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耿夫靜
我園結合“全域視野下‘三全’園本課程構建研究”課題,通過甄選和整合適合兒童認知和感受的內容,利用社區(qū)、家庭、社會、自然環(huán)境等資源開發(fā)幼兒園課程。遠足活動是一項積極的有氧健身活動,能拓寬幼兒的視野,磨煉幼兒的意志,增強幼兒的體質,培養(yǎng)幼兒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我園關注遠足活動中可利用的一切教育價值,結合周邊環(huán)境資源,將遠足活動和主題活動結合起來,讓其成為一項綜合性課程活動。
一大早,幼兒早早來園,高興得手舞足蹈。遠足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雖然有家長志愿者陪同,但是我園內心仍有諸多擔心:第一次遠足,幼兒走得動嗎?幼兒會不會摔倒?幼兒在一起會不會打鬧?路上遇到新奇事物會不會亂跑?今天的活動能否安全進行?懷著忐忑的心情,我園帶著幼兒向距幼兒園1.5 千米的古黃河公園進發(fā)。一路上,幼兒有說有笑?!白?、走、走走走,我園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幼兒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郊游歌》?!按好卟挥X曉,處處聞啼鳥……”有的幼兒還朗誦古詩。過馬路時,幼兒緊跟教師和同伴的步伐,無人掉隊。
到達目的地,幼兒興奮地奔向公園的各個角落。我循著幼兒的身影,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蹲在草地上打滾,有的幼兒在奔跑,有的幼兒在桃花、梨花前駐足欣賞,有的幼兒在草叢里、大樹旁、花壇邊“尋寶”……在“尋寶”活動中,琪琪說:“老師,我找到了一個小蝸牛的殼?!北掷锬弥鴥善瑯淙~,跑過來說:“老師,這兩片樹葉的顏色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蔽也挥傻秘Q立大拇指:“你真棒,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秘密,再仔細看看葉子上還有什么秘密?!边^了一會兒,亮亮告訴我:“我用放大鏡看見石頭里有花紋?!蔽殷@訝于亮亮的發(fā)現(xiàn),和亮亮一起觀察。不久,佳佳和幾個同伴從花壇邊奔跑過來?!翱靵硌?,那邊有小蜜蜂,在采花蜜?!奔鸭颜f完,還對我豎起食指:“噓!輕輕地,不要吵到它?!薄變宏懤m(xù)向我“炫耀”他們的發(fā)現(xiàn),令我有些應接不暇。
公園一角有一片桃林,桃林的旁邊有一個小斜坡。發(fā)現(xiàn)這個斜坡后,個別幼兒一會兒跑上,一會兒跑下。不一會兒,不少幼兒都去效仿他。由于身材肥胖,寧寧無法爬上斜坡,十分沮喪。這時,浩浩過來幫忙,用手使勁地拉著寧寧,可是沒有成功。樂樂把背在身上的小水壺取下來,讓寧寧拉著水壺的帶子,幫助寧寧爬坡,也沒有成功。靜靜找來一根樹枝來拉寧寧,可是“重量級”的寧寧竟然把樹枝折斷了。這時,成成找來一根較粗的木棍,但是長度不夠。正在大家不知怎么辦時,一位教師走過來對幼兒說:“我園搭積木時,怎樣才能讓積木搭得又快又好?”幼兒說:“大家一起幫忙!”受到教師的啟發(fā),明宇和佳佳一個人在上面拉寧寧,另一個人從背后使勁往上推,其他幼兒紛紛幫忙。在大家的幫助下,寧寧終于爬到斜坡上。
在遠足活動中,幼兒沒有“瘋玩”,而是專注地探尋,在教師的引導下,活動效果非常顯著。同時,幼兒意料之外的表現(xiàn)也讓人驚訝。這一切源于周密的準備與籌劃。我園以幼兒為中心,把課程“搬”到戶外,讓他們沖破“愛的枷鎖”,在大自然中挖掘他們的心底蘊藏的無限潛能,盡情體驗和享受大自然賦予的美好風景。
活動前,我園實地察看,排除各種安全隱患;各班教師和幼兒共同商討、制定遠足計劃,家長志愿者積極參與。以往組織幼兒外出時,教師往往不敢放手,幼兒被限制在隊伍中,不敢“輕舉妄動”。隨著課程游戲化的不斷推進,我園不斷思考,如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戶外活動體現(xiàn)“自由、自主、創(chuàng)造、愉悅”的游戲精神?于是,我園從兒童本位出發(fā),開展一系列準備活動:遠足前,我園在班里開展了“怎樣過馬路”“怎樣讓自己不受傷”等相關討論活動;通過布置任務單形式,引導幼兒完成“尋寶”任務。幼兒為了“尋寶”,進入公園有事可做,都將注意力集中到尋找“寶物”上。幼兒在美麗的公園里流連忘返。
在“尋寶”過程中,幼兒細致觀察、敏銳發(fā)現(xiàn)、積極溝通、大膽表達、樂于交往,這一切都是以前難得見到的,也正是教師想看到的。此前,我曾來公園察看過公園里長新葉的柳樹、開繁花的桃樹、綠毯似的草地、一大片桃林……幼兒能悉數(shù)找到我觀察和發(fā)現(xiàn)的“寶物”,遠遠出乎我的意料,如花葉下小鳥的糞便、樹枝上的毛毛蟲、草叢里的松果殼、花壇里的小蜜蜂……在幼兒的眼睛里,世界是這么神奇,春天是這么美好。我的視線卻停留在眼前,既限制了自己,又低估了幼兒的能力。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兒童觀,更加堅定“幼兒是積極的學習者”,成人一定要相信幼兒,創(chuàng)造一切有助于幼兒成長的機會。
在公園里桃林的一角,幼兒發(fā)現(xiàn)了斜坡的秘密。幼兒在想辦法登上斜坡的過程中,感受身體的平衡與力的大小,感受木棍的粗細與承重力的大小,感受合作的力量。教師適時介入,“無痕”引導,增強了幼兒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積極思考、不斷嘗試,多次失敗后仍不放棄,最終幫助同伴一起登上斜坡。我先前來公園時,沒有關注小斜坡。這個小意外在幼兒的驅使下和在教師的巧妙介入中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活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