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牽引桿掛車轉盤是影響牽引桿掛車行駛平穩(wěn)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器件,隨著轉盤技術的發(fā)展原有的牽引桿掛車轉盤標準規(guī)范的產品類型和技術指標已經不適應轉盤產品行業(yè)發(fā)展需求?!稜恳龡U掛車轉盤》(JT/T 651—2022)的修訂、發(fā)布與實施,有助于提升轉盤產品的綜合性能和標準化水平。為此,主要解讀了標準修訂的背景和意義、修訂的主要內容和依據以及標準實施應注意的事項,便于行業(yè)相關人員理解并執(zhí)行好本標準。
關鍵詞:牽引桿掛車轉盤;標準修訂;內容和依據
中圖分類號:U469.5收稿日期:2022-07-02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2.08.001
交通運輸部于2022年6月9日批準發(fā)布了修訂后的推薦性行業(yè)標準《牽引桿掛車轉盤》(JT/T 651-2022),自2022年12月30日起施行。為便于標準的準確理解與應用,本文重點對標準的修訂內容進行解析。
1 標準修訂的背景和意義
牽引桿掛車轉盤作為牽引桿掛車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牽引車和掛車之間的力度傳遞、掛車前軸載荷以及轉向的作用。轉盤為回轉支承類軸承結構,其結構性對牽引桿掛車的運行安全性和平順性有重要影響。牽引桿掛車列車見圖1。近年來,牽引桿掛車轉盤已經發(fā)展有單排轉盤和雙排轉盤、同徑球轉盤與異徑球轉盤等多種型式,現行有效的交通運輸行業(yè)標準《牽引桿掛車轉盤》(JT/T 651-2006)僅針對單排同徑球轉盤進行規(guī)范,其范圍及技術要求內容已不適應牽引桿掛車轉盤產品行業(yè)發(fā)展需求;《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17)、《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第2部分:牽引車輛與掛車》(JT/T 1178.2-2019)2等營運車輛安全標準對牽引桿掛車列車性能質量提出了新要求,而現行標準部分技術內容無法滿足牽引桿掛車列車道路運輸安全性和平穩(wěn)性要求,已不適應掛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yè)和道路貨物運輸業(yè)發(fā)展的需要。為規(guī)范牽引桿掛車轉盤產品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及標準化水平,交通運輸部組織相關單位開展了行業(yè)標準《牽引桿掛車轉盤》(JT/T 651-2006)的修訂工作。
本次標準修訂重新定義了轉盤的型式,對基本參數進行了變動,在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等方面進行了專業(yè)性的更改。
標準的發(fā)布及實施能夠為牽引桿掛車轉盤生產企業(yè)提供技術指導,促進產品綜合性能和質量水平的提升,提高產品通用性和互換性水平,同時對推動轉盤產品與牽引桿掛車的行業(yè)技術進步、有效提升牽引桿掛車列車運輸安全與效率水平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 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
2.1 術語和定義
本次修訂新加了術語和定義章節(jié)。根據《標準化工作導則》(GB/T 1.1-2020)3要求,重新對轉盤型式進行了定義。轉盤的技術術語參照軸承分類,按照軸承的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轉盤軸承系列進行定義(圖2、圖3)。因此,在術語與定義中參考采用了《滾動軸承轉盤軸承》(JB/T 10471-2017)[4]中球的受力形式來表達,其中的技術要求和檢測要求參考了《回轉支承》(JB/T 2300-2018)[5]中規(guī)定的技術參數和檢測辦法。
牽引桿掛車轉盤由帶法蘭的上圈(內圈)、下圈(外圈)、滾動體、隔離塊、密封帶和油杯等組成,安裝在掛車車架和牽引桿連接架之間,承受掛車的載荷和轉向等作用。因國內吊車用回轉支承和風力發(fā)電用軸承的定義中,都采用了角接觸球軸承的定義(圖4、圖5),本次標準的修訂將四點接觸球軸承引入本標準的轉盤型式。
2.2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的牽引桿掛車轉盤,適用最大允許總質量不大于18000kg的牽引桿掛車。
2.3 技術內容說明
2.3.1 牽引桿掛車轉盤型式
根據市場調研,本標準對2006版標準的型式進行重新定義和擴充,球的型式也由單排增加為單排和雙排兩種型式。對轉盤型式的定義,提出了四點接觸式球軸承的概念,包括單排、雙排和雙排異徑三種型式(圖6~圖8),按制造工藝又分鑄造和型鋼熱軋兩種型式。
2.3.2 牽引桿掛車轉盤型號表示方法
在牽引桿掛車轉盤型號的表達方面,增加了轉盤鋼球的受力形式和加工材料以及制造工藝等代號。突出了掛車轉盤的結構型式,同時增加2位代號可有效定位轉盤的具體型式。
2.3.3 牽引桿掛車轉盤基本參數
本次修訂對單排四點接觸球轉盤、雙排四點接觸球轉盤、雙排異徑球轉盤的基本參數分別進行規(guī)范。修改增加了轉盤的外徑和高度要求,增加了轉盤的互換及選型的方便性,以降低轉盤的制造成本(表1、表2、表3)。
2.3.4 牽引桿掛車轉盤安裝孔技術要求
本次修訂增加了轉盤的安裝孔互換性尺寸、安裝定位螺栓孔及其位置度要求。參照《貨運牽引桿掛車通用技術條件》(GB/T 17275-2019)[6]“3.3轉盤架”中的技術要求和 ISO/NP 5216Commercial road vehicles -Ball rac-es-Interchangeability”征詢標準,定義了轉盤的互換性尺寸,使轉盤安裝尺寸滿足轉盤架安裝配合尺寸要求并可與ISO規(guī)定的互換性標準一致。
2.3.5 牽引桿掛車轉盤零部件材料及熱處理技術要求
標準中增加了鑄鋼件、型鋼熱軋件等轉盤制造材料,提高了轉盤滾道熱處理要求。目前國際上轉盤制造材料有了新的發(fā)展,其熱處理工藝也有了很大提高。參照轉盤同類產品《滾動軸承轉盤軸承》(JB/T 10471-2017)和《回轉支承》(JB/T 2300-2018)中的零部件熱處理要求,將《鋼件的正火與退火》(GB/T 16923)7和《鋼件的淬火與回火》(GB/T 16924)8中的鑄造碳鋼零部件的熱處理工藝要求,以及《球墨鑄鐵熱處理工藝及質量檢驗》(JB/T 6051)9中球墨鑄鐵零部件熱處理工藝要求等,作為牽引桿掛車轉盤零部件的熱處理工藝要求。
2.3.6 牽引桿掛車轉盤總成技術要求
本標準刪除了轉盤上下接合面之間的平行度公差和間隙要求,增加了轉盤總成裝配精度的上下轉盤軸向跳動量、徑向游隙的要求。轉盤軸承的平行度和間隙,在檢測上已經由簡單的檢測改進為跳動量的檢測。上下轉盤軸向跳動量和游隙的檢測,可有效控制轉盤的平行度和間隙的技術水平。通過軸向跳動和游隙的控制,對于解決掛車在行駛中的擺動、提高掛車行駛安全性和平順性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轉盤徑向間隙方面,本標準參照《回轉支承》(JB/T 2300-2018)的要求,對照軸承游隙標準表,制定了技術要求。同時對市場銷售的轉盤進行了實際檢測,對生產企業(yè)進行了廣泛的意見征求。
本標準增加了轉盤滾道設置潤滑點的要求。由于《回轉支承》(JB/T 2300-2018)中關于潤滑點的數量要求以及當前市場上的轉盤潤滑數量都有所增加,本標準參照標準增加了潤滑點數量,同時油杯的技術指標也根據《油杯技術條件》(JB/T 7 940.7)[10]的規(guī)定增加了相應的要求。
2.3.7 修改滾道與安裝孔分布圓同軸度要求
本次修訂將原標準中的同軸度誤差0.2mm刪除,改為定性描述。安裝孔與轉盤內滾道的同軸度,對于掛車運行來說沒有實際意義,也不影響轉盤的產品性能,定義具體數值無實際意義。
2.3.8 上下轉盤滾道曲率半徑、球的直徑及個數的關系
本次修訂對于上下轉盤滾道的曲率半徑、球的直徑和個數沒有提出要求。轉盤的這些參數與轉盤的摩擦力矩、載荷容量、使用壽命有關。企業(yè)可按照軸承理論調整轉盤的性能,自行設計曲率半徑和球的個數和直徑,以滿足掛車轉盤的性能要求。按照軸承理論,轉盤的曲率半徑與球的直徑之間的比值為曲率半徑系數,該系數決定著軸承的摩擦力矩、載荷容量、使用壽命等。相關公式如下:
式中,R。為外溝道曲率半徑;為內溝道曲率半徑:為曲率半徑系數,一般在0.515~0.530之間; D為鋼球直徑(圖10)。
式中,Z為鋼球數目;φ為填球角;
2.3.9 牽引桿掛車轉盤試驗要求
為了保障轉盤的安全、可靠及平穩(wěn)運轉,增加了總成旋轉軸向跳動和游隙的檢測要求和方法,同時增加了轉盤圓周切向力的檢測方法,增加了滾道熱處理檢測要求,強度檢測與2006版保持一致。
軸向跳動、徑向游隙、圓周切向力和熱處理檢測等項目的試驗,參考了《滾動軸承轉盤軸承》(JB/T 10471-2017)中軸向跳動量的測量方法,根據《滾動軸承徑向游隙的測量方法》(GB/T 25769)中游隙的測量方法。
滾道熱處理檢測采用了《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 1591)和《鋼的感應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層深度的測定》(GB/T 5617)等規(guī)定的工藝要求和檢測方法。
對于圓周切向力,在原標準的基礎上,提出新的檢測方法。
以上提出的相應檢測方法與要求,可確保掛車轉盤的運轉精度和使用壽命,有效控制各項規(guī)定指標實現,有利于提高掛車轉盤的加工精度和裝配質量,保障牽引桿掛車在行駛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
2.3.10 標準中省略的檢測項目要求
本標準未對轉盤的同軸度提出檢測要求。因為掛車轉盤在使用中沒有上下轉盤間的高速轉動,所以在標準中放寬了同軸度要求,企業(yè)在轉盤生產中,為表現轉盤同軸度性能,可自行規(guī)定同軸度要求。
本標準未對牽引桿掛車轉盤的抗傾覆能力提出檢測要求。在本標準修訂過程中,進行了牽引桿掛車轉盤的抗傾覆能力研究。根據《回轉支承》(JB/T 2300-2018)承載能力曲線,轉盤類軸承具有良好的抗傾覆能力(圖11)。標準修訂過程中還對轉盤承載能力進行試驗(圖12),結果顯示,牽引桿掛車轉盤在承受150kN·m的傾覆力矩時,仍能保持良好的結構和性能。掛車轉盤的抗傾覆能力強,在掛車使用中,沒有傾覆的危險存在,因此沒有提出具體要求。
2.4 檢驗規(guī)則
本標準更改了型式檢驗要求。取消了產品正常生產每兩年的檢驗要求,這是因為此種產品在實際生產中穩(wěn)定性較好,已無必要每兩年進行檢驗。增加了轉盤標識和包裝運輸儲存要求,修改了檢驗的抽樣基數。將抽樣基數由100改為30,主要原因是根據目前的轉盤生產企業(yè)的實際情況,很難達到100套的生產量,將抽樣基數定位100無實際意義。
3 標準實施注意事項
新標準實施后,牽引桿掛車轉盤生產企業(yè)、檢驗檢測機構應及時參加標準宣貫培訓工作,積極開展轉盤產品的開發(fā)、改進和檢驗檢測能力等工作,有效落實標準中的相關技術要求,提高產品的綜合性能和質量,提升轉盤行業(yè)發(fā)展水平,助力牽引桿掛車運輸事業(yè)發(fā)展。
參考文獻:
[1]GB 7258-2017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S].
[2]JT/T 1178.2-2019 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第2部分:牽引車輛與掛車[S].
[3]GB/T 1.1-2020 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S].
[4]JB/T 10471-2017 滾動軸承.轉盤軸承[S].
[5]JB/T 2300-2018 回轉支承[S].
[6]GB/T 17275-2019 貨運牽引桿掛車通用技術條件[S].
[7]GB/T 16923-2008 鋼件的正火與退火[s].
[8]GB/T 16924-2008 鋼件的淬火與回火[S].
[9]JB/T 6051-2007 球墨鑄鐵熱處理工藝及質量檢驗[S].
[10]JB/T 7940.7-1995 油杯技術條件[s].
[11]GB/T 25769-2010 滾動軸承徑向游隙的測量方法[S].
[12]GB/T 1591-2018 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s].
[13]GB/T 5617-2005 鋼的感應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層深度的測定[S
[14]GB/T 20000.6-2006 標準化工作指南第6部分:標準化良好行為規(guī)范[S].
作者簡介:
宋新華,男,1964年生,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汽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