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李旺,林米花,梁芷銘,鄧哺記
陽江市人民醫(yī)院 藥學部,廣東 陽江 529500
冠心病為臨床常見心臟病,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1]。心力衰竭為冠心病常見并發(fā)癥,表現以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為主。冠心病心力衰竭為冠心病的末期,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臨床中治療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常采用介入、溶栓治療,可有效改善冠狀動脈管腔狹窄情況,但因時間窗限制,常規(guī)治療的臨床療效未得到臨床普遍認可,因此藥物治療是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療方法。磷酸肌酸鈉為心肌功能藥物,是肌肉收縮中能量代謝的高能化合物,可提高氧自由基清除酶活力。在本次研究中選擇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磷酸肌酸鈉治療,觀察組聯(lián)合丹參多酚鹽和磷酸治療,觀察臨床療效?,F報告如下。
選擇陽江市人民醫(yī)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齡(59.85±6.27)歲,冠心病病程2~15年,平均(7.42±2.19)年,心功能分級(NYHA)分級:Ⅱ級21例、Ⅲ級19例。觀察組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齡(60.07±6.07)歲,冠心病病程3~15年,平均(7.01±1.59)年,心功能分級(NYHA)分級:Ⅱ級25例、Ⅲ級15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具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冠心病診斷以《臨床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3]為準,心力衰竭診斷以《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為準[4];年齡40~70歲;患者及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對所選藥物具有禁忌證的患者;臨床資料不完善。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采用基礎治療,如利尿劑、抗血小板藥物、磷酸酯類藥物等。對照組采用磷酸肌酸鈉(吉林英聯(lián)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8621)1g置入0.9%氯化鈉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加用丹參多酚酸鹽(上海綠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248)200mg置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者各治療2周。
患者在治療前后采集空腹周靜脈血4mL,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管緊張素II(angiotensin Ⅱ,Ang 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治療前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和細胞凋亡抑制因子(Fas/APO-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6min步行實驗(6-MWT)[5]及Lee心力衰竭積分[6]。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Ang Ⅱ和ALD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Ang Ⅱ和ALD水平較治療前下降(P<0.05),且觀察組Ang Ⅱ和ALD水平較對照組降低更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Ang Ⅱ和ALD 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Ang Ⅱ和ALD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BNP、LVEF和Fas/APO-1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BNP、Fas/APO-1水平較治療前下降,LVEF較治療前上升(P<0.05),且觀察組BNP、Fas/APO-1水平[(401.10±46.28)pg/mL、(3.04±0.39)μg/L]低于對照組[(504.12±61.07)pg/mL、(3.71±0.42)μg/L],LVEF(48.97±3.80)%高于對照組(44.80±3.12)%(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肌細胞因子水平()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肌細胞因子水平()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6-MWT和Lee心力衰竭積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6-MWT較治療前升高,Lee心力衰竭積分較治療前降低(P<0.05);觀察組6-MWT較對照組升高更明顯,Lee心力衰竭積分較對照組降低更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6-MWT 和Lee 心力衰竭積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6-MWT 和Lee 心力衰竭積分()
慢性心力衰竭為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導致心室壓力或容量負荷過重,排血量下降導致[7]。心力衰竭的發(fā)病易導致心肌代謝失常,且心力衰竭的出現也會導致代謝紊亂的加重。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病機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引起血管腔狹窄/阻塞導致心肌缺血和缺氧的心臟病,病情長期反復導致心力衰竭的出現[8-9]。心肌細胞能量代謝障礙為心力衰竭出現的重要原因,磷酸肌酸為肌肉收縮能量代謝的重要高能化合物,在機體心肌和骨骼肌中分布較為廣泛。針對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療以利尿劑、硝酸酯類藥為主,可改善心肌血液分布及血管擴張。心肌缺氧缺血時,磷酸肌酸轉化為三磷酸腺苷,可改善心肌功能,對抑制心肌細胞凋亡具有重要作用[10]。磷酸肌酸鈉為外源性磷酸肌酸,可為心肌細胞提供能量,改善壓力射血量,從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11-12]。有研究表明,心衰為全身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激活的綜合征,Ang Ⅱ和ALD出現升高的同時,經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的激活,RAAS參與心衰時中樞調節(jié)神經[13]。丹參多酚酸鹽為丹參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劑,成分中丹參乙酸鎂可清除自由基,對纖維蛋白溶解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改善心功能。在國內學者的研究中,通過丹參多酚酸鹽和磷酸肌酸鈉對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療,結果表明患者的LVEF和6min步行實驗高于對照組,且總有效率顯著提高[14]。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觀察組Ang Ⅱ、ALD、BNP、Fas/APO-1水平較對照組降低明顯,LVEF較對照組升高明顯。表明了丹參多酚酸鹽聯(lián)合磷酸肌酸鈉對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RAAS激活,減少心肌細胞凋亡。
綜上所述,聯(lián)合丹參多酚酸鹽和磷酸肌酸鈉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改善Ang Ⅱ和ALD水平,激活RAAS系統(tǒng),減少心肌細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