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峻 (浙江省樂清市城南第一小學,325600)
“教會”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和專項運動技能。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學”的獲得首先是通過“單一身體練習”而實現(xiàn)的。身體練習可以是1個單一技術動作的練習,也可以是2項技術結合的1項身體練習,還可以是1個不完整的技術(或動作)?!墩憬≈行W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浙江省綱要》)中也強調(diào),體育知識與技能的習得需經(jīng)過教學內(nèi)容的“單一”化練習而實現(xiàn)。因此,明確單一的身體練習的基礎性是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的關鍵。同時,基于《浙江省綱要》確立的“方法是內(nèi)容”及“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單元的教學思想,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在構架每一課時教學設計時,不同的“方法”其“單一練習”的設計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動作方法凸顯“學”,練習方法凸顯“練”,運用方法凸顯“用”。如,水平二(三年級)足球腳內(nèi)側(cè)傳球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其動作方法、練習方法、運用方法中的“單一練習”的設計就明顯不同(表1)。
表1 水平二《足球:腳內(nèi)側(cè)傳球》單元設計中各種“方法”例舉
如何將零散知識與技能通過一定的規(guī)則組合成有聯(lián)系的、有層次的、有規(guī)律的立體結構,并使之條理化、綱領化和整體化?體育教學中最簡單、最基本的結構化知識與技能就是2個或以上的技術動作組合起來。結構化要求下的組合練習設計通常有以下4種方式。
這是日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組合練習設計方式,如,籃球項目中的運球、傳接球、投籃屬于同一個項目內(nèi)的單一動作技術,它們之間可以組合成“運球+傳接球”“運球+投籃”“傳接球+投籃”組合練習,還可以組合為“運球+傳接球+投籃”等更為復雜的組合練習。再如:前滾翻、后滾翻、挺身跳等動作都是體操技巧項目中的單一動作,通過組合,可以項目間的組合,可以組合成“前滾翻+后滾翻”“后滾翻+挺身跳”“前滾翻+后滾翻+挺身跳”等組合動作練習。
田徑、體操、球類等屬于不同的項目,各項目內(nèi)又包含多種小項目,如,田徑中有跑、跳、投項目,體操中有技巧與器械體操(單杠、雙杠、支撐跳躍),球類項目中有籃球、足球、排球等項目,不同項目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可以組成豐富而巧妙的組合練習,這也是課堂教學中結構化知識與技能的特征所需求的。如,前滾翻+加速跑、籃球傳接球+移動等。不同項目內(nèi)的結構化組合不僅增加了練習的多樣性,而且增強了練習的趣味性與挑戰(zhàn)性。
任何一個動作的完成都需要一定體能的保障,或基本體能,或?qū)m楏w能,項目與體能的組合也是常用的一種結構化結合方式。如,原地縱跳+蹲踞式跳遠、籃球傳接球+俯臥撐、持球深蹬+投擲實心球等。原地縱跳、俯臥撐、持球深蹬是體能練習,同相應的動作巧妙地組合成一個完成組合動作練習,既能發(fā)展相應的體能,又能復習鞏固單一動作技術。
結構化教學的價值在于解決實際或?qū)崙?zhàn)問題,尤其是球類項目的教學中,需要把一些簡單的對抗與戰(zhàn)術結合起來進行練習,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知道單一的知識技能“是什么”,還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學”和“怎么用”,進而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運動能力。
如,“雙手胸前傳球”與“雙手頭上傳球”這2個動作都是籃球比賽中常用的動作技術,這2個動作的作用價值是不同的,雙手胸前傳球常用于近距離的傳球,雙手頭上傳球常用于遠距離傳球及搶斷籃板后發(fā)動快攻而采用的最有效的傳球方法.在設計結構化組合練習時,需要把簡單的“防守”“搶斷籃板球”“策應”“掩護”等戰(zhàn)術與之組合,如,防守+雙手胸前傳球、搶籃板球+雙手頭上傳球等。通過這種結構化組合方式的學練,讓學生能更加領會到項目的價值,發(fā)展學生運動能力。
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教學缺乏現(xiàn)實的比賽情境與生活場景的介入,不能讓學生達到“懂、會、用”的效果,尤其是像球類這樣開放式運動技能必須根據(jù)運動項目特征,需要在開放的場域下學練。在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中,根據(jù)項目特征和單一動作技術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通過比賽、展示及游戲規(guī)則引導,創(chuàng)設真實的、有針對性的比賽、展示及游戲情境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如籃球、足球、排球等球類項目,可以設計2VS2、3VS3或以少打多比賽;武術、健美操、啦啦操等這類表演性較強的項目,可以設計創(chuàng)編、小組、集體等展示賽;體操技巧與田徑中的跑、跳、投等基本身體活動項目可以與生活中的情境結合,設計生活化的游戲,如,高跳下前滾翻游戲、后跳下后滾翻游戲、打地鼠游戲等,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動作、練動作、用動作,能夠?qū)W以致用。
“教會”是目的,“勤練”是路徑,“常賽”是手段,教師應以結構化、情境化的教學思維,努力實現(xiàn)“教會、勤練、常賽”的一致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