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保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和平鎮(zhèn)九年制學校,甘肅 武威 733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對教學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因此,初中數學課堂應注重提升教學藝術,教師應積極與科學地運用課堂教學藝術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當前,各學校教學的熱門話題莫過于教學藝術,教學藝術的水平直接關乎教學效果與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藝術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與方式,為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并運用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與方法來進行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造富有教學藝術的課堂.唯有這樣,教師才能做到教導有方與傳道授業(yè),教學藝術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人類之間的溝通工具是語言,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數學教師需要借助語言來向學生表達教學思想,語言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直接橋梁,是實現師生信息交流、知識教授、情感交流、學生知識理解與掌握學生情況反饋的重要工具,這一切的活動都需要借助語言來實現.教師應運用簡潔而又風趣的語言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輕松而又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建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情境,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還可以在課堂中起到畫龍點睛作用.教師運用懸念法能夠設置出具有懸念的問題情境,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為學生自主學習打好基礎.
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應善于運用提問藝術,為學生提出具有教學意義,可以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的自主性問題.在課堂教學前,教師應提前設置針對教學內容的問題,并且依據教學課堂中的具體情況不斷整合、調整、重組問題.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缺乏課后反思環(huán)節(jié),教師與學生在這方面都應加強,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課后思考,課后思考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動力與核心,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能力、逐步累積教學經驗與改進課堂存在的不足.然而,部分初中數學教師與學生對課后思考沒有給予應有重視,也沒有認識到課后反思的重要作用,師生一致認為教學是為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只要學習知識即可,在課后沒有進行反思與思考;教師在教學中認識不到自身的不足,嚴重阻礙了教學水平的提升.
課堂中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不僅要緊貼課堂教學內容,還應從學生興趣出發(fā)巧妙地提出問題,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提問沒有從學生興趣出發(fā),只是知識符合教學內容,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機械化回答問題,并沒有深刻理解其內在的意義.
當前,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已經開始關注語言藝術,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標準的語言開展教學活動,并且可以依據課堂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給予表揚與批評.但是,部分教師運用較為官方的語言來進行教學活動,沒有親和力且缺乏幽默感.在批評學生時,教師應嚴格調節(jié)自身的情緒,應合理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來代替訓斥學生的語言,使學生認識到自身錯誤,并能夠積極改正自身的問題.
教師不是具有預見課堂一切內容與環(huán)節(jié)的能力,而是具有隨機應變的教學能力,教師可以依據課堂中的實際狀況來靈活調節(jié)教學方式與內容.雖然教師在教學前已經做好授課的一切準備工作,但是,在動態(tài)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還是有發(fā)生預知范圍外教學事件的概率.教師應擺脫教案的條條框框,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節(jié)教學方案與教學內容.教師如果不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那么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措手不及,不知所措.
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教學課型,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與學生實際情況的不同可以設置形式多樣與豐富多彩的教學課型.
比如,在初中數學“軸對稱現象”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本節(jié)課設置為欣賞活動課,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圖片,使學生通過動手活動更加直觀地了解與學習什么是軸對稱以及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動手活動可以包括剪裁、折疊與印墨跡等方式.動手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并闡述軸對稱的特點.根據學生闡述的內容,教師合理地進行概括與總結,對不當之處進行詳細講解,糾正錯誤.隨后,教師可以有效利用游戲活動的方式進一步鞏固本節(jié)課程的理論知識.教師設置藝術課型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這樣的學習氛圍可以將原本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手工活動課、游戲課與自主探索課.學生通過動手活動,切實了解到一些線段、等腰三角形與等邊三角形的對稱軸,經過活動充分認識與了解對稱軸是可以將圖形平均分割的,對稱軸的兩側部分是完全相同的.學生通過折疊、涂畫、剪裁等活動不僅提高了手動實踐能力,還提高了獨立思考探究的能力.
再如,教師可以將“探索軸對稱的性質”設置為自學輔導課型,為學生擬定自學的綱要.教師根據角、點、線和大小的關聯(lián)巧妙設計問題,學生通過動手活動了解到對稱軸兩側的圖形是完全相等的,進而找出對應的角、點、線的關聯(lián).
總而言之,無論設置哪種類型的課程,教師都應將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保障學生能夠一邊動手一邊學習知識,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變?yōu)閷W生現實生活中觸手可及的事物,讓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更加具有直觀性,很好地詮釋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中起到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主人翁的學習意識,轉變學生以往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以往的課堂角色,充分起到引導的作用,應有效引導學生成長為自信、樂觀的人,這才是教學的藝術性所在.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運用有效手段切實提高課堂氛圍的藝術性,具體做法如下.
1.積極引進新課藝術
教師將新課作為一門藝術來設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起點.比如,在教學“軸對稱現象”課程時,教師可以將課程設置為圖片藝術欣賞課,運用課堂五分鐘的時間來專門欣賞圖片,欣賞圖片后引導學生動手折疊出自己喜歡的并且軸對稱的圖形.這種輕松歡快的學習氛圍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到應掌握的知識,還能夠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這樣的課堂氛圍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與學習質量.
2.注重提升課堂講解的藝術性
課堂講解的藝術不僅體現了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思想,還體現了教師的語言表達藝術水平.教師應運用比較直觀、形象與生動的語言有效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比如,在“軸對稱”章節(jié)教學活動中,學生運用軸對稱原理創(chuàng)造出圖形,教師應對學生給予適度的表揚、肯定與鼓勵,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運用生活中的事物將抽象理論知識轉變?yōu)楸容^直觀且形象的知識,幫助學生進行了解與掌握.
3.用幽默的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運用具有親和力且具有幽默感的語言來活躍課堂氛圍,創(chuàng)造出具有教學藝術的課堂氛圍,尤其是在批評學生的時候.教師必須依據學生的詳細狀況與興趣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用此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引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逐步改變以往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與學習意識,樹立主人翁的學習理念.
課堂中教師創(chuàng)造問題情境不僅要緊貼課堂教學內容,還應從學生興趣出發(fā)巧妙地提出問題,將課本中的插圖充分利用.比如,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課本中這幅畫中有什么?通過這幅畫你們聯(lián)想到了什么?請根據這幅圖講述一下你們的想法.教師用多樣化的提問來提升學生的參與性,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模式得到了擴展,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具有較高教學能力的教師,不是具有預見課堂一切內容與環(huán)節(jié)的能力,而是應具備隨機應變的教學能力.
部分初中生對學習數學知識沒有強烈的欲望,他們通常表現出注意力無法集中、無法配合教師的工作等情況.出現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沒有興趣,也沒有意識到數學科目的價值與作用.另外,還有一些學生的數學基礎能力薄弱,沒有深入理解數學知識,這種情況也會導致學生出現課堂注意力不集中、不仔細聽講的情況.數學教師面對此種情況需要及時更新教學計劃,擺脫“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模式,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活躍起來,傳授知識需要重視教學效率,并不是教學速度.現在還存在一種情況,就是教師自身具有很好的數學基礎,但是教學形式不正確,導致大部分學生無法理解教師講解的知識點.這就需要教師在扎實自身數學基礎的條件下,重視教學風格的轉換,提高教學效率,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采納學生的建議.學生只有喜歡教師的授課方法,才會喜歡學習數學知識,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并追隨著教師的腳步去學習與探究.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教育形式也發(fā)生了許多變化,多媒體已經廣泛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初中數學教師可以把多媒體技術與數學知識進行有效關聯(lián),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一些學生無法理解的、復雜的、抽象的知識形象化與具體化.比如,初中數學教師在講解幾何圖形的時候,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把枯燥的圖形知識轉換得“活靈活現”.大部分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夠使數學知識更加形象、直觀,原本復雜、枯燥的數學知識經過多媒體的轉換可以變得生動有趣.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熱情逐漸被激發(fā)出來.所以,數學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初中數學課時是有限的,課時量也是有要求的.這就需要初中生在課下抽出一部分時間去學習,適當練習一些題型,鞏固課堂所學內容.初中數學教師需要靈活安排課下作業(yè),為各個層次的學生設計不一樣的作業(yè),盡最大的努力提高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科學、合理地設計課后作業(yè),有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帶動他們深入探究新知識,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與學習技巧.教師在設計作業(yè)的過程中,需要站在學生位置去思考、分析,并設計具有探究性的作業(yè),改變死記硬背數學知識的局面,引導學生動手實踐、主動探究.初中數學教師布置的作業(yè)需要有效發(fā)揮其價值,將學生從枯燥、無聊的作業(yè)當中解救出來.總而言之,數學教師需要在作業(yè)質量方面多用一些時間與精力,而不是在數量方面上考慮過多.
綜上,初中數學教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要想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教師就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能力與教學素養(yǎng).與此同時,初中數學這門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此門學科比較抽象難懂,還比較枯燥乏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運用課堂教學藝術來展現數學的魅力,在課堂上活躍教學氣氛,在課下多與學生溝通、互動,仔細傾聽學生的意見與觀點,讓教學藝術成為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一個閃光點.教師應充分運用課堂教學藝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具有藝術形式的良好學習氛圍,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力求培養(yǎng)出具有綜合素養(yǎng)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