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雯婕
人們常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币灿腥苏f:“以退為進?!惫湃擞醒裕骸氨娙酥M,未始不為退;賢人之退,未始不為進?!笨梢姡⑸硖幨理氝M退有度,方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何謂“賢人之退”?當年晉文公退避三舍,最終將楚軍一舉擊破,穩(wěn)固了霸主地位,這樣的“退”何嘗不是一種“進”?楚將輕敵而貿(mào)然前進,卻落得倉皇而逃的結(jié)局,這樣的“進”又何嘗不是一種“退”?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外示弱求和于吳,內(nèi)取十年生聚、富國強兵之策,終滅掉吳國,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因此,賢人之退可謂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前進。
同樣,在為人處世中,“退”也不失為一種智慧。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時,有時退一步海闊天空,既保留自己的意見,也尊重他人的想法,避免針鋒相對,相互給個臺階,各退一步,不僅使相處更加融洽,也會贏得他人的敬重?!恫烁T》中有言:“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羚羊觸藩,如何安樂?”智者懂得審時度勢,不把退讓當作恥辱,而是當作“進”的技巧。
“前進”看似是強者的代名詞,人人都追求前進,然而一味求進卻反而會后退。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當下,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追求“進”。一些人背負著巨大的壓力,陷入“內(nèi)卷”的焦慮之中,每天疲于奔命,卻碌碌無為。生活不止是趕路,沿途風景也不錯,我們應(yīng)該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小憩一下,調(diào)整好狀態(tài)才能事半功倍。
但是,“不進則退”同樣給我們敲響警鐘。社會日新月異,時代在進步,文明在延續(xù),一切都在向前走。當我們明確了前進的方向,我們就要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不能退縮。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若不前進,就會被時代拋在身后;若不前進,將會失去進步的主動權(quán)。當機遇擺在眼前,我們勢必要牢牢把握住,在該進時,決不退縮!
“退”與“進”是一門學問,不能一味退讓,也不可一味求進,要辯證地思考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把握好時機,該進則進,當退則退。進退有度,左右有局,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