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玉培
何謂關鍵語句?從內容看,中心句是關鍵語句,它是集中揭示說明對象特征或點明主要事理的語句。從結構看,總起句、總結句和重要的過渡句都是關鍵語句。總起句、過渡句能顯示文章內容的推進,總結句能概括文章的基本內容。從出現頻率看,反復出現的句子就是關鍵句,它表示需要強調的內容。教材非常重視關鍵語句在學生閱讀理解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并以語文要素的形式把關鍵語句在學生閱讀中的具體要求呈現在各冊教材之中,體現了編者由低到高、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閱讀的要求。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揣摩編者意圖,把握編者對學生的閱讀要求,借助關鍵語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落實語文要素。
“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是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對學生提出的閱讀要求。從這個語文要素可以看出,編者對學生的閱讀要求是重在理解,教師要借助關鍵語句,教會學生理解一段話意思的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如教學三年級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教師先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重點關注第5自然段話旁邊的提示語,讓學生多讀幾遍。同時,讓學生結合第5自然段想一想這段話主要是圍繞著哪句話來寫的,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發(fā)現這段話主要是圍繞著“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這句話來寫的,從“樹林里棲息著各種海鳥。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鳥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這樣教學,學生自然明白了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主要意思的方法。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關鍵語句出現在這段話的什么地方。回顧課文,說一說課文中還有沒有類似的段落,這些段落中的關鍵語句是哪些?有了第5自然段的閱讀經驗之后,學生運用同樣的方法很快發(fā)現了課文第2、3、4自然段中的關鍵句子,并且掌握了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主要意思的方法。這樣教學,由扶到放,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本單元教學中,緊扣語文要素展開教學是重要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依據課文特點或者課后習題中對學生的閱讀要求,先引導學生找出段落中的關鍵句子,再借助關鍵句子理解段落內容,可以讓學生對閱讀內容的主要意思做到心中有數。
“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是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對學生閱讀的基本要求。由這個語文要素的訓練要求可以看出,其重點在于讓學生學會概括。教師要幫助學生找到一段話的精髓點和精要處,引導學生概括一段話的主要內容。
如三年級下冊《花鐘》一課的第2自然段講的是不同的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是與溫度、濕度、光照等有著密切關系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關鍵語句幫助學生概括一段話的意思。首先,教師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有幾個句子,哪幾個句子的意思聯系比較緊密,這些聯系緊密的句子都是圍繞著哪句話來描寫的。學生經過閱讀思考發(fā)現,這段話中第3、4、5、6句話聯系比較緊密,它們都是圍繞著第2句這一關鍵語句寫的。最后教師讓學生借助關鍵語句把這段話的主要內容說一說,降低了學生的概括難度,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概括一段話的主要意思需要對段落內容有全面的了解與把握。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概括一段話的意思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依據教材編排特點,借助關鍵語句,引導學生概括一段話的主要意思,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概括段意的初步認知,為提升學生的概括能力奠定基礎。
“抓住關鍵語句,初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對學生的閱讀要求。對于學生來說,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是有著一定的難度的,教師要善于抓住關鍵語句,引導學生反復品讀與感受,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文本的思想感情。
如四年級下冊《鄉(xiāng)下人家》一文中最后一個自然段旁邊中的“泡泡提示語”中寫到“我從這句話,體會到了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句話是指“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這句話也是課文中的關鍵語句。如何借助關鍵語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呢?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說‘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呢?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引導學生邊讀邊畫出相關語句,想象作者筆下的鄉(xiāng)下生活畫面,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從這些描寫中感受到了什么。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匯報自己的閱讀感受,教師重點就“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者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引導學生品讀,感受文本背后隱藏的深意,學生很快從中感受到了鄉(xiāng)下人家獨特的風景和別樣的美。接著,學生又從其他自然段的閱讀品味中,對鄉(xiāng)下人家的生活畫面有了進一步的感知,那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讓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在想象、品味和感受中,他們仿佛嗅到了泥土的芬芳,聽到了蛙吵蟲鳴。教師鼓勵學生把自己閱讀中感受到的內容與大家分享,可以引起他人共鳴。在這樣你一言一語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對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得更加深刻。
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是學生閱讀的難點。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課文中的關鍵語句,并通過恰當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回顧課文。這樣以問促思,學生在思考中品味感受,并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把文字還原成了鮮活的畫面,拉進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引起了學生的共鳴,促進了學生對課文思想感情的理解與把握。
“抓住關鍵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是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語文要素?!鞍盐瘴恼碌闹饕^點”相較于以往教材中對學生借助關鍵語句閱讀課文的要求更高了,難度也更大。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找到關鍵語句與課文觀點之間的聯系,可以把語文要素的目標要求落到實處。
如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一文的主要觀點是“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如何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觀點呢?教師可以讓學生通讀課文,并找出文章中與“只有一個地球”密切相關的句子。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找出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這些關鍵句子。通過視頻資料,學生看到了亂砍濫伐造成的水土流失現象,看到了各種工廠、汽車尾氣排放等對空氣造成的污染現象,看到了冰川融化,等等,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地球太容易破碎了,如果照此下去,地球會無法承受,人類也會失去自己的家園。這樣教學,有利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觀點,認識到保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讓學生的閱讀感受更加深刻。在學生感受最為深刻的時候,教師再借機讓學生說說自己為保護地球可以做些什么,學生積極踴躍發(fā)言,課堂教學中閃現著智慧的火花,培養(yǎng)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使學生真切認識到了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深化了學生對文章觀點的認識。反之,如果離開了關鍵語句的助力作用,學生就會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對保護地球的認識與重視程度也會比較膚淺,嚴重影響學生對課文主要觀點的把握。
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是學生閱讀的難點之一,教師借助關鍵語句幫助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觀點,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關鍵語句與課文主要觀點之間的聯系。
關鍵語句在學生閱讀中起著關鍵作用。教師要教會學生找到關鍵語句的方法,并借助關鍵語句幫助學生理解一段話的意思,概括一段話的意思,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把握課文的主要觀點,真正發(fā)揮出關鍵語句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落實語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