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萍
德育是初中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積極作用,教師應當加強在各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然而,當前國內初中體育學科教學對德育內容滲透的重視程度較低。初中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印發(fā)《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的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要正視德育滲透工作所面臨的現(xiàn)實不足,深入探究如何完善德育滲透的具體路徑,以便提升體育學科的德育滲透效果。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目前,在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的背景下,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也往往會發(fā)生變化。面對生理與心理的改變,學生會出現(xiàn)一定的不適感,思想波動比較大,需要教師進行及時引導。學校應當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科知識與道德教育,從而緩解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然而這種教育常常流于表面形式、缺乏實踐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學校要注意在各學科中進行德育滲透時,強調學生的實踐體驗,強化對初中生的引導,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
隨著不良思想涌入校園,一些學生出現(xiàn)盲目攀比等不良行為。將德育滲透在體育活動中,讓德育擺脫了理論說教的桎梏,推動德育向真實化與實踐性的方向發(fā)展,有助于將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為結合培養(yǎng)。體育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設計出可以發(fā)展學生道德品質的教學內容。比如,長跑能夠培養(yǎng)初中生堅韌不拔的品質。學生雖然在學校學習的學科知識可能會被逐漸遺忘,但在體育活動中養(yǎng)成的品質可能會伴隨一生,這些精神品質的養(yǎng)成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導向有著積極作用,有利于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健全人格。
二、初中體育教學德育滲透工作的不足
(一)應試教育淡化了德育滲透工作
我國始終將素質教育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初衷,但是應試教育盛行的情況難以短時間解決,很多學校與家長將智力培養(yǎng)作為學生發(fā)展的重心,卻忽視了學生的體能發(fā)展情況。在這種環(huán)境下,初中階段的教學工作也將成績作為首要目標。體育中考的意義是為了提升學生體質,促進學校體育的進步,希望可以借此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保障學生身體健康??墒窃趹嚱逃沫h(huán)境中,很多學校將體育中考的內容作為體育教學的全部。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學生的運動現(xiàn)狀,卻無法從長遠發(fā)展角度促進學生體質提升,而且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通常將體育運動作為應付考試的手段,這造成很多學生在中考之后不再進行體育鍛煉,致使初中體育教學的目標沒有實現(xiàn)。
(二)教師的忽視造成德育滲透程度較淺
教師的教學任務較為繁重,在教學過程中難以進行德育滲透,部分教師對于德育的理解程度較為淺顯,在這方面的教學經驗不足,同時學校對教師在這方面的培訓存在缺失,導致德育工作難以在體育教學中有效開展。一些教師認為德育工作就是給學生講道理,從而將德育滲透視為班主任的工作,卻忽略了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還有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其缺乏對學生積極有效的引導工作,致使初中階段的德育滲透存在著過于隨意的情況。
(三)沒有進行有效的學情分析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工作沒有根據(jù)學生實際狀況來開展,沒有結合年級、性別等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內容,由于缺乏學情分析,造成德育滲透的效果不佳。雖然初中階段只有三個年級,但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心理、生理特征存在差異,且不同性別的學生對此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隨著學生心智的不斷成熟,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的學科知識逐漸豐富,對于道德知識的掌握也愈加完善,不同年級學生在面對相同教學內容時可能存在不同的態(tài)度,因此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效果也不同。
(四)德育滲透方法過于單一
很多體育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時,往往會選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部分體育教師運用的方法較為單一,如說服教育、競賽等方法,這些方法在運用過程中較為簡單,可以收獲一定的德育效果,但是長此以往不利于加深對德育滲透工作的理解,而且難以形成創(chuàng)新的教育方法。由于在德育滲透上創(chuàng)新性不足,教學中缺乏針對性,導致德育效果不佳。體育教師應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特征,更新教育方法,革新教學理念。
(五)德育滲透難以量化評價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評價往往依托于體育項目的測試成績,這些測試都有固定的評分標準,這種評分是客觀公正的,評價的結果可以量化。教師對于學生的成績可以進行及時統(tǒng)計,也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而,德育滲透無法進行量化評價,也無法形成標準的評價指標,更無法保證評價的客觀性。教師的主觀評價會導致評價失衡,容易產生缺乏綜合性的問題。另外,學校對于體育教師在德育工作中的表現(xiàn)也無法進行有效評價,在教師的課時量、科研成果等方面可以進行量化評價,可是在德育滲透上無法進行量化評價。
三、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實踐建議
(一)理性對待應試教育
體育中考推動了學校體育教學的進步,提高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但是由于應試教育思維的根深蒂固,對體育教學的活力造成抑制,不利于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教師應當理性對待體育中考,優(yōu)化體育教學內容。體育中考的測試項目較為固定,對于學生的考查缺乏全面性,對于品德上的考查難以顧及。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教學任務較為輕松的學年,在初一、初二階段進行充分的德育滲透,在初三時再根據(jù)中考項目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準確把握二者結合的形式,避免增加學生的升學壓力,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發(fā)揮體育學科的育人作用。
(二)加強教師對德育滲透的重視
教育部門要制定施行相關文件,這樣才可以提高學校的關注度,學??梢匝埖掠龑<覍W者進行有關講解,提高體育教師對德育的認識,在體育教學德育滲透工作上有成功經驗的教師要積極分享教學經驗,對不熟悉的教師進行指導。學校要選擇合適的培訓方案,分批次開展,避免對正常的體育教學造成影響,提升德育培訓的質量。教師要發(fā)揮崗位意識,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教師的人格魅力開展德育。
(三)根據(jù)學情分析選擇滲透內容
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道德認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選擇適應學情的德育內容。在初一階段,新入學的學生來自不同小學,學生之間缺乏足夠交流,體育教師可以借助體育活動增強學生的交流,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在初二階段,學生的逆反心理可能會更為強烈,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增強規(guī)則意識的內容,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在初三階段,學生成長得相對成熟,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升學,因此教師滲透團結互助的內容,讓學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中考。
(四)創(chuàng)新德育滲透的教學方法
體育教師可以選擇具有感染性的滲透方法,可以配合肢體動作,提高德育內容的生動性。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教師并非要給予全面肯定,可以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體驗受挫,促進學生的內心反思,激發(fā)學生的向上斗志。此外,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組織對抗性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同時避免犯規(guī)行為,在比賽中獲得的道德認知與體驗。
(五)優(yōu)化德育滲透的評價形式
體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當涵蓋運動技能、道德品質等多個方面,要確保評價的全面性。對于教師的評價,學校要注重過程與結果的統(tǒng)一性,既要關注教師獲獎情況等結果評價,又要關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xiàn)。學??梢孕纬蓪W生和教師的雙向評價機制,在學期末通過發(fā)放問卷的形式,讓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問卷內容包括工作態(tài)度、教學方式等方面,學生的評價可以督促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改正,進而發(fā)揮教師的表率作用,提高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效果。
四、總結
總之,德育滲透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應該引起學校與教師的重視。在初中體育教學時,教師要合理對待體育中考,開展德育滲透的培訓,密切結合學情分析選擇德育滲透內容,創(chuàng)新德育滲透方法,完善德育滲透評價制度,將體育教學的育人作用有效彰顯。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