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明
[摘要] 堅持學生為本,遵循教育規(guī)律,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雙減”政策的基本原則。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更多重視。多動癥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兒童心理行為障礙,逐漸走入大眾視野。當班級中出現(xiàn)多動癥兒童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正視問題,積極引導;正向強化,負向消退;轉移視線,釋放精力。
[關鍵詞] 兒童多動癥;教育案例;教育策略
小學是人生的開端,一年級是小學的開端。一年級的學生要從幼兒園玩樂、悠閑的狀態(tài)向全天的、規(guī)范的學習生涯過渡,逐步實現(xiàn)身份的轉變。當進入規(guī)范的學習狀態(tài)中,學生的一些問題開始暴露,成為班級中的“問題學生”,而其中一小部分學生不僅是學習習慣的問題,而且他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兒童多動癥,全稱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是兒童常見的一種以行為障礙為特征的綜合征。這一類疾病的癥狀一般在7歲前表現(xiàn)出來,8—10歲為發(fā)病高峰期。其主要表現(xiàn)為活動過多、注意力缺陷、沖動任性、學習困難、易出現(xiàn)行為問題等。筆者任教班級就有這樣一名學生。
一、案例描述
剛開學,小曲的問題還沒有顯現(xiàn),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曲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男洗手間因遠離老師辦公室,保潔人員打掃頻率高,里面干凈衛(wèi)生,成了男孩子們在學校里最為放松的地方。小曲在這里與同學之間發(fā)生了很多故事。開學第二周,小曲同學就在男衛(wèi)生間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好戲”。他把靠窗的隔間門鎖上,通過翻越窗臺的方式從隔間里“逃”了出來。通過溝通得知,他翻窗戶是因為幾個男生在衛(wèi)生間里聊天,大家都在說自己最勇敢的一次經(jīng)歷,這勾起了小曲同學的好勝心。他看中了“無辜”的窗臺,準備表現(xiàn)一下。其他男同學雖然都敢說,但是真要翻起窗戶來,沒人敢照做。然而,小曲一門心思認定誰爬上去誰最牛,于是有了上述的一幕。
“翻窗戶”事件剛過去沒多久,小曲又在衛(wèi)生間做出了幾次驚人的舉動。小曲和同學在衛(wèi)生間打鬧之后,聯(lián)合幾個同學把另一個同學關在廁所隔間里,不讓他出來;在和小楊同學打鬧的過程中,由于力氣過大,把廁所隔間的木門卸了下來;拿打掃廁所的拖把打架,往對方臉上甩拖把,對同學極其不尊重……除了廁所事件,小曲在班上也容易和同學起沖突。在排隊批閱作業(yè)的時候,他會無緣無故地推同學;上課時,他會把腳放到別人的椅子上,不時踢別人一腳;上興趣班的時候,因為其他班級的女生說了一句:“你們別說話了!”他就伸手打了那名女同學;在地上撿到別人的帽子,他不找失主,反而徑直扔進垃圾桶。
小曲不僅和同學相處時有困難,在課上對任課教師也缺乏敬畏心。在課堂上,小曲和同學扔紙團、紙屑是常態(tài)。尤其是性格溫和的老師上課時,他更加肆無忌憚,直接在老師面前扔鉛筆、尺子、橡皮等文具。老師屢次提醒仍不改正,嚴重擾亂課堂紀律,影響課堂進度。
無論是課上的問題,還是課下的沖突,小曲都認為自己沒有錯。之所以會打人、扔東西,都是別人先招惹他造成的。有一次,筆者因為行為問題和小曲溝通時,小曲脫口而出,是另一位同學打他,這位同學一臉無辜。筆者從側面得知,這位同學一直在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并沒有打他。每當小曲犯了錯誤,經(jīng)過溝通后,他都會口口聲聲地保證自己再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了,可沒過多久,他又會犯同樣的錯誤。
從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小曲敏感、沖動,一旦觸及興奮點他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相處時,小曲容易誤解別人,進而出現(xiàn)過激反應;小曲思維單一,做事不考慮后果,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比較粗魯;專注力差,容易影響別人或者受別人影響;犯錯誤時,小曲第一時間不去反思自己的問題,反而習慣性地推卸責任,甚至會用撒謊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嚴重缺乏自制力,對于自己的承諾,很難去執(zhí)行。
對于小曲的種種行為,班級甚至整個年級的同學都怨聲載道。經(jīng)過多次溝通后,家長才告訴我,曾帶小曲到專業(yè)機構做過檢查,孩子有多動癥傾向。對孩子的行為問題曾安排過專項訓練,但因為疫情擱置了。孩子的種種問題在入學之前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二、解決方案
“雙減”政策的目的是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即在“雙減”過程中,學校堅持以學生為本,遵循教育規(guī)律,著眼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因此,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班主任,筆者認識如果不能很好地幫助小曲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妥善處理小曲的問題,班風勢必會受到影響。因此,針對小曲的問題,筆者采取了如下措施:
1.及時溝通,發(fā)現(xiàn)問題
小曲犯錯誤的原因主要是他從未意識到問題的所在,比如翻窗戶,在他看來自己勇敢極了。他認為在廁所里的種種行為,都只是和同學在玩鬧。因此,當他犯錯誤時,筆者會第一時間與小曲溝通,幫助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告訴他翻窗戶、拆卸木門非常危險,玩拖把、扔廁紙很不衛(wèi)生,還影響了其他同學上洗手間,也不尊重保潔人員的勞動成果;上課一系列的小動作,不僅影響了自己,還影響了全班同學的學習。每次犯錯誤,筆者都會首先幫助他意識到問題所在,然后帶著他去給受到影響的同學、老師和工作人員道歉,還會帶著他整理衛(wèi)生間,讓他明白做錯事要勇于承擔后果。最后與家長溝通,引導家長在家繼續(xù)對孩子進行教育。
2.約法三章,少犯錯誤
每次溝通之后,小曲在一些比較大的行為問題上會有所改善,但是在一些小問題上容易出現(xiàn)反復。比如,與同學相處總會發(fā)生沖突。課上總是開小差、扔東西,行為難以自控。面對小曲常犯的錯誤,筆者決定和小曲約法三章,即每次去洗手間一定要征得老師同意或讓老師陪同;每次想要動手之前先冷靜5秒鐘;在犯錯誤后,先反思自己的問題。筆者還把約法三章的內容做出表格打印下來,貼在小曲的筆袋上,隨時提醒小曲,每次小曲做到了就在相應內容的表格中畫一個笑臉,沒做到就畫一個哭臉。經(jīng)過近一個學期的訓練,小曲沖動犯錯的行為明顯減少,得到的笑臉也越來越多。
3.拆解任務,降低難度
多動癥兒童最突出的表現(xiàn)之一是注意力難以集中,持續(xù)時間短,容易受外界干擾而分心;缺乏自控力,做事有始無終,容易半途而廢。小曲的行為與上述表現(xiàn)十分吻合,注意力難以集中會引發(fā)許多其他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拆解任務,讓小曲能在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段完成一定的任務,從而降低難度。比如,在行為問題上,同班的小楊喜歡招惹小曲,以激怒小曲為樂。每當小曲和小楊聚在一起時,小曲總能引發(fā)一些大事件,而肇事者小楊早已見勢不妙,逃之夭夭。在沒辦法杜絕小曲和同學起沖突的情況下,需要優(yōu)先避免比較危險、影響比較大的問題發(fā)生。因此,首要任務是讓小曲遠離小楊,避免在受到挑釁之后做出沖動的行為。
面對小曲在課上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問題,筆者也與科任教師溝通,盡可能給小曲一些表現(xiàn)的機會,如課間幫忙收發(fā)作業(yè)、幫同學整理桌椅等,課間多活動能幫助緩解他在課上的多動和注意力分散的問題;課上引導他回答問題,為其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從而激發(fā)他內在的自控力;在關注到他注意力分散比較嚴重的時候,允許他在教室后方輕聲走動,避免給其他同學造成更大的影響。這些做法能將一節(jié)課分為多個時間段,不要求小曲在每一個時間段內都非常專注,但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小曲能保持較高的專注力,能保證課堂的順利進行。
4.發(fā)現(xiàn)優(yōu)點,鼓勵教育
像小曲這樣的學生也并非全是缺點,沒有優(yōu)點。他性格外向,膽子大,喜歡幫助他人。因為小曲的不良行為,很多同學都對小曲有偏見,有時即便是別的同學引發(fā)沖突在先,但大家也不相信小曲,認定是小曲先動手,而同學們的不信任讓小曲更加狂躁不安。因此,在小曲表現(xiàn)突出時,我會抓住機會,給予及時稱贊和表揚。這樣可以幫助小曲,讓全班同學意識到老師對事不對人,對所有同學都一視同仁。這樣循循善誘,不僅能幫助小曲樹立自信心,從而提升自控力,還能引導班級學生去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促進班級良好氛圍的形成。
5.轉移視線,釋放精力
多動癥兒童一般活動量較大。在很多場合,經(jīng)常會處于不停活動的狀態(tài)中。因此,有事做常常是避免多動癥兒童“闖禍”的關鍵。像小曲這樣的學生精力旺盛,坐不住是常態(tài),可以找到學生的興趣點進行引導。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小曲安靜的時候喜歡畫畫。筆者因勢利導,請家長幫助孩子準備了一個圖畫本,在他沖動難以平復的時候,引導他靜下心來畫畫,轉移注意力,讓他把自己想做的事通過圖畫的方式表達出來,看看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筆者還鼓勵小曲進行繪本創(chuàng)作,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通過圖畫和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通過繪畫,小曲也能正視自己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從而避免再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此外,中午午休時間,為了避免小曲在教室里制造聲響,影響同學們休息,筆者特意向學校申請,讓小曲中午可以去操場活動。小曲母親中午有時間的時候,也可以接孩子出去玩一會兒,幫助孩子消耗過剩的精力。
三、教育反思
每個班級或多或少都會有“問題學生”,有的只是單純的行為習慣需要規(guī)范,有的像小曲一樣因為受到心理或者病理原因的影響,無法很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針對多動癥兒童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正視問題,強化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對于負面行為,進行消退訓練。同時,轉移視線,釋放過多精力。還要學會與家長合作,協(xié)同育人。
新時期教育背景下,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不僅僅是培養(yǎng)會學習的人,更是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能夠適應新時代要求的人,正如《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對班主任的管理角色進行的明確定位:“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并應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币虼耍P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是班主任的責任。我們在從教的道路上,會碰見各種各樣的學生,我們需要帶領每一位學生往前走,雖然過程很艱難,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和耐心,但是我們相信每一位學生都像花園里的花朵一樣,有不同的花期。讓我們用心呵護,靜待每一朵花蕾的綻放吧!
[參考文獻]
[1]李博,李文才.兒童多動癥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干預措施[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