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城北中學 沈 燕
寫景狀物類文章的寫作對很多同學來說是難點。想掌握景物的描寫方法,可以從課文中學習,豐富寫作技能?!洞骸肥钦n本中很有代表性的寫景散文,篇幅不長,但景物的描寫非常細致,語言也富有感染力??梢宰屑氀凶x課文,解析其中用到的典型寫作方法,積累寫作技能,在這一學習過程中逐漸提升寫景能力。
寫景狀物類文章想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一定要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進行細致深入的描寫。這一點在《春》這篇文章中體現(xiàn)得十分明顯,可以在研讀過程中認真品味。很多同學并沒有突出景物特征,描寫的內(nèi)容在寫其他景物時也適用。這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如果不能抓住景物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并準確描寫,文章很難吸引讀者。因此,在寫作前,可以先想一想景物最顯著的特征是什么,結(jié)合這個特征可以怎樣描寫,然后再動筆,這樣才能寫出更好的寫景作文。
在《春》中,景物特征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彰顯。比如文中的“春花圖”,無論是各種趕趟兒開放的花,還是嗡嗡鬧著的蜜蜂和飛來飛去的蝴蝶,還是遍地的野花,不管是正面描寫還是側(cè)面描寫,突出的都是春花繁多、芬芳的特點。作者抓住這個典型特征,從各個角度進行描摹,能讓讀者的腦海中迅速產(chǎn)生畫面,使春的圖景躍然紙上,這種寫景狀物方法值得學習。同學們在作文訓練中可以應(yīng)用,以提升作文的質(zhì)量。
景物描寫一定要遵循相應(yīng)的順序,這樣文章才能結(jié)構(gòu)清晰,詳略得當。很多同學在描寫景物時沒有這種意識,寫作前也不會構(gòu)思,往往是想到什么寫什么,寫完幾句話就不知道如何繼續(xù)了。對此,有必要反思,找出其中的原因。經(jīng)過思考不難發(fā)現(xiàn),根本原因在于景物描寫沒有順序,行文思路不清晰。對于這種不良的作文習慣,一定要有意識地糾正。在后續(xù)的作文訓練中,要按照順序?qū)懽?,合理布局,使文章有更強的可讀性。
在描寫景物時,要按照一定順序,比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由近及遠等,寫出層次感,而不是東一筆西一筆雜亂無章。比如《春》在寫“春花圖”時,就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先寫桃樹、杏樹、梨樹上的花兒爭相開放的情景,然后寫花下的蜜蜂和蝴蝶飛舞,最后寫草叢上掉落的野花。遵循這種特定的描寫順序,不僅寫作內(nèi)容清晰,文章的語言表達也更得體??梢苑磸脱凶x這些語句,深入理解作者的行文構(gòu)思,掌握這種按照順序?qū)懽鞯姆椒?,并將這種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提升作文的質(zhì)量。
在描寫景物時,讓語言表達更加生動形象,更富感染力,是提升作文質(zhì)量很重要的一點。寫景之所以對很多同學來說有一定難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景物描寫對語言質(zhì)量有較高要求。很多同學平時積累的語言有限,在語言表達上也不夠準確,即使頭腦里有想寫的內(nèi)容,也找不到合適的語言。為解決此問題,平時要多閱讀,反復品讀優(yōu)質(zhì)文章,甚至可以背誦下來。只有有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在寫景時才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語言表達能力提升了,不僅在寫景物類文章時能準確恰當?shù)乇磉_,還能靈活運用各種修辭豐富文章內(nèi)容,提高文章質(zhì)量。
在《春》一文中,作者用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修辭。比如寫桃花、杏花、梨花,喻體選擇的是火、霞、雪,色彩鮮艷,三個比喻辭格連著使用構(gòu)成排比,寫出了花朵鮮艷奪目的特點。而在寫野花時,選擇的喻體是眼睛、星星,還眨呀眨的,將比喻和擬人連用,寫出了散落在草叢中的野花的若隱若現(xiàn)與靈動可愛。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不僅讓文章語言富有感染力,也讓讀者在頭腦中產(chǎn)生了各種美好的聯(lián)想和想象,展現(xiàn)了寫景作文的魅力??梢詫⑦@些語句背誦下來,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先從最基本的語言積累出發(fā),逐漸提升表達能力。待積累豐富了,對修辭的應(yīng)用更為嫻熟了,作文的質(zhì)量就會大幅提升。
在寫景狀物類文章中,如果能用到一些有代表性的寫作手法,就會讓讀者產(chǎn)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描寫景物時要善于調(diào)動多種感官,除了寫看到的,也可以寫聽到的、聞到的、摸到的乃至想到的。從多種感觀出發(fā),多層面對景物展開描寫,能讓文章生動立體,更有可讀性。這是一種高階的寫作方法,同學們可以在寫作時嘗試使用,感受這種寫作方法的效果。
在作文中可以將“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觸摸到了”“嘗到了”等感官感受融合起來,用更高級的方式呈現(xiàn),使調(diào)動多種感官的方法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比如在《春》中,作文從視覺出發(fā),用比喻修辭寫出了花的色彩美,“花里帶著甜味兒”,這句話運用了通感手法,用味覺的甜寫嗅覺的香,表明作者已深深陶醉其中。這種寫作技巧讓文章的質(zhì)量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讓讀者產(chǎn)生了意猶未盡的感覺。同學們可以在寫作時模仿這些技法,讓作文更有可讀性。
研讀完《春》一文,還可以找一些同類型的文章進行分析比照閱讀,看看對于同一題材不同作者采取的寫作方法有哪些差異。之所以寫景狀物類文章對很多同學來說是難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時的閱讀積累有限,讀過的文章不多,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對各種常見的寫景方法和技巧也不了解。因此,要有意識地進行延伸閱讀,廣泛接觸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開闊視野,豐富閱讀積累,從而寫出質(zhì)量更高的作文。
同樣以春天為描寫對象,請看下面這篇文章與《春》有哪些不同:
晨坐船出東郭門,挽纖行十里,至繞門山,今稱東湖,為陶心云先生所創(chuàng)修,堤計長二百丈,皆植千葉桃垂柳及女貞子各樹,游人頗多。又三十里至富盛埠,乘兜橋過市行三里許,越嶺,約千余級。山中映山紅牛郎花甚多,又有蕉藤數(shù)株,著花蔚藍色,狀如豆花,結(jié)實即刀豆也,可入藥。路皆竹林,竹萌之出土者粗于碗口而長僅二三寸,頗為可觀。
(節(jié)選自周作人《北平的春天》)
這段文字描寫的是北平的春天,景物隨作者的視線逐漸展開。語言平實,但內(nèi)容詳實,讓讀者感覺仿佛在跟隨作者坐船游覽。可以對比兩篇文章,找到自己喜愛的部分,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積累,這對于提升寫景能力很有幫助。
在練習寫景狀物類作文時,可以先研讀典型范文,分析范文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法。只有前期積累充足了,才能在寫景時合理構(gòu)建思路,運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方式,作文也會更加準確生動。想全面提升作文能力,一定要豐富閱讀積累,研讀優(yōu)質(zhì)范文,拓展寫作思維。同時,也應(yīng)當多練筆,在實際寫作中應(yīng)用學到的方法和技巧,熟練掌握寫作技能。如此,寫出來的文章會更加規(guī)范,可讀性也會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