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李小明, 黎小年, 林杰, 吉祥靈
(1.海南省婦女兒童醫(yī)學中心兒科綜合內(nèi)科,海南省??谑?70206;2.??谑协偵絽^(qū)婦幼保健院兒科,海南省??谑?71100)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兒科常見急性發(fā)熱出疹性傳染病,主要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傳染性較強,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A6型(CA6)和腸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最為常見,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密切接觸是主要的傳播方式。大部分HFMD患兒的病情呈自限性,1周內(nèi)會自行恢復,而少部分患兒病情發(fā)展迅速,進入HFMD重癥階段,對患兒心腦血管構(gòu)成潛在風險,威脅患兒生命[1]。細胞免疫是預防病毒侵襲的重要屏障,HFMD的發(fā)生及進展與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抑制存在密切聯(lián)系[2]。因此,本研究就HFMD患兒的T淋巴細胞亞群和腸道病毒分型進行分析,探討其與HFMD病情程度的關(guān)系。
選取2017年3月—2020年7月本中心收治的HFMD患兒92例(HFMD組),其中男53例,女39例,年齡(4.13±1.21)歲;均符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3]診斷標準及分型。對照組選取同期本院體檢的健康兒童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4.21±1.25)歲。兩組以上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HFMD組按照病情程度分為輕癥組59例,重癥組33例。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研究對象家屬知情同意。納入標準:患兒的臨床體征符合手足口病診斷標準;患兒監(jiān)護人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入院前1周使用免疫抑制藥;合并嚴重臟器疾?。话橛忻庖咝约膊〉取?/p>
HFMD組于入院第2天清晨抽取2 mL靜脈血,離心后置于-20 ℃保存,具體檢驗方法依據(jù)《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5]執(zhí)行。采用ABI 7500熒光定量 PCR儀(美國ABi 公司)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法測定CA16、CA6、EV-71及其他EV RNA,RNA檢測試劑盒購自上海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說明書執(zhí)行。
HFMD組于入院第2天清晨,對照組兒童于體檢當日清晨抽取2 mL靜脈血,采用NovoCyte流式細胞儀[安捷倫生物(杭州)有限公司]檢測血清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水平,并計算CD4+/CD8+,T淋巴細胞亞群試劑盒購自上海烜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輕癥組和重癥組受累器官分布差異有顯著性(P<0.05;表1),其他指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1)。
表1 輕癥組與重癥組一般資料的比較
HFMD組患兒腸道病毒感染以單一感染為主,其中CA16和CA6構(gòu)成比較高。重癥組與輕癥組病毒分型情況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2)。
表2 不同病情程度HFMD患兒腸道病毒分型的比較 單位:例(%)
CD3+、CD4+、CD8+及CD4+/CD8+水平HFMD組低于對照組,重癥組低于輕癥組(P<0.05;圖2和表3)。
圖1 各組T淋巴細胞亞群的流式細胞圖
表3 各組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的比較
HFMD的臨床特征為發(fā)熱和手、足、口、臀等多部位皮疹,主要是由CA16和CA6引起,少部分由EV71和其他腸道病毒感染引起,中國腸道病毒感染病原體以CA16和C6型最為常見[7]。本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92例HFMD患兒以CA16感染為主,其次為CA6感染,少部分患者以EV71、CA16與CA6混合感染或其他EV感染所致,此結(jié)果與既往研究報道相吻合[8]。本研究同時對不同病情程度下的患兒腸道病毒分型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患兒的病情程度與病毒分型之間并無明顯聯(lián)系。
基于HFMD進展為重癥后有較高致殘率和致死率,重癥HFMD病情進展的早期診斷指標成為近些年的關(guān)注點。相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HFMD在3歲以下嬰幼兒中發(fā)病率較高,且極易發(fā)展為重癥,與患兒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有關(guān)[9]。另有研究證明,機體在感染病毒后,淋巴細胞分泌的干擾素-γ、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等多種炎癥因子表達水平顯著增高,且各炎癥因子水平增加程度與病情相關(guān)[10]。這說明細胞免疫在HFMD的發(fā)生發(fā)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T淋巴細胞的作用尤為重要。T淋巴細胞能夠反映機體免疫狀態(tài),在免疫過程中分化為CD3+、CD4+等不同亞群,各亞群具有不同的作用。當機體感染病毒時,免疫系統(tǒng)被激發(fā),短時間內(nèi)清除病原,有助緩解病情[11]。故有學者認為T淋巴細胞可作為HFMD的預測指標。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HFMD患兒的CD3+、CD4+、CD8+及CD4+/CD8+明顯低于健康兒童,說明HFMD存在免疫異常,重癥HFMD患兒CD3+、CD4+、CD8+及CD4+/CD8+低于輕癥患兒,提示患兒病情越重,T淋巴細胞亞群數(shù)值越低,說明在遭受病毒侵襲后,免疫系統(tǒng)激活的T淋巴細胞減少,亞群比例失衡,免疫功能發(fā)生紊亂而無法發(fā)揮作用,從而導致致病原進一步擴散,使病情加重,該結(jié)果與同類研究結(jié)論相一致[12],表明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可為臨床診斷及病情程度的判斷提供科學依據(jù)。本研究較先前研究的優(yōu)勢在于,首次同時分析了HFMD患兒的EV型與T細胞亞類情況,從分子流行病學、免疫學和診斷學等多方面為HFMD的疾病認知增添了解。
綜上所述,HFMD患兒存在T細胞免疫功能削弱,尤其是重癥HFMD患兒,盡早進行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可幫助早期診斷并區(qū)分輕重癥,從而及時采取干預措施以防病情向重癥轉(zhuǎn)化,在HFMD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