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嬌嬌,許靜茹,李志峰,譚妍,向堯
重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重慶 400042
寄生蟲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其流行狀況也是衡量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標志[1]。經過70 余年的科學防治,我國寄生蟲病防治事業(y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落實和對外交流的蓬勃發(fā)展,瘧疾、血吸蟲病等輸入性寄生蟲病病例時常發(fā)生[3],我國寄生蟲病防治面臨新的挑戰(zhàn)。寄生蟲病防治專業(yè)技術人員是寄生蟲病防治工作的主力軍,隨著我國寄生蟲感染率的快速下降,寄生蟲病診斷水平也呈現(xiàn)下降態(tài)勢[4-5]。為了解重慶市各區(qū)(縣)級疾控中心和醫(yī)療機構的寄生蟲病防治診斷能力,促進寄生蟲病防治隊伍建設,受重慶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委托,重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從2016 年開始舉辦重慶市寄生蟲病防治技術競賽,除2020年因疫情原因取消外,至2021 年已累計開展5 次。本文對2016—2021 年重慶市寄生蟲病防治技能競賽成績進行綜合分析。
1.1 參賽人員 重慶市各級疾控、醫(yī)療機構的在職專業(yè)技術人員均可參與競賽,每年各區(qū)(縣)從疾控中心或醫(yī)療機構中選派1~2名選手參賽。參賽人員年齡不超過45周歲,參加過全國寄生蟲病防治技術競賽的人員不得參加。
1.2 競賽內容及規(guī)則 競賽分為理論考試(筆試)和技能操作(實驗)兩部分,滿分200 分,及格分120分。理論考試內容包括血吸蟲病、瘧原蟲、包蟲、蛔蟲、鉤蟲等常見寄生蟲的生活史、病原和診斷知識等。理論考試時間為90 分鐘,滿分100 分,及格分60 分。設判斷題 10 題,每題 1.5 分;單選題 30 題,每題2分;多選題10題,每題2.5分。
技能操作滿分100 分,及格分60 分,內容包括瘧原蟲厚、薄血片制作和染色技術,瘧原蟲蟲種鑒別及計數(shù),常見人體蠕蟲蟲卵的改良加藤片鏡檢。其中,瘧原蟲厚、薄血片制作和染色滿分20分,及格分12分,要求參賽人員在30分鐘內制作3張血片并做吉氏染色。瘧原蟲蟲種鑒別及計數(shù)滿分30分,及格分18分,要求參賽人員在40分鐘內鏡檢5張標本片,每張血片6分,由定性和定量兩部分組成,定性5分,定量1分。定性錯判不得分;定量(瘧原蟲)計數(shù)誤差不超過標準值的20%,得1 分;超過標準值的20%,不得分。改良加藤片鏡檢涉及血吸蟲、蛔蟲、鞭蟲、蟯蟲、肝吸蟲、肺吸蟲、帶絳蟲、布氏姜片吸蟲、曼氏迭宮絳蟲等常見寄生蟲蟲卵的鑒別,滿分50 分,及格分30 分,要求參賽人員在50 分鐘內鏡檢10 張加藤標本片,每張加藤片5 分,僅作定性鑒別,單一感染,錯判不得分;混合感染,錯(多)判一種蟲卵扣2分,錯(多)判兩種蟲卵不得分。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9.0對競賽成績進行分析,采用M(Q1,Q3)描述競賽成績的集中趨勢和離散趨勢。對不同性別、單位性質和地區(qū)選手成績比較采用U檢驗,對不同職稱選手成績比較采用H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參賽人員概況 參賽人員由來自重慶市38 個區(qū)(縣)的選手組成,2016—2021 年參賽人數(shù)分別為73、73、78、76、84 人。每年參賽人員分布中,女性均多于男性,職稱以初級為主,工作地區(qū)主要為市轄區(qū)。2016年僅疾控機構人員參加競賽,2017年醫(yī)療機構人員開始參賽,至2021年醫(yī)療機構人員參賽人數(shù)首次超過疾控機構。見表1。
表1 2016—2021年重慶市參加寄生蟲病防治技術競賽的人員分布
2.2 競賽成績
2.2.1 成績整體分布情況 2016—2021年,參賽選手總成績的中位數(shù)分別為83.50、77.00、88.00、81.00和94.95。其中,技能總成績的中位數(shù)分別為34.00、31.00、36.00、26.00 和40.40;理論成績中位數(shù)分別為47.00、45.00、50.50、53.00、55.25。在各項技能成績中,2016—2021 年瘧疾制片成績中位數(shù)分別為10.00、5.00、10.00、6.00 和10.00,瘧疾鏡檢成績中位數(shù)分別為12.00、10.00、12.00、12.00 和13.60,加藤鏡檢成績中位數(shù)分別為 10.00、14.00、15.00、10.00 和15.00。見表2。
表2 2016—2021年參賽選手各項成績比較[M(Q1,Q3)]
從雷達圖可以看出,選手的理論知識和瘧疾制片的成績較好,平均得分率達到了46.80%~55.10%和48.50%~66.25%;但瘧疾鏡檢和加藤鏡檢的平均得分率較低,分別為19.67%~34.33%和17.00%~35.90%。見圖1。
圖1 2016—2021年參賽選手各考核項目得分率(%)雷達圖
2.2.3 不同人群總成績分布情況 按照性別、職稱、單位性質和所在地區(qū)等因素對2016—2021年參賽選手的總成績分年度進行分層分析,2016—2019年不同類型選手的總成績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2021 年,中高級職稱人員總成績高于初級和初級以下職稱人員,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H=6.65,P=0.04),不同性別、單位性質和所在地區(qū)選手的總成績組間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2016—2021年不同特征選手總成績分布[M(Q1,Q3)]
2.2.4 不同人群理論成績分布情況 對不同類型選手的理論成績分年度進行比較,2016 年,女性選手的理論成績高于男性選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U=753.50,P=0.03);市轄區(qū)選手的理論成績高于市轄縣選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U=379.50,P=0.04);不同職稱選手間的理論成績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2018 年,市轄區(qū)選手的理論成績高于市轄縣選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U=410.00,P=0.03);不同性別、職稱、單位選手的成績組間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2017、2019 和 2020 年,不同性別、職稱、單位和地區(qū)選手的理論成績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2016—2021年不同選手理論成績分布[M(Q1,Q3)]
2.2.5 技能成績分布 對不同類型選手的技能成績進行比較,2016 年女性選手的加藤鏡檢成績高于男性選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U=779.00,P=0.01)。2019 年女性選手的瘧疾制片成績高于男性選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U=775.50,P=0.01)。2021 年中高級職稱人員瘧疾鏡檢成績高于初級和初級以下職稱人員,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H=6.81,P=0.03);來自醫(yī)院的選手瘧疾鏡檢成績高于來自疾控中心的選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U=1 134.00,
P=0.02)。2017年和2018年不同性別、職稱、單位和地區(qū)選手的成績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5。
檢鏡09.50)0藤.0.00.38加14(12.00,1 18(11.00,27.00)827.00 21檢0 20鏡疾.00.81瘧11.00(5.00,13.00)10(5.00,16.00)762.50片制04.10)04.00)疾.2.63.00 0.35瘧13(12.00,1 13(12.85,1 83鏡檢 藤0.0 10 0,12.00)8.000.45 0,12.00)加(6.0.0(6504.50 19 20鏡檢疾6.00 0,9.00)6.00 0,6.00)0.25瘧.0(6.0(0477.00片2.65)0[M(Q1,Q3)]制疾.00.01瘧11.30(10.00,1 12(11.30,14.70)775.50鏡檢00布 藤.0 13.0 160.27分 加749.50績(8.5,18.00)(10.00,21.00)成 檢能 鏡0.0技2018疾5.00 0,14.00)100,15.00)0.45手瘧.0.0703.50選(5(5同 片不 制0.04.00)0.0 21年 疾0.97瘧1212652.00 20(10.00,1(11.00,14.00)016— 檢鏡5 2藤9.00 0,15.00)0,19.00)6.50 0.09加.013.50(5.0(864表2017檢鏡0疾.00,10.00)5.50 0,15.00)0.76瘧10.0(5.0(5489.00片0)制0.00疾.0.00,12.00)0.68瘧10(8.00,11 10.0(8545.50鏡檢藤0,13.00)9.00 0.01加10.00.011.50(5(10.00,20.00)77 2016檢鏡疾100,15.00)9.50 0.13瘧11.00(10.00,16.00).0(544片制0疾.0130.17瘧12(12.00,14.00)(12.00,14.00)685.00征特 別男 女 U值 P值性0.5 007.00)12(9.50,16.50).0 15(11.50,22.00).0 23(13.00,25.60 0.06 5.00(0.00,11.00)0.0 0 10(5.00,15.50).0 16(5.00,17.00)6.81 0.03 5.3 3.72)04.05)04.15)13(12.60,1.6 13(12.75,1.8 13(12.30,11.81 0.40 8.00 0,13.00)0.0 2.03 0.36.0100,12.00)6.00 0,10.00)(6.0(6.5(4 6.00 0,6.00).56.00 6.00 0,6.00)0.29 0.87(4(0.00,12.00).0(0 11.654.00)(10.53,10.05 12(11.30,13.30).2 12(11.30,14.83)1.23 0.54 0.5 00 14(10.75,23.25).0 15(10.00,20.50).0 135,21.00)1.73 0.42.7(5 0,15.25)00)8.00.0.00.00.75 0.69.010105,12.00)(5(5.00,11.7(3 0.5 00 13(11.75,14.25).0 13(11.00,14.00).0 12(7.75,14.00)5.56 0.06 11.00 0,15.00)5.19 0.08.015.00 8.00 0,19.50)(7(11.00,18.50).0(4 5.00 0,10.00)0.0 0.0 2.21 0.33.0100,13.00)100,16.00)(5.0(5.0(5 0.0 00 100,12.00).0.01.94 0.38.0100,10.50)100,12.00)(8.0(8.0(7 10.00 5,18.00)0.02 0.99.210.00 0,20.00)10.00 0,20.00)(7.0(5.0(5 10.00 0,15.00)1.57 0.46.010.00 0,15.00)11.00 0,17.00)(5.0(5.0(5 0.0 00 12(12.00,14.00).0 12(12.00,14.00).0 142.151 0.34級(12.00,14.00)級以下初級 中高稱初H值P值職0.0 0 16(11.75,27.00).0 15(11.00,24.00)835.00 0.72 5.50(0.00,11.00)11.00(5.00,17.00)0.0 1134 0.02 0.3 3.93)04.10)13(12.00,1.8 13(12.90,1 1086.00 0.06 6.00 0,12.00)0.0 0.82.0100,12.00)(6.0(6717.50 6.00 0,9.00).06.00 0,6.00)0.89(0.0(6709.00 0.0 04.00)12(11.30,14.30).0 12(10.70,1 719.00 0.81 0.0 0 15(10.00,22.00).0 140,20.50)0.59.0(9704.50 0 0).0.0 100,15.00)0.35.08.00(5(5.00,11 648.50 0.0 04.00)12(11.00,14.00).0 12(10.00,1 734.00 0.80 13.00 0,18.50)0.22.59.50 0,10.00)86.50(7.0 0)(8 6.00.0(5.00,11 11.00 0,13.50)0.26.0(8186.00 0 0).0.5 100,12.00)0.67.09.00(8(6.50,11 119.50位疾控 醫(yī)院 U值 P值單07.00).00 17(12.00,2.0 13(11.00,20.00)561.00 0.12 11.00(5.00,16.00)8.00(2.50,11.50)587.50 0.19.6 54.00)04.00)13(12.32,1.5 13(12.95,10.00 710.92 0.0 0 100,12.00).00.70.0100,12.00)(6.0(6645.50 6.00 0,6.00).06.00 0,9.00).0579.00 0.68 04.00)(0(0.00 12(10.70,1.0 12(11.30,14.65)696.50 0.33 0.0 0 13(10.00,21.00).0 18(13.00,21.00)667.50 0.44 00).0.00 10.0 100,15.00)0.44(5.00,11.0654.00 04.00)(5.50 12(10.00,1.0 12(11.00,13.00)570.50 0.75 13.00 0,18.00)1.50.47.012.00 0,18.00)(6.0(962 0.0 10 0,15.00).0 5.50 0,10.00)(5.0(5505.50.49 00).0.00 10(7.00,11.0 100,12.00).0(86590.23 10.00 0,20.00)1.50 0.35.013.00(5(10.00,18.00)62 10.00 0,15.00)1.50 0.19.010.00 0,15.00)(5.0(543 0.0 0 13.0 12 420.50 0.11區(qū)(12.00,14.00)縣(12.00,14.00)轄 轄區(qū)市 市U值 P值地
截至2021 年底,重慶市已開展了5 次寄生蟲防治技術競賽,參賽人員從最初的以疾控機構人員為主的狀態(tài),發(fā)展為醫(y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人員相對均衡。從歷年競賽成績來看,2017—2021 年瘧疾制片成績呈逐年上升趨勢,加藤鏡檢成績、技能成績、總成績均以2021 年最高,理論成績每年基本處于穩(wěn)定。以賽代訓引起了各區(qū)縣疾控和醫(yī)療機構對寄生蟲病防治的重視,提高了基層人員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并且,重慶市還每年舉辦了寄生蟲防治技能培訓班,提高了全市寄生蟲病防治能力。此外,重慶市每年開展的寄生蟲流調工作,也加深了基層工作人員對寄生蟲相關知識的熟悉程度。女性選手的部分成績高于男性選手,可能與其更多從事實驗室檢測工作相關。但參賽選手的技能成績及格率較低,并且多數(shù)年度的職稱、年齡和單位性質對各項成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全市寄生蟲檢測整體水平,特別是對瘧原蟲和常見寄生蟲蟲卵的檢測能力,仍有待提高。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fā)展,居民衛(wèi)生條件和醫(yī)療水平的顯著改善,因寄生蟲感染的臨床病例減少,導致許多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醫(yī)生和實驗室人員很難有機會在實際工作中發(fā)現(xiàn)陽性病例。新進人員幾乎未檢驗過寄生蟲陽性樣本,即便是有經驗的醫(yī)務人員,如果長期接觸不到寄生蟲陽性標本,其檢驗能力也會有所退步[1]。這可能也是不同職稱、單位性質和地區(qū)的參賽人員的成績不存在差異的重要原因。
瘧疾是經雌性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是全球長期以來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4-5]。在瘧疾發(fā)病早期,容易出現(xiàn)誤診的情況,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6]。加強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對瘧疾的重視程度,提高基層醫(yī)務工作者的瘧原蟲檢測診斷水平,對于防治輸入性瘧疾具有重要意義。我國血吸蟲病防治取得了巨大成效,不少地區(qū)已達到血吸蟲病傳播阻斷標準或消除標準,由于三峽水利工程建設后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發(fā)生改變,重慶市被列為血吸蟲病潛在流行監(jiān)測區(qū)[7-8]。只有提高重慶市基層醫(yī)務工作者的血吸蟲檢測及診斷水平,才能在將來成功應對突發(fā)、偶發(fā)性血吸蟲病。重慶市農村地區(qū)地域遼闊、人口較多,面臨較大的蠕蟲病防治壓力[9-11]。重慶市每年開展寄生蟲流調工作,常見蟲卵中鉤蟲和蛔蟲陽性率較高,因此在加藤鏡檢考核中,鉤蟲、蛔蟲得分率更高,但競賽中由于標本的蟲卵種類較多,參數(shù)人員的加藤鏡檢總得分率并不高。
從寄生蟲病防治需求來看,廣泛考察、培養(yǎng)寄生蟲病防治青年專業(yè)人員更有意義。目前,開展以賽代訓是提高寄生蟲病防治專業(yè)人員水平的有效方式。今后,重慶市仍需進一步加強對寄生蟲病防治相關理論和實踐的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