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委萍,鄭新樂,陳艷紅
(1.洛陽市解放路小白兔口腔門診部,河南 洛陽 471000;2.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 口腔科,河南 洛陽 471009;3.洛陽市婦幼保健院 口腔科,河南 洛陽 471000)
牙齒之于人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牙齒負責咀嚼食物,同時還可以修飾面部美觀度。在社會發(fā)展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趨于多樣化,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口腔老化情況日益嚴峻,牙齒功能衰退現(xiàn)象屢見不鮮,這極大地降低了人們的生活品質(zhì),人體面部美觀度受到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口腔疾病患者(牙齒縫隙過大、牙齒畸形)往往易出現(xiàn)牙齦出血,且病情較為嚴重,咀嚼能力較弱[1],選擇口腔修復治療是這些患者的首選方式,否則生活質(zhì)量將大打折扣。鈷鉻合金修復體是口腔修復常見材料,該材料本身機械性良好,對患者的咀嚼能力能夠快速修復,但鈷鉻合金材料易被唾液、齦溝液腐蝕,進而使修復體產(chǎn)生折斷、變色等情況。在口腔技術(shù)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二氧化鋯應運而生,其作為一種新型牙體修復材料廣泛應用于臨床,該材料具備較高的生物相容性,機械性能良好,且耐腐蝕性較強,具有較好穩(wěn)定性[2]。二氧化鋯優(yōu)勢眾多,但是否能在口腔修復中取得良好的修復效果還需進行進一步研究。鑒于此,本文將就診于洛陽市解放路小白兔口腔門診部的口腔修復患者納入本研究,并對患者分別應用二氧化鋯修復體,以鈷鉻合金修復體為對照,對比兩種修復體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
1.1 臨床資料將洛陽市解放路小白兔口腔門診部在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口腔修復患者(n=70)納入本研究。(1)納入標準:因口腔疾病如牙縫過大、牙齒畸形需行口腔修復;滿18歲;無其他感染性疾?。慌R床資料完整。(2)排除標準:嚴重感染;合并其他嚴重口腔疾病;口腔修復體過敏;不接受本研究治療方案;無法配合研究工作;精神疾??;惡性腫瘤;根尖慢性炎癥;咬合關(guān)系異常;頜面部畸形。入選患者分為兩組,分組方法為隨機數(shù)字表法。組間一般資料相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文在患者、家屬的同意下開展,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研究方法對納入的全部患者進行口腔衛(wèi)生檢查,排除患者患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檢查完畢后,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給予對癥治療。醫(yī)生查看影像學結(jié)果,根據(jù)結(jié)果對患者的牙位進行確定,兩組患者選擇修復體治療,其中對照組接受鈷鉻合金修復體修復,觀察組接受二氧化鋯修復體修復,修復方法如下。在患者修復時,需將牙齒表面的牙垢清除,處理病變牙齒,在患者牙體局部實施浸潤麻醉,牙體待修復的表面,選擇錐形,以鉆修出倒凹型,并在其中涂抹黏合劑,然后實施光照,照射時間為30 s。內(nèi)冠需依據(jù)病變牙體進行制作,用計算機設(shè)計全瓷冠模型,將修復體分別植入,注意對患者牙體外形進行修磨拋光,5 s固化處置,各個角度光照60 s。
1.3 觀察指標(1)咀嚼功能。評估咀嚼功能,評估工具為咀嚼功能應用自制量表,總分為0~4分,分數(shù)與咀嚼功能呈正比。評估咬合力,評估工具為T-Scan Ⅱ咬合力分析儀,讓患者在20 s內(nèi)咬住內(nèi)置于下頜前磨牙的測試片,咬住10次,記錄咬力最大的3次,計算平均值。(2)牙齦指數(shù)。修復前后對患者的菌斑指數(shù)(plaque index,PLI)、牙齦指數(shù)(gingival index,GI)及出血指數(shù)(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變化情況進行評估。(3)齦溝液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炎癥因子水平。采集修復前后的齦溝液,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對MMP-2及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進行評價。(4)修復質(zhì)量。包括修復體崩瓷、邊緣良好密封性、修復體折斷。
1.4 療效判定標準修復后,牙齒表面裂縫全部消失,患者在咀嚼時遇到冷、熱等刺激后無不適感,為治愈;修復后,牙齒表面可見輕微的裂紋,咀嚼時輕微不能耐受冷、熱等刺激,牙齒輕微刺痛為有效;修復后,牙齒表面可見較大的裂縫,且數(shù)量較多,與修復前相差不大?;颊呔捉罆r無法遭受冷熱等刺激,所產(chǎn)生的刺痛感劇烈,為無效[3]。將治愈、有效計入總有效。
2.1 療效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1.43%,與對照組(71.43%)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2.2 牙齦指數(shù)重復測量分析顯示,兩組PLI、SBI、GI水平的處理主效應、時間主效應、處理效應與時間效應的交互作用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牙齦指數(shù)比較
2.3 咀嚼功能修復前,兩組咀嚼功能評分、咬合力相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修復后,兩組咀嚼功能評分、咬合力增高,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上述數(shù)據(jù)更高(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咀嚼功能比較
2.4 MMP-2及IL-6水平修復前,兩組MMP-2與IL-6水平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修復后,兩組MMP-2、IL-6水平均降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上述指標水平更低(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MMP-2及IL-6水平比較
2.5 修復質(zhì)量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修復體崩瓷率、折斷率更低,而邊緣密封性良好率更高(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者修復質(zhì)量比較[n(%)]
牙齒缺失、牙齒畸形、牙髓死等為常見的口腔疾病,口腔疾病易影響患者美觀[4],若治療不及時可誘發(fā)其他口腔疾病,口腔疾病也是誘發(fā)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重要元兇[5]。以常見的牙齒缺損為例,牙齒缺損由各種因素共同作用致使牙體硬組織產(chǎn)生損害,對患者的咀嚼、發(fā)育、面容、牙髓及牙周組織均會造成不利影響,嚴重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6]。前牙缺損會影響牙齒美觀,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不佳,殘根、殘冠可進展為病灶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鄰面缺損者會破壞造成的鄰接關(guān)系,造成食物嵌塞,引起炎癥,最終造成鄰牙傾斜,咬合功能受到影響。軸面缺損會引起牙齦炎,嚴重情況下會造成口頜系統(tǒng)功能紊亂[7],故以牙列缺損等為主的口腔疾病患者應盡早進行口腔修復治療,治療后,患者的咀嚼功能能得到進一步提高,患者外觀與面部均能修復至正常狀態(tài)。同時,修復材料的合理選取是是口腔修復成功的關(guān)鍵。
目前,鈷鉻合金修復體廣泛應用于口腔修復中,該修復材料顏色逼真,質(zhì)感理想,且具有較強的抗折能力[8]。另外,鈷鉻合金修復體具有較高的耐磨性能[9]。但鈷鉻合金修復體植入后,內(nèi)冠邊緣不僅會嵌入牙齦溝,齦溝液也會被嵌入,但食物和唾液均不能接觸復合體,否則會造成修復體的腐蝕,且臨床治療時間越長,鈷鉻合金修復體也會存在材料變色、根本折斷、外觀暗沉等種種表現(xiàn),使患者的咀嚼功能產(chǎn)生障礙,進而對整體修復效果產(chǎn)生影響[10]。二氧化鋯修復體是一種全新的口腔修復體,其是在二氧化鋯的基礎(chǔ)上借助傳統(tǒng)全瓷冠制作方法制造出來的,同時配合計算機完成輔助設(shè)計,在利用激光將制作過程加以優(yōu)化。二氧化鋯修復體具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首選,二氧化鋯不僅具有較強的機械性,也具備較強的物理性能,抗折強度值得肯定,約>1 000 MPa,其對患者的咀嚼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11];其次,二氧化鋯修復體具有優(yōu)化的材質(zhì),其美觀程度較高,顏色與牙周組織相差無異,且不需要任何金屬加以支撐,可有效對整體外觀加以修復[12];最后,二氧化鋯修復體植入后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能顯著提高修復質(zhì)量。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達91.43%,且兩組患者修復后的咀嚼能力評分、咬合力較修復前提高,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這說明二氧化鋯修復體強度大,生物兼容性良好,具有較強機械性,可避免唾液、齦溝液的腐蝕,能明顯提高口腔修復成功率,對患者的咀嚼功能具有一定的恢復價值。同時,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修復體崩瓷、修復體折斷率低于對照組,邊緣良好密封性高于對照組,提示二氧化鋯修復體對口腔修復患者的牙齦指數(shù)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植入牙齦后,二氧化鋯具有較理想的兼容性,出血量少,有助于提高修復治療,不良反應少[13]。
有研究證實,MMP-2在牙周炎活躍期或進展期的齦溝液中呈現(xiàn)明顯增高趨勢,且與牙周膠原纖維破壞程度成正比,MMP-2可作為評價內(nèi)冠合金對牙齦組織刺激程度的主要指標[14]。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修復后的IL-6、MMP-2水平較修復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經(jīng)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可知,兩組患者的PLI、SBI、GI水平的處理主效應、時間主效應、處理效應與時間效應的交互作用有統(tǒng)計學意義。二氧化鋯修復體本身不帶金屬材料,牙齦組織可避免刺激,且牙周組織兼容性較好,故能夠抑制齦溝液的炎癥因子水平,降低牙齦指數(shù),修復效果較佳[15]。
綜上所述,二氧化鋯修復體在口腔修復中具有理想的應用效果,其可降低患者的牙齦指數(shù),促進咀嚼功能的修復,有效抑制炎癥反應,提高修復的整體質(zhì)量。由于本研究樣本量過小使得本研究存在局限,期望今后擴大樣本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