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面臨著孩子生命成長的關鍵期,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為家長提供專業(yè)、科學的育兒策略,對促進家庭、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有重要意義。通過對13個省份1193名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的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認知不足、不同結構類型的家庭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不同、家長缺乏專業(yè)的指導服務、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內容的需求不同。提升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水平,需要政府推動與保障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社區(qū)支持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開展,學校提供專業(yè)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家長積極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關鍵詞:學生家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需求;小學中高學段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2)07B-0007-05
一、研究背景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本法旨在引導全社會重視家庭教育,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家庭教育,關乎億萬小家的幸福安寧,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基本途徑,是中華民族實現(xiàn)“中國夢”的根基。從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及兒童對學校教育教學的適應來看,小學中高學段(3~6年級)是學生生命成長的關鍵期之一,其身心在這一年齡段都會有很大的變化。基于以上考慮,本研究致力于對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需求展開調查,了解和分析當前現(xiàn)狀并提出改進建議,目的在于為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開展既具科學性內容又有多樣化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督促家長更好地擔負起教養(yǎng)責任,掌握專業(yè)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并且將其準確地落實到家庭教育實踐中。
二、研究過程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以全國小學3~6年級的學生家長為調查對象,于2021年11月發(fā)放《小學中高學段(3~6年級)家長家庭教育指導需求》問卷,問卷覆蓋了陜西省、四川省、河南省、浙江省、上海市、山東省、廣東省、北京市、湖北省、甘肅省、西藏自治區(qū)等13個省份。共回收問卷1197份,有效問卷為1193份,有效率是99.7%。
(二)調查工具
研究參考中國教育學會組織編寫的《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家長卷)》小學中高學段篇、《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及相關文獻,自編了《小學中高學段(3~6年級)家長家庭教育指導需求調查問卷》。本問卷共32道題,單項選擇與多項選擇題交叉編排,主要從以下三個維度考察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需求:(1)基本信息,包括家長受教育程度、職業(yè)、年齡、月收入、與孩子的關系、家庭結構類型、主要教養(yǎng)人、孩子性別、孩子就讀年級、孩子學校所在地區(qū);(2)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認識、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面臨的困境、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途徑的選擇;(3)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內容的需求,包括品德培養(yǎng)、學習指導、身心健康、安全教育、媒介素質、性教育、家庭溝通、父母成長八大方面。
(三)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23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運用頻率表、描述表、交叉表,非參數(shù)檢驗中的卡方檢驗,單因素ANOVA檢驗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問卷在程度題的分析上采用1~5分計分方法,代表從非常需要到非常不需要,1表示最高程度,5表示最低程度,得分越低表示家長的需求、滿意度越高。
三、學生家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需求分析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旨在通過對家長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內容等方面的指導,全面提升家庭教育質量,促進家庭和諧,改善子女各方面的能力及行為,是對包括父母、子女在內的所有家庭成員內在提升的指導服務[2]。
(一)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認知
1.學歷影響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認識
關于“您了解‘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這個概念嗎?”這一問題,有近六成的家長表示自己了解“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這個概念,部分家長基本不了解,個別家長表示沒聽過。通過單因素ANOVA檢驗,發(fā)現(xiàn)不同學歷的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這一概念的了解程度有顯著性的差異(顯著性為0.010)。研究生學歷的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概念的了解程度最高,平均值為2.23(平均值最小為1,最大為5,平均值越接近1,說明了解程度越高。以下同此),初中及以下學歷的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概念的了解程度最低,平均值為2.53(見表1)。
2.年齡影響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需求
關于“您需要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導服務嗎?”這一問題,絕大多數(shù)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需求程度很高,個別家長認為不需要指導。通過單因素ANOVA檢驗,發(fā)現(xiàn)不同年齡的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需要程度有顯著性差異(顯著性為0.030)。年齡在20~30歲之間的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需求程度最高,平均值為1.51;50歲以上的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需求程度最低,平均值為1.97(見表2)。
數(shù)據(jù)表明,部分家長根本不了解“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是什么,卻迫切需要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其原因可能是:第一,在線學習的挑戰(zhàn)。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學校開展的“停課不停學”服務使得學生的學習場景與學習方式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孩子在家學習的時間大幅增加[3],親子關系面臨著極大的挑戰(zhàn),亟須家庭教育指導。第二,從眾心理的影響。家長在互聯(lián)網、電視、報刊等媒體了解到社會、政府、學校對家庭教育的倡導,身邊也有家長在通過一些渠道學習育兒策略,開始意識到家庭教育及其指導服務的重要性。第三,“雙減”政策的影響。2021年國家出臺“雙減”政策,旨在讓教育回歸本質,把快樂童年還給孩子,但是卻給廣大家長帶來了諸如不參加課外輔導孩子成績下降等教育焦慮,不少家長覺得自己需要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二)學生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面臨的困境
1.不同結構類型的家庭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不同
關于“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問題,您認為主要是哪方面?”這一問題,家長的選擇從多到少排序如下:養(yǎng)育者教育方法欠缺、養(yǎng)育者時間投入不足、養(yǎng)育者家庭教育觀念有誤、養(yǎng)育者文化水平不高、家庭經濟能力有限(見表3)。
通過交叉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結構類型的家庭,在家庭教育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同:單親家庭(孩子與父親或母親生活)、隔代家庭(孩子只與祖輩一起生活)的最主要問題是養(yǎng)育者時間投入不足。在這兩類家庭中,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不能待在孩子身邊,導致孩子從小缺乏父母的陪伴。核心家庭(孩子與父母一起生活)、主干家庭(孩子與父母、祖輩一起生活)的最主要問題則是養(yǎng)育者教育方法欠缺。這兩類家庭的孩子長期生活在健全的家庭中,家長有相對充足的時間陪伴、教養(yǎng)孩子,他們需要的是掌握專業(yè)的家庭教育方法,以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
2.缺少專業(yè)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關于“當遇到家庭教育問題的時候,您一般向誰請教?”這一問題,家長處理方法按照選擇比例排序從高到低依次為:自己上網或看書尋找解決辦法;請教經驗豐富的家長;請教父母、同事或朋友;請教孩子任課教師;請教家庭教育專家;請教高校志愿者(見表4)。
大部分家長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途徑都是自己查閱資料或者咨詢有經驗的家長、長輩及朋友,通過這些途徑獲得家庭教育理念與方法的專業(yè)性、科學性難以得到保障。家庭教育專家在家庭教育領域有專門的研究,能以科學的方法協(xié)助家長做好家庭教育,但家長選擇請教家庭教育專家的只有20.9%,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專家數(shù)量不足,家長缺乏尋找家庭教育專家?guī)椭臋C會。
(三)地區(qū)因素影響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需求內容
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內容的需求程度從高到低依次為:品德培養(yǎng)、身心健康、安全教育、學習指導、家庭溝通、性教育、父母成長、媒介素質。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內容的需求不再只是注重孩子學習的指導,而更注重孩子品德培養(yǎng)、身心健康和安全成長的指導。通過單因素ANOVA檢驗,發(fā)現(xiàn)不同地區(qū)的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對家庭溝通(顯著性為0.002)、父母成長(顯著性為0.004)、性教育(顯著性為0.008)三方面家庭教育指導內容的需求程度有顯著性差異。城區(qū)家長對這三方面的家庭教育內容需求程度相對高一點,主要是由于城區(qū)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更加豐富,家長有機會接觸到科學的育兒理念,因此他們逐漸注重孩子的綜合發(fā)展,愿意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適應社會發(fā)展(見表5)
四、提升學生家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水平的對策
為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提供優(yōu)質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提升家長的教育素養(yǎng)和能力,對促進社會、學校、家庭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通過對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需求的分析,從以下幾方面提出建議。
(一)政府推動與保障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政府通過做好相關保障工作,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全覆蓋、高質量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4],不但能縮小城鄉(xiāng)之間的教育水平差距,而且可以提升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絡、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渠道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幫助家長增強科學指導孩子成長的意識。另一方面,針對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缺乏專業(yè)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這一問題,政府可以建立家庭教育資源中心并免費開放,為家長提供“教育、心理、青少年兒童發(fā)展、家庭教育、父母成長、家校合作、學科教學”[5]等資源,家長可按需選擇資源。政府也可以開放市場,鼓勵創(chuàng)辦各類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制定相應的服務質量標準,建立認證體系,以改善家庭教育指導專家資源短缺現(xiàn)狀。
(二)社區(qū)支持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開展
在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上,社區(qū)在空間和時間上比學校更具靈活性,擁有豐富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資源,如活動場所(如圖書館、體育館、博物館等)、人力資源(如社區(qū)內教師、心理咨詢師、在校大學生、“五老”隊伍、黨員和熱心民眾等),以及其他部門機構(如婦聯(lián)、公安部門、醫(yī)院等)[6]。
家庭的幸福離不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有力支持,但現(xiàn)階段家長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認知并不充分,也缺乏學習的途徑和內生動力。首先,社區(qū)可以通過加強宣傳,讓家長感受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對其教養(yǎng)孩子的重要作用;動員家長參與各類家庭教育活動,在社區(qū)內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學習氛圍。其次,小學中高學段學生處于培育良好思想品質和行為的關鍵時期,社區(qū)可以聯(lián)合當?shù)氐募彝ソ逃笇Х諜C構、高校志愿者等,利用周末、節(jié)假日開展親子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及家長走進圖書館、敬老院、工廠、福利院等場所,在活動中幫助父母學會識別孩子的問題行為,確定一些替代性行為以及使用有效的行為矯正策略,為家長提供專業(yè)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最后,社區(qū)還應與區(qū)域內的相關單位密切合作,把保持和傳承本地區(qū)的優(yōu)秀家庭文化傳統(tǒng)作為重點,努力為家庭教育營造良好的社區(qū)環(huán)境[7]。
(三)學校提供專業(yè)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雙減”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學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作用進一步凸顯;同時,學校教育的規(guī)范性、專業(yè)性更容易贏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
小學生步入中高學段以后,心理特點由不自覺的外露逐漸轉變?yōu)橹鲃觾瓤?,所以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心理認知錯誤,確保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調查發(fā)現(xiàn),小學中高學段學生家長教育方法掌握不夠,對孩子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的處理不夠科學、恰當。首先,學校是提升小學中高學段家長家庭教育能力的主陣地,應該向家長普及孩子在小學中高學段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及相應的教育策略,在家校共育中護佑孩子度過生命成長的關鍵期。其次,學校可以邀請家庭教育專家走進學校,面向家長科學地分析小學中高學段學生的發(fā)展特點,提供專業(yè)的教育建議,解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為滿足不同結構類型家庭的家長需求,學校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空間的便捷性,收集互聯(lián)網上的家庭教育講座、微課等,轉發(fā)到學校微信公眾號里,以便于家長參考、學習。最后,學校應開設系統(tǒng)的家庭教育課程,可分為必修課與選修課。必修課要全面化,能滿足家長的普遍需求;而選修課要個性化,包括各類主題的微課程,家長可根據(jù)需求進行自主選擇。
(四)家長積極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從重視家長教育權利到重視家長教育能力的轉變可以說是一次積極的嘗試,有助于解決其權利泛化而能力不足這一現(xiàn)實問題。孩子的教育,家長是第一責任人[8],現(xiàn)今社會對兒童教育的即時化、專業(yè)化要求越來越高,家長應主動接受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不斷提升自身的教養(yǎng)能力。
首先,家長承擔著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需提高對家庭教育的認知?!都彝ソ逃龠M法》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家長應從思想上強化主體責任意識,主動了解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內容,明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是為科學育兒提供的社會支持,肩負起教養(yǎng)孩子的義務與責任。其次,家長應加強與教師的交流溝通,配合學校、社區(qū)協(xié)同共育。應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專家講座、社區(qū)開展的親子活動等,從而全面了解兒童的成長規(guī)律、發(fā)展特點、個體差異以及成長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在理論與實踐的碰撞下更好地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最后,家長要學會合理規(guī)劃時間,系統(tǒng)地學習家庭教育指導課程。家庭教育內容豐富多樣,家長可以線上線下有機結合,不斷充電學習,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永新.一本微言大義的家庭教育指導書——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J].人民教育,2021(22):25.
[2]辛斐斐,范躍進.政府購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價值、難題與路徑選擇[J].中國教育學刊,2017(11):18.
[3]朱永新.我國家校共育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研究,2021,42(01):15.
[4]葉強.家庭教育立法應重視“提升家庭教育能力”[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21,20(03):59.
[5]朱永新.構建覆蓋城鄉(xiāng)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J].人民教育,2020(Z3):49.
[6]邊玉芳,袁柯曼,張馨宇.我國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現(xiàn)狀、挑戰(zhàn)與對策分析——基于我國9個?。ㄊ校┑恼{查結果[J].中國教育學刊,2021(12):27.
[7]呂紅平.家庭教育:內涵界定、主要問題與對策建議[J].人口與健康,2021(11):29.
[8]邊玉芳.傳統(tǒng)“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雙減”背景下全社會如何支持家長為促進兒童健康成長而教[J].人民教育,2021(22):27.
責任編輯:楊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