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四大名旦》189cm×167cm 2004年
《嚴復》238cm×360cm 2012年
張明超 1954年生于福州。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福建省美術家協(xié)會中國人物畫藝委會副主任。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十余幅作品參加全國性重要展覽并獲大獎,中國畫《隆慶開?!啡脒x“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中國文聯(lián)、財政部、文化部主辦),并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拓荒人》230cm×124cm 2003年
《一九二三年 冬 長沙 小吳門》185cm×124cm 1998年
張明超的創(chuàng)作以主題性歷史人物題材為主。福州在近代史上涌現(xiàn)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虎門銷煙的林則徐、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晚清政治家沈葆楨等,這些人為開創(chuàng)新的歷史增添了輝煌的篇章,明超先生懷著對家鄉(xiāng)的深厚情誼,將這些民族英雄訴諸筆端。在明超先生歷史人物作品中,首先呈現(xiàn)出的是現(xiàn)代感與歷史感的高度融合,他巧妙地把中國水墨情結與內心的情感結合一起,運用寫實手法,將思考與激情,濃縮在對歷史本身的冷峻描繪中,使筆下的人物呈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特性。
明超先生另一類畫作多為道釋人物畫小品,筆下的人物多為讀書、品茶、拜師、飲酒,或超曠空靈、或文思如泉、或激昂鏗鏘,大多造型奇特,形象表現(xiàn)為碩大的頭顱、小小的眼睛、長長的耳朵、寬厚的嘴巴,身形為寬大的衣服所纏裹,顯示出他作品中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文人意味。
著名評論家鄭工認為,張明超的畫面很平靜也很平面,但絕不平庸,這得益于他畫面構成的“形式”以及染墨染色的鋪敘。認真考究,可以發(fā)現(xiàn)其“形式”的獨特美感。他一向以寫意見長,在經(jīng)年的歷練中,形成不經(jīng)意的筆墨與下意識的畫面控制能力,其“生辣的筆,恣意運行,機鋒四出,有一種苦澀的味”。而細細游移于畫面的線,雖不守形規(guī),卻合韻味。筆墨的意趣超乎形神之上,線、形、墨、色、團塊與形體在畫面上的構合配置可謂匠心獨運。
能于時尚中立定精神,深入傳統(tǒng),博采眾長,遺貌取神,不求變而變,不求新而新,張明超可謂當代畫壇之佼佼者。
《為了忘卻的紀念》166cm×187cm 1996年
《呼喚》98cm×226cm 1999年
《學界泰斗 人世楷?!?04cm×95cm 2002年
《隆慶開?!?71cm×503cm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