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潔(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附屬小學)
百年黨史、百年團史承載著黨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以及共青團“矢志不渝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奮斗歷程,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教育范本。立足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我們要引導廣大青少年黨史團史同步學,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加強青少年黨史團史學習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牢固而堅定的社會主義信仰。只有深入了解黨史團史,學生才能明白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才能知黨愛黨、知國愛國。
加強青少年黨史團史學習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汲取精神滋養(yǎng),激發(fā)前進的力量。只有深入了解黨史團史,學生才能理解在風雨如磐的年代,革命志士舍生取義的革命行動,從而激發(fā)學生前進的力量。
加強青少年黨史團史學習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與生活的“標尺”。只有深入了解黨史團史,學生才能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精神,以此引導學生自我發(fā)展的精神信念。
將黨史團史融入青少年思想教育,可以引領學生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密聯(lián)系起來,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全面推動青少年黨史團史學習教育將成為新時代育人領域的重要命題。
1.針對性原則。在小學開展黨史團史學習教育,要依據(jù)學生年齡特點,遵循學校教育工作和學科教學工作規(guī)律、遵循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選取學習的內容,用學生樂于接受和便于接受的方式因材施教,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
2.生動性原則。當代青少年是在幸福舒適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對“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這個道理難免體會不深、理解不全、認識不足。在小學開展黨史團史學習教育,要遵循生動性原則,用孩子聽得懂的話、看得懂的方式,讓黨史團史生動起來,潛移默化走進青少年的心里。
3.創(chuàng)新性原則。在小學開展黨史團史學習教育,不能單純以“我講你聽”的形式。能不能讓學生感興趣、受感動,關鍵是有沒有找到適宜的、新鮮的視角、素材和表達,把黨史團史中的崇高精神和優(yōu)良作風蘊藏其間,讓學生樂于接受,易于學習。因此,我們要加大黨史團史研究成果的轉化,選擇的學習內容要易懂淺顯但不膚淺;要結合當代青少年的實際生活和學習,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傳統(tǒng)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睔v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我們要充分認識在青少年群體中開展黨史團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發(fā)揮黨史團史教育資政育人的作用,讓青少年從黨史團史中汲取營養(yǎng),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好黨長期以來形成的革命精神和優(yōu)良傳統(tǒng),學習革命先輩、英模人物對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對黨和人民無比忠誠、對革命事業(yè)鍥而不舍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從心底里認識黨、熱愛黨、感恩黨,成為忠誠于黨的事業(yè)的合格接班人。
1.課堂融入。充分利用課堂育人主渠道,在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學等多學科中,選好黨史團史教育結合點,運用德育實施的方式,開展黨史團史學習。通過道德與法治、少先隊活動課等德育課程,運用講隊史、講英雄模范故事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讓學生能夠了解少先隊歷史,進而了解黨、團的歷史發(fā)展,在認識國旗、黨旗、團旗、隊旗等方面滲透黨史團史學習教育。
2.線上拓寬。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依托學校微信公眾號等,定期向學生發(fā)布信息,傳播權威的宣傳聲音,利用網(wǎng)絡紀念館、網(wǎng)上云隊課、專家資源等,提供給學生所需要的知識,增加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xiàn)學習資源的快速交流,拓寬學習平臺。創(chuàng)新學習教育方式,如利用網(wǎng)絡舉行線上黨史團史知識競賽、微視頻創(chuàng)作競賽等。
3.紅色研學。充分利用好天安門廣場、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展覽館、北大紅樓等紅色資源,開發(fā)學校周邊五里橋北平和平解放談判紀念碑等地區(qū)作為參觀學習基地,多場域提供學生參觀實踐基地。
3.主題活動。如開展“中華經(jīng)典誦”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詩詞誦讀,體會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增強民族自豪感,厚植孩子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如開展“翰墨抒情”漢字書寫主題教育活動,以詩詞、文、賦為主,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了孩子們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如開展“紅歌傳唱”活動,學習紅色歌曲、紅色詩詞的歷史,學習紅色歌曲、紅色詩詞中的故事,通過唱紅歌、誦詩詞開展黨史團史教育,堅定學生們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如開展“講英雄故事做美德少年”活動,通過講英雄故事,從英雄故事中學習黨史團史,向英雄模范學習,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精神。
4.協(xié)同育人。依托家校社,構建一體化育人共同體,開展黨史團史教育,推動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形成一體化育人共同體,構建學校、社會與家庭協(xié)同的新時代一體化德育新格局。家庭是個人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要落實職責,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圩?。學校通過家長學校,家校平臺等方式,指導家長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教育,結合實際參與學校黨史團史學習教育活動。家庭、社區(qū)、學校三結合開展黨史團史學習教育,與家庭開展“和身邊的黨員合影”活動,在學生生活的社區(qū)、家庭尋找老黨員,通過與身邊的老黨員開展對話,尋找黨的百年奮斗歷程。
5.校本課程。圍繞黨史、團史以及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選取英雄人物故事、歷史重大事件、百年奮斗的中國精神,開發(fā)《童心向黨》校本課程體系。研究適合小學生各學段學生黨史團史教育的校本課程內容體系,并在實踐中充分考慮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探索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方式,切實增強教育實效。在低段以讀英雄故事的形式,做到心有榜樣;中段以了解黨史團史重大歷史事件為主要內容,做到學史增信;高段選取“共產(chǎn)黨員精神譜系”中適宜內容,引導青少年從黨史團史中汲取精神養(yǎng)分,樹立理想和志向,聽黨話、永遠跟黨走。
我們黨歷來重視對青少年進行歷史教育,學校教育作為青少年發(fā)展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 要深刻領會在青少年黨史團史學習中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紅色基因的根本要求,多種方式有效地組織開展黨史團史教育,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繼承革命傳統(tǒng)、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永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