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姍姍,連冬艷,朱玉清
(南陽理工學院數理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4)
課程思政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是各方高度關注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線性代數》是工科專業(yè)的理論基礎,所以其學習效果,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關系到工科類專業(yè)本科生四年學習的成效,但由于理論性強,多數教師采取“填鴨式”教學模式,忽視課程育人功能,這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線性代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勢在必行[1-5]。
目前《線性代數》教學團隊承擔全校工科專業(yè)的教學任務,雖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業(yè)績,但在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1)學情分析中對學生思政情況分析不全面,有一定局限性。目前的《線性代數》課程教學學情分析中,對于學生思想分析過于宏觀,且主觀性較強,沒有采用多方位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
(2)教學目標中重視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粗化思政育人目標。由于《線性代數》課程教學內容多,理論性強,教師們在教學目標設定中,重心在于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雖有價值層面教學目標,卻很少從課程思政角度設定具體的思政育人目標。
(3)課程思政教學資源不足,尚未充分挖掘。課程思政教學資源是進行課程思政的核心材料和重要載體,決定著課程思政教學是否能夠充分開展,但是目前此課程的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掘的思政教學素材和思政教學元素有兩大缺陷,一是稀少,二是比較碎片化,沒有系統(tǒng)整理,因而難以有效引入課程教學中。
(4)教學過程中專業(yè)知識與思政沒有融合“生硬”。實踐證明,最高明、最有效的思政教育往往是通過各個學科專業(yè)和各門課程自然滲透、有效遷移來實現的。但目前教學過程中知識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結合度不緊,教學方法偏失,出現了數學課課堂上講政治課的“兩張皮”現象。
(5)教學評價中缺少課程思政育人成效評估。目前此課程任課教師沒有意識到“課程思政”需要做教育評估,而這正是證明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方法,教育評估的缺失直接影響“課程思政”建設的順利開展和育人目標的順利達成。
針對這些現狀,為了《線性代數》課程思政教學的順利開展,達到課程思政與思想課程同向同行目的,迫切需要進行《線性代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的探索和實踐。
(1)學情分析中進行全面多方位的學生思政狀況分析。根據教學知識點,在以往知識經驗分析、學習能力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學生思政狀況分析,包括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改革創(chuàng)新、道德修養(yǎng)、法制修養(yǎng)等方面,便于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在課程教學中切實進行思政教育。
(2)教學目標中設立思政育人目標。“四個自信”是“課程思政”的靈魂和核心,課程思政目標的本質是增強大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結合學情分析,針對《線性代數》課程每一章節(jié)知識特點,在“四個自信”的總領下制定具體的思政育人目標。
(3)積累課程思政教育資源。思政教育資源,一是思政教育素材、二是思政教育元素,前者是方法,后者是目的。前者是連接專業(yè)知識和思政教育的紐帶,后者是課程思政是否含有思政教育環(huán)節(jié)的直觀檢驗,兩者是進行課程思政教學的“教材”。
(4)教學過程中專業(yè)知識與思政的有機融合。從線性代數與哲學、線性代數與美學、線性代數與應用創(chuàng)新、線性代數與人文等方面進行專業(yè)知識與思政的融合。
線性代數與哲學:知識點要領講解與遵循事物規(guī)律;知識點間的聯系與事物發(fā)展觀;學習難點與事物矛盾觀;注重實際應用與實踐觀等。
線性代數與美學:線性代數中的對稱美、簡約美、抽象美、形式美、類比美、口訣美、統(tǒng)一美等。
線性代數與應用創(chuàng)新:線性代數在經濟、信息、軍事等方面的成功應用與科技興國、愛國情懷;線性代數所關聯的前沿先進技術、我國的卡脖子技術、人才缺口等與自主創(chuàng)新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等。
線性代數與人文:古代數學智慧與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數學家與科學態(tài)度;學科發(fā)展史與探索精神等。
學生給老師一封匿名信,方便學生盡情發(fā)表自己心中所想,不限定形式、內容。聯合思政教師、輔導員多方位分析。向輔導員了解學生的日常思想動態(tài),向思政課教師了解學生的思政學習效果。
根據線性代數課程性質及知識特點,與思政育人目標的關聯主要考慮以下幾點:
與國家民族:國家觀、民族觀教育(民族自豪感、愛國主義情懷)。與社會:社會觀教育(集體主義、團結合作)。與學科專業(yè):人文精神、科學精神教育。與自己:價值觀、人生觀、哲學、美學教育。
思政教育素材搜集渠道:發(fā)掘學科史、人物史,課程相關人物探索科學、追求真理、科技報國的事跡;解決問題的經典思路,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專業(yè)相關的課程實際應用案例;課程相關的科技前沿。
相關思政教育元素考慮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觀點及運用方法;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方面;思想觀念方面;責任感、使命感方面;精神狀態(tài)方面;科學精神方面;職業(yè)道德方面。
基于線性代數與哲學、美學、應用創(chuàng)新、人文的關聯體現方式不同,采用相宜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對專業(yè)知識與思政元素進行融合。
線性代數與哲學:知識點要領、知識點間的聯系、學習難點理論性強,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事物規(guī)律、事物發(fā)展觀、事物矛盾觀的潛在關聯需要教師進行語言講解,宜采用講授法;注重實際應用與實踐觀的關聯可采用案例法、目標驅動法。
線性代數與美學:線性代數中的對稱美、簡約美、抽象美、形式美、類比美、口訣美、統(tǒng)一美需要歸納總結若干知識點之后方可體現,所以適合在章節(jié)小結中提煉,在線性代數中探討美學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數學素質。
線性代數與應用創(chuàng)新:采用幻燈片播放視頻、學習通等信息技術,通過視頻觀看、線上閱讀等方式使學生了解線性代數在眾多領域中的成功應用及前沿先進技術,激發(fā)科技興國的愛國情懷。
線性代數與人文:以講故事或推薦相關影片的形式介紹課程知識的發(fā)展史、數學家的成長故事與探索精神,培育學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感染學生追求進步、成才報國。
課程思政育人成效評估,要在課程結束之際及時展開,這也是“課程思政”是否能夠持續(xù)推進的關鍵?;谘驖u進原則,依據情感與態(tài)度、知識、價值觀采用3類評估指標,并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定量與定性分析:
情感與態(tài)度上:考察學習參與度及滿意度,學習通上統(tǒng)計數據,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課程思政小論文等,定量與定性相結合。
知識上:考察專業(yè)知識掌握狀況,參考現行評價方式。
價值觀上:考察思政目標認可情況,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匿名書信,微信、QQ聊天溝通,定量與定性相結合。
充分挖掘線性代數課程中的思政教育資源,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加強學生思想教育,提升課堂教學魅力,不僅可以使學生正確認識并熱愛學習理論知識,掌握理論應用于實際的技能,提高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科學態(tài)度,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成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