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明
小學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現(xiàn)狀與優(yōu)化策略
朱明明
(福建省邵武市實驗小學,福建邵武354000)
小學音樂教學對小學生的音樂啟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音樂課堂中師生間有效互動對小學生身心放松、教學氛圍營造、教學質量提升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名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教師應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在深刻了解師生互動重要性基礎上與學生展開多元化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構建一堂靈動、富有趣味性的音樂課堂。本文就教學實踐論述了小學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現(xiàn)狀,并提出了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幾點策略。
小學音樂;師生互動;優(yōu)化策略
目前,我國基礎音樂教育的課程改革已經(jīng)開始,但音樂教學中互動形式少、互動內(nèi)容不豐富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對于學生音樂能力的提升以及音樂素質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為了能夠解決這種現(xiàn)狀,要求教師的教學模式必須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在此背景之下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實踐證明,這一模式也確實在音樂教學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優(yōu)勢,教師通過對學習規(guī)律以及學生心理的分析,最終為教學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這對后期音樂教學的目標完成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理想的課堂教學條件是互動式教學的重要保證?;邮浇虒W的目的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自由、和諧、民主的教育環(huán)境可以進一步地使學生充分融入教育過程中。在營造課堂氛圍中,教師首先要注重平等地建構,使學生在課堂中獲得平等的地位和人格。教師應平等對待學生,不帶任何主觀偏見。小學教師對于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充分了解,對于學生感興趣的音樂內(nèi)容要積極地納入課堂教學中來,進一步增加學生的上課熱情,提升課堂渲染力,讓學生可以體驗到音樂課堂的魅力。在此過程中,教師積極改變自己的身份和教學理念,與學生公共展開學習,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勇于發(fā)言,展開良好的互動,從而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
小學音樂教學使學生感受音樂之美,提高音樂整體的素養(yǎng)和水平。音樂教學包括讓學生將音樂知識與音樂實踐相結合,充分利用音樂技能,使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音樂教學不應該枯燥乏味,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在傳統(tǒng)音樂教授中,教師將專業(yè)的音樂知識直接地傳輸給學生,學生都是采取機械的記憶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深入感受音樂富含的情感,難以充分地將學生引入到特定的情感和氛圍中,也很難將學生的學習激情激發(fā)出來。教師應該為學生在音樂課上創(chuàng)造積極的教學條件。通過這種條件,學生可以積極參與音樂和歌唱的教學,積極與教師展開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唱歌的興趣,從而促進個人的全面發(fā)展。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中的主體是教師,而目前這一主體需要向學生方面轉變,讓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接受新的理念,并學習音樂教學知識。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會對小學生學習音樂形成一定的限制,所以為了提升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教師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通過新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的應用最終實現(xiàn)音樂教學課程的完成。在互動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是其中的引導者,也是最關鍵的一部分。教師是否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引導進入互動式教學中來,是其中最主要的內(nèi)容,也直接決定了互動式教學的效果。簡單來講,互動式教學相對其他教育模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的舞臺,可以讓學生從被動型學習向著主動型學習發(fā)展。同時,互動式教學的實施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這對于學生提升自己的音樂水平和素養(yǎng)有著巨大的幫助。
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活動,學生對教師充滿敬畏、尊敬和信任的情感,師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信任,關系和諧,氛圍融洽,降低學生對教師緊張的情感,從而更好地為激發(fā)他們潛在的能力作鋪墊。而學生對教師的情感得到教師回應,教師給予了精神鼓勵,受到學生的認可,從而升華了互動。互動式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建立新的師生關系,為音樂教學課堂營造一個舒適、輕松的氛圍,促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從而引導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教師的能力得到提升。
小學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較少的原因之一是受教師滯后教學觀念影響,在大多數(shù)教師眼中,音樂并不是小學的主要文化課程,所以部分教師在心理方面就沒有對音樂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僅僅將音樂作為一個培養(yǎng)學生個人興趣的學科。其次,小學音樂教學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比較嚴重,部分教師將快速完成教學任務與目標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內(nèi)容,致使課堂教學中多專注音樂教材,對學生進行死板內(nèi)容和知識的傳輸,不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反應以及態(tài)度,沒有與學生展開諸多有趣、積極的互動,最終使得整個音樂教學課堂不活躍,限制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積極性的產(chǎn)生。最后,教師在設計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時也比較隨意,互動形式和環(huán)節(jié)簡單,這就造成了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過于單一,也不存在任何趣味性和吸引力,從而導致師生互動教學失去了真正的價值。
在小學音樂課堂授課過程中,部分教師在教學意識以及教學觀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以及問題,最終導致無法獲得較好的課堂授課效果。這對于提升學生們的音樂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都是一種直接的影響。如果整個課堂內(nèi)容枯燥無味以及缺乏相關的魅力吸引,那么學生就很難喜歡音樂這門課程,進而降低他們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自然也就難以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另外,學生學習興趣的缺失歸根結底還是受到教師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觀念的影響,嚴重的可能導致音樂教學課程無法順利進行。教師和學生之間達不成共同的興趣愛好,就難以在他們之間開展一些互動,學生不懂得配合教師,而教師也不能發(fā)動學生的積極性,最終影響了整個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在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一步步引導學生對音樂知識和內(nèi)容進行思考、研究和學習,從而逐步讓學生掌握音樂技能,提升音樂素養(yǎng)和水平,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不會利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只單純地將音樂知識和內(nèi)容直接教給學生,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地位,降低了學生音樂學習的參與度,導致學生在師生互動過程中主體作用難以發(fā)揮。落后、固定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養(yǎng)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降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阻礙學生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升,影響師生互動的效果和質量,從而使得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難以提升。
小學音樂有效師生互動的前提是要音樂教師改變固定思維,建立新的教學理念。首先要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根據(jù)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得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不再一味地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權威地位,要意識到教師在教學中起著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的身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步形成現(xiàn)代教育理念。如建立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更多地關注學習過程,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使學生擁有獨特的個性、激發(fā)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增加師生互動,培養(yǎng)師生互動的意識,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知識,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以達到學生能夠自我發(fā)展的目的。同時,教師應該注意預設和生成,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不足和差距,以便及時地進行指導,選擇合適的教學任務,及時調整教學的內(nèi)容和課程,構建良性循環(huán)。通過師生間互動交流有助于讓整個課堂的進行變得更加活躍和生動,而且對于整個課堂氛圍的提升也十分有幫助。作為一個音樂教師,在音樂課堂講課的時候要把音樂知識和自己個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然后傳授給學生們。這樣在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例如,在對《青春舞曲》這首樂曲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應該在對樂曲進行演奏的同時讓學生對這首作品用心感受,也可以通過一些肢體語言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最終能夠順利地實現(xiàn)音樂高效課堂以及提升學生能力的目的。
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和文化活動,也是一種聽覺意象。對于小學生而言,若是他們對某個事物產(chǎn)生了興趣,那么興趣就會成為小學生學習的動力。音樂對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導致了他們的興趣大多數(shù)由外界因素激發(fā),并且短暫。如果小學生能夠及時得到良好、有效的引導,他們的興趣就會更加長久。為了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教師應該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比如應該積極地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真實環(huán)境。比如在《我心永恒》一首曲目的教學中,教師自然應該以電影《泰坦尼克號》的故事作為曲目背景進行教學,讓學生結合對電影的觀看更好地了解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學生在模擬的真實情景中更加愿意主動地參與到音樂的學習中去。另外,作為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趣味競賽活動提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比如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就應該針對相關的內(nèi)容讓學生提前了解,然后通過課堂競答或者比賽的方式進行授課,學生在獲勝欲望的支持下也會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1.引入流行元素,開展師生互動
當前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重點還集中在音樂知識方面,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依然是課堂的主宰者,包括課程的安排以及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等都是通過教師完成。如果音樂教學一直依賴于音樂教材,就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種現(xiàn)象對于師生之間互動的展開是十分不利的。正確的教學方式是以課堂為基礎和平臺,教師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引入更加豐富的音樂教學內(nèi)容,應該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課堂體驗性,這樣才利于師生之間開展互動。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中引入一些比較流行的音樂元素。比如在教授《夜曲》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把其他的一些同名歌曲一起帶入課堂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探討這首歌曲流行的原因以及學生為什么喜歡這首歌,然后以此作為活躍課堂氣氛的因素。最終通過同名歌曲和《夜曲》之間的對比,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首歌曲中存在的一些審美價值。通過這首樂曲的演奏實現(xiàn)一種對信息傳遞的目的,這對于良好課堂氛圍的渲染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開展師生互動
師生高效互動與課堂良好教學氛圍有緊密關系,小學音樂教師應積極立足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或富有探究性、啟發(fā)性的教學氛圍,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立足教學內(nèi)容向學生提出具有趣味性與啟發(fā)性的問題,并積極引導學生思考。這樣既能充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又能促進師生間良好互動,實現(xiàn)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以小學音樂《杜鵑圓舞曲》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們能進一步感受這首歌曲的歡樂情緒,引發(fā)學生課堂的高度參與程度,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讓學生們聆聽音樂,并詢問學生們:“你們在音樂中聽到了什么叫聲?”小學生對各種鳥類早有一定的了解,大多學生都能回答正確:“聽到了布谷鳥的叫聲?!辈脊萨B的另外一個名字是杜鵑,教師可向學生們呈現(xiàn)一組圖片,讓學生們對杜鵑有更直觀的認識。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們學習這首歌,并讓學生們思考:“這首歌曲由幾部分組成?”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可以意識到這首歌屬于三拍子,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最后教師再引領學生們畫杜鵑,鼓勵學生們與同桌間說一說“你想象中的畫面是怎樣的”,并試著用彩筆將自己心中的杜鵑畫出來。教師通過不斷地引導學生思考,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也實現(xiàn)了良好的師生互動效果。
3.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促進師生互動
小學生喜歡表演,教師就可以借助學生這一心理特征,積極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通過師生間的配合表演調動學生們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挖掘學生們的音樂潛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小學音樂《老爺爺趕鵝》教學為例。這首歌表達的情感是活潑愉悅的。為了讓學生們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感受農(nóng)村自由、快樂的生活,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音樂的播放自行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由于個別學生有些內(nèi)向,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做示范,在講臺上模仿大白鵝的叫聲或者走路的形態(tài)。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們紛紛參與其中,有的學生搖頭擺尾,還有的學生模仿老爺爺走路的姿態(tài),學生們十分歡樂。通過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不僅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還拉近了師生、生生間的關系,為這首歌深入講解夯實基礎。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處于課堂教學的中心,師生之間缺少有效的互動,課堂氣氛較枯燥,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對此,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發(fā)揮師生互動的優(yōu)勢,并將其轉化為教學優(yōu)勢,優(yōu)化互動情境,營造輕松、歡快的學習氣氛,并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音樂課堂學習,讓學生深刻體會音樂中的美。
[1] 丁璐.小學音樂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學苑教育,2022(06):29-31.
[2] 范紅芳.小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意識的培養(yǎng)[J].漫畫月刊,2022(Z2):36-37.
[3] 李兆嶺.通過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0):113-114.
[4] 楊璐.關于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創(chuàng)新與師生互動探討[J].當代家庭教育,2021(17):97-98.
[5] 吳娜.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師生有效互動策略[J].好家長,2020(68):39-40.
[6] 王敏.師生互動中生成的小學音樂欣賞課[J].試題與研究,2019(33):102.
G622
A
1002-7661(2022)28-0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