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奇
剛入學時,小楊顯得格格不入。我和她聊天,她始終低著頭,無論我說什么都不回應,和其他同學也是零交流,下課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入學時學校要拍攝證件照,小楊始終不抬頭面對鏡頭,最后只好給她拍了一張低著頭的照片。面對這樣的孩子,我的第一反應是試圖去改變她的“特殊”,讓她融入學校生活,卻讓她更加抗拒,這讓我也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在和小楊最初的接觸中,我發(fā)現(xiàn)每次都是我在說,她似乎根本聽不進我的話,這讓我一度很沮喪。但是,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小楊盡管學習能力較弱,但也渴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肯定和表揚。為了讓她愿意和我交流,我開始去尋找小楊身上的閃光點。小楊口算能力很強,我就經(jīng)常給她機會展示口算能力。小楊的字跡端正,我就以作業(yè)整潔的理由送她“你真棒”獎章,讓小楊參與爭章活動,獲得表揚。小楊的聲音清亮悅耳,每次和小楊交流,只要她愿意說話,我總是夸獎她:“你的聲音真好聽,真希望以后能多聽一聽?!睗u漸地,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小楊不再像以前一樣害怕、排斥和我交流,也愿意回應我了。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相處,小楊不那么排斥我了,但還是和同學們不熟悉,甚至和同桌也幾乎不交流。
為了更好地幫助小楊融入集體,我盡可能給小楊創(chuàng)造參與集體活動的機會。在一次班隊活動中,我選了小楊和其他幾個女生一起朗誦詩歌。我特意提前好幾天請小楊媽媽幫助她練習,并組織小楊和其他幾位同學一起排練。表演結束后,我特意在班里表揚了小楊:“小楊準備得很認真,聲音真好聽。”通過這次表演,大家重新認識了小楊,小楊也感受到了同學們對她的善意。
小楊媽媽告訴我,自從弟弟出生后,小楊就非常擔心家里人喜歡弟弟而不喜歡她,也經(jīng)常因為這件事在家里哭鬧。這讓我明白了,小楊比普通孩子更加敏感、偏執(zhí)和沒有安全感,同時我也意識到要幫助她獲得自信心和安全感必然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在班里,我會給作業(yè)優(yōu)秀的同學頒發(fā)“你真棒”獎章。對于小楊來說,被評為優(yōu)秀作業(yè)是有難度的。于是,我鼓勵她將她好聽的聲音用到早讀中去。我每天根據(jù)早讀情況,給認真讀書的同學發(fā)“早讀認真”獎章,好多次都給了小楊。我還讓小楊成為“領讀志愿者”,和領讀組長一起帶著大家早讀,讓小楊的優(yōu)勢有了一個展示的舞臺。慢慢地,小楊朗讀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每天早讀越來越認真。她獲得的獎章越來越多,和同學們的關系越來越好……小楊媽媽告訴我,小楊對這些通過自己努力換來的獎章格外珍惜,人也比以前開朗了。
這個學期,我在班里開展了一個“夸夸你身邊的同學”的活動。說起小楊,許多同學寫下了這樣的話:小楊上課從來不說話、小楊總是坐得很端正、小楊的聲音很好聽、小楊很愿意幫助我們、小楊寫字很好看、小楊非常善良……看到大家的夸獎,小楊笑得非常開心。
一天早晨,小楊看到我就立刻跑了過來,將手里的東西塞給我。我打開一看,是一顆糖和寫著“謝謝老師”字樣的紙條。我鄭重地擁抱了小楊,笑著告訴她:“老師也要謝謝你,你非常棒。”小楊媽媽告訴我,小楊說老師送了她糖果,她也想送老師糖果。這讓我感動不已。我將愛和期待送給小楊,小楊也將愛和期待送回到我手上。
一年級春游時,我給孩子們拍照留念,小楊看到我拍照片,立刻把頭低了下去。二年級春游時,小楊一看見我在拍照,就給了我一個大方的微笑。在整理照片時,我真正感受到小楊變得越來越棒了。(文中學生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