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珍
(福建省邵武市實驗小學新天地分校 福建 邵武 354000)
語文這門學科是學生們在小學階段基礎的學科,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力度正在不斷地加快,尤其是隨著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的提出以后,在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要求和模式等方面都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在今后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老師應當適當?shù)霓D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能夠采用新型化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改善當前語文課堂的教學現(xiàn)狀。有效地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幫助學生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1]。
1.1 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當前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課程改革正在不斷地加深,傳統(tǒng)教學課堂的組織結構以及教學的方式暴露了很多的問題。比如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而學生只是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無法進行高效的學習。由此可見,高效課堂教學首先最主要的特征是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性,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獨立的思考,以此來投入更多的精力,有效地實現(xiàn)課堂效率的提升[2]。
1.2 師生間進行良好互動。整個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是由老師和學生兩個不同的參與主體共同進行的,所以要想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就必須要堅持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在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老師應當將學生作為朋友與學生進行平等,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只有與學生打成一片,才能夠了解當前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哪些具體的需求,以此結合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設計工作。與此同時,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利于培養(yǎng)師生間的感情,從互動中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散,以此來有效地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3]。
1.3 具有顯著的現(xiàn)代化特征。隨著當前時代的快速發(fā)展,科學技術發(fā)展速度不斷地加快。與此同時,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活動已經與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緊密的結合起來,并成為了今后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所以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必須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通過一系列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效地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所以老師在課堂上應當充分的發(fā)揮好引導的作用,有效地開展現(xiàn)代化課堂建設,實現(xiàn)教學方式與教學技術的同步更新,以此來不斷提升教學的有效性[4]。
2.1 教學理念有待更新。通過分析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在整個教學活動展開的過程中,老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沒有轉變教學的觀念,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活動,認為要培養(yǎng)學生就必須從分數(shù)抓起,教學過程唯分數(shù)論,影響了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與此同時,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部分老師由于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欠缺等方面的因素,缺乏對于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認知,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效率相對較低,缺乏有效的指導理念來引導。所以種種現(xiàn)狀表明,在今后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必須要不斷轉變教學的理念,使教學理念得到及時的更新,以此來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5]。
2.2 教學過程缺乏趣味性。在整個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興趣是提升學生們學習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但是通過分析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對于語文這門課程的興趣相對較低。具體原因有兩方面,第一,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只是讓學生們單純的學習課文,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感覺課程枯燥乏味。第二個原因是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沒有進行及時的互動,沒有表達自己對于語文知識的具體看法以及存在的思考等等,這樣的情況只會導致老師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們的實際需求相偏離,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喪失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6]。
2.3 教學效果缺乏時效性。在具體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老師應當對相關的知識板塊分布、重難點以及實踐部分和講解部分等具體的內容來進行全面地分析,要注意課堂的時效性和全面性相結合。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充分的利用課堂上的時間給學生們去講解,以此來發(fā)揮出課堂的價值。但是通過當前的教學實踐可以明顯的看出,老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講解方式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規(guī)劃明顯存在不合理,導致學生們學習效率相對較低,接受的無效信息較多,浪費大量的課堂時間,不利于提升教學的效率[7]。
2.4 課堂教學模式相對落后。在當前教育的背景下,尤其是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影響下,各個科目的老師都在積極的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具體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由于老師教學工作繁忙,再加上創(chuàng)新的意識相對薄弱以及自身能力限制等等。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開展授課活動導致課堂呆板僵化問題十分嚴重,無法滿足當前學生們學習中的個性化需求,久而久之影響了高效課堂構建的效率[8]。
3.1 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面對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以此來開展計劃性的教學活動。在當前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的影響下,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除了要學習的相關的知識之外,同時還要養(yǎng)成適應社會發(fā)展以及終身學習,應具備的思維品質和關鍵性的能力。所以老師在制定教學策略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對于當前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這門課程做出重新的認識,以此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等不同的方面進行有效的轉變。由于在小學階段學生們社會閱歷相對較少,認知能力等各個方面相對薄弱,所以要通過小學語文課堂去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語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等其他的能力,嚴格地按照教學的目標開展課程的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們學習的效果,促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3.2 轉變教學的觀念,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很多老師只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并沒有及時緊跟時代的發(fā)展有效的轉變教學的觀念。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在傳統(tǒng)教學的課堂上,老師只是將自己擺在中心的地位,根據(jù)自己內心的想法去要求學生進行學習,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會失去對于語文的興趣,甚至失去對于學習的樂趣。所以老師必須要對當前的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的改變,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教學的效率,不斷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此同時,在整個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老師應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堅持人性化教學。在人性化指導理念的影響下,老師在教學中能夠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既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與此同時還能夠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由于學生們的學習基礎不同、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等各方面的影響,導致學生與學生之間差異相對較大,所以應當根據(jù)學生當前總體能力的層次來開展差異性的教學活動,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策略等進行總體的設計,對于提升教學有效性來說具有關鍵的作用。
比如在學習《荷花》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相關的圖片,或者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回憶對于荷花的觀察,按照課文中對于荷花的描寫來進行深入的分析,這樣一來有利于在學習的過程中與生活實踐,提升學生的體驗性,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理解能力和構建能力來說具有重要作用。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給學生們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能夠讓學生認真地進行獨立思考,從而在與老師進行交流與互動,以此來拓寬思維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以此來實現(xiàn)小學語文高校教學課堂的構建。
3.3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興趣由于在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處于不成熟的階段,如果僅僅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容易就會讓學生們產生厭煩的心理,不利于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所以老師在今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的模式,既能夠減輕學生們的壓力和負擔,同時還可以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具體教學內容實施的時候,老師可以選擇學生們喜歡的故事游戲或者是表演等不同的因素進行融合,通過開展趣味性教學的方式,有利于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完《將相和》這一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隨機的選取幾名學生讓學生們來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繹這篇文章的內容,選擇學生扮演本節(jié)課中的主角人物,比如廉頗、藺相如、旁白、秦王、趙王等等,可以讓學生們在表演之前提前做好劇本的內容,將人物的對話熟記于心,在教室內開展表演活動。這樣一來,有利于更加深刻的記憶學習的內容,同時還可以活躍課堂的氛圍吸引同學的關注。而表演活動也會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體會,等到表演活動結束之后,可以讓其他沒有參與表演的學生進行點評。學生們在整個過程中積極的參與,能夠不斷地激發(fā)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更加的理解,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4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情景教學法主要指的是在整個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老師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引入或者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題的場景,能夠讓學生們積極的進行體驗,以此來更好地了解教材的內容,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通過利用情景教學的方式,有利于營造更加良好的課堂氛圍,不斷激發(fā)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興趣。在具體課程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情景教學模式可以分為真實情景、虛擬情景以及模擬情境等不同的三種。可以通過多媒體、音樂、PPT或者是課堂表演等不同的內容去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老師在教學中根據(jù)講課的內容來與教學情境結合,讓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到整個過程中來,能夠穿越時空與作者進行對話,與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不斷地提升學習的效果,促進知識的理解。
情景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不斷喚醒學生內心的情感,增加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比如在學習《盧溝橋》這篇說明文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絡搜索現(xiàn)實中著名的大橋以及關于大橋的圖片,制作課件在課堂上呈現(xiàn)給學生,能夠讓學生從直觀的感受上去體驗橋的外形美。通過自己的語言對橋來進行描述,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認識,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自主去閱讀課文通過自主探究、合同學習等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學習。當分析了解完課文的內容之后,通過拓展訓練的方式,讓學生去更加深層次的了解,比如可以呈現(xiàn)港珠澳大橋等現(xiàn)代橋梁的圖像以及視頻資料,讓學生去積極的了解關于橋梁技術方面的發(fā)展,鼓勵學生為將來祖國的建設而努力。除此之外,盧溝橋除了建筑之外的特點,還包含著大量的情感因素,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們銘記歷史,豐富學生的情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學生們會更加積極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以此來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3.5 開展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整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與此同時,通過大量的閱讀活動有利于為學生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要想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新活動,就必須要積極開展閱讀活動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以此來提升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由于文學作品的內容豐富多彩,各具不同的形式和特點,所以老師應當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別的文學作品,讓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進行選擇。與此同時,老師還要清楚地認識到有些文學體裁是不適合學生們進行閱讀和模仿的。所以必須要根據(jù)當前的教育任務和教育目標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等不同的特點來進行多樣化的甄選,給學生們提供最適合的素材,以此來讓學生投入到文學閱讀的過程中去。在選擇文學閱讀材料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在班級提前做好統(tǒng)計,通過分發(fā)調查問卷的方式來讓學生進行選擇,有的學生可能喜歡詩歌類,有的學生可能喜歡劇本類,有的學生則可能喜歡小說類,不同題材和不同形式的作品對于學生都具有很重要的幫助作用。而學生們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在閱讀之后,嘗試著自己去進行模仿和寫作,這樣一來,既能夠讓學生通過閱讀來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同時還可以提升閱讀應用能力,有效地應用到寫作的過程中去,不斷提升寫作水平,更好地進行語文課程的學習。
3.6 寓教于樂,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由于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老師只是站在講臺上進行講解,而學生們單純的接受知識的灌輸,整個課堂氛圍相對沉悶,學生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沒有機會參與到課堂中來,無法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受到當前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指引,在今后教學活動中老師要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改變當前課堂單一枯燥的狀態(tài),能夠營造更加融洽愉悅的課堂氛圍,這樣一來學生的潛力才會得到激發(fā),不斷提升語文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結合當前學生們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來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比如反轉課堂讓學生當作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課,或者是分享一些小故事、課外讀物等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同時,也可以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讓學生們積極的準備參與到整個課堂中來,這樣一來,有利于加深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充分的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一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充分的展現(xiàn)出自己的表演能力,將課文中的內容通過表演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這樣一來有利于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們展開聯(lián)想,如果自己是諸葛亮,除了采用這種方法之外,還有什么方法可以采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老師還應該給學生們更多的機會,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帶領學生們走出固定的教室,在校園內進行觀察,也可以走進社會、貼近大自然,對于自己周圍熟悉的事物現(xiàn)象來進行觀察,獲得不同的感受。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實踐性活動,學生們可以把自己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性的應用,以此來提升語言理解能力、綜合運用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此來構建高效課堂。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們打好語文學習基礎,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關鍵階段。在今后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小學語文老師應當認識到當前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將構建高效課堂作為教學的目標,能夠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來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要積極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一系列豐富的教學活動,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促進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新實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