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全明
(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第三中學,甘肅 定西)
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著人們生活發(fā)生改變。現(xiàn)如今信息技術在校園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學內容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以視頻、聲音、圖片等方式呈現(xiàn),讓教學變得立體、形象。在這樣豐富的學習情境下,學生可以積極地學習,成績得到進一步提升。21 世紀是互聯(lián)網(wǎng)大力發(fā)展的時代,為教育事業(yè)帶來了新的機遇與途徑,產生了多種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微課因為自身的優(yōu)勢,受到越來越多學生和老師的歡迎。
以自媒體為前提的微課是目前實施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初中教學中應用廣泛,然而,怎樣用好微課還需要進行深入研究。高中生在這一階段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欲,很少可以長時間待在同一個地方或者一直學某個知識點,這就需要老師充分利用微課的優(yōu)勢,對學生進行合理教學,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為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加入微課,能夠利用趣味教學視頻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提高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并在集體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能夠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體會語言的獨特魅力,并形成自己的感悟。
微課和平常上的課有所不同,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微課的課程時間比較短,是將一節(jié)語文課程所需要講解的知識點分成幾個微課,每個微課控制在幾分鐘之內。教師在這一期間所講的內容具有針對性,例如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必會點等,幫助學生構造新的知識結構。微課技術在平常使用時,普遍情況下是在課堂導入時使用。經(jīng)過研究顯示,高中生在上課之前的十分鐘內,注意力最為集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共同了解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等,可以通過有趣的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這段時間高效利用起來,不但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還可以突破教學重難點,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微課技術的整合性主要表現(xiàn)在可以對大量的網(wǎng)絡資源進行挑選,為學生補充教材中沒有的知識,讓學生的課堂體驗更加豐富,進而提高學習語文的熱情與積極性。同時,微課良好的整合性可以將學生帶進熟悉的日常場景中,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微課極強的整合性,能把教材內外的知識進行整合,為學生整理好同類知識點,開闊視野,發(fā)散思維,讓學生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在復習的時候更好地掌握同類知識,為學生的閱讀以及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提高語文課堂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微課可以讓學生從被動學習模式轉變?yōu)橹鲃訉W習模式,這是形成高效語文課堂的重要原因[1]。在語文教學中加入微課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多感官的刺激,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以及道德素養(yǎng)。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材和微課技術相結合,進行聲情并茂的語文教學,通過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學習語文。例如,講解《蘇武傳》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在微課中為學生介紹蘇武生平事跡、寫作背景、本文故事等,讓學生對本文知識有大概的印象[2]。這樣一來,一些簡單的知識學生可以通過微課了解,在課上就能夠跟上老師的進度,相比在課上書寫板書而言,微課教學能夠節(jié)省時間,將課堂更多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可以去思考與討論。在完成本節(jié)課教學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抄寫下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認知。而且,微課教學結合視頻、音頻、圖片等,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課開展朗讀教學,幫助學生正確拼讀課文,讓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章思想與情感,深刻了解課文內容,進而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與朗讀能力,保證語文教學的高效性與有效性[3]。同時,通過微課視頻為學生播放有情感的朗讀音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通過錄音掌握朗讀技巧,不斷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與語感,進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比如,在學習《雷雨》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微課視頻為學生播放相關影視資料,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清晰的了解,并可以根據(jù)對視頻的理解朗讀課文,通過視頻引起學生的好奇,讓學生可以仔細觀察視頻,體會其中的情感。然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朗讀學習情況,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使學生既能深度感悟作者精致而準確的觀察、細膩而自然的描述方法,能夠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表達、理解等能力,指導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其良好的觀察習慣,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得到高效提升,強化語文教學效果。
對于學生來說,高中階段語文學習的難點為古詩詞鑒賞,這是由于學生自身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受限,很難通過老師的語文表達想象詩歌的意境。所以,在講解古詩詞的時候,教師可以加入微課展開教學,突破教學難點,將復雜問題簡單化,進一步降低學生語文學習難度[4]。古詩詞語句凝練、含蓄,而且大部分古詩詞都是間接抒情,如借物、借景等,有些學生在古詩詞方面的積累比較少,對語句簡單但是包含諸多情感、含義的古詩,學生很難想象與理解,導致教學效率低。所以,教師在古詩詞教學時可以加入微課教學。比如,在教學《雨霖鈴》時,可以利用微課加強學生對意象的分析能力與理解能力。第一,教師播放微課視頻,對意象進行分類與定義;第二,教授學生領會意象的方法與技巧;第三,概括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點,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了解意象并學習分析意象的方法,可以突破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難點內容,進而提高學生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在于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學習,所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重視自身的教學能力,對課堂學習主體產生錯誤的認知,這就導致課堂質量以及效率不高,因為過度注重自身就會忽視學生的主觀意愿,不能滿足現(xiàn)在高中生對語文知識的需求,而“照本宣科”教學,會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進而使自身的才能無法被挖掘。教師應該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中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體。對于語文學習能力好的學生,老師可以以高標準要求;而對于一些語文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進行“差異性”教學,幫助自律性差的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減少學生之間的差異。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注重自己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作用,并且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理念等,為學生營造有趣的課堂氛圍,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其對語文學習的興趣[5]。
比如,在學習《沁園春·雪》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十分鐘,通過微課向學生展示毛澤東親手寫的《沁園春·雪》書法,然后為學生播放詩句中相關的畫面?!肚邎@春·雪》寫于1936 年2 月,在陜北清澗縣,毛澤東同志曾于一場大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后寫下了這首詩,讓學生直觀地了解作品的背景、所表達的含義等,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教學的順利展開做鋪墊。
教師應用微課,可以先為學生講解基礎知識點、重難點知識,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就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有大概了解,進而在上課時能夠跟上老師的思路,讓學生有目的地聽課。對微課教學中不理解的地方,在老師講課的時候著重聽講,使課堂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主題突出、內容具體也是微課明顯的特點之一,因此微課在語文復習階段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很少能查缺補漏,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把學生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制成微課,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展開具有針對性的語文知識復習,將其內化到自身的語文知識系統(tǒng)中,進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與水平。例如,在講解《羅密歐與朱麗葉》時,因為課文中涉及大量西方文化背景,有些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難理解,但是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存在,很容易在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出現(xiàn)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平臺,制作和作者、背景等相關的微視頻,讓學生可以直觀地理解劇本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在復習階段應用微課,能夠將單元知識總結在一起,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在后續(xù)自主復習中幫助學生提高復習效率。
高中語文教師要結合本人的教學效果構建微課教學體系,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能夠通過微課獲得更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并且能建立起更大的學習自信心。教師要本著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和原則開展教學工作,讓更多的學生懂得:語文是一門需要不斷積累的學科,教師要通過微課讓更多的學生愛上語文,并且讓學生的學習活力和學習興趣得到更大程度的突破和發(fā)展。教師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讓學生不斷向前,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