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娜,楊玉金,鄭春艷,張 佳,嚴依萍,蔡小玲,付小妹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血管外科,江西 南昌 330000)
主動脈夾層(aortic dissection)是指的血液從主動脈內(nèi)膜撕裂的地方進入到患者的主動脈中膜,導致患者的主動脈中膜出現(xiàn)分離,在主動脈的長軸方向出現(xiàn)主動脈真假兩腔分離的情況[1]。該病患者年齡多集中在50歲左右,男性發(fā)病高于女性,病情較嚴重者多死于心臟壓塞等病癥[2,3]。羅伊適應模式通過對各種因素控制,以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提升其配合度,在臨床上應用效果較好,多應用于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白血病等疾病。本研究主要探討羅伊適應模式在主動脈夾層患者圍術期的護理應用,對今后完善護理方案有重要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收治的主動脈夾層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依據(jù)門診就診號隨機分為試驗組30例和常規(guī)組20例。試驗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6~79歲,平均年齡為(62.50±5.50)歲。常規(guī)組男12例,女8例,年齡51~77歲,平均年齡為(64.00±4.30)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且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1.2.1常規(guī)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告知患者相關疾病知識,以及臨床手術成功的案例;告知患者術前禁食8 h,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等。
1.2.2試驗組 在常規(guī)組護理基礎上,采用羅伊適應模式,具體步驟如下:①環(huán)境方面:護理人員對病房進行整理,保證病房環(huán)境舒適溫馨,為患者提供良好環(huán)境;②自我概念方面:護理人員詳細向患者告知疾病的相關知識,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和認知,采用聽歌和看電視的方式,對患者的情緒進行疏導。詳細介紹手術的具體步驟,以及手術過程中的注意事項;③角色功能:多數(shù)患者屬于突發(fā)疾病,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安撫;④血壓控制:使用硝酸甘油,對患者進行降壓護理;⑤心率護理:采用有效的護理措施,減緩患者心率,延緩夾層血腫情況;對患者的下肢血液運行情況進行觀察,護理人員觸摸患者的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判斷組織情況;⑥疼痛護理:遵照醫(yī)囑對患者應用適量的強效鎮(zhèn)痛藥物;⑦飲食護理:告知患者家屬和本人多食用高營養(yǎng)、高維生素的食物,保持排泄的通暢;⑧術后護理:手術后,待患者穩(wěn)定后,將患者推入病房內(nèi),告知患者臥床休息;定期測量患者血壓,防止血壓過高導致創(chuàng)口出血;使用血管擴張劑時,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狀態(tài)。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焦慮和抑郁情況、生活質(zhì)量評分及疼痛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焦慮和抑郁情況,兩個量表均分為4個等級。SAS評分50分以下為無,50~59分為輕度,60~69分為中度,69分以上為重度;SDS評分53分以下為無,53~62分為輕度,63~72分為中度,73分以上為重度,分值越低說明焦慮、抑郁情緒越輕。通過SF-36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包含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生理職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活力、總體健康,總分100分,評分越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好。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法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總分10分,分值越高說明疼痛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試驗組疼痛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s,分)
組別常規(guī)組試驗組n 20 30 tP護理前6.58±1.32 6.72±1.54 0.333 0.741護理后3.79±0.98 2.07±0.64 7.521 0.000
2.2 兩組心理狀態(tài)比較 試驗組抑郁、焦慮評分均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理狀態(tài)比較(±s,分)
表2 兩組心理狀態(tài)比較(±s,分)
組別 n SAS評分 SDS評分常規(guī)組試驗組20 30 tP干預前54.32±5.12 55.01±4.37 0.511 0.612干預后47.21±6.31 35.11±4.23 8.132 0.000干預前54.67±5.33 53.99±5.42 0.437 0.664干預后43.96±6.35 32.11±4.36 7.836 0.000
2.3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 試驗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s,分)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s,分)
組別 n 生理功能 軀體疼痛 社會功能 生理職能常規(guī)組試驗組20 30 tP護理前52.14±5.32 51.28±4.98 0.582 0.563護理后62.19±6.22 78.27±8.81 7.062 0.000護理前45.75±6.85 44.71±5.63 0.587 0.560護理后60.89±6.46 72.91±7.54 5.838 0.000護理前56.28±6.37 55.99±4.98 0.180 0.858護理后80.96±3.63 90.43±5.21 7.056 0.000護理前41.57±3.85 43.24±4.22 1.419 0.162護理后56.87±5.98 68.71±7.15 6.111 0.000組別 情感職能 精神健康 活力 總體健康常規(guī)組試驗組tP護理前49.25±6.41 48.19±6.54 0.566 0.574護理后63.57±6.08 75.19±8.24 5.396 0.000護理前57.63±7.51 56.94±5.96 0.361 0.720護理后81.55±4.23 90.26±4.87 6.521 0.000護理前61.28±8.91 60.78±8.26 0.203 0.840護理后82.13±3.38 91.24±2.34 11.278 0.000護理前50.11±7.42 51.62±6.84 0.739 0.463護理后72.16±5.32 85.94±7.38 7.188 0.000
主動脈夾層在臨床中較少見,大多數(shù)患者由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引起?;加薪Y締組織病或先天性心血管病以及嚴重的外傷和妊娠等都會引起主動脈夾層[3]。其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如下:發(fā)生疼痛、高血壓、心血管癥狀、臟器和肢體缺血、夾層累及患者的內(nèi)臟動脈。羅伊適應模式主要以一般系統(tǒng)、行為模式和壓力應激理論,以及適應理論和人類基本需要為理論指導,促進患者適應治療,控制刺激[4]。對其適應的模式進行擴展,對患者的行為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并依據(jù)對患者評估的情況執(zhí)行護理干預,從而改變或者減弱刺激[5]。依據(jù)患者護理干預后的行為和干預前設立的目標對比,再對護理干預進行及時調(diào)整。這種模式更具有針對性,能較好的鞏固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降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升其生活質(zhì)量[6]。
本研究顯示,試驗組抑郁、焦慮評分及疼痛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經(jīng)過采用羅伊適應模式之后,患者負面情緒、疼痛有所緩解。究其原因是為其營造舒適環(huán)境,開導其心情,可促進患者心理趨于穩(wěn)定。而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物,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疼苦。另外,試驗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常規(guī)組(P<0.05),提示經(jīng)過采用羅伊適應模式之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提升。
綜上所述,羅伊適應模式在主動脈夾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效果良好,可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減輕疼痛,促進患者血壓和心率趨于正常,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