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斌 伍慶輝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輸血科,江西萍鄉(xiāng) 337000
臨床輸血過程中,僅ABO血型相同時才能輸血,尤其對于輸血量較大者。而對于血型不符合患者,將會發(fā)生凝血反應,嚴重者可增加臨床死亡率[1]。ABO血型系統(tǒng)則主要依據(jù)紅細胞表面是否存在特異性抗原進行分類[2]。目前共發(fā)現(xiàn)35個人類血型系統(tǒng),但臨床試驗中ABO血型系統(tǒng)與Th血型的臨床意義最為重要。其中,ABO血型分為A、B、AB及O四型,Rh血型則分為陽性與陰性兩種[3]。輸血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干預方法,借助成分輸血技術,能降低輸血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但會增加患者溶血性輸血反應發(fā)生率[4]。血型鑒定主要用于臨床腧穴、不孕癥和新生兒溶血癥病因分析、親子鑒定及在皮膚、腎移植等器官移植的時候能選擇ABO血型相符的供體。不規(guī)則抗體是由妊娠、器官移植、輸血/血液制品等免疫刺激作用下產(chǎn)生的ABO血型系統(tǒng)意外的血型抗體,主要為IgG,少數(shù)可為IgM。不規(guī)則抗體的存在能引起正反定血型不一致、主次測交叉配血不合及紅細胞輸血無效,增加新生兒溶血病等。但是,血型鑒定過程中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發(fā)生率較高,將會增加輸血風險[5]。本研究以進行輸血治療患者為對象,探討凝集法在血型正反定型不符鑒定中的價值及不規(guī)則抗體陽性特異性結果分析。
選擇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進行輸血治療患者181例為研究對象,患者男100例,女81例;年齡21~54歲,平均(41.29±4.35)歲;疾病類型:惡性腫瘤32例,再生障礙性貧血41例,多發(fā)性骨髓瘤30例,腦出血26例,外傷28例,類風濕關節(jié)炎24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擬行輸血治療[6],且治療前均完成血型正反定型及Rh定型分析;②生命體征尚穩(wěn)定,具有完整的化驗報告單。排除標準:①認知功能異?;蛘J為因素因子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②治療期間死亡、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本研究已獲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同意書。
1.2.1 主要儀器與試劑主要儀器:Ortho BioVuo血型分析系統(tǒng)(購自于美國強生公司),血庫專用自動平衡離心機(型號:L600A,購買于湖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fā)有限公司),微量可調(diào)移液器(購自于德國Eppendorf公司)。
主要試劑:抗A抗B血型定型試劑、RhD(IgM)血型定型試劑(購自于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有限責任公司,試劑盒生產(chǎn)批號:20187241);人ABO血型反定型用紅細胞試劑盒(紅細胞凝集法)(購自于美國Immucor公司,試劑盒生產(chǎn)批號:20140026);抗D(IgG+IgM)血型定型試劑[購自于宜美康(加拿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試劑盒生產(chǎn)批號:20167351];抗D(IgG)血型定型試劑、抗C(IgM)血型定型試劑、抗c(IgM)血型定型試劑、抗E(IgM)血型定型試劑、抗e(IgM)血型定型試劑、抗人球蛋白(IgG,C3d)檢測試劑盒(購自于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有限責任公司,試劑盒生產(chǎn)批號:20192581)。
1.2.2 血型正反定型和Rh定型分析采用凝集法完成血型正反定型和Rh定型分析。借助全自動血型儀檢測每例患者血液標本的ABO正反型及Rh血型。對于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時,則需要根據(jù)ABO疑難血型分布分析法對不符合標本進行正反定型分析[7]。①首先需要排除人為因素和操作失誤、試劑盒質(zhì)量不過關等問題,重新采集血液標本進行檢測;②登錄醫(yī)院信息網(wǎng),分析醫(yī)院以往正反定型不一致常見原因,必要時可借助可選擇鹽水法、抗人球蛋白試管法及全自動血型分析儀等完成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進行驗證[8]。③根據(jù)正反定型、Rh定型不符的原因?qū)υ囼灲Y果進行綜合判斷,分析血型正反定型不符鑒定結果、原因,對不規(guī)則抗體陽性特異性結果進行分析,以期提高輸血安全性[9-10]。
①血型抗體檢測結果。入組患者均完成血型鑒定,分析所有患者血型抗體檢測結果。②ABO血型正反型不符原因。統(tǒng)計ABO血型正反型不符原因,包括:造血干細胞移植、抗原減弱或發(fā)生缺失、抗體減弱或發(fā)生缺失及正反定型額外反應。③Rh定型分析。統(tǒng)計入組腧穴患者Rh定型情況。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紅細胞為A型46例,血清抗體檢出率為73.91%,正反定型不相符率15.22%;紅細胞為B型78例,血清抗體檢出率為67.95%,正反定型不相符為8.97%;紅細胞為O型患者57例,血清抗體檢出率為73.68%,正反定型不相符為7.02%(表1)。
表1 血型抗體檢測結果分析
181例進行輸血患者均采用凝集法完成血型正反定型分析,結果表明:18例患者正反型不符,占9.94%。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中排在前2位的分別為造血干細胞移植和抗原減弱或發(fā)生缺失,分別占50.0%和27.78%(表2)。
表2 ABO血型正反型不符原因及構成比
Rh定型分析結果顯示,21例患者存在不規(guī)則抗體,占11.60%,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Rh定型分析中不規(guī)則抗體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表3)。
表3 輸血患者Rh定型分析(例)
輸血治療在臨床上使用較多,廣泛用于失血過多、失血性休克等人群中[11]。但是,輸血治療具有一定的適應癥,而血型匹配則是提高患者輸血安全的基礎與前體。研究表明[12]:通過檢索醫(yī)院輸血患者病案,輸血患者中存在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等現(xiàn)象,導致輸血風險較高。因此,臨床擬進行輸血治療患者,給予抗體篩查、抗體鑒定及配合性輸注血液/成分血,對保證患者輸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凝集法在血型正反型與Rh定型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經(jīng)正定型血清標本檢測,其中紅細胞為A型46例,正反定型不相符為15.22%;紅細胞為B型78例,正反定型不相符為8.97%;紅細胞為O型患者57例,血清抗體檢出率為73.68%,正反定型不相符為7.02%,從本研究結果看出,ABO血型正反型不符以A型血最為突出。因此,加強患者輸血前ABO血型不符、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有助于提高輸血安全性[13]。凝反應屬于是一種血清學反應,顆粒型抗原(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或紅細胞等)與相應抗體結合,在有電解質(zhì)存在的條件下,經(jīng)過一定時間,出現(xiàn)肉眼可見的凝集小塊。臨床上,將凝集反應分為直接凝集反應與間接凝集反應兩種,但是無論何種凝集方法,均能實現(xiàn)血型及不規(guī)則抗體的篩查、鑒定,為患者安全輸血提供參考依據(jù)。
血型鑒定是安全輸血的前提,主要是完成血型的鑒定及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而前者主要涉及ABO定型與Rh定型兩種[14]。本研究中,181例進行輸血患者均采用凝集法完成血型正反型分析,結果表明:18例患者正反型不符,占9.94%。ABO血型正反型不符原因中排在前2位的分別為造血干細胞移植和抗原減弱或發(fā)生缺失,分別占:50.0%和27.78%,提示輸血治療患者ABO定型不符率較高,其原因亦相對較多,增加輸血風險。既往研究表明[15]:健康群體冷凝激素效價<1∶16,并且血液在0~4℃溫度下具有最高的活性,甚至能發(fā)生凝集反應。對于手術患者或伴有傳染性疾病患者,高效價冷凝激素含量較高,影響檢測結果。對于需要輸血患者,尤其是ABO正反定型不符合者,應善于采用“三步分析法”分析患者血型不符的原因,避免人為因素引起的ABO血型正反型不符;結合收集獲得的病歷資料,分析引起ABO血型正反型不一致的原因,并積極采取措施進行針對性試驗進行驗證,提高患者輸血安全性,促進患者恢復。血型抗體涉及內(nèi)容較多,且臨床上將其分為規(guī)則(ABO血型系統(tǒng)抗體)、不規(guī)則(除抗-A、抗-B以外的Rh、MNS等產(chǎn)生的抗體)與特殊類抗體三種[16-17]。既往研究表明[18]:不規(guī)則抗體產(chǎn)生的原因相對較多,如:輸血、妊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同時,不規(guī)則抗體亦是溶血性輸血反應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181例進行輸血患者均完成Rh定型分析,結果表明:21例患者存在不規(guī)則抗體,占11.60%,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Rh定型分析中不規(guī)則抗體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由此看出,輸血患者Rh定型下不規(guī)則抗體檢出率較高,亦是臨床溶血性輸血反應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強輸血患者Rh定型下不規(guī)則抗體測定,可指導臨床輸血,降低輸血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對于骨髓瘤患者,持續(xù)的病情發(fā)展將會引起紅細胞發(fā)生緡錢狀凝集,再加上某些藥物主要為血漿擴容劑,均容易引起血漿成分異常;對于血液病患者,進行ABO血型不同的異基因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后,將會引起原有的血型紅細胞衰亡,最終被供者血型的紅細胞取代;患者原有的同種凝集素在移植后消失,供者的干細胞在受著體內(nèi)存活時,患者紅細胞上的血型變?yōu)榕c供者血型移植,會造成正反定型不抑制。同時,血漿蛋白異常亦是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及交叉配血不合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伴有肝臟疾病、惡性腫瘤等,均會增加血型定型困難。因此,患者在進行輸血前應采用凝集法完成血液標本ABO血型及Rh血型定型,篩查不規(guī)則血型抗體,不僅能輔助臨床疾病診斷,亦可提高臨床輸血安全[19]。對于凝集法Rh血型定型中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抗體者,應慎重考慮輸血治療,充分考慮輸血利弊,提高患者輸血安全性,降低由于輸血異常引起的死亡[20]。但是,本研究亦存在諸多局限性,一方面研究中納入病例數(shù)較少,再加上研究時間相對較短,導致研究結果存在諸多偏倚性,均需要進一步研究與探討。
綜上所述,凝集法用于血型正反型與Rh定型中準確性較高,具有準確性、可靠性優(yōu)點,能有效節(jié)約試劑,提高血型定型的自動化水平及患者輸血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