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麗,董芳明,鄭惠青,葛心怡,楊艷麗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浙江省口腔生物醫(y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杭州 310006
牙列缺失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科疾病,好發(fā)于老年人,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牙齒發(fā)生自行脫落或被拔除[1]。牙列缺失不僅改變患者頜面部容貌,而且影響患者咀嚼、吞咽和發(fā)音等功能,甚至對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2]。隨著種植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牙列缺失患者選擇種植修復[3]。種植體周圍炎是種植修復的一種常見并發(fā)癥,會影響種植體與周圍軟硬組織的愈合,嚴重時會導致種植體周圍骨喪失甚至松動脫落[4]。種植體周圍炎與全身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和生活行為(如吸煙等)以及口腔衛(wèi)生狀況息息相關。維護口腔健康,減少種植體周圍炎的發(fā)生,能確保長期種植修復效果[5]。本文就牙列缺失行種植固定修復后口腔衛(wèi)生的影響因素及維護方式進行綜述,以期為減少種植體周圍炎、提高種植體使用壽命提供依據。
近年來,全球已有4.22億人確診為糖尿病[6]。糖尿病不是種植固定修復的絕對禁忌證,但糖尿病患者種植體周圍炎的發(fā)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約50%[7]。究其原因,高血糖不僅對牙槽骨的骨量和骨質產生不良影響[8],而且還會延緩創(chuàng)口愈合,增加術后創(chuàng)口感染的風險[9]。此外,因為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其口腔唾液內的含糖量會增高,口腔內更容易滋生細菌,導致發(fā)生種植體周圍炎的風險增高[10]。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時,種植體修復的并發(fā)癥和健康患者相似,種植修復的失敗率降低[11]。
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的患病率是53.24%[12]。高血壓患者心臟泵血功能下降,血管阻力增大,造成身體各器官和組織供血、供氧不足。種植體植入后,需要種植體周圍毛細血管生長、巨噬細胞活動和人體膠原蛋白的合成。供血、供氧不足會影響上述情況,進而降低種植的成功率[13]。
吸煙是引起牙周炎和種植體周圍炎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有學者認為,吸煙時產生的煙霧更易使口腔內細菌滋生,促使細菌生物膜的形成[14]。細菌侵入到種植體周圍,同時干擾免疫防御系統(tǒng),從而導致種植體周圍炎的發(fā)生。唐偉華等[15]的研究表明,與非吸煙人群相比較,吸煙人群罹患種植體周圍炎的概率增加。
劉洪臣等[16]提出種植固定修復術后患者應進行正確的口腔衛(wèi)生維護,包括以正確的方法刷牙,應用牙線、牙間隙刷等徹底清潔人工種植牙的鄰間隙,利用沖牙器等工具將人工種植牙每個細小縫隙沖干凈。Cheung等[17]隨訪發(fā)現,種植固定修復術后患者常用的口腔衛(wèi)生維護方式為刷牙,頻率平均2次/d;牙線的使用頻率平均1.1次/d;有8%的患者不采取刷牙以外的牙線、沖牙器等口腔衛(wèi)生維護措施??梢姡颊叩目谇恍l(wèi)生維護意識普遍較弱。
2.1.1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行種植固定修復后應主動定期監(jiān)測血糖,根據醫(yī)囑按時服藥,合理管理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等[18]。良好的血糖管理,可減少種植體修復相關并發(fā)癥,延長其使用壽命。
2.1.2控制血壓
高血壓患者行種植固定修復后需維持收縮壓在90~139 mmHg(1 mmHg=0.133 kPa)、舒張壓在60~89 mmHg。部分患者對疾病欠缺認知,服藥依從性較差[19]。這些都會影響血壓的控制效果。針對此類患者,醫(yī)護人員需系統(tǒng)講解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定期服藥的必要性及需要適當的運動干預等,從而使血壓維持在診療要求的范圍之內,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戒煙對種植修復的成功率尤為重要。煙草重度依賴患者,成癮性強,戒煙時戒斷癥狀明顯,如果缺乏戒煙技巧和知識,戒煙十分困難。為此,除了告知患者戒煙的重要性以外,可以建議患者前往戒煙門診就診。醫(yī)護人員應系統(tǒng)了解患者的吸煙情況、煙草成癮程度,制定個體化戒煙計劃,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戒煙方法及戒煙藥物[20]。同時,通過定期的電話熱線和短信隨訪,不斷提高患者的戒煙意識[21]。
2.3.1良好的刷牙習慣和正確的刷牙方式
為了維持口腔衛(wèi)生健康,預防種植體周圍炎,保持良好的刷牙習慣和正確的刷牙方式非常必要[22]。牙刷及牙膏的主要作用是清潔牙面,因此牙刷及牙膏的清潔效率是選擇牙刷及牙膏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23]。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不同種植修復方式及牙周組織情況,推薦適宜的牙刷及牙膏,并指導患者正確的刷牙方法。其中常見刷牙方法包括豎刷法、巴斯刷牙法和圓弧法三種。刷牙時應按照一定的順序刷洗,保證刷到每個牙面,每次移動牙刷時確保與之前的刷牙面積有重疊,每次刷牙時間至少3 min[24]。
2.3.2使用牙線和沖牙器
常規(guī)刷牙只能清除頰舌側及咬合面的菌斑,其約占牙菌斑總量的40%~60%[25],對修復體和組織間隙的菌斑控制效果差,因此還需借助牙線和沖牙器來輔助清洗牙齒[26]。牙列缺失行種植固定修復時,種植體周圍預留間隙,可以使用頭部有一定硬度的“超級牙線”穿過預留間隙進行清潔。清潔時,取出一段長約20~30 cm的“超級牙線”,一端穿過間隙孔后將兩端纏繞于雙手的中指并拉緊,用拇指和食指指腹控制牙線,來回牽拉去除間隙內的軟垢及食物殘渣。除了牙線外,沖牙器也是一種常用的清潔牙齒的工具,其原理是借助帶有一定壓力的脈沖水流,清除軟垢和食物殘渣。沖牙器的操作簡便,首先將水箱注滿水,選擇適合自己的水壓檔位以及模式,然后將沖牙器的噴頭對準牙齦溝,再打開開關,緩慢移動沖洗。如有牙齦紅腫、出血等情況,還可將漱口水注入水箱內,幫助緩解牙齦癥狀。牙刷聯合牙線和沖牙器使用可更有效地減少口腔內菌斑和食物殘渣,維護口腔健康。
除了患者日常的口腔衛(wèi)生維護管理,種植固定義齒佩戴完成后,患者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種植體周圍組織狀況監(jiān)測及維護,能及時發(fā)現和預防種植體周圍炎的發(fā)生。在檢查過程中避免造成種植體的損傷,謹慎選取和使用檢查器械。當復診檢查時發(fā)現種植體周圍有菌斑附著,種植體周圍黏膜紅腫,可使用手動或超聲刮治、噴砂、藥物等方法治療[27]。雖然刮治和噴砂可以有效地治療種植體周圍炎,但因種植體表面有螺紋且粗糙,傳統(tǒng)的器械難以到達螺紋結構內,單純的機械治療很難完全清除其表面的感染物,甚至可能會損傷植體表面,使其表面變得粗糙,導致菌斑更容易堆積在種植體表面[28]。近年來,研究發(fā)現摻釹釔鋁石榴石激光具有良好的殺菌作用,能有效清除種植體周圍炎致病菌所形成的細菌生物膜,為周圍組織中的細胞重新附著提供潔凈的表面[29]。這說明除了使用常規(guī)器械外,還可以采用激光治療等方法治療種植體周圍炎。
牙列缺失的種植固定修復后,口腔衛(wèi)生維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針對糖尿病、高血壓或吸煙的患者,醫(yī)護人員應詳細講解慢性病控制、吸煙的危害和戒煙的重要性,通過戒煙門診、電話熱線等方法幫助患者戒煙;向患者系統(tǒng)講解常見的口腔衛(wèi)生維護方法,指導患者使用牙線、沖牙器等專業(yè)口腔清潔工具,從而使患者更好地保持口腔健康,減少種植體周圍炎的發(fā)生,延長種植體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