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魏萌陳建軍
“我從來沒有職業(yè)倦怠。一收到學生咨詢心理問題的來信,感受到他們對我的信任,一身的疲憊頃刻之間就消失了。”湖北省第六屆“新銳班主任”、湖北省宜都市楊守敬中學教師程蓉對記者說。
2014年,程蓉在一次赴日本訪學的活動中首次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于是,她自學心理學相關知識,并于2015年取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證書。自此,程蓉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打上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底色。
“我淋過雨,所以想替孩子們撐傘?!闭劶盀楹卧敢庠谛睦斫】到逃舷鹿Ψ?,程蓉心生感慨?!霸趯W生時代,我遭遇過霸凌,我也遇到過現(xiàn)在孩子們正面臨的心理困境。那個時候,是我的老師帶我一步步走出陰影。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像當初的老師一樣,做孩子心靈的‘撐傘人’?!?/p>
程蓉覺得,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都有跡可循,教師如果能早點發(fā)現(xiàn)端倪,就能讓更多孩子少走彎路。
在程蓉的建議下,學校建立了“心語陽光”心理輔導室,門口設了一個“心語信箱”。輔導室的開放時間為每周三中午,需要幫助的同學可以找程蓉預約面詢時間,也可以直接寫信傾訴煩惱,尋求老師的幫助。
設想是好的,但面詢的學生不多。學生在學校的時間被安排得很滿,想要面詢,要么是大課間或者放學后,要么找班主任請假。程蓉還要帶兩個班的英語,師生的面詢時間總是匹配不上。
“心語信箱”也遇到了難題。對于署名的信件,程蓉會一一耐心回信,但大部分都是匿名來信,如何回應這部分學生的困惑呢?
程蓉想了很久,終于想出了辦法:創(chuàng)辦一份公開回復學生問題的報紙!于是,《陽光月報》誕生了。程蓉根據(jù)“心語信箱”中收到的學生共性問題確定月報內(nèi)容,也就是變相回答了匿名寫信學生的提問。
《陽光月報》設有“故事分享”“電影推薦”“心理學趣圖”“漲知識”“師生往來”等欄目,其中,“師生往來”欄目就是程蓉回復匿名信件的窗口。比如,下面是小H的來信。
程老師:
您好!我是一名七年級女生。大概三個星期前,我還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但是,自從弟弟出生后,爸爸媽媽就沒怎么對我笑了。上一秒他們還笑容滿面,一看見我便皺起了眉頭,但我并沒有做錯什么。這幾天,我一直情緒低落,不想回現(xiàn)在的家,我想念以前的家。
期待老師的回信。
小H
程蓉是這樣回復的。
親愛的小H:
你好!感謝你的信任,愿意向我傾訴你的煩惱。
首先要祝賀你,在這個世界上又多了一個和你血脈相連的親人——弟弟,你也有了新的角色——姐姐!
弟弟的到來打破了你已經(jīng)習慣的家庭氛圍,特別是父母一直圍著弟弟轉,你感覺父母不像以前那樣關注你了,對待你沒有以前那樣有耐心了,你的心里是不是有一點小失落呢?你會不會對父母有一些誤解呢?很多時候,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情,得出的結論會大不相同!你有沒有試著主動和父母交流你的感受呢?大家都在適應家庭新成員,也許都有考慮不周的地方。
……
從你的字里行間,我猜你是一個陽光溫暖的女孩子,你的煩惱只是還沒有來得及適應姐姐的身份而已。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體會到越來越多當姐姐的樂趣。
祝生活愉快,學習進步!
程老師
除了暖心、耐心的回信之外,程蓉還會給每期的《陽光月報》擬訂一個主題。比如,不少同學在來信中問:“我該怎么做才會受男生歡迎呢?”程蓉就會把本期《陽光月報》的主題定為“青春期異性交往”,不僅公開回復,而且還在“漲知識”欄目中普及更多相關的青春期知識。
從2017年到現(xiàn)在,《陽光月報》已經(jīng)辦了45期?!拔視恢卑堰@個活動做下去。”程蓉說,“心理學上有個‘渡渡鳥效應’,即心理治療是一個多因多果的過程,很難確定是哪一種具體的技術或者行為治愈了來訪者?,F(xiàn)在班上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孩子少了,我不確定是不是‘心語信箱’和《陽光月報》的功勞,但事情再多、再累,我也不會停下和孩子們的交流?!?/p>
“心語信箱”給學生提供了傾訴渠道,學生把心事寫出來本身就是一種宣泄負面情緒的過程。除此之外,程蓉也會主動關注那些很少主動求助、內(nèi)向的孩子。
哲哲存在一定的智力發(fā)育遲緩問題,又比較內(nèi)向、膽小,在小學時就遭遇過霸凌。老師找他詢問情況,他會急得滿臉通紅,然后哭,但就是不開口。進入初中不到一個月,哲哲又被霸凌了:小可拿走了哲哲的飯卡,哲哲不敢說,誰都不知道此事,導致哲哲3天都沒有吃飯,程蓉是在調查小可的其他違紀事件時才知道的。
程蓉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處理得不好,哲哲可能留下心理陰影,小可也可能形成錯誤觀念,影響身心健康。程蓉沒有“單打獨斗”,而是第一時間爭取小可家長的配合。
和家長溝通是有技巧的。程蓉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行為偏差后,家長會有共同的反應:為孩子的問題而焦慮,為老師對待自己孩子的態(tài)度而擔憂。因此,要想家校溝通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就要消除家長的顧慮,讓家長明白家校合作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追究責任。
所以,程蓉在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小可媽媽后這樣說:“小可媽媽,孩子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不過您不要著急,孩子出現(xiàn)問題是很正常的,早發(fā)現(xiàn)、早解決。我給您打電話不是向您告狀,也不是讓您批評孩子,而是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當前的問題。我向您保證,這些事情一定會在小范圍內(nèi)處理,會保護好孩子的隱私?!?/p>
小可媽媽本來還有一些抵觸情緒,聽到這段話,馬上改變了態(tài)度。
程蓉把兩個孩子也叫到了辦公室。程蓉問哲哲:“你是不是3天沒吃飯了?”哲哲仍然不敢說話。小可媽媽在一旁說:“我是小可的媽媽,你別怕他,他做了什么事你都說出來,我為你撐腰。”哲哲這才小聲說:“是的。”小可媽媽趕緊把帶來的飯菜遞給哲哲,哲哲偷偷看小可的反應,不敢接。見狀,程蓉只好把哲哲拉到一邊,說:“這里沒人,你慢慢吃,吃好了再進教室,好嗎?”哲哲這才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看到哲哲這個樣子,小可媽媽的眼淚掉下來了,她哭著對小可說:“你看你把同學欺負成什么樣子了?媽媽想到,要是你在學校被別人欺負,我多么心痛!”
小可本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看到媽媽哭了,頓時手足無措,滿臉通紅,急忙說:“媽,我錯了!”
這時,程蓉什么話都不用說,小可也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接下來該怎么做?其實程蓉已經(jīng)提前和小可媽媽商量好了。小可媽媽說:“從現(xiàn)在開始,哲哲就交給你照顧了,別再欺負他?!?/p>
程蓉在一旁補充:“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一定能保護好哲哲。”
小可鄭重地點頭。之后的3年,小可和哲哲成了好朋友,別的孩子欺負哲哲時,小可都會上前阻止。哲哲也越來越開朗了,從剛開始不敢在公開場合說一句話,到后來能在小組活動中主動發(fā)言。
解鈴還須系鈴人。在小可的主動配合下,哲哲走出了心理陰影,小可也變成了有擔當?shù)暮煤⒆樱慌e多得。
初中生思想還不夠成熟,其情緒、行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與支持,思想難免會“走偏”。面對班級管理中的群體心理問題,程蓉會通過開展心理班會課來構建班級支持系統(tǒng),引導學生意識到有困難時能得到班集體的支持,快樂時也有人分享。
有一段時間,程蓉發(fā)現(xiàn)班上有一種不好的風氣: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在家里努力學習,在學校卻裝作不學習,看到努力學習的同學就在旁邊說風涼話。班上的學生不敢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一些學生甚至開始自暴自棄,說一些消極的話:“反正我努力了也考不好,就這樣了吧!”
程蓉意識到這是一個大問題,這種壓力來自他人的評論和自我否定,消極的心理暗示危害極大,要想辦法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培養(yǎng)積極應對心理壓力的能力。
于是,程蓉組織了以“積極應對心理壓力”為主題的心理班會課。這節(jié)心理班會課以團體輔導的形式開展,由兩個體驗活動構成。
體驗活動一:吹出完美的氣球。
程蓉給全班每名學生一個氣球,讓他們隨便吹,然后分組評出最完美的氣球,并說出原因。
同學們都鉚足了勁兒吹氣球,有的學生肺活量小,幾乎吹不動氣球,有的學生能把氣球吹爆。怎樣的氣球才是完美的呢?
同學們發(fā)現(xiàn),氣不足時,氣球癟癟的,不夠飽滿;氣太足了,氣球會失去彈性,隨時有撐破的可能。當氣適度時,氣球不僅飽滿,而且彈性非常好,這才是完美的氣球。
程蓉在活動之后總結:“我們每個人就和這個氣球一樣,過大或過小的壓力都不利于我們成長?!?/p>
程蓉通過吹氣球的游戲讓學生體驗到壓力的利弊,引導學生樹立及時化解壓力的觀念。
體驗活動二:氣球和石頭。
程蓉讓學生起立站好,跟著她的引導語想象?!罢埓蠹疑钗豢跉?,呼氣,放松,伸出雙手,掌心向上,讓兩手處于同一水平線上,閉上眼睛?,F(xiàn)在開始想象,想象你的左手被系上了一個大大的氣球,隨著氣球慢慢升高,你的左手也被往上拉。保持左手的位置,同時想象你的右手被系上了一塊大石頭,石頭越來越沉,你的右手被往下拽?,F(xiàn)在到了見證奇跡的時刻,睜開眼睛,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同學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兩只手臂的位置與閉上雙眼之前截然不同,左手高,右手低,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你們的手上有氣球嗎?”
“沒有?!?/p>
“你們的手上有石頭嗎?”
“沒有?!?/p>
“那手臂的位置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
說一千遍,不如讓學生體驗一遍,這個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了語言的力量。接著,程蓉說:“我們來玩一個游戲,老師出示消極的語言,請你們換成積極的表達方式?!?/p>
程蓉說:“忙了一天,我好累??!”
同學們搶答:“忙了一整天,現(xiàn)在可以好好休息了?!薄敖裉爝^得好充實??!”“忙了一天,獎勵自己吃點好吃的。”……
程蓉說:“我的小學數(shù)學不好,沒考好很正常?!?/p>
同學們搶答:“從現(xiàn)在起,我要好好學數(shù)學。”“數(shù)學考好了,我就無敵了?!薄拔业哪芰€可以提高?!薄拔以敢鈬L試一下!”“我還需要多鉆研解題技巧。”……
幾個來回之后,同學們逐漸明白,換一種表達方式,態(tài)度也會隨之發(fā)生改變,就能把消極的心理壓力轉化為積極的動力。
心理班會課以集體體驗活動為主,學生能夠通過活動剖析自己的內(nèi)心,釋放不良情緒,從而從班集體那里獲得情感支持及心理支持。程蓉通過這種方式營造積極、溫暖、團結的班級氛圍,增強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構建起班級支持系統(tǒng)。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密不可分,我的班主任工作離不開它?!背倘卣f,“我會一直撐著傘,讓暫時遭遇困境的孩子能來這里躲躲雨,陪他一起等待彩虹出現(xi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