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泉
(江蘇省如皋中學 226500)
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將高中物理常見電路劃分為:一般電路、含電容器電路、含變壓器電路、與圖象結合電路、非純電阻電路、實物電路六種類型.高中物理教學中應做好上述六種類型電路問題的講解,使學習者在解題中少走彎路,提高其解題效率.
解答該類電路的思路為由局部→整體→局部.其中支路電阻增大(或減小),則對應外電路的電流減小(或增大),運用歐姆定律逐一分析.分析變化量相關問題,可采用等效電阻法,將定值電阻等效為電源內阻進行分析,達到降低分析難度的目的.另外,還可運用“串反并同”這一結論,在理清與變化電阻串并聯關系的基礎上,得出相關電學元件參數的變化規(guī)律.
例1如圖1所示電路中,將開關S閉合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下滑動,五個理想電表均發(fā)生變化,其中ΔU、ΔU1和ΔU2分別表示V,V1,V2的變化量,ΔI1表示A1的變化量,則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圖1
A.V1示數變大,A示數減小
B.V2示數變大,A1示數減小
C.|ΔU1|>|ΔU2|
答案:ACD.
分析含電容器電路,需要把握以下三點內容:其一,運用歐姆定律分析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關系,確定正負極;其二,若電容器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其兩極板電壓和與之并聯電學元件的電壓相等,將其所在支路看成斷路;其三,若電容器有充放電過程,分析其極板電性是否發(fā)生改變,若未改變,其改變的電荷量Q=C|U1-U2|.若電性發(fā)生改變,則改變的電荷量為Q=C|U1+U2|.
例2如圖2所示電路中的電源內阻為r=1Ω,電動勢為E=6V.R1=7.5Ω,R2=3Ω,R3=2Ω,R0=3Ω.電容器的電容C=2μF.起初開關S閉合.則( ).
A.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
B.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差為3V
C.斷開S后,穩(wěn)定后電容器極板所帶電荷量為3.6×10-6C
D.斷開S至電路穩(wěn)定期間通過R0的電荷量為9.6×10-6C
圖2
答案:D.
解答含變壓器的電路問題時,應搞清楚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相關參數的決定關系.一般情況下,原線圈的電壓決定負線圈電壓,副線圈的電流決定原線圈的電流,副線圈的輸出功率決定原線圈的輸入功率.
例3如圖3所示電路中L1~L3為阻值均為R1=10Ω且保持不變的燈泡,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匝數之比為1∶3.滑動變阻器R2的最大阻值為20Ω.起初滑片P處在正中間位置,當電路中接入有效值U=20V的穩(wěn)定正弦交流電時,則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過L1的電流為1.5A
B.通過L2的電流為1A
C.電壓表讀數為15V
D.若向上移動P,電源的輸出功率將變大
圖3
答案:ACD.
分析與圖象相結合的電路不僅需要認真觀察,明確電學元件之間的串并聯關系,而且需要結合電學元件相關參數規(guī)律的判斷,確定其對應的圖線.同時,認真觀察圖線的坐標軸,搞清楚縱橫坐標表示的含義.同時,重點分析圖線的拐點及交點,找到引起圖線變化的內在因素,在此基礎上對給出的選項做出判斷.
例4如圖4(a)所示,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觸頭P向某一方向移動,分別記錄電流表A和電壓表V1,電流表A和電壓表V2的數據,繪制如圖4(b)所示的U-I圖線,則( ).
圖4
A.曲線和電壓表V2測量的數據對應
B.電源電動勢E=4.5V,r=1Ω
C.圖線交點對應電源的最大效率
D.將三個圖中燈泡并聯接到該電源上,則每個燈泡的實際功率為5W.
答案:AB.
例5如圖5所示電路圖,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R,電動機停止轉動,電壓表示數U1=1V,電流表示數I1=0.5A;重新調節(jié)R,電動機正常運轉,其能夠以a=1m/s2的加速度勻加速豎直提升重物.當重物速度v0=1m/s時,電壓表的示數U2=15V,電流表的示數I2=2A,g取10m/s2.
求:
(1)電動機的輸出電功率P出;
(2)該重物的質量m和電動機的效率η.
圖5
答案:(1)22W;(2)73.3%.
分析實物電路圖,應當按照從電源出發(fā)的原則,沿著導線逐一理清電學元件的串并聯關系.針對較為復雜的實物電路,結合所學將其轉化為常規(guī)電路圖,運用所學的歐姆定律知識,構建相關物理方程.
例6 如圖6所示,電源兩端的電壓U始終保持不變.當開關S1、S2均閉合,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RA時,電壓表V1的示數為U1,電流表示數為I1,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功率為PA,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1.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右端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2,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2.保持開關S1閉合,S2斷開,當滑動變阻器由最右端調至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RA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3,電壓表V2的示數為U2,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3.繼續(xù)改變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值為RB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P4=2.4W.已知P2-P3=1.2W,U1∶U2=4∶9,I2∶I3=4∶3.
求:(1)P2和P3的比值;
(2)RA和RB的比值;
(3)開關S1、S2均閉合時,滑動變阻器RA消耗的電功率PA.
圖6
答案:(1)4∶3;(2)1∶3;(3)1.6W
高中物理電路問題不僅考查學習者對歐姆定律的認識與理解的深度,而且與其他電學元件結合起來,綜合考查學習者電學元件相關規(guī)律的靈活運用程度.在教學實踐中,應嚴把基礎關,為學習者系統剖析相關結論的推導過程,使學習者真正的理解,而非是死記硬背,在運用的過程中即便遺忘也能夠順利的推導出來.另外,不同電路考查的知識點不同,為提高學習者分析問題的效率,為學習者總結不同電路問題的突破思路,并與學習者一起剖析經典習題,使其認真體會與揣摩分析過程,并做好聽課總結,及時發(fā)現與彌補相關電路分析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