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士大夫身份與王充征引文書的文化意味

        2022-11-25 17:50:32倪曉明
        關鍵詞:論衡王充文書

        倪曉明

        (貴州師范大學 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貴陽 550001)

        《論衡》是一部用“論”體編撰而成的子書,該書是作者王充在其人生不同階段所撰文章的合集。 與秦漢子書相似,《論衡》探討問題較多,頭緒繁雜。 學界對該書思想、哲學、文學、文獻學層面的解讀已堪稱鴻富,然而對文本與作者身份關系的探討則略顯薄弱。 目力所及,對于王充的身份問題,有《論漢代“文人”的復合性》[1]以及《德與力:王充文人身份認同及理論意義》[2]98-103等數(shù)篇文章。 然而,王充身份的準確定義是什么? 王充身份與《論衡》文本間存在何種聯(lián)系? 文本主題的轉(zhuǎn)向與身份轉(zhuǎn)型間是否存在關聯(lián)性? 王充征引文書又有哪些意義? 這些內(nèi)容仍需進一步探究,也是本文試圖解決的問題。

        一、獨特的文本形態(tài):從《驗符》篇“廬江湖水出金事件”談起

        文本與作者身份關聯(lián)緊密,欲探作者身份,當從文本切入。 《驗符》篇在《論衡》中顯得較為另類,原因在于《驗符》篇與《論衡》慣常的開篇模式有鮮明差異。 該篇以敘事的方式開篇:

        永平十一年,廬江皖侯國際有湖。 皖民小男曰陳爵、陳挺,年皆十歲以上,相與釣于湖涯。 挺先釣,爵后往。 爵問挺曰:“釣寧得乎?”挺曰:“得!”爵即歸取竿綸。 去挺四十步所,見湖涯有酒罇,色正黃,沒水中。 爵以為銅也,涉水取之,滑重不能舉。 挺望見,號曰:“何???”爵曰:“是有銅,不能舉也?!蓖ν?,涉水未持,罇頓衍更為盟盤,動行入深淵中,復不見。 挺、爵留顧,見如錢等,正黃,數(shù)百千枝,即共掇摝,各得滿手,走,歸示其家。 爵父國,故免吏,字君賢,驚曰:“安所得此?”爵言其狀。 君賢曰:“此黃金也!”即馳與爵俱往。 到金處,水中尚多。 賢自涉水掇取。 爵、挺鄰伍并聞,俱競采之,合得十余斤。[3]838

        《驗符》開篇講述了廬江郡兩少年撿到黃金的故事。 這種敘事手法與《論衡》常用的說理模式形成鮮明差異。 總體來講,《論衡》有兩種常用的導入模式:其一為點題模式,其二為駁論模式。點題模式即在篇頭點明總論點,隨后層層深入,以“總—分—總”模式展開論說。 如《逢遇》開篇:“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3]1《命祿》開篇:“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保?]20《薄葬》開篇:“圣賢之業(yè),皆以薄葬省用為務?!保?]961這種模式是《論衡》的典型模式。 駁論模式通過反駁其他論點以確立自身的立論之基,如《物勢》開篇:“儒者論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保?]144《論死》開篇:“世謂人死為鬼,有知,能害人。 試以物類驗之,人死不為鬼,無知,不能害人?!保?]871章學誠將其歸入“問難”之類,其言“王充《論衡》,則效諸《難》之文而為之”[4]。 若用今天的術語概括,駁論模式有著明確的“問題意識”。

        《論衡》的謀篇布局大都屬于這兩種議論模式。 如此一來,《驗符》篇的“敘事模式”便顯得有些突兀。 簡單來說,《論衡》大多數(shù)篇章是在講道理,而《驗符》開篇是在講故事。 文體層面的差異是獨特文本形態(tài)的首要表征。

        除卻文體,《驗符》篇主題也引發(fā)廣泛關注。早在明清時期,便有學者對《驗符》主題的“反?!碧岢鲑|(zhì)疑。 明人謝肇淛《文海披沙》言:“《論衡》一書,掊擊世儒怪誕之說,不遺余力……至《驗符》一篇,歷言瑞應奇異,黃金先為酒尊,后為盟盤,動行入淵;黃龍大于馬,舉頭顧望;鳳皇芝草,皆以為實。 前后之言,自相悖舛。”[3]1330謝氏認為,《論衡》以批判讖緯俗說為旨歸,《驗符》卻通篇侈談祥瑞,顯然自相矛盾。 此后,有學者懷疑《驗符》篇為偽作。 熊伯龍《無何集》載:“余友疑偽作之篇,不但《問孔》《刺孟》《吉驗》《骨相》《宣漢》《恢國》《驗符》諸篇,以及《訂鬼》后四段之言,恐皆屬偽作?!保?]劉盼遂則指出《驗符》篇確為王充所作,但寫作時身不由己:“充著《驗符》等篇,以頌東漢,佛家所謂順世論也。 豈著三增、九虛之人,而信任此等事乎?”[3]1330可見,學術史對《驗符》篇已有較多關注,但關注焦點相對集中在該篇主題,并且呈現(xiàn)出眾說紛紜的局面。

        如果將文體視為文本的外觀形式,主題視為文本的內(nèi)在核心,那么素材便是構(gòu)成文本的微觀元素。 顯然,以往對《驗符》篇的探究忽略了文本的素材。 按照羅蘭·巴特的理論,文本(text)是編織物(tissue),“在不停地編織之中,文被制就,被加工出來;主體隱沒于這織物”[6]。 若接著羅蘭·巴特的話頭講,素材是用于編織的紡線,作者是編織活動的發(fā)出者。 在某種程度上,線的顏色、粗細、質(zhì)地等元素,甚至決定了編織物的素質(zhì)。

        回到《驗符》篇,在學術史執(zhí)著于該篇主題又眾說紛紜的形勢下,在文章體式迥異于常又難以索解的情況下,考察該篇的文本形態(tài),似應轉(zhuǎn)向更為微觀的素材。 然而,該篇的素材來源為何,它的性質(zhì)又是什么呢?

        二、以文書為素材:《驗符》篇素材來源探賾

        《論衡》素材頗為多源。 岳宗偉的《〈論衡〉引書研究》對王充的知識系統(tǒng)做了“解碼式”處理,據(jù)岳氏研究,經(jīng)書與傳書均為王充立論時的重要素材[7]。 然岳氏“因書究學”的理路,是僅就常見書展開的討論,但王充的知識視野,并不局限于經(jīng)傳為主體的常見書。

        “俗言俗議”也是王充駁論的重要內(nèi)容。 《論衡》時常援引“世俗之議”“世俗傳言”“世俗之語”“世謂”“俗語”之類的內(nèi)容,王充自言“世書俗說,多所不安,幽處獨居,考論實虛”[3]1190。 可見,世俗之議促使王充不斷深化思考,探求真相。據(jù)此,他的知識系統(tǒng)至少包括“世書”與“俗說”兩部分內(nèi)容,而以往對《論衡》的引文引書研究,本質(zhì)上都屬于常見書層面的研究。①除岳宗偉博士論文《〈論衡〉引書研究》以外,又有吳從祥,智延娜等人的專著對《論衡》引書與引文展開分析,從素材角度論,其所論列均屬于常見書,未包括稀見書。 參見吳從祥:《王充經(jīng)學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智延娜、蘇國偉:《〈論衡〉文獻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其實僅就“世書”來講,經(jīng)傳之書也不是王充知識系統(tǒng)的全部。 與經(jīng)傳相比,官府封存的文書屬于稀見之書, 這與漢代文書管理制度有關[8]216-232。 盡管文書稀見,但對王充卻有重要意義。

        秦漢時代,文書可指代普通書籍,②茲以《論衡》為例,其中以“文書”泛指圖書的實例有兩個:《語增》:“言燔燒詩書,滅去五經(jīng)文書也;坑殺儒士者,言其皆挾經(jīng)傳文書之人也?!薄队喒怼罚骸把猿鑫某?,故世有文書之怪?!钡嗟氖翘刂刚?。 《獨斷》列舉的公文包含八種文體。 上行類文體包括章、表、奏、駁議四種,下行類文體包括策、制、詔、戒四種文體。 作為制度的文書,是統(tǒng)治的利器。 《論衡·別通》載:“蕭何入秦,收拾文書,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保?]591又《文心雕龍·章表》載:“章表奏議,經(jīng)國之樞機?!保?]

        《驗符》篇所運用的素材正是漢代的文書,該篇載:

        賢自言于相,相言太守。 太守遣吏收取。遣門下掾程躬奉獻,具言得金狀。 詔書曰:“如章則可。 不如章,有正法?!惫钤t書,歸示太守。 太守以下,思省詔書,以為疑隱,言之不實,茍飾美也,即復因卻上得黃金實狀如前章。 事寢。 十二年,賢等上書曰:“賢等得金湖水中,郡牧獻,訖今不得直。”詔書下廬江,上不畀賢等金直狀。 郡上:“賢等所采金,自官湖水,非賢等私瀆,故不與直?!笔辏t書曰:“視時金價,畀賢等金直?!睗h瑞非一,金出奇怪,故獨紀之。[3]839

        陳君賢將黃金呈獻廬江太守,太守便命令文吏起草文書,并將黃金呈獻給漢明帝。 從文本記載來看,明帝對此十分懷疑。 廬江太守又上一章,明帝未予理會,“事寢”。 隨后,在陳君賢、廬江太守、漢明帝之間,上書與詔書多次往還。 這段記載對漢代地方上報祥瑞的流程做了詳細還原。

        《驗符》所載明帝詔書言:“如章則可。 不如章,有正法。”據(jù)此可知,廬江太守所上為“章”?!丢殧唷费裕骸罢抡咝桀^,稱‘稽首上書’,‘謝恩’、‘陳事詣闕’,通者也?!保?0]“陳事”作為章體的應有之義,也與此處相合。

        王充不僅對此事甚為知曉,更是直接征引其文,如陳君賢所言:“賢等得金湖水中,郡牧獻,訖今不得直?!碧剞q解:“賢等所采金,自官湖水,非賢等私瀆,故不與直。”明帝下詔:“視時金價,畀賢等金直?!边@些文字顯然不是王充杜撰的,而是對公文的刪減節(jié)錄,也有研究將這種對文本的創(chuàng)造性處理稱之為“鈔”[11]。

        王充在征引文書的同時,也基本保留了文書的原始形態(tài),這是《驗符》以敘事開篇的原因。 文書本身的敘事性決定了《驗符》文本的敘事性。這可從圖書目錄分類角度尋得學理依據(jù)。 《四庫全書總目·詔令奏議類序》言:

        王言所敷,惟詔令耳。 《唐志·史部》,初立此門。 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則移制誥于集部,次于別集。 夫渙號明堂,義無虛發(fā),治亂得失,于是可稽。 此政事之樞機,非僅文章類也。 抑居詞賦,于理為褻。 《尚書》誓、誥,經(jīng)有明徵。 今仍載《史部》,從古義也?!段墨I通考》始以奏議自為一門,亦居集末??肌稘h志》載《奏事》十八篇,列《戰(zhàn)國策》《史記》之間,附《春秋》末。 則論事之文,當歸史部,其證昭然。 今亦并改隸,俾易與紀傳互考焉。[12]

        盡管歷代官私目錄對“詔令”“奏議”為代表的文書歸類有分歧,但總體仍傾向于將文書納入史部之下。 張舜徽先生言之甚明:“秦漢以來詔令、奏議,錄入史傳,詔令多在本紀,奏議例歸列傳,故正史藝文、經(jīng)籍志,初無詔令奏議一門?!保?3]可見,文書原本便存于史書紀傳之中,其敘事性便不難理解。

        問題在于王充為何能夠征引文書,這要從漢代文書的管理制度以及王充的身份層面探求原因。 漢代地方吏民所上之書大都秘藏在蘭臺、石室之中。 《后漢書·百官志》載:“蘭臺令史,六百石。 本注曰:掌奏及印工文書?!保?4]3600此外,像石渠閣、天祿閣、辟雍、東觀、宣明、鴻都等漢代重要的藏書處,既包括天下所獻書籍,也有公文檔案。 如蔡邕《戍邊上章》言:“觸冒死罪,披散愚情,愿下東觀,推求諸奏,參以璽書,以補綴遺闕,昭明國體。”[15]奏章、璽書俱為公文檔案,可知東觀也藏有漢代文書。 上行文書藏于秘府,下行文書也有專門儲藏之處,都要復制存檔并有專人管理[8]216-232。

        王充曾擔任基層文官,是其能夠閱讀節(jié)錄文書的前提。 根據(jù)《須頌》《齊世》等篇的記載,《驗符》篇應作于章帝朝。 《自紀》篇言:“在縣位至掾功曹,在都尉府位亦掾功曹,在太守為列掾五官功曹行事,入州為從事?!保?]1189《后漢書·百官志》云:“有功曹史,主選署功勞。”[14]3621可知功曹是以選舉為主的基層文官。 在功曹之后,王充在章帝朝曾出任過治中一職。 《后漢書》本傳稱其“刺史董勤辟為從事,轉(zhuǎn)治中,自免還家”[14]1630。 在章帝元和、章和年間,王充由會稽郡一路向西,輾轉(zhuǎn)丹陽郡、九江郡、廬江郡,最終在時任揚州刺史董勤征辟之下,成為董勤幕府中的一員佐吏(“從事”),隨后又升遷為刺史極為倚重的副手(“治中”)。 對于“治中”,《通典·職官》載:“治中從事史一人,居中治事,主眾曹文書,漢制也?!保?6]據(jù)此,治中掌管“眾曹文書”。 身為治中的王充既有掌管眾曹文書的職責,那么自然有權利審閱官府公文檔案。

        至此,可以作出如下判斷:

        第一,《驗符》篇“廬江湖水出金事件”展示的是一個獨特的文本形態(tài)。 它的獨特性在于一改《論衡》以論辯開篇的常態(tài),以敘事代議論,用敘事的方式編纂成文,而這與文本自身的敘事屬性密不可分。 王充是將這一文本進行了節(jié)錄與轉(zhuǎn)寫,但基本保留了文本的原貌。

        第二,“廬江湖水出金事件”是以文書為基礎形成的衍生文獻,是王充編輯處理后的二手文獻。盡管是二手文獻,但卻能夠借此窺見漢代文書的原本樣態(tài)。 這種判斷的依據(jù)是文本中保留了大量文書原文。

        第三,因為漢代文書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唯有掌管文書檔案的官員才能夠?qū)忛單臅纱?,王充的官吏身份便應得到重視?然而以往研究大多對王充官吏身份略而不談。 這是《驗符》篇被視為偽篇的原因。 可見,身份層面的偏頗可能會導致研究結(jié)論的偏差。

        三、宣漢:王充征引文書的動因

        對學者來講,引文既是其知識結(jié)構(gòu)的表征,也是其學術理想、文化心態(tài)的窗口。

        王充征引文書,與匡正當時的是古非今論調(diào)有關。 《超奇》篇載:“俗好高古而稱所聞,前人之業(yè),菜果甘甜,后人新造,蜜酪辛苦?!保?]615《齊世》篇載:“述事者好高古而下今,貴所聞而賤所見?!保?]809《案書》:“夫俗好珍古不貴今,謂今之文不如古書?!保?]1173在王充看來,這種厚古薄今的論調(diào),固然與“世俗之性,賤所見,貴所聞”[3]811有關,更重要的還是儒家經(jīng)典占據(jù)思想界正統(tǒng)地位的原因。

        以儒家思想為主的經(jīng)傳之書,無論從素材層面,還是立意角度,皆以上古三代為準繩。 與之相比,漢家之事反倒被視為小道。 《須頌》篇載:“世見五帝、三王為經(jīng)書,漢事不載,則謂五、三優(yōu)于漢矣?!保?]851《謝短》篇言:“二尺四寸,圣人文語,朝夕講習,義類所及,故可務知。 漢事未載于經(jīng),名為尺藉短書,比于小道。”[3]557-558《齊世》篇載:“世俗之性,好褒古而毀今,少所見而多所聞,又見經(jīng)傳增賢圣之美,孔子尤大堯、舜之功,又聞堯、禹禪而相讓,湯、武伐而相奪,則謂古圣優(yōu)于今,功化渥于后矣?!保?]812為此,王充主張“經(jīng)傳漢事”,并對“宣漢”之人甚為推崇:“使?jié)h有弘文之人,經(jīng)傳漢事,則《尚書》、《春秋》也。 儒者宗之,學者習之,將襲舊六為七,今上上至高祖,皆為圣帝矣。 觀杜撫、班固等所上《漢頌》,頌功德符瑞,汪濊深廣,滂沛無量,逾唐、虞,入皇域。”[3]821-822

        王充征引文書正是出于宣漢的考慮。 與儒家經(jīng)典相比,文書有著鮮明的宣漢意味。 從主題來講,文書都以漢代社會的政治議題、現(xiàn)實事件為著眼點。 具體而言,有美政、經(jīng)濟、立嗣、戰(zhàn)爭、祭祀、災異、風俗、祥瑞、官吏任免、文化事業(yè)等多個范疇,但它有一旨歸,即圍繞漢事展開論述。 從素材來看,王充征引節(jié)錄的文書大都以漢事為主。

        《驗符》篇以外,《論衡》全書對文書有多次征引。 《宣漢》篇載:

        孝宣皇帝元康二年,鳳皇集于太山,后又集于新平。 四年,神雀集于長樂宮,或集于上林,九真獻麟。 神雀二年,鳳皇、甘露降集京師。 四年,鳳皇下杜陵及上林。 五鳳三年,帝祭南郊,神光并見,或興于谷,燭耀齋宮,十有余刻。 明年,祭后土,靈光復至,至如南郊之時。 甘露、神雀降集延壽萬歲宮。 其年三月,鸞鳳集長樂宮東門中樹上。 甘露元年,黃龍至,見于新豐,醴泉滂流。 彼鳳皇雖五六至,或時一鳥而數(shù)來,或時異鳥而各至,麒麟、神雀、黃龍、鸞鳥、甘露、醴泉,祭后土天地之時,神光靈耀,可謂繁盛累積矣。[3]820

        宣帝朝多祥瑞。 上文是對宣帝朝祥瑞的一次集中書寫。 因為文中論及的都是祥瑞之事,其素材源于官府文書當無疑。 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文字多處記載與《漢書》有出入。 其一,《宣漢》篇言:“孝宣皇帝元康二年,鳳皇集于太山,后又集于新平?!睂Υ耍稘h書·宣帝紀》載:“(元康二年)三月,以鳳皇甘露降集,賜天下吏爵二級,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帛?!保?7]255《漢書》未言鳳凰集于何處,只是籠統(tǒng)地說“降集”。然《漢書》載元康元年宣帝所下詔書中卻有“乃者鳳皇集泰山、陳留,甘露降未央宮”[17]253之語。 由于《漢書·宣帝紀》未明言元康二年鳳凰究竟所集何處,故不能準確判定王充記敘是否有誤,但二書文字出入?yún)s顯而易見。 其二,《宣漢》言:“明年,祭后土,靈光復至,至如南郊之時。 甘露、神雀降集延壽萬歲宮。 其年三月,鸞鳳集長樂宮東門中樹上?!睋?jù)上下文,此處應指五鳳四年事,然《漢書·宣帝紀》五鳳四年未載甘露神雀降集延壽萬歲宮之事。 至于“鸞鳳集長樂宮東門樹上”,《宣帝紀》記為五鳳三年之事。 《漢書》載宣帝五鳳三年詔書云:“甘露降,神爵集。 已詔有司告祠上帝、宗廟。 三月辛丑,鸞鳳又集長樂宮東闕中樹上,飛下止地,文章五色,留十余刻,吏民并觀?!保?7]266-267據(jù)此,首先可證實《論衡·宣漢》等篇章涉及祥瑞的內(nèi)容源于文書,從《論衡》與《漢書》所引詔書文字高度重合性上得以印證,王充是對詔書文本進行剪裁后納入自己的文章之中。其次,王充對某些時間的記載與班固有差異?!胞[鳳集長樂宮東門樹上”一事,《論衡》系于五鳳四年,《班固》記為五鳳三年,便是明顯的例子。

        對于《論衡》與《漢書》的差異,黃暉在校釋《論衡》時已經(jīng)有所揭示:“仲任述《漢事》,多不同《漢書》。 班作《漢書》,與王作《論衡》同時,仲任不得據(jù)以為文?!保?]749如此看來,《論衡》與《漢書》記載時存在的具體差異,也可歸結(jié)為素材來源不同的原因。 這意味著,不僅對當朝事件,對于前漢史事的記載,王充也有自己獨特的材料來源。 同時,盡管王、班二人記載祥瑞時間有出入,但王充所依據(jù)的素材為官府文書則可以確定。

        為糾正俗儒厚古薄今的思想,王充征引文書時常與前代作比較。 具體而言,王充擅長運用對比的方法,將經(jīng)傳之事與漢事熔裁為一體,從而實現(xiàn)其宣漢的旨歸。 例如《恢國》篇載祥瑞之事:

        黃帝、堯、舜,鳳皇一至。 凡諸眾瑞,重至者希。 漢文帝黃龍、玉杯。 武帝黃龍、麒麟、連木。 宣帝鳳皇五至,麒麟、神雀、甘露、醴泉、黃龍、神光。 平帝白雉、黑雉。 孝明麒麟、神雀、甘露、醴泉、白雉、黑雉、芝草、連木、嘉禾,與宣帝同,奇有神鼎、黃金之怪。 一代之瑞,累仍不絕,此則漢德豐茂,故瑞祐多也。孝明天崩,今上嗣位,元二之間,嘉德布流。三年,零陵生芝草五本。 四年,甘露降五縣。五年,芝復生六本,黃龍見,大小凡八。 前世龍見不雙,芝生無二,甘露一降,而今八龍并出,十一芝累生,甘露流五縣,德惠盛熾,故瑞繁夥也。 自古帝王,孰能致斯?[3]830-831

        祥瑞是盛世的象征,也是君臣合演的一出政治戲碼。 清人趙翼在其《廿二史札記》“兩漢多鳳凰”條中指出:“按宣帝當武帝用兵勞擾之后,昭帝以來與民休息,天下和樂;章帝承明帝之吏治肅清,太平日久,故宜皆有此瑞。 然抑何鳳凰之多耶? ……得無二帝本喜符瑞,而臣下遂附會其事耶?”[18]趙氏已經(jīng)意識到,宣帝、章帝的喜好,是二人任期內(nèi)祥瑞層出不窮的原因。 辛德勇進一步指出:“所謂降祥效靈之天人感應,本來都是出于現(xiàn)實政治需要所做牽強附會?!保?9]值得一提的是,《恢國》篇對祥瑞的列舉,無論從數(shù)量還是種類層面,漢代都遠勝前朝,從而得出漢德豐雍、德惠盛熾的結(jié)論。

        在王充筆下,漢事大有反客為主之勢。 他將經(jīng)書與文書進行剪裁成文時,有著明確的指導思想:宣漢。 在宣漢理路的指引下,經(jīng)書成為陪襯,漢事成為主體,這與當時學界通行的厚古薄今之風形成鮮明對比。

        王充要凸顯漢代的主體性,便需要挖掘素材中的宣漢意味,其征引文書也是著眼于此。 其將當代素材用于文章寫作,不僅是素材層面的創(chuàng)新,更是寫作理念的“革命”。 此舉致力于匡正儒生文必稱三代、語必及五帝的復古觀念,是從素材到理念的全面糾偏。

        四、士大夫:王充身份重估

        王充的基層文官身份使其能夠掌握文書,這是化公文為素材的前提與基礎。 尤其考慮到,“廬江湖水出金事件”是“永平十一年”“廬江郡”進獻祥瑞之事,永平十一年至元和三年,時隔近20年,廬江郡隸屬揚州部。 若不是擔任揚州刺史的治中,王充很難有機會審閱這批年代久遠的公文。

        作為掌管文書的技術性官僚,王充能夠?qū)忛啞⑹煜?、掌握公文檔案,其社會身份有著鮮明的“吏”的屬性。 然而,以往的《論衡》研究對此卻不夠重視。 學者們大都先入為主地將王充視為“文人”。 結(jié)果就是,作為“文人”的王充得到關注,作為官吏的“王充”卻幾無涉及。 實際上,王充既是文人又是官吏,兩種身份是融合統(tǒng)一的。 如果忽略官吏只談文人,便意味著研究視角的偏頗。 比如有學者指出,王充“重視有助于世事、教化的實用文體,輕忽文學的審美趣味,使得王充眼中的文人偏離了我們熟知的文人概念”[2]103。 對此,筆者認為大致有三點值得進一步探討。

        第一,從社會身份角度來講,王充首先是基層官吏,其次才是文人。 最典型的例證是《謝短》篇中王充對文吏的三十問,“三十問”都是具體而微的實際問題,這表明王充對吏道已頗為純熟。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王充多次表達對文吏的不滿與對“鴻儒”的向往,但其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文吏,其所面對的也是基層小吏所要應付的瑣碎的日常事務。

        其實不止王充,漢代文人的身份普遍帶有復合性的特征。 閻步克將“文人”與“官員”融合的文士稱為“士大夫”,他指出漢代“亦儒亦吏”“一身二任”的學者型官僚是政壇的主導[20]21。 這一觀點的精當之處在于對漢代文士“官吏”“文人”雙重身份的揭橥與重視。 而王充之所以注重實用性文體,正是因為他的官吏身份。 《對作》篇言:“唐林之奏,谷永之章,《論衡》《政務》,同一趨也。”[3]1183王充把《論衡》《政務》二書與唐林、谷永所上的章奏視為同一性質(zhì)的文章,都以直面現(xiàn)實為特色,以輔政安民為旨歸。 王充將其概括為“陳得失,奏便宜,言應經(jīng)傳,文如星月”[3]607。 據(jù)此,王充是將自己所撰之書視為對漢代社會問題進行反思的結(jié)集,而其選取的顯然也是與谷、唐二人相同的官吏視角。 官吏視角與輔政義務,意味著王充所擁有的是士大夫的立場[20]10。 也就是說,美善教化、移風易俗是王充的本職工作與分內(nèi)之事,明乎此便不難理解其對實用文體的崇尚。

        第二,具體到“文人”概念,盡管“文人”的名稱沒有變化,但王充視野中的“文人”與后世意義上的“文人”之內(nèi)涵外延已有天壤之別。 馮天瑜將概念演變史的研究稱為“歷史文化語義學”[21]。為此,梳理《論衡》中的“文人”概念便顯得尤為重要。 觀察《論衡》文本,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王充對“文人”有著較多論述,但總體可分為狹義的“文書之人”與廣義的“文章之人”二類。 先看文書之人?!冻妗菲d:“故夫能說一經(jīng)者為儒生,博覽古今者為通人,采掇傳書以上書奏記者為文人,能精思著文連結(jié)篇章者為鴻儒?!保?]607此處的“文人”便特指“文書之人”。 他對這類文士的定義是“采掇傳書以上書奏記者”,則傳書是其撰寫文書的素材,上書奏記才是其目的所在。 文書立足于當代的社會問題,具有鮮明的現(xiàn)實意義,即“州郡有憂,能治章上奏,解理結(jié)煩,使州郡連事”。 由此可知,狹義的“文人”指的就是撰寫“文書之人”。廣義的“文人”是指“文章之人”。 《案書》篇載:

        案東番鄒伯奇、臨淮袁太伯、袁文術、會稽吳君高、周長生之輩,位雖不至公卿,誠能知之囊橐,文雅之英雄也。 觀伯奇之《元思》,太伯之《易章句》,文術之《咸銘》,君高之《越紐錄》,長生之《洞歷》,劉子政、揚子云不能過也。 蓋才有淺深,無有古今;文有偽真,無有故新。 廣陵陳子回、顏方,今尚書郎班固、蘭臺令楊終、傅毅之徒,雖無篇章,賦頌記奏,文辭斐炳,賦象屈原、賈生,奏象唐林、谷永,并比以觀好,其美一也。 當今未顯,使在百世之后,則子政、子云之黨也。[3]1174

        在《案書》篇中,王充所列舉的文士既包括谷永、唐林、周長生等“文書之人”,也涵蓋劉向、揚雄、班固等漢代的文章大家。 尤為重要的是,在提到班固、楊終、傅毅等人時,王充指出他們撰寫的賦頌,可比美屈原、宋玉;他們撰寫的記奏,可匹敵唐林、谷永。 這是“廣義文人”即“文章之人”的有力證據(jù)。 “文章”的含義廣闊寬泛,既可以指代實用性的文書,也包括審美屬性更強的賦頌。 王充將偏審美的賦頌與偏實用的記奏混為一談,就意味著他所理解的“文章”兼容兩種類別,相應的,“廣義文人”便是能夠撰寫多種文章的文士。 王充并沒有將“文人”與審美文本相聯(lián)系。

        第三,身份與作品密切相關。 王充的身份由“儒生”而“士大夫”,創(chuàng)作題材則由“疾虛妄”轉(zhuǎn)為“頌漢德”。 從王充對待祥瑞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也能看出,王充的創(chuàng)作主題已經(jīng)由“疾虛”轉(zhuǎn)為“頌漢”。 盡管其自稱《論衡》為“疾虛妄”之書,但不可否認的是“頌漢”主題的作品在書中占有很大比重。 從創(chuàng)作時間來看,“頌漢”類文章大都作于中年以后。 可以說,創(chuàng)作主題的改變,與其年齡的增長有關,也與身份的轉(zhuǎn)變有關。 王充作品中的自我矛盾,是其身份由“儒”到“吏”的反映。 隨著時間的延伸,王充對基層文官的身份已經(jīng)由排斥轉(zhuǎn)為認同。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往往潛移默化。 盡管王充對“文吏”頗多非議,但他已經(jīng)逐漸成為一名純熟的“儒吏”、一名士大夫,而文本主題早年“疾虛妄”、晚年“頌漢德”,正是這種轉(zhuǎn)化的反映。

        王充“工具意識”的凸顯,既有外界塑造的痕跡,也有其自我工具化的原因。 前人研究的問題首先是對這一身份轉(zhuǎn)型的忽視,其次是將《論衡》視為封閉的、靜態(tài)的文本。 實際上,《論衡》成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其個人的心靈史。 只有意識到《論衡》是思考的過程,才有可能免于成見的障蔽。

        結(jié)語

        對公文的征引說明王充的身份具有復合性。他不僅是后世學者視野中的“文人”,更是東漢王朝的一名基層文官。 官吏的身份在給予王充相應職責的同時,也賦予其審閱公文、查閱檔案的權利,這是王充將公文化為素材的前提與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講,對王充身份更貼切的表述,應當是融“文人”與“官吏”于一身的“士大夫”。 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漢代文士身份較為復雜,這是以往研究中容易忽略的部分,也是秦漢文學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重要內(nèi)容。

        猜你喜歡
        論衡王充文書
        太行山文書精品選(17)
        酷愛學習的王充
        民國北方京劇科班的發(fā)展流向及與“外江派”關系論衡
        戲曲研究(2021年1期)2021-11-02 07:21:48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監(jiān)獄執(zhí)法文書規(guī)范探討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中“砲”類文書再討論
        西夏學(2019年1期)2019-02-10 06:22:40
        《論衡》選讀
        月讀(2017年10期)2017-10-18 19:33:17
        王充路
        揚子江詩刊(2015年3期)2015-11-14 06:15:32
        王充路
        揚子江(2015年3期)2015-09-23 12:56:54
        宋代《論衡》研究綜述
        亚洲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3344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网站| 亚洲av第一区综合激情久久久| 久久伊人精品中文字幕有尤物|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免费观看| 国产黄色精品高潮播放| 论理视频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国产高清天干天天视频| 永久中文字幕av在线免费| 国产乱码卡二卡三卡老狼|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文精品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抽插丰满内射高潮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一区二区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少妇引诱隔壁| 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免费| 黑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黄色天堂网站在线观看禁18|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无遮挡大片| 日本女优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120软件| 国产精品密播放国产免费看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中文字幕人妻少妇美臀|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 欧美在线成人免费国产|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国产精品成人aaaaa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