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俊
慢工出細活,欲速則不達。百度上解釋為:慢工出細活是指不急于成功,精心制作,才能做出完美的產(chǎn)品。尤其是在一些需要冷靜下來做的事情上,比如讀書和學習,看病看醫(yī)生,蓋房子,打基礎,如果我們盲目追求速度,忽視質(zhì)量,最終可能會很少,甚至什么都沒有。而對于教學而言亦是如此,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了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需要慢下來,聆聽學生成長拔節(jié)的聲音。正所謂慢工出細活,欲速則不達。那么如何掌握慢的技巧呢,下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慢言慢語,道智慧課堂。對于小學生而言,很多知識都是通過課堂學習的,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很多知識需要老師口頭傳播,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尚小,專注力較差,所以老師的語速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聽課效果,尤其是數(shù)學課堂,更是如此。這一點,通過我這幾年所帶的班級已正實。我由于要了二胎,前后共接管了3個不同的班級,我發(fā)現(xiàn)有2個班數(shù)學老師性格都很溫和,說話都慢條斯理的,而且她們的整體成績都靠前,我想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所以,每每當我講話語速快時,都在心里提醒自己慢下來,慢慢講,不著急!果然,孩子們聽得也認真了許多!
慢慢梳理,顯教學重點。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要想讓學生學得更扎實,教師必須以理服人。當我們講到一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時,教師更應該適當?shù)穆聛?,和學生一起探討其中的道理,或探究交流、或動手實踐,梳理的過程一定要慢下來,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慢慢體會,這樣往往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細心指導,重個體差異。課堂教學中,個體差異是不容忽視的,有的孩子一點即通,而有的孩子接受新知的速度較慢,這些孩子更需要老師有耐心的進行小范圍的輔導。他們雖然學得慢,寫得差,但是老師只要接受他們的不完美,并給予細心指導,哪怕有一丁點兒進步也是值得慶祝的!
當然,教學是一門藝術,慢并不是代表磨洋工,這個慢是認真細致的慢。慢下來,讓智慧從老師的口中娓娓道來;慢下來,讓知識在慢慢探索中自然呈現(xiàn);慢下來,等一等要掉隊的孩子;慢下來,讓我們一起聆聽學生成長拔節(jié)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