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欣欣
《以色列研究經典譯叢》將為中以間相關領域認識的加深,為雙方繼續(xù)加強務實合作,實現(xiàn)互利共贏提供智識基礎和出版方面的貢獻。
長久以來,中國與以色列國之間便存在一種潛在的默契。二戰(zhàn)期間,中國與猶太民族均受到軍國主義和法西斯的摧殘,罹受大屠殺這一人類浩劫的苦楚,在猶太民族的至暗時刻,遠隔重洋的上海以仁慈之心庇護了近3 萬名流亡海外的猶太難民。新中國成立伊始,中以就曾嘗試進行外交接觸。以色列開國總理本-古里安認為新中國將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應與之發(fā)展友好關系。在新中國成立100 天之際,以色列外長宣布承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為中國政府合法政權,由此以色列成為中東地區(qū)最早承認新中國的國家。但受到阿以沖突的持續(xù)升級和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等國際局勢的影響,以色列國內親美派占據上風,中以間建立外交關系的嘗試一度中斷。20 世紀80 年代末,伴隨冷戰(zhàn)格局的松動和中東和平進程的推進,中以建立正式外交關系重新提上議程,雙方重啟接觸之門,互派使者談判建交事宜。終于,時隔40 余年,中以重新將手握在了一起——1992 年1 月24 日,以色列副總理兼外長利維訪華,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錢其琛簽署建交公報,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2022 年是中以建交30 周年。為此,2021 年11 月17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以色列總統(tǒng)赫爾佐格通電話,對中以交往的歷史成績與未來發(fā)展進行了雙重肯定。習近平主席指出,中華民族和猶太民族都有悠久歷史和文明,雙方友好交往源遠流長,留下了許多值得銘記的感人故事。中以建交以來,雙方恪守互相尊重主權、互不干涉內政等重要原則,兩國關系快速健康發(fā)展,各領域務實合作取得積極成果。中方高度重視中以關系,愿同以方以明年慶祝兩國建交30 周年為契機,推動中以創(chuàng)新全面伙伴關系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三十而立。30 年來中國與以色列走過了接觸、交流的不同階段,并在多重領域取得了顯著的合作成效。民族復興、跨越式發(fā)展、新興強國與國際秩序變革成為中以交往合作歷久彌新的共同話題。2022 年1 月24日,在中以建交30 周年之際,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北京以視頻方式與以色列候任總理、外交部長拉皮德共同主持召開中以創(chuàng)新合作聯(lián)合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會上,王岐山強調,中以經濟優(yōu)勢互補性強,兩國合作本質是互利共贏,合作成果惠及兩國人民,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應受第三方干擾。雖然受到國際秩序、地區(qū)局勢等多種因素影響,但中以關系大方向是明確的,兩國必將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進入下一個30 年。
在情感共識和發(fā)展需求的牽引下,以色列在出版語境和敘事中具體而頻繁地存在,不同群體對以色列有不同角度的關切。以色列之于中國讀者的特殊角色,部分出于歷史上遭遇眾多苦難的相似經歷,彼此之間存在一種天然的親切感;而基于現(xiàn)實政治與地緣關系的考量,以色列成為出版領域備受關注的對象也是應有之義。以色列研究以國內幾個重要研究中心為依托,以歷史研究為重點,涌現(xiàn)了一批暢銷圖書,如蒙蒂菲奧里著、張倩紅等譯的《耶路撒冷三千年》,施羅默·桑德的“虛構以色列三部曲”,以及入選豆瓣歷史類圖書前100 名的《以色列:一個民族的重建》,等等。而有關以色列的人物傳記、小說等在國內也頗受關注,每每上市總能引發(fā)較大規(guī)模的討論。有關以色列的出版物擁有較為穩(wěn)定的市場需求和受眾群體。
同時,“國別與區(qū)域”研究趨勢的不斷加強,也對出版領域提出新的要求,在著眼傳統(tǒng)大國、地區(qū)的同時,也應將目光投向具有特色優(yōu)勢、值得深入研究的其他國家。而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知識生產只靠單一領域的研究或是泛泛而談的概論也是不夠的。為此,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在既有出版資源的基礎上,打造一套系統(tǒng)全面介紹以色列發(fā)展模式及猶太文化的精品力作。
2017 年初,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專業(yè)的陳廣猛教授便與項目人聯(lián)系,希望基于自身的研究成果出版一本《以色列與周邊國家》學術專著。后由于學科發(fā)展導向的變化,以及研究團隊的擴大與學術眼界的拓展,陳廣猛教授領銜的教育部國別與區(qū)域研究備案中心四川外國語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決定,出版一套涵蓋以色列研究經典著作的系列譯叢,這一動議與南京大學出版社長期以來專業(yè)化、板塊化的出版理念不謀而合。為此,經過與四川外國語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的不斷商討,南大出版社確立了出版國內首套聚焦以色列研究的經典譯叢的方向,雙方決定就拓展“國別與區(qū)域”研究的出版路徑進行一次有益的嘗試?!兑陨醒芯拷浀渥g叢》便是這一探索的最終成果,叢書聚焦以色列單一國家,除了傳統(tǒng)的政治、經濟,亦涵蓋語言、教育、女性乃至音樂、電影等方方面面,全息投影式對當代以色列進行剖析與展示,以填補相關領域的空白,為各層面讀者提供有關以色列的多方面信息與知識。
自2020 年初至2021 年5 月,南大出版社經過一年多的時間與國外多家出版社的版權洽談,最終《以色列研究經典譯叢》確定了9 本的出版規(guī)模,收錄了巴里·魯賓的《以色列導論》、格利高里·馬勒爾的《以色列政府與政治》、保羅·里夫林的《以色列經濟:從建國到21 世紀》、伊曼紐爾·納文的《以色列外交史》、耶胡達·沙洛姆的《以色列教育:多元文化社會中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伯納德·斯波斯基和艾拉娜·肖哈米的《以色列語言》和埃蘭·卡普蘭的《以色列電影:歷史和思想》等以色列研究各領域的力作。
譯事難,出版系列譯作也對編輯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幸運的是,叢書譯者多來自以色列研究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具有較高的語言能力,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小語種和多語言優(yōu)勢。同時,由于長期從事以色列相關的研究活動,譯者多具有去以色列或中東國家訪學調研的經歷,能夠很好地把握住原著的內容精神,如實貼切地反映原作者的研究面貌。同時,譯叢的編輯出版也得到了中以學術交流促進協(xié)會(SIGNAL)的鼎力支持,在協(xié)商版權、翻譯、校稿等方面給予譯叢多方面的幫助。出版社所組建的編輯團隊更是集合了具有國際關系、英文、經濟學等對口學科背景的專業(yè)編輯,在精編精校的基礎上,著力打造一套高品質的研究性譯叢。
恰逢中以建交30 周年,譯叢第一本《以色列導論》于2022 年5 月正式出版,這本以色列荷茲利亞跨學科研究中心國際事務研究中心創(chuàng)始人和前主任的遺世之作,是國外多所知名大學選定的入門讀物。作為目前僅有的完整介紹以色列的導論性書籍,適合希望對以色列及其豐富文化加深理解的普通讀者和學生閱讀。同時,《以色列政府與政治》《以色列經濟:從建國到21 世紀》和《以色列電影:歷史和思想》也在緊鑼密鼓的編校中,預計今年年底前面世。
中以建交30 周年之際,出版以色列系列圖書意義深遠。經過幾年的準備,南京大學出版社于今年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將用2 ~3 年的時間完成《以色列研究經典譯叢》這一聚焦以色列單一國家的學術性譯叢的出版工作。國家間的交往與合作基礎建立于相互理解之上,作為傳播知識、加深理解的橋梁,《以色列研究經典譯叢》將為中以間相關領域認識的加深,為雙方繼續(xù)加強務實合作,實現(xiàn)互利共贏提供智識基礎和出版方面的貢獻。希望中以關系下一個30年走得更穩(wěn)、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