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天津 300387)
作為當下明星粉絲高度集中的社交平臺,微博是粉絲社群組織的一個典型的參與場所,給粉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源,極大地拉近了粉絲與明星之間的關系。粉絲不僅可以在微博上關注自己喜歡的明星的個人賬號,而且關注之后能第一時間獲得該明星的即時動態(tài),并且通過評論、轉發(fā)與點贊的方式與自己喜歡的明星形成間接的互動。當然,這種互動也不僅僅局限于此,粉絲還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明星的粉絲后援會,加入后援會之后粉絲與自己所喜歡的藝人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說就會更直接了,因為有時候明星可能會空降粉絲群,與粉絲直接互動。
在微博中粉絲點贊、轉發(fā)或者是評論明星發(fā)布的微博,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對明星的喜歡,如果他們的點贊或評論獲得眾多粉絲的認同,那這名粉絲就具有了獲得偶像回應的機會。[1]在微博中,偶像也會不定期地去瀏覽粉絲的微博內容,如果粉絲的某一個微博內容被偶像點贊,這類行為會被粉絲稱作為偶像“翻牌子”,通過微博評論與點贊來與偶像產生互動,也會吸引更多的粉絲加入其中。
百度貼吧在2003年上線,“找組織,上貼吧”是百度貼吧的標語,它為有共同興趣的人提供了一個共在的場域,讓他們可以聚集在貼吧進行交流與互動。百度貼吧成為了同樣是粉絲身份的兩者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的一種快捷的聯(lián)絡方式,通過百度貼吧這一媒介,粉絲們可以互相分享偶像的動態(tài),百度貼吧在此過程中實則扮演了一個獨立且可以自由交流的空間。在這里有共同偶像的粉絲社群組織也希望吸引其他邊緣粉絲的加入并且獲得外界的認同,所以,在百度貼吧中他們會不時地發(fā)布能滿足粉絲需求的關于偶像的各種內容,借此在百度貼吧這個場域中獲得一定的話語權。貼吧是一個不會設置人數(shù)上線的粉絲群體組織,每一位會員之間的交流通常只會圍繞一個與大家都關聯(lián)的話題展開。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每一個貼吧組織都會設置管理吧務的管理團隊,并且會制定相關的一系列規(guī)則來約束貼吧里面的成員,也正是因為如此,百度貼吧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社群組織空間。
粉絲社群組織中雖然粉絲之間交流對偶像的情感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但是他們也需要將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轉化為一種介質與載體去表達粉絲自己內心對偶像情感的一種態(tài)度。比如趙麗穎的粉絲社群組織就會不定期地對粉絲內心的情感進行一個總結并發(fā)布到微博、貼吧等平臺,而轉化成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包括線下線上應援也都需要文本生產來達到傳播與提高偶像知名度的目的。簡言之,第三類粉絲生產路徑就包括文本生產,它是指粉絲社群組織對現(xiàn)存的文本進行重塑亦或是生產出一種新的文本。粉絲們?yōu)榱吮磉_對偶像的喜愛,還開發(fā)出了一種新的語言模式即“彩虹屁“,為此粉圈還在社交網絡上掀起了一輪關于“彩虹屁”表達的狂潮。這種語言模式充滿了粉絲對偶像的曖昧意味,可能第一眼看這種語言表達方式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比如在夸獎偶像的外表好看的時候,粉絲會用一些生動的比喻來表達,“螢火蟲”們夸獎趙麗穎的時候會用“妥妥的迪士尼公主”這類詞匯來表達。此外,還有另外一種簡單而明晰的表達,諸如“趙麗穎的鼻子真的是這個世界上真實存在的嗎”。因為這類具有獨特意義的文本生產,粉絲社群組織會自編一套關于“彩虹屁”夸獎語的模板和教程教授其他粉絲如何贊美偶像。
粉絲社群組織中有著重要地位的文案組是粉絲為偶像加油打氣的重要組織部門之一,文案組在對偶像有著特殊意義的日子里不僅會為偶像編發(fā)文字進行慶祝,而且不論是要發(fā)布的照片、手繪還是視頻都必須得有相應的文字來進行解釋。
既然是組織就得有相應的組織制度,粉絲社群組織也不例外。一個穩(wěn)定的粉絲社群不僅具有龐大的粉絲群體,而且他們還會選擇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設立一個可供粉絲之間互相溝通的社群組織,但是由于每一個粉絲群體的規(guī)模具有差異,多則成千上萬人少則幾百幾十人,所以要在粉絲內部制定一套清晰明確的制度。按照粉絲社群組織的宣傳組、視頻組、剪輯組等不同的部門分門別類地管理。
粉絲社群組織當然也是有一定的準入門檻,用這樣的方法來對粉絲的身份進行一個劃分。趙麗穎的粉絲社群管理員在粉絲進會時第一步就是審核粉絲的微博ID,并且對微博超話等級也有著相當高的要求,至少九級才能夠加入粉絲群體當中。只有加入了粉絲群體,才有資格查看應援情況。對粉絲購買力的考量也是粉絲能否入會的準入標準之一,這個考量標準也非常嚴謹,不僅要查問粉絲是否購買過偶像所代言的商品,而且如果購買過還要上交相應的付款證明。為了表示對偶像的“忠心”,粉絲還得提供至少20份的反黑證明即對偶像有不當言論的組織及個人進行舉報。如果這些條件都符合的話,粉絲即可以加入并且接受制度的制約,因為這也意味著粉絲在加入社群組織后就獲得了某種身份,正所謂是在其位某其職,獲得了這種身份粉絲就必須得按照社群內部的制度去采取行動和約束自己,在群內公告中社群規(guī)則會在最顯眼的位置標明,即提前把相關的注意事項告知粉絲以避免日后的集體行動出差錯。
此外,如果粉絲當中有不遵守規(guī)則的人,社群組織也有相應的獎懲辦法,情節(jié)較輕者會對違規(guī)粉絲的言論進行限制,情節(jié)較重者會被“開除粉籍”。
粉絲社群組織當中的情感動員是基于偶像是一個意向性的存在,在粉絲的話語體系當中對趙麗穎的形容是美好而神圣的,宗教的本質是知覺和情感,偶像的崇拜也是如此。粉絲行動的一切初始目的都是出自于對偶像的熱愛與崇拜,大多數(shù)粉絲都會將偶像當成自己的快樂源泉。從另一種角度來說,粉絲追的其實是內心向往的自己。
偶像其實就像是一面鏡子一樣,粉絲追逐哪種偶像,相對應的投射出的就是粉絲對自我的認知。在粉絲這一群體組織中,個體的自我認同是從偶像的投射當中實現(xiàn)的。換言之,粉絲追尋偶像的腳步并且熱愛偶像,很大程度上也是他們在偶像的身上發(fā)現(xiàn)了自己身上具有的和偶像相同的某一個特質,并通過偶像這一理想的客體塑造出理想自我的主體。
自我認同需求也需要在群體當中實現(xiàn),達到自我認同的目的后粉絲也會獲得一種群體的歸屬感,集體認同下的粉絲獲得群體歸屬感是來自社會心理的一種穩(wěn)定感,從認同感的本質上看粉絲群體歸屬感不僅停留在心理層面,同時還有群體層面的含義,它是把自我當成群體的一部分的一種視角。[2]
除去外在的情感動力機制以外,粉絲社群組織還將物質機制作為一種內部“潛規(guī)則”來刺激粉絲積極參與行動并加入組織。普通的商品經濟邏輯在粉絲社群組織中是一種不同于商品經濟邏輯的交換方式,它是一種只有付出的“禮物經濟”。普通商品的目的是為了盈利,而禮物則是為了讓社群內部的沖突最小化并且用禮物籠絡人心來擴大社交網絡。在粉絲社群組織中,通常積極參加社群活動的粉絲能獲取更多的禮物獎勵。
除此之外,在偶像出席參加的各類活動中,關于名額的分配與成員的積極程度成正相關,積極的成員獲取門票的機會通常大于普通成員。在社群內部為粉絲發(fā)放粉絲票的分配方式則是參與轉發(fā)抽獎或是贈予的方式贈予在集體行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粉絲成員,而參與抽獎粉絲也有一定的門檻限制,超話等級、與偶像相關的微博數(shù)量、消費偶像代言的產品金額等都必須要達到集體的標準。也就是說工作態(tài)度認真且有效率的組織成員會在群組內發(fā)放福利時有選擇的優(yōu)先權。[3]
社群管理員往往會和偶像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一旦管理員手上有關于偶像的福利,就會將這些福利轉手給粉絲來獎勵和鞏固粉絲。粉絲社群組織通過禮物機制來激勵粉絲積極投身于粉絲的集體活動中并且定期向粉絲報告社群組織活動實際取得了哪些成果,這一系列程序都是為了鼓勵和鼓動粉絲用高漲的熱情積極參加社群組織舉辦的集體活動的一種方法。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與大眾傳媒的不斷升級與發(fā)展,粉絲社群組織的規(guī)模也在不斷地擴大,粉絲社群組織的擴大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與社交網絡的普及為粉絲更為深度地參加娛樂工業(yè)的集體行動提供了一種新鮮的并且可行度高的模式。這樣的新的模式使得原來沒有組織并且分散的粉絲集聚起來形成一個紀律嚴明、規(guī)范有度的粉絲社群組織。采用這樣一種新的模式將松散的粉絲個體的話語與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股強效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