動。而紅色鋼琴作品凝聚了我國鋼琴題材內容、曲式創(chuàng)作、演奏技巧方面的本土化成果,有鮮明的技巧性與藝術性特征,因此開展紅色鋼琴作品演奏教學活動不但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鋼琴作品解讀、處理、訓練與演奏能力,順利實現(xiàn)鋼琴演奏課教學的主體目標,同時,通過學習改編自中國紅色歌曲的鋼琴作品,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伴奏能力與自彈自唱能力。
二是開展紅色鋼琴作品演奏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我國鋼琴發(fā)展歷程、演變規(guī)律的認識,拓展學生的鋼琴理論知識。具體來說,紅色鋼琴創(chuàng)作與演奏起始于建黨時期,伴隨著中國革命與國家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而持續(xù)演進,貫穿了中國鋼琴本土化發(fā)展的整個歷程,因此開展紅色鋼琴作品教學工作無疑可以形成全面性、系統(tǒng)性的鋼琴史教學效果。
三是開展紅色鋼琴作品演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政修養(yǎng)?!陡叩葘W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了高校課程開展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內容和方法,而紅色鋼琴作品具有情意深刻、激勵性突出的特征,傳達出對于國家發(fā)展、民族振興、時代進步的期盼,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特征。高校鋼琴演奏課開展紅色鋼琴作品教學活動,可以帶來思想教育、政治宣傳、意識形態(tài)傳播的價值,順利地完成課程思政教學任務。
除此之外,高校鋼琴演奏課開展紅色鋼琴作品教學活動也契合了各類專業(yè)競賽、學科競賽所倡導的思政主題,促使學生能夠利用掌握的紅色鋼琴作品來積極參加競賽,取得優(yōu)異成績,豐富舞臺經驗。這充分反映了高校鋼琴演奏課引入紅色鋼琴作品具有多樣化價值,可以將此作為突破口,探索課程改革方案。
高校鋼琴演奏課教師需要立足于紅色鋼琴作品特征、價值以及課程教學目標、任務,來建構教學內容,完成演奏訓練與思政教育雙重任務。
紅色鋼琴作品貫穿于中國共產黨建立、發(fā)展與執(zhí)政的整個過程,從微觀層面來說,每個作品都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征和個性化的主題意旨,從宏觀層面來說,其凝聚了中國鋼琴本土化發(fā)展的成果與規(guī)律,并由此表現(xiàn)出獨特性的音樂審美與情感體驗價值。學生只有掌握了紅色鋼琴作品背景與審美,才能更準確、更深刻地解讀作品,并實現(xiàn)思政與德育教學效果。高校鋼琴演奏課開展紅色鋼琴作品教學工作,首當其沖的任務是從“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來介紹作品背景與審美特征。宏觀層面教育,即是要講授特定紅色鋼琴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情感氛圍、鋼琴藝術現(xiàn)狀,使學生了解創(chuàng)作紅色鋼琴作品的時代環(huán)境情況。微觀層面教育,則是圍繞著紅色鋼琴作品來介紹其創(chuàng)作的背景、主題思想、核心情感以及由此所帶來的音樂審美與思想教育價值情況,使學生對具體紅色鋼琴作品有著深刻的認識。紅色鋼琴作品背景與審美教學既拓展了學生的鋼琴理論知識,實現(xiàn)了思政與德育教學效果,而且也為具體的作品處理與演奏奠定了基礎。
培養(yǎng)學生處理和演奏鋼琴作品的能力是高校鋼琴演奏課的主體任務,也是高校紅色鋼琴作品演奏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高校鋼琴教師可以從作品選擇與內容設計兩個方面來積極建構紅色鋼琴作品處理與演奏教學內容。“作品選擇”就是要選擇具體的紅色鋼琴作品作為演奏教學案例,鋼琴教師可以將紅色政權發(fā)展過程分為革命和建設兩個大的階段,然后在每一階段的紅色鋼琴作品中選擇一至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為主體教學案例,由此串聯(lián)起紅色鋼琴的發(fā)展歷程乃至于中國鋼琴本土化發(fā)展過程。“內容設計”則是圍繞著具體紅色鋼琴作品來建構模塊化的教學內容,一是要培養(yǎng)學生識譜、讀譜能力,二是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譜例、解讀內涵的能力,三是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關鍵技巧、訓練完整鋼琴作品的能力,四是要培養(yǎng)學生嫻熟演奏鋼琴作品并準確展現(xiàn)其應有情思與美感的能力。從而完成了鋼琴演奏課教學培養(yǎng)學生鋼琴分析、處理與演奏能力的教學任務。
紅色鋼琴作品本身帶有思想教育、意識形態(tài)傳播的內在價值,鋼琴教師在從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講授紅色鋼琴作品背景與審美過程中,可以形成潛移默化的思政與德育教學效果。按照《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要求,鋼琴教師還必須從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的角度,延伸出政治認同、家國情懷、道德修養(yǎng)、意識形態(tài)觀念、民族自信、崇尚正義方面的內容,從立足于紅色鋼琴理論與實操兩方面,來進行針對性、深刻性的思政與德育教學活動。教學一是要契合紅色鋼琴教學內容,不能生硬地對學生進行說教,否則既背離了鋼琴專業(yè)教學任務,還會招致學生的排斥與抵觸,產生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二是要符合學生實際生活、學習、思想、情感特征,從學生認知、接受與理解能力的角度來開展思政與德育教學工作,增強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獲得感與價值感,從而提高紅色鋼琴演奏課的思政與德育教學質量;三是要注重思政與德育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性,能夠立足于政策要求,對學生實施多角度、全方位、系統(tǒng)性的思政與德育教學活動,全面提高學生思政與道德素養(yǎng)。
紅色鋼琴作品擁有深厚的內涵與廣闊的外延,由此也承載著豐富的教學內容與多樣化的教學價值。鋼琴教師需要改變常規(guī)的“教師講、學生聽”與“教師演練、學生模仿”的教學方式,而是要根據紅色鋼琴作品教學內容,來探索師生配合、角色互換的教學模式,而分組訓練教學法則在此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鋼琴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按照兩至三人一組將學生分為一系列小組,布置紅色鋼琴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與審美、教學內容設置等具體的知識主題與學習任務,要求小組學生在課下分工協(xié)作,搜集、整理、分析、總結資料,制作成PPT,在課堂中進行分享,教師給予點評,從而形成學生自學機制,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及責任感。對于紅色鋼琴作品處理與演奏教學內容,鋼琴教師可以介紹關鍵性的曲目分析方法、作品解讀手段、技巧訓練方式,繼而為每一組學生安排一個具體的紅色鋼琴作品,鼓勵其相互討論、探索練習、互相指導,來完成紅色鋼琴作品的處理、訓練與演奏任務。紅色經典音樂從戰(zhàn)火中走來,與黨的革命史、創(chuàng)業(yè)史和人民群眾生活都息息相關,學生通過對所學作品背景知識的了解明白艱苦奮斗、熱愛祖國的精神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不可缺少的品質,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
紅色鋼琴作品雖然是立足于特定的人、事、景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但傳達出的節(jié)奏韻律、情感觀念與內涵思想帶有明顯的抽象性特征。學生在訓練紅色鋼琴作品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弱化了鋼琴訓練效率和質量。高校鋼琴教師需要從現(xiàn)實生活中鋼琴演奏情境的角度,打破不同藝術門類、課程體系之間的隔閡,探索專業(yè)配合的教學方式。一是可以引導學生從網絡媒體中下載與特定紅色鋼琴作品情感主題、思想內涵、節(jié)奏韻律、風格特質相吻合的器樂、聲樂或舞蹈作品,多看多聽,從而提高紅色鋼琴作品訓練的趣味性,強化學生對于鋼琴作品情感、思想、節(jié)奏、風格的把控能力。二是可以與器樂、聲樂或舞蹈專業(yè)教師進行溝通,協(xié)同開展課程教學工作,以不同專業(yè)學生的互相配合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和對作品的深層次理解,強化學生對于真實情境的演奏體驗,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訓練和演奏紅色鋼琴作品。這個過程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增強合作意識、加強合作精神,進行隱性課程思政的有效途徑。
當前,鋼琴教學主要是在一對一或一對多的鋼琴課堂進行的,雖然能夠保證理論教學與實操訓練質量,但卻缺乏實境訓練所帶來的重視性、心理性、經驗性的訓練效果。紅色鋼琴作品演奏教學一定要打破當前課堂教學與室內訓練的局限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帶有競爭性、實境性的訓練情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訓練和演奏紅色鋼琴作品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登臺演奏經驗。鋼琴教師可以在學期間開展年級內的鋼琴演奏競賽活動,要求每一個小組學生提供一個最熟練、最優(yōu)秀的作品來參與競賽,評分結果作為學生的課程考核成績,從而調動學生訓練和演奏紅色鋼琴作品的積極性。也可以在校內組織不同年級學生,進行校內鋼琴大賽,安排專門的“紅色鋼琴作品”競賽主題,要求自主選擇、訓練紅色鋼琴作品,積極參加比賽。鋼琴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校外的大學生鋼琴競賽、器樂演奏競賽活動,或者是聯(lián)合其他專業(yè)學生參加相關的競賽、藝術展演活動等,進一步強化學生參與紅色鋼琴作品訓練與表演的實境體驗,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紅色鋼琴作品訓練與表演,獲得更豐富的登臺表演經驗,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通過比賽的準備、現(xiàn)場的演奏和賽后的反思總結,形成良性的競爭,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比賽結果,培養(yǎng)學生堅持求真、越挫越勇的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獲得專業(yè)和思想上的同步提升。
鋼琴演奏并非單純地展現(xiàn)譜例中的演奏技巧,更不是追求高難度的炫技行為,而是要準確地傳達鋼琴作品背后的思想與情感,促使聽眾順利地體驗情感思想,激發(fā)人們的情感共鳴,實現(xiàn)鋼琴作品演奏的目標。這要求鋼琴演奏者首先必須能夠順利地進入演奏情境,有感而發(fā)地進行鋼琴演奏活動,提升鋼琴作品的傳情達意效果。高校鋼琴教師在進行紅色鋼琴作品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情境代入教學法,來增強學生對于鋼琴作品情感內涵的認知與表達效果。具體來說,鋼琴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詳細描述紅色鋼琴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解讀紅色鋼琴作品的情感主題以及思想內涵,使學生對紅色鋼琴作品的情感與思想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隨后,鋼琴教師可以逐段、逐句地分析紅色鋼琴作品演奏技巧、節(jié)奏韻律所蘊含著的思想,尤其是對于敘事性比較強的紅色鋼琴作品,更是要詳細分析每一樂句背后的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的情感思想,引導學生帶著感情來體悟紅色鋼琴作品的演奏技巧和表現(xiàn)出的音色音質、節(jié)奏韻律情況,潛移默化之中進入到紅色鋼琴作品所營造的情感意境之中,帶著強烈的情感來進行演奏。演奏的目的就是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希望獲得聽眾的認知、認可與共鳴,避免紅色鋼琴作品演奏所存在的炫技問題,提高其情感表達效果。對藝術作品內涵的深刻理解和全身心投入的演奏,可以提高學生藝術素養(yǎng)和藝術審美,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同時要引導學生通過紅色鋼琴作品的演奏,積極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還可以介紹一些著名音樂家追求卓越、不懈攀登的真人真事來鼓勵學生追求“工匠精神”,歌頌“真、善、美”,落實課程思政的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總體來說,紅色鋼琴作品是紅色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伴隨著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紅色政權的發(fā)展而形成了龐大數量的作品,多樣化的紅色題材形式,蘊含著深厚的情意思想,表現(xiàn)出強烈的思想情感以及行為活動的激勵效果。紅色鋼琴作品是采用鋼琴藝術來表現(xiàn)紅色故事、紅色情感、紅色思想,由此也具有鮮明的技巧性特征與創(chuàng)新性特色,從而成就了紅色鋼琴作品個性化的藝術價值。在當前“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課程思政大背景下,高校鋼琴演奏課可以將紅色鋼琴作品作為課程思政的核心素材,引入到課堂之中進行“技巧性”與“思政性”的教學活動,一方面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鋼琴演奏技巧,豐富學生的鋼琴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yǎng),塑造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理想信念。對此,高校鋼琴教師可以圍繞著紅色鋼琴作品,建構背景與審美、處理與演奏、思政與德育的課程內容,運用分組訓練的教學方式,探索多專業(yè)配合的教學方法,實施以賽代練的實踐訓練活動,來全面進行紅色鋼琴作品的教學活動,努力提高紅色鋼琴作品教學質量,順利地實現(xiàn)其應有的藝術性與思政性的教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