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健
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改革是從大學的“三自主”體育教學和高中體育模塊化教學改革經驗中提煉出的適合中小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課程論領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被作為一項重要的課程標準;在教學論領域,自主學習被視為一種重要的方法;在學習論領域,自主學習則被堪稱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1]?!叭灾鳌奔磳W生自選教師、自選內容、自選上課時間,按學生的自選運動項目進行體育教學的形式,是一種適合選擇性、專項化的體育教學形式,對于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有積極、重要的作用。根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目標要求和課程實施建議,針對學生需求和走班制實踐中的問題,從選項策略、實施方式提出建議,啟發(fā)教師結合實際進行體育選項走班設計和安排,落實新課標精神,滿足不同學生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創(chuàng)新能力。
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就是為適應新的需要而產生的教學方式,選項走班增加了學生在體育課上對這些專項運動選擇學習的機會,能消除學生消極被動參與體育學習的不良現象,幫助學生熟練掌握1~2項運動技能,同時對學生堅韌性、堅持性等意志品質培養(yǎng)有積極作用。走班制更加廣泛地設立體育特色學校和高水平體育高校會成為體育立德樹人、素質教育以及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動力和契機[2]。體育走班制教學是在現行課程體系下實現“熟練掌握一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的有效教模式[3]。體育走班制教學解決了“學生上了12年體育課什么技能都沒有熟練掌握”等現象,體育走班制教學就是“可選擇性的專項化體育教學”的具體教學形式,其實質是在同一年級內打破行政班級界限的走班選項教學[2]。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讓學生通過學科邏輯、學科內容體系特點,根據個人興趣和需求有選擇的學習。體育選課走班制教學的特點如下。
1.增加了同學間交流學習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
2.打破了班級和年級的界限,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與選擇權。
3.可采用選修制與學分制,能滿足不同發(fā)展水平學生的需求。
4.可通過對特定課程的難度、知識內容以及學科進度設計不同梯度,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需要,提升了教師的課程意識、課程構建與課程組織與管理能力等。
5.學習組織方式既體現在課堂教學中,也體現了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符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聚焦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需要的與之相適應的組織管理方式。
6.為《課程標準(2022年版)》倡導的“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施提供了空間。
學校課程實施、教學管理體系已形成系統(tǒng),體育選項走班制的實施需要在學科課程結構、課程實施、教學統(tǒng)一管理等方面進行整體設計,因此在實施體育選項走班的過程中,梳理和明確下列問題非常重要。
1.從課程構建的角度:在滿足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學校特色課程優(yōu)勢,構建校本課程體系(目標定位、課程設計、教學實施、學習評價、追蹤反饋等),突顯學校課程育人總體目標,形成學科課程特色是重點。
2.從學習內容的角度:學校校本課程或學校特色內容體系是否能滿足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是關鍵點。
3.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學生個性需求多樣化、差異大,學段跨度大(從學校整體看),學生的身體素質、技能水平、體育能力參差不齊以及性別差異等因素,根據學生的選項進行走班的整體設計是難點。
4.從教學組織的角度:走班學習形式是立體的,空間與時間交叉的復雜形式,教學組織管理是難點。
5.從學習評價的角度:走班教學的學習評價是素養(yǎng)和能力評價,過程和動態(tài)學習變化的評價,更多元和全方位,評價實施是難點。
6.從教師教學的角度: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教師的體育技術、技能水平等是否能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學段學生的需求是實施走班教學的關鍵。
7.從學校資源的角度:學校體育選項走班制的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是否能滿足體育選項走班制實施的要求,如體育選項走班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重視程度、學校的教學設施、場地器械及教師數量與質量等。
以落實國家課程目標為依據進行項目選擇,滿足學生個性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項目設計和學習內容安排、學生如何選擇項目是體育選項走班制實施的前提之一。根據《課程標準(2022年版)》國家課程規(guī)定的專項運動技能球類運動、田徑類運動、體操類運動、水上或冰雪類運動、中華傳統(tǒng)體育類運動、新興體育類運動六個方面,依據《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實施選項建議和學期安排原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和選擇項目,既保證學生體驗、學習多種運動技能,又能發(fā)展學生專項運動技能,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幫助學生熟練掌握1~2項運動技能(表1)。
表1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實施建議
1.體育選項走班制突出校本特色,滿足學生不同需求的選項策略
結合地區(qū)特點,突出校本特色,滿足學生個性需求選項。在保證實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結合地方課程特點,結合學生需求(前期調研),根據學校校本課程特色,設計供學生多樣化選擇的項目內容。依據國家課程目標要求,在保證完成國家課程體系和目標要求的基礎上,根據學生需求,學校實際增設選項內容。
2.體育選項走班制校內課內、課外課程“一體化”選項策略
《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健康教育由體育與健康、道德與法制、生物學、科學等多門課程共同承擔,體育與健康是落實健康教育的主要課程。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主要融入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之中”。課程融合或課程綜合體現了綜合育人的理念,符合人的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但也會給學校課程實施帶來一定管理方面的困難。因此,學校實施體育選項走班之前,應結合國家各學科課程標準在整體把握新課標精神的基礎上,整合課程資源,統(tǒng)籌設計學校課程框架和課程實施方案,為體育與健康課程選項走班實施奠定基礎。
3.體育選項走班制校內、校外課程“一體化”選項策略
從廣義上看,課程本質上是一種教育性經驗,是對主體產生積極影響的各種因素的總和[4]。課程是一種開放的資源,未來的課程將是一個大教育觀的實現,即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的資源整合、資源共享、資源共生,共促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另外學校下午3點半以后的項目內容設計、安排與體育與健康課程選項的“強化”關系、“互補”關系,也是項目內容設計與選擇項目的思考點之一。
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實施中,在做好選項的基礎上,設計實施方案、評價方式。全國各地學校在體育選項走班制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總結了很多成功經驗,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要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學生的實際需求、學校課程整體構建和軟硬件資源確定。
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的實施前,教師要做好前期調研(問卷、訪談、觀察、測驗等),根據學生選項的共性和個性特點深度分析,根據學校資源情況,制定走班選項規(guī)則(根據課程標準理念、學生需求和資源等情況),在盡量滿足學生需求的基礎上,保證學生愉快地選擇并接受走班選項教學內容和方式。
1.“小循環(huán)與大循環(huán)”的實施方式
體育選項走班制可實行“小循環(huán)與大循環(huán)”的實施方式。小循環(huán)指以年級為單位,同一年級之間選項走班方式,即打亂同一年級的行政班級進行選項走班。大循環(huán)指不同年級之間選項走班方式,即打亂不同年級各行政班級的選項走班,以學段或跨學段為單位進行走班制教學。根據新課標要求、學校場地器械資源等情況,提供一定數量的運動項目或內容供學生選擇、學習。采用循環(huán)式方式,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建議小學水平二的學生,項目內容要集中在國家課程內容選擇實施走班教學。小學中高年級可采用“小循環(huán)”的方式,初、高中年級可采用“大循環(huán)”,或“小循環(huán)”與“大循環(huán)”結合的方式實施走班教學。
2.“內循環(huán)與外循環(huán)”的實施方式
體育選項走班制可實行“內循環(huán)與外循環(huán)”的實施方式。“內循環(huán)”指學校內進行的課程選擇實施的“走班”形式,“外循環(huán)”指校內課外活動課程中實施方式(或校外有一定條件和規(guī)定的課程選擇),如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未來的課程理念將學校與社會資源共享的大教育的課程理念,教育不局限于學校內,校外教育資源也將是育人資源的重要內容之一,如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等,拓展校內課外或校外課程一體化“內循環(huán)與外循環(huán)”的實施方式是未來教育趨勢之一。尤其是“雙減”政策的落實為體育選項走班制教學提供了拓展的空間,同時也是學校教育、家庭體育、社區(qū)體育有機融合的契機。北京市史家教育集團革新里小學做了校內外體育課程資源有機融合的創(chuàng)新實踐。他們將學校體育特色課程內容分為:基礎類——發(fā)展一般身體素質的基礎內容(跳繩、仰臥起坐、體前屈等;強化類——強化學校體育的特色內容(花樣跳繩、踢毽、呼啦圈、抖空竹);拓展類——拓展運動興趣的內容(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擊劍、跆拳道),作為家庭體育作業(yè)的一部分進行設計安排、指導學生練習,并進行考核評價(每2周考核并記錄,作為體育學習的部分成績),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長短式”選項即進行一年的學習周期,為“長式”選項方式;選項進行半年的學習周期,為“短式”選項方式?!伴L短式”選項方式比較靈活,主要是針對學生選項后的適應情況,更適合學生的水平、興趣的調整,滿足學生需求的變化等,“長短式”方式,更適合初、高中學生選擇。
大班制指班級容量超過規(guī)定的學生班級容量60人,在健康教育講座式課程實施時,可實行大班制教學。小班制指班級容量一般指20~35人,在專項技能提高等課程實施中,可實行小班制教學,小班制教學的班級容量還要考慮項目特點、學校資源、學段特點。
體育選項走班實施中,應有一段時間的動態(tài)調整期(猶豫期),一般可2~4周,即學生可在選項后的2周至1個月內,按照規(guī)則規(guī)定更換所選項目(學校根據資源情況,提前制定相應的規(guī)則)。
體育選項走班制的班級重組是重點,也是難點。重組班級能順利走班的關鍵要做好課程設計、內容安排,班級文化建設和人際溝通與管理以及資源的配置,以確保走班制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