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紅嬌,馬 賓,楊美紅
(1.齊魯工業(yè)大學〔山東省科學院〕 a.計算學部;b.山東省計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山東 濟南 250353;2.山東省計算機網絡重點實驗室,山東 濟南 250353)
課程思政是指教學活動在確保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以教學內容為載體,自然融入德育元素,提升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培養(yǎng)優(yōu)良習慣和態(tài)度,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達到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1]。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2]。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簡稱“三全育人”)的要求[3]。2020年,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zhàn)略舉措[4]。因此,課程是實現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主陣地,課程思政是把立德樹人融入大學課堂的重要手段和途徑[5]。
“離散數學”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等專業(yè)的基礎課程,研究離散量的結構及相互關系,是現代數學的重要分支,主要包括數理邏輯、集合論、圖論和代數結構等內容?!半x散數學”是數學類課程與計算機類課程的過渡,旨在培養(yǎng)學生利用數學語言或形式化的符號系統(tǒng)對自然世界進行抽象表達、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續(xù)學習“數字電路”“操作系統(tǒng)”“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和“編譯原理”等專業(yè)課程,以及“人工智能”“物聯網”“區(qū)塊鏈”“大數據”等交叉學科課程奠定堅實的數學基礎[6]。
“離散數學”一般開設在大二上學期,此時已經修完“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等基礎理論課程,且有些內容在高中階段已經學過,比如集合和函數。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反映這門課學起來有點吃力,主要是概念和定理等不易理解,不知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一個原因是“離散數學”中部分內容對以前高中內容進行了系統(tǒng)深化和提升,如二元關系是函數的泛化表達;另一個原因是課程概念繁多,公式、定理等比較抽象,需要學生具有抽象思維能力、歸納構造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7]。
課程思政要結合所授課程的特點,立足于專業(yè)課程中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提煉出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比如,結合社會熱點或學術科研,把德育元素合理融入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或學術問題的能力,或者利用接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增加教學趣味性,提高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因此,課程思政可以通過增加價值導向的案例改變“離散數學”課程晦澀難懂、教學效果不佳的現狀,實現專業(yè)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和諧統(tǒng)一。
“離散數學”是典型的以數學符號等形式化語言為主、以數學方法進行邏輯推理的課程。作為形式科學,數學絕大部分內容是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是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內在規(guī)律的探究和總結,因此具有抽象性、客觀性、嚴謹性和批判性,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8]。
抽象是數學難以理解的根源,而抽象也恰是數學的美妙之處。抽象是歸納事物或事物間聯系的規(guī)律,描述事物發(fā)展本質的過程,是從知識上升到觀點、思想的工具和橋梁。本文教案設計重點突出抽象思維的重要性。
以耿素云等編著的《離散數學(第五版)》為參考教材,以第五章《圖的基本概念》中結點度數為例,介紹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教案設計。目標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知識目標:理解無向圖中結點度數的定義。能力目標:能夠通過圖的鄰接矩陣計算結點度數。德育目標:培養(yǎng)抽象表達能力和計算思維。
給出“東數西算”工程算力網絡的圖示,由圖中數據中心集群是整個算力網絡中的關鍵樞紐,引出結點度數的概念。
2022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跟“西電東送”與“西氣東輸”工程類似,“東數西算”工程將東部算力需求引導到西部。在該算力網絡中,有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而2019年的數據統(tǒng)計,中國約有7.4萬個數據中心。也就是說,上萬的數據中心要通過10個中心集群進行數據處理和傳輸,可見作為關鍵結點的中心集群的重要性。描述關鍵結點重要性的一個指標是結點度數,是本節(jié)課要介紹的內容。
以“東數西算”工程為背景,引入本節(jié)的授課內容,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定義。由“東數西算”工程算力網絡抽象出無向圖,通過直觀感受數據中心集群與數據中心的重要性差異,引出描述該差異的一個指標,即結點度數,繼而給出其數學上的嚴謹定義:在無向圖中,頂點v作為邊的端點的次數之和稱為v的度數,簡稱度,記作d(v)。也就是,頂點v關聯的邊的條數就是度數。
從“東數西算”工程算力網絡到無向圖,是現實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層抽象,把算力網絡中的數據中心集群抽象為無向圖中的結點,把數據中心集群間的數據傳輸(聯系)抽象為無向圖中結點間的邊。拋去數據中心集群具體的含義,無向圖體現了事物間的本質聯系。
鄰接矩陣。給出無向圖后,通過數數方式可以得到每個結點的度數,如果有成千上萬個結點,如何快速準確得知結點度數是需要解決的問題。計算機擅長做重復的機械運算,怎樣用計算機描述無向圖,如何將無向圖從信息世界抽象到計算機世界?矩陣是將無向圖從信息世界抽象到計算機世界的工具,這里介紹的是鄰接矩陣。鄰接矩陣中元素表示每個結點與其他結點連接的邊的條數,所以第i個結點的度數是鄰接矩陣中第i行或第i列的元素之和。
從無向圖到鄰接矩陣是信息世界到計算機世界的第二層抽象,鄰接矩陣的行數和列數是無向圖中結點的個數,而結點間的邊數用兩個結點對應的矩陣元素值表示。通過兩層抽象可以將現實世界中對算力網絡的優(yōu)化、資源配置與管理等問題轉化為基于矩陣的計算與分析。使用計算機或者數學工具矩陣處理自然界或人類社會中的實際問題,體現了抽象思維的重要性。本節(jié)授課內容和兩層抽象如圖1所示。
圖1 主要授課內容和兩層抽象
給出例題檢測學生學習效果,體會并深刻理解數學抽象的意義??偨Y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便于學生把握本節(jié)內容的整體結構和重點難點。布置作業(yè),使學生及時鞏固并消化課堂知識,做到“學而時習之”。
本教案設計以“離散數學”中“無向圖的結點度數”為授課內容,重點突出數學抽象的思政元素,引導學生理解抽象思維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重要性,增加了課堂內容的生動性和深刻性,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獲得對生活更深的認知和思考,有“余音繞梁”的回味。德育元素的滲透也契合了課程“培養(yǎng)抽象表達能力和計算思維”的目標要求,因此,本文的教案設計提供了以教學內容為載體,自然融入德育元素,實現課程思政的一種方式?!半x散數學”課程受眾面廣,且處于專業(yè)核心課程地位,在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得到師生的重視,教師在“授業(yè)解惑”的同時,通過“傳道”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課程教案設計融入德育元素,是推行“德融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其他院校開展相關課程思政改革提供了可參考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