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軍
(甘肅省靈臺縣第二中學,甘肅平?jīng)?744400)
品牌本來是企業(yè)宣傳的代名詞,知名企業(yè)實際上就是靠品牌出名的,因此,品牌早已成為企業(yè)產(chǎn)品競爭力的外在表現(xiàn),品牌效應確實不可低估。班級就是一個集體,班級學生就是班級教育的“產(chǎn)品”。既然是“產(chǎn)品”,也應該有品牌,所以培育班級品牌意識可以引導學生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認同感、自豪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這對約束每一個學生的種種不良行為,進而形成良好的班級精神風貌能夠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班級品牌主要以班名、班歌、班訓、班級口號為外在表現(xiàn)。我從事班主任工作以來,為班級命名的班名有:遠志班、明德班、雄鷹班、鴻飛班、云翔班。我曾經(jīng)一度用過的班歌命名為《云鵬之歌》,其歌詞慷慨激昂,振奮人心,曾經(jīng)讓幾屆學生從入學唱到畢業(yè)。在每天早晨的跑操活動中,班級的跑操口號鏗鏘有力,如“高一一班,非凡一班、奮勇爭先、頑強拼搏、創(chuàng)造輝煌”,“高一四班,自信相伴、勤奮為帆、永爭典范”,這樣的口號,特別能振奮人心,牢記在每個同學的內(nèi)心,時時激勵著他們,提高了班級管理文化軟實力,為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灌注了精氣神。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班級文化建設離不開學生在學校的“家”——教室。我們都知道,學生讀書期間,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而學校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教室,教室是一個班級所有學生共同活動的主要場所,因為一個班級一天的時間大部分要在教室度過,他們必須在教室上課,做作業(yè),進行活動。所以教室必然就成為學生接受環(huán)境熏陶最直接最充分的相關(guān)因素之一。由此看來,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要講求別出心裁,這樣才會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審美情趣、價值取向、身心健康產(chǎn)生正面的良性影響。我們可以想象,一個窗明幾凈、桌椅擺放整齊、地面干凈如洗、墻面布置美觀好看、衛(wèi)生工具擺放井然有序的教室,學生在其中上課、做作業(yè)、討論問題都可以感受到舒適溫馨,那么,良好的心態(tài)就會自然形成,學生的自律意識也會不斷增強,這就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當然我們也可以想象,桌椅亂七八糟、地面污點隨處可見、墻面單調(diào)枯燥、衛(wèi)生工具橫七豎八的教室,學生在其中上課、做作業(yè)、討論問題,他們的感受會怎樣?不言而喻,肯定感覺不舒服。這樣的教室誰還愿意長久待在里面呢?當然就更談不上良好的心態(tài),自律意識的熏陶了。
因此,為了使學生擁有一個高品位的文化氛圍濃厚的活動場所,每學期開始,我就著手指導學生對教室的布置進行特色化設計,要求新穎別致,獨出心裁。內(nèi)容包括班級的文明公約、名言警句、學生的長期奮斗目標、短期計劃。張貼在教室醒目的地方,讓教室四周的每一塊墻壁,每一個角落都顯示教育內(nèi)容,充滿教育意義。我們的目標是:通過班級外在的文化建設,使全體學生在文明禮貌、團結(jié)友愛、積極向上等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使全體學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質(zhì)、精神面貌都得到正面引導和推動。由此看來,班名、班歌、班訓、班級口號、教室布置等這些外在的文化形式可以把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學生的目標追求融為一體,樹立學生學習上的品牌意識,寄托學生共同的美好愿景,增強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教育的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過程,然后才成為科學獲知的一部分?!边@是德國哲學家、倫理學家、現(xiàn)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奠基人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反復談到的科學論斷。作為班主任,教書育人的責任更大。我擔任班主任給自己確定了永遠不變的信條,即班級人數(shù)永遠不能少一個,畢業(yè)后每個同學都要有一個滿意去處。這是我的責任,因為我是這個集體的組織者。
我一直認為責任是擔任班主任最核心最重要的職責。所以當我一開始擔任班主任所做的一切,看似在做“表面”工作,實則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內(nèi)在精神品質(zhì),也就是育人。因為,精神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內(nèi)在因素之一,尤其是拼搏精神,對每一個學生而言,有了拼搏精神將會在成長過程中收獲豐碩的“果實”。如果不拼搏,就不知道自己的潛力到底有多大,就不會盡最大努力去做事情,那么在學習上也就不會取得好的成績。
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拼搏精神,就是要讓學生敢于挑戰(zhàn),敢于嘗試自己以前不敢去做的事情,要去盡最大努力抓好學習,在生活中或者學習中遇到失敗挫折不輕易低頭,不輕易認輸,即使失敗,也要越挫越勇,屢敗屢戰(zhàn),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特別是擔任畢業(yè)班的班主任,面對較差的生源,很多家長、學生給我的明確表達就是混個高職,他們沒有信念、沒有目標,更不要說追求。所以在穩(wěn)定班級,減少流失上我做了很多工作,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的內(nèi)在精神品質(zhì)。
關(guān)于畢業(yè)后每個同學都要有一個滿意去處,不是紙上談兵,更不是夸夸其談,而是實實在在給每個學生一個精神支柱——生活的希望。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我擔任畢業(yè)年級班主任,從暑假補課開始到高考結(jié)束,再到填報志愿,根據(jù)每一個同學的實際情況,在平時學習、生活、鍛煉、休息、高考目標、心儀學校、喜歡專業(yè)等方面因人而異,對癥下藥,指導他們考大學、學技能、找歸宿。觀察到一部分學生高考目標不夠明確,混天度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看到一部分學生畢業(yè)意識不夠強烈,學習四平八穩(wěn),讓大好時光白白浪費;考慮到部分學生對高考競爭的殘酷性認識不足,盲目自信,常常被小小的成績沖昏頭腦。我先后三次組織學生召開“向著目標前進”的主題班會,組織學生學習高考狀元采訪錄,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激情。
例如,出身山區(qū)的全縣理科狀元題為《貧窮讓我進取》的文章給予許多學生努力奮斗的理由;生于縣城長于縣城生活舒適的全縣文科狀元題為《將來要靠自己》的文章消除了許多家庭條件優(yōu)裕的學生的頹廢消極情緒;還有單親家庭長大的職業(yè)中學學生題為《沒有理由抱怨》的文章給予了有同樣經(jīng)歷的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動力。這些真人真事對激勵他們挑戰(zhàn)困難、勇于反思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孟子·離婁上》曰:“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一個班級要發(fā)展,就要在學生心中固化一系列規(guī)范,形成無形的力量,達到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教育效果。當今社會,一股不正之風嚴重影響學校教育,那就是學生不該管,不能管,也不敢管。這是教育的可悲。于是,一部分專家學者,尤其是不在教育一線的所謂“教育家“,一味強調(diào)“愛”的教育。其實,我們都知道,愛不是萬能的。
用愛心教育、引導、感化學生,讓所有學生能夠自覺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自覺遵守《中學生守則》,自覺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這可以說是教育最為理想的目標。然而,學校的每一名教師面對的教育對象是自制力不強的青少年,只憑借愛心去教育、引導、感化,時間長了,教師就會失去必要的“威嚴”,俏皮搗蛋的學生會覺得這位老師沒有脾氣,長此以往,對部分“不知趣”學生的教育成長和班級整體管理都會帶來不良影響。
因此,“有法可依,違法必究”的理念在學生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當個別“目無法紀”常犯錯誤的學生犯了錯誤時,班主任就要“懲戒”,決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姑息遷就,放任自流。例如,在一個學習小組當中,因為某一個學生的錯誤,影響了整個小組的學習進程,那么他就要受到組內(nèi)其他同學的教育幫助,當然也有個別小組無視“譴責”而“臉皮過厚”者,這時候就需要班主任出面做工作了。首先做好思想工作,與他多次交流,使他認識到錯誤,還要在全班或全組同學面前談自己的認識,保證在不拖后腿的情況下還要在組內(nèi)有所貢獻,并且組內(nèi)同學還要進行一段時間的“監(jiān)控”,若有懈怠,馬上“追究”。這樣長期堅持,各組都互相競爭,力爭上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此外,筆者提倡學生每天完成不定量的“學習日記”,一二百字即可,記錄當天學習中的得與失、成與敗,尤其是對知識的新感悟,對失誤的糾正,還可以與筆者交流學習、生活中的困惑、班級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合理的建議。剛開始他們覺得無話可說,或者以學習任務繁重為借口推脫,便把上繳的“學習日記”在全班進行了宣讀,同時采納了他們的建議,結(jié)果由剛開始的十幾本到最后能交上五十多本,他們在日記中告訴我希望老師在自習上怎樣輔導,那一部分內(nèi)容他沒聽懂,對于班級的違紀問題,建議我如何處理。有些雖然只有幾句話,卻總結(jié)了自己當天學習的收獲,記錄了遺漏和缺憾等,事無巨細。這些使我對學生的學習和班級情況都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也在評語中跟他們談我的想法,幫助他們解決困惑,鼓勵學生給我和科任老師甚至學校提意見和建議,并及時與其他科任老師溝通。當然,言傳勝于說教,作為一名班主任,管人先管自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讓學生做的,自己不能違反。例如,要求學生學會團結(jié)合作,那么,作為班主任就要和每一位科任老師密切配合,步調(diào)一致;要求學生作業(yè)認真書寫,那么自己的板書就不能亂七八糟;要求學生講禮貌,衣著整潔,那么自己穿衣戴帽就要大方得體。這就是“啟事在教誨,成事在榜樣”的真諦。
一個班級的班風如果不正,那么這個班級的學風也不會好。因此,在班級管理方面,要抓好一個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首先要強化班級的紀律管理,因為良好的紀律是學習的重要保證。基礎年級如此,畢業(yè)年級更是如此。
為此我重點實施了兩項制度。一是值周班干部負責制。這一制度的堅持實施很好地發(fā)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培養(yǎng)了學生自理自治能力。這樣一來,空堂課、自習課、老師不在的空當都有管理人員,形成班級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的學習生活氛圍。針對一日常規(guī)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我都具體劃分給每位班干部,比如早晚讀由學習委員進行組織督查,空堂課和午休紀律由班長負責維持,眼保健操和早操由文體委員負責等。另外每周設值周班長一名,負責考勤、紀律維護等;每日設值日班長一名,負責擦黑板,管理課間秩序等。班干部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nèi)很好地行使職權(quán),那么整個班級的運行就會和諧而順暢。
二是小組考核制。考核的內(nèi)容涉及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學習習慣、紀律要求、出勤統(tǒng)計、儀容儀表、衛(wèi)生打掃、早晚自習、晚上就寢等,班級都依據(jù)學校的明文規(guī)定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和實際操作的考核細則。實行小組考核,并進行周排名,最后一位的學習小組就是下周的衛(wèi)生小組。小組考核制是這樣施行的:全班40名學生分為5個小組,每組8名學生又分為2個小組即紀律小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設學習小組長1名,紀律小組長1名。學習小組長負責本組學生的作業(yè)收發(fā)、問題反映、意見收集等,要求日日清,人人清,每次學業(yè)水平測試成績優(yōu)異的小組評為“學習優(yōu)秀小組”;紀律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行為習慣和日常秩序,要求日公布,周小結(jié),每一周表現(xiàn)良好的小組評為“紀律模范小組”。長期這樣堅持評比考核,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每組內(nèi)的每一個同學都能受到監(jiān)督管理,勤學、守紀的好習慣容易養(yǎng)成,自我教育能力也能隨之提高。
一個班級學生的構(gòu)成是復雜的,單就學習水平而言就是良莠不齊的。有些學生不僅學習習慣差,而且紀律習慣、衛(wèi)生習慣也不好。這就是差生或者稱之為后進生,這是客觀存在的,是影響班級整體發(fā)展的消極因素,作為班主任絕對不可小覷。對這些學生的轉(zhuǎn)化要講“三心”,即細心觀察差生、耐心開導差生、熱心幫助差生。
首先要細心觀察差生的表現(xiàn),弄清原委。我們知道造成差生因素是多方面的。就農(nóng)村學生而言,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習信心不足;父母外出打工無家長監(jiān)管;隔代教育過于溺愛;家庭成員素質(zhì)低劣缺乏正確教育方法;學習基礎差接受能力低;教師教育方法不當挫傷學生感情的;學生性情頑劣不思上進甚至厭學、棄學、逃學。
其次,教師要耐心開導,對癥下藥。對于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習信心不足的,班主任要培養(yǎng)其樂觀精神,樹立學習信心;父母外出打工無家長監(jiān)管的,班主任要經(jīng)常和其父母電話溝通,通過視頻讓父母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在校情況;隔代教育過于溺愛的,班主任要向其爺爺奶奶說清利害關(guān)系,不該遷就的就不能遷就,該批評的要批評;家庭成員素質(zhì)低劣缺乏正確教育方法的,班主任要提供學習的機會,例如,家長會上聽聽優(yōu)生家長的經(jīng)驗介紹,啟發(fā)教育其家長。
最后,熱心幫助差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學習基礎差接受能力低的;教師教育方法不當挫傷學生感情的;學生性情頑劣不思上進甚至厭學、棄學、逃學的。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總的原則是實事求是,因人而異,對癥下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切忌一刀切,胡子眉毛一把抓。
總之,作為班主任,就必須以人為本,與時俱進,因勢利導,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讓班級文化建設呈現(xiàn)出時代的新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