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玉保
“義”是“義”的簡體字,“義”是會意字,從我,從羊?!拔摇笔潜鳎ㄒ徽f是祭祀屠牲的刀),又表儀仗;“羊”表祭牲。表儀仗的“我”、表祭牲的“羊”都與祭祀相關,而祭祀是古代的大事,所以“義”關聯(lián)重大層面,具有神圣性、道德規(guī)范性?!傲x”是“儀”的古字,“義”的本義是:正義,合宜的道德、行為或道理。從造字的理據來看,“義”強調的是要符合公認的道德標準,要具有積極意義,關注的是國家、社會、集體、他人的權益,視角是對外的,具有“社會性、客觀性”的語義特征。“義”可以理解為“事之宜”,所以,就有詞語“見義勇為”“義無反顧”“義不容辭”“俠肝義膽”“仗義執(zhí)言”“義薄云天”,等等。
“意”也是會意字,從心從音,是心之音,是內心世界的想法,本義是:心志,心意。從造字理據來說,“意”與個人的思維和意識相關的,是人的內心活動方面的,具有“個人性、主觀性”的語義特征。
因此,可以說,“義”從集體角度出發(fā),表達客觀和社會要求,關注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意”從個人角度出發(fā),表達主觀愿望和追求,關注自身的內心。
因為“義”與“意”的區(qū)別,所以產生了不同的成語:斷章取義、言簡義豐、顧名思義、開宗明義,等等;言簡意賅、言不盡意、言不達意、意猶未盡,等等。前四個成語中的“義”是“語義、含義”的意思,后四個成語中的“意”是“意思、想法、看法”的意思。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對“意”的解釋:意1yì①心愿;意向:任~|滿~|本~|來~。②語言文字等的意義:語~|詞不達~。③意料;料想:~外|出其不~。④思想;想法:立~|創(chuàng)~。
從《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的解釋來看,“義”與“意”有較大區(qū)別,所以它們各自構成不同的詞,如:語義、義素、義項、釋義、理性義、色彩義,等等;如:意味、意思、意蘊、會意、真意,等等。前者是指語言本身的意思,后者是指語言當中包含或隱含的意思。兩者構詞有明顯區(qū)別,正反映了“義”與“意”的不同。
從《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的釋義來看,在現代漢語中“義”與“意”都是構詞語素,一般不能獨立運用。其中“義④”與“意1②”的解釋雖然很接近,只是前者比后者語義要寬泛,卻構成一系列意義相區(qū)別的同音詞。以下我們嘗試辨析。
(1)佛經中的“呵呵”連用有時只是一種語氣詞,并無實義,多見于偈頌、咒語中。(《光明日報》2018 年11月16日)
(2)中國經驗適合尼日利亞的發(fā)展需求。中國在真心實意地幫助我們。學好中文肯定大有可為。(《人民日報》2021年5月11日)
(3)在3月16日進行了活動加碼升級,為用戶傳遞了自己的一份真心和實意。(東方網,2022年3月16日)
不難看出,“實義”與“實意”有明顯區(qū)別,“實義”是指字詞具有的實在意義,跟虛化的意義相反;“實意”是指實在的心意,跟“虛情假意”相反。
再通過實際用例對“新義”與“新意”二詞進行對比:
(4)古籍借助文字、圖畫、視頻等多樣形式被賦予時代新義,正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保護。(《人民日報》2022年4月19日)
(5)戲曲在一次次充滿新意的嘗試中,贏得了更多人的喜愛,展現著傳統(tǒng)藝術的時代新義。(《人民日報》2022年4月11日)
(6)把歷史和詩穿插在一起進行教學,這樣的課堂無疑是很有新意和深度的。(中國青年網,2020 年7 月21日)
(7)多國分析人士認為,這一倡議并無新意,只是過去相關倡議的再包裝,資金籌集面臨較大困難,恐怕又是一個“畫大餅”之舉。(新華網,2022年6月30日)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到,“新義”與“新意”是有較大區(qū)別的,前者是指新的意義、新的思想,是較為宏觀的;后者是指新的見解、新的想法、新的意境,是較為具體的。兩者不可以互相替換。
比較用例可以看出,“實義”、“新義”中的“義”是指語素本身具有的語言意義或合宜的積極意義,帶客觀性;而“實意”、“新意”中的“意”是指語言所表達、所體現或所反映出來的意思,包括言內義和言外意,帶主觀性。
(8)語義信息是指任何有含義的語言、文字、數據、符號等提供的信息,也可以說,語義信息就是日常語言所包含的信息。(人民網,2016年4月29日)
(9)在他看來,互聯(lián)網發(fā)展帶來語言交際發(fā)展,及時消除代際差別、融入新的語義系統(tǒng)很有必要。(《解放日報》2020年11月19日)
(10)兩段歌詞中的第一層次,“好一朵鮮花”語意隨便,難以琢磨;第二層次,“好一朵茉莉花”則語意穩(wěn)定,都是“好一朵”起贊在前……(《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7年5月12日)
(11)網絡文學的書寫主要采用口語語體系統(tǒng),有著句式單純、語意淺顯、文體活潑等修辭特點,更多地保留了口語交際現實語境的形象色彩和感性特點,能夠在讀者快速閱讀中形成生動活潑的審美體驗。(《光明日報》2022年4月27日)
比較上面的用例可以看到,“語義”就是語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意義,主要是詞語的意義;而“語意”則主要是詞語通過組合產生的意義,或蘊含的意義,是話語表達出來的意義。
(12)“橫”的本義是“闌木”,因為這個義項與“橫”字的形體相契合?!皺M”是一個形聲字,“木”表示它的意義類別,“黃”提示它的讀音。(《光明日報》2022 年6 月19日)
(13)在此意義上,遏制過度包裝,實際也有助于讓月餅、粽子等節(jié)日禮品,回歸它的本意,讓人情往來返璞歸真。(《光明日報》2022年5月30日)
(14)幫助其了解“暴走”的初衷和本意,引導其在法律和秩序的框架內去暴走,同時也可以考慮劃定活動區(qū)域和范圍,控制人數,以不擾民、不擾亂社會秩序為前提。(《工人日報》2017年8月23日)
(15)美可以追求,但健康才是本意,“身材可以關注但不必過度,更不必焦慮,自然而然地做自己也是一種美?!保ā稉P子晚報》2022年6月27日)
從以上用例來看,“本義”是字詞本身能夠追溯到的最初意義,“本意”是表達者主觀上本來的想法、意思。
(16)相較于其他文體,古詩的一大特點就是短小精悍,講求用雅致凝練的語言實現抒情表義,含義深長的同時又追求音韻協(xié)調,朗朗上口,易于記誦。(《人民日報》2022年4月15日)
(17)195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角號碼新詞典》(第一版)中,“喔”的注音是“o ㄛ 哦 陰平”(“o”為本詞典中使用的《拉丁化新文字北方話方案》中的單韻母代表字母,“ㄛ”為注音字母,“哦”是示范漢字,“陰平”為聲調),表義為“1:雞叫的聲音;2:感嘆詞”。(《光明日報》2022年1月9日)
(18)除凝聚人心、傳情達意,戰(zhàn)疫中的語言還發(fā)揮準確表義的基本功能。(《人民日報》2020年3月20日)
(19)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這幾個難題,無論是哪種民主政體形式,都可能存在誤導的表意、被挾持的表意和偏離科學合理的表意的狀況。(《光明日報》2021 年12月15日)
(20)當科技與藝術深度融合,科技已不僅僅是手段、工具、元素,其本身也承載起表意的作用、人文的溫度。(《人民日報》2022年3月3日)
“表義”是詞語表達出來的意思,而“表意”是主體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前者有客觀性,后者有主觀性。
(21)推動鄉(xiāng)村振興、促進當地村民脫貧致富,是和君小鎮(zhèn)的必備題義。(《經濟日報》2020年5月8日)
(22)他的《馬一浮與國學》雖以題義名書,實際上卻是關于馬先生的學術思想傳論,既梳理傳主的生平志事,又探究其學術思想。(《光明日報》2020 年4 月20日)
(23)創(chuàng)作于1973 年的《雛鷹展翅》,用寫實的手法描繪年輕人學習舞劍的畫面,英姿颯爽的少女擺出利落的姿態(tài),像一只羽毛漸豐的雛鷹呼應了題意。(人民網,2022年2月23日)
(24)正因為“沉舟”這一聯(lián)詩突然振起,一變前面?zhèn)械统恋那檎{,尾聯(lián)便順勢而下,寫道:“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秉c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中青在線,2021年7月26日)
(25)學會分析、理解題意,經過邏輯推理進行歸納總結,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課堂化,將抽象的數學轉化為有趣、生動,易于理解的事物……(東方網,2021年2月23日)
比較以上用例可以看到,“題義”是題目的文字所表達的意義,而“題意”是題目所蘊涵的意義?!邦}義”是表層的,可以從字面直接推知;“題意”是內含的,需要聯(lián)系語境來理解。語境包括上下文語境和時代背景、社會環(huán)境、人與物、所處場景等。
“義”與“意”從字源和造字理據上看,它們是相互區(qū)別的,但在語言運用和演化過程中,它們產生了交集和近義關系。兩者與相同語素構成的詞當中有意義區(qū)別較小的,大同中有小異,比較近年來報刊和網絡的實際用例,可以看出這方面的情況。
(26)繼承傳統(tǒng)古文經典的核心,是對文言文詞匯和句法、句義的理解。(《新華日報》2020年4月10日)
(27)“匯注”羅列各家“字詞義詮釋、句義段義以及天文地理等考釋”,從不同角度予以申說……(《人民日報》2020年12月15日)
(28)在這類體式中,語錄的意義是由語錄句義、語錄涉及的對象和語錄產生的語境結合起來形成的。(《光明日報》2019年3月2日)
(29)然后通過神經網絡,學習哪些詞對于最后完整表達句意的幫助更大,進而分配不同的權重。(《科技日報》2020年7月23日)
(30)句意表達不準確,知識和信息不能有效傳達,讀者的閱讀目的便無法實現。(《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0年8月11日)
(31)“天地之大,黎元為本”出自唐太宗李世民所作《晉宣帝總論》。黎元,亦作黎玄,古代指百姓民眾。句意是說,天地之大無所不包,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光明日報》2021年6月10日)
從這幾個用例來看,“句義”與“句意”都是指“句子的意思、意義”。這兩者沒有明顯區(qū)別,是被混用的。
先看《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對“含”的解釋:
再看《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對“含義”、“含意”的解釋:
從《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所作的解釋來看,“含義”傾向于指字詞句本體(本身)所具有的意思,是未進入運用就具有的、靜態(tài)的意義,非主觀認識或附加的;而“含意”則是運用中的語言表達出來的意思,是動態(tài)的意義,有主觀色彩或附加色彩。但從實際用例來看,并沒有完全把“含義”與“含意”區(qū)分開來使用,而是混用的比較多。比如:
(32)一起學習冬奧新知識,你知道冬奧會獎牌“同心”的含義嗎?(中國青年網,2021年11月8日)
(33)他指出,學者在利用文字材料時,如不能對古人所言所記的真實性和真正含義進行考實,就會落入“語言陷阱”,誤導研究結果。(《光明日報》2022 年4 月16日)
(34)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將專題發(fā)布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典型案例,以便進一步準確把握司法解釋條文的含義,指導各級法院正確適用司法解釋。(新華網,2021年3月4日)
(35)八經卦就像成熟的文字一樣,每一卦都有它的含意,每卦的義項《說卦》最早對其作了闡述。(《光明日報》2021年9月6日)
(36)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12 日發(fā)表文章稱,馮小剛提議“恢復有含意的繁體字”,不是徹底的“廢簡復繁”,只是做出“小修正”,看起來更易于接近實際。(中國新聞網,2015年3月12日)
(37)“孝順”一詞有兩方面的含意,即盡心奉養(yǎng)父母和順從老人意愿,兩者不可偏廢。(中國青年網,2013年10月27日)
從實際用例來看,“含義”與“含意”沒有明顯區(qū)別,大致是混用的。因為“含義”與“含意”的共同語素“含”有“包含”的意思,是內在的,帶主觀性。因此,“含義”與“含意”,還有“涵義”,是區(qū)別相當小的近義詞。
下面看《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對“涵”與“涵義”的解釋:
涵:hán ①包含;包容~養(yǎng)|?!?。②指涵洞:橋~(橋和涵洞)。
涵義:hányì 同“含義”。
(38)目前開展的工作普遍存在生態(tài)涵義不夠明確、健康涵義不夠系統(tǒng)等問題……(人民網,2022 年2月28日)
(39)賦予其更重要的政策涵義,探索通過便利化的金融服務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中國經濟網,2022年4月1日)
(40)之后,黃老師又結合字形講解了“爭、足、信、歪、臭”等字的涵義。(人民網·山東頻道,2021 年12 月30日)
從這些實際用例來看,“含義”、“涵義”與“含意”的區(qū)別不太明顯,它們既指詞句本身所具有的語義,又指運用中的話語所產生的意思?!昂x”與“涵義”是通用的,兩者相比,“涵義”更加書面化,使用頻率要低。
兩者都可以與“會話”組合成“會話含義”、“會話含意”,但沒有“會話涵義”的組合。
“會話含義”與“會話含意”這兩者是等義詞,如下面的例子中,既用“會話含義”,也用“會話含意”,不加區(qū)分。
(41)特邀講者就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的安全、當前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研究的最新進展、以及會話含義理解的神經科學基礎等重要方向進行了深入剖析,并對未來發(fā)展方向和挑戰(zhàn)性問題進行了探討。(環(huán)球網,2018年7月30日)
(42)根據會話含意與語境之間的關系,可分為一般會話含義(generalized implicature)和特殊會話含義(particularized implicature)。(環(huán)球網,2018年7月30日)
要完全理解話語、文章,就需要在準確理解其中之“義”的基礎上,才能達到對“意”的正確理解。也就是說,只有先理解了語言本身表達的“義”,然后才能進一步理解其中含有的“意”。“意”需要聯(lián)系語境、在運用中加以理解,實現“因文定義”(王力先生語)。例如:
(43)今天好熱呀!
從語言本身表達的“義”來看,是說“今天溫度高”;而從實際要表達的“意”來看,可能是要求“開空調降溫”,所以“義”與“意”是需要區(qū)別理解的。
然而,“義”與“意”又不是沒有關聯(lián)、不相容的,舉《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對“會意”的解釋來看:
會意1:huìy六書之一。會意是說字的整體的意義由部分的意義合成,如“信”字?!叭搜詾樾拧?,“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表示人說的話有信用。
“會意”作為六書之一,是說一個字的字義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會合而成的,其構成形式本來應該是“會義”;而實際構成形式卻是“會意”,這說明“義”與“意”有可以通用之處,不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義”與“意”之間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不是平行不相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