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培珍|江蘇省鎮(zhèn)江新區(qū)實驗幼兒園
器械(具)操控能力是幼兒運動領域中較難的技能之一,教師在活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教師對器械(具)活動的準備不足,導致活動效果不明顯;有的教師忙于其他事情而忽略了對幼兒的指導;有的教師認為要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權,沒有及時調整幼兒的錯誤行為。此外,錯誤指導、強行指導等問題也時常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反映了教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模糊,對幼兒運動能力發(fā)展認識不足,對自己介入干預的“度”把握有誤。那么,教師在幼兒器械(具)活動中應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第一,自我準備。教師一方面應了解不同器械(具)操控活動內容的年齡要求、活動流程、動作技能要點、動作技能目標、關鍵經驗;另一方面應了解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動作技能的現(xiàn)有水平、可能存在的瓶頸等。
第二,環(huán)境和材料的準備。幼兒在進行器械(具)操控練習時,常運用走、跑、跳、爬、投、踢、滾等動作,并伴有身體和器械(具)一定軌跡的移動,有時還需要兩人或多人合作完成,教師應為幼兒的器械(具)操控活動提供足夠的空間。除了運動空間,在器械(具)操控活動中提供豐富多樣、數(shù)量充足的材料同樣重要,材料應以低結構材料為主,鼓勵幼兒一物多玩,使材料既能滿足不同運動能力的幼兒需要,又能發(fā)展幼兒的自主性。
第三,幼兒相關經驗準備?;顒忧埃處煈私庥變旱纳眢w素質,引導幼兒了解器械(具)操控材料的屬性,并教授幼兒相應的動作技能,豐富幼兒的相關操控經驗。
培養(yǎng)幼兒器械(具)操控能力是一個逐漸發(fā)展的過程,教師精心設計并組織活動,有助于幼兒形成穩(wěn)定的動作技能。
首先,增加活動內容的層次。教師應按照由易到難的發(fā)展順序組織活動內容。比如,拋接內容可以從“自拋自接”到“互拋互接”再到“一定距離的互拋互接”。同時,活動內容要兼顧幼兒上肢、下肢及身體左右部位的共同發(fā)展。比如操控球,可以用手操控也可以用腳操控,投擲練習可以用左手投擲也可以用右手投擲……讓幼兒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活動的多種可能性。
其次,豐富活動形式和組織方式。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器械(具)操控內容,有目的地選擇不同的活動形式和組織形式。集體活動幫助幼兒掌握動作要領,個別活動幫助幼兒鞏固動作要領,小組活動幫助幼兒提升動作要領。
最后,關注動作發(fā)展“高原期”。教師在關注幼兒動作技能發(fā)展的同時,也要關注幼兒的心理發(fā)展,幫助幼兒克服恐懼、畏難的心理。
幼兒的器械(具)操控練習中,教師的正確示范和指導十分重要。為采用適當?shù)姆绞街笇в變?,教師應提升觀察能力。
一是觀察活動中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包括場地安全、器械安全、幼兒操作安全等,教師應及時排除安全隱患,阻止幼兒不正確的操控方式。
二是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包括活動中幼兒的運動興趣,對器械(具)操控技巧的掌握程度、活動中的專注力等,并根據活動中的現(xiàn)象做出指導。
三是觀察幼兒在運動中的身體狀態(tài),包括運動量是否適宜、有沒有運動過度的現(xiàn)象、著裝是否適宜、有沒有及時飲水等,確保幼兒運動適量、適度。
四是觀察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會與器械(具)發(fā)生互動,幼兒之間也會發(fā)生互動。小組活動中,教師可以觀察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鼓勵小組成員團隊協(xié)作,用多樣化的合作方式解決問題,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
教師重視幼兒的器械(具)操控活動,有助于幼兒從活動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和運動經驗,提高幼兒的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