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 | 于杏林 惠依琳 孫琍
聚焦義務教育學校學生作業(yè)負擔、課外培訓負擔減輕的國家“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各地迅速反應,減負立竿見影。就學生課后作業(yè)負擔減輕來說,聚焦作業(yè)的量、作業(yè)的內容與形式、作業(yè)的指導與評價都在不斷變革優(yōu)化,也由此引導教學改革,引發(fā)教育本質的再思考。教育部在此之后為確保“雙減”政策落地,有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促進健康成長,提出“雙增”工作的要求,一是增加學生體育、藝術、戶外運動和勞動的機會,二是增加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課外培訓的時間和機會?!半p減”之下,落實“雙增”有了切實的可能,由此改善教育生態(tài)、培育多元人才,杭州市錢塘區(qū)已經付諸有效行動。
掃描二維碼觀看論壇回放
主持人:沈偉豐杭州市錢塘區(qū)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
特邀嘉賓:錢曉華杭州市錢塘區(qū)教育局局長
特邀專家:沈美華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
“雙增”的目的是什么,會在哪些方面發(fā)揮作用,應如何看待“雙增”?“雙增”與“雙減”有什么關系,對“雙減”有何作用?
錢曉華:以“雙減”帶動“雙增”。推動“雙增”不僅關乎學生的健康成長,也關乎教育的本質回歸,甚至影響著我們的美好未來。“雙增”增的是孩子的綜合素養(yǎng)。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通過增加學生體育、藝術、勞動實踐的學習機會、學習時間,對學生的健康生活、審美情趣等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具有積極、正面的影響。
“雙增”增的是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但長期以來,學生用了太多時間學習書本知識,卻沒有時間參加體育運動、學習藝術特長、開展勞動實踐?!半p增”就是要在“雙減”的基礎上,把這關鍵一環(huán)補齊補全。
“雙增”增的是未來的美好可能。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擔負著建設美好未來重任的孩子,如果沒有強健的體魄、健康的身心,如何應對未來錯綜復雜的嚴峻挑戰(zhàn)?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審美情趣、創(chuàng)新思維、實踐能力,怎么建設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倪李松杭州市錢塘區(qū)啟源中學校長杭州市錢塘區(qū)新圍中學原黨支部書記、校長
陳千梯杭州市錢塘區(qū)義蓬第三小學黨支部書記杭州市錢塘區(qū)義蓬二小教育集團副總校長
錢志祥杭州市錢塘區(qū)河莊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
倪李松:“雙減”和“雙增”,其目的都是讓兒童回歸天性,讓教育走向本真?!半p減”的著力點,是減掉機械重復的贅肉,轉而聚焦成長,精準施力——從“苦學”“難學”,走向“樂學”“善學”。而“雙增”的著力點,則在于提升綜合素養(yǎng),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生“樂學”“善學”?!半p增”發(fā)揮的作用為:
把“雙減”所釋放的時空還給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強健體魄,磨煉意志,提高藝術素養(yǎng),增強生活、勞動能力,讓學生有機會發(fā)展興趣特長和愛好,張揚個性,使青少年身體更健康,素養(yǎng)更全面。
“雙增”關注的是“人”的全面發(fā)展,關注“人”的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注重培養(yǎng)“全人”,讓學生有完整的校園學習生活經歷和空間?!半p減”與“雙增”,對于改變目前“重分數(shù)、輕能力”“重智育,輕體育、美育、勞育”的不良育人觀念與現(xiàn)狀,是一種正確教育觀的導向,有利于素質教育的扎實推進。
“雙增”更有利于學生特長的發(fā)揮,個性的發(fā)揚。在活動中,有團隊合作、同伴交流,甚至心理的宣泄,將使學生更陽光,心態(tài)更平和。“雙增”不是“雙減”之后的“加法”,而是回歸教育本真,在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的同時,回歸體育、藝術、勞動教育應有的地位和作用?!半p增”是對“雙減”的積極回應和有效落地。
“雙增”在學生德育、品格塑造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英國伊頓公學這樣概括體育:“學會贏,也學會輸;學會去領導,也學會被領導;學會做極致的自己,也學會做團隊的一員;學會抗爭,也學會退讓。這就是人的必修課?!彼裕w育、藝術、勞動教育對于培養(yǎng)“全人”、塑造品格,為未來準備方面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雙增”著眼于體育與藝術教育的加強,這對學校完善課程體系、家長轉變觀念、社會加強監(jiān)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應該如何做好這些層面的工作?為推動“雙增”的有效落實,學校還應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沈偉豐:落實“雙增”,需要對區(qū)域教育體系進行再完善。推進“雙增”關乎教育的本質回歸,牽系學生的美好未來,在優(yōu)化落實基礎課程同時,實現(xiàn)體藝、勞動等領域的體驗與培訓,需要不斷根據(jù)區(qū)域優(yōu)勢完善教育體系,建構教育新思維。錢塘區(qū)關注教育體系的整體優(yōu)化,提出基于三個理念的“三增”舉措:第一,堅持“靈動且高效”理念,增大教學轉型力度,推進有價值的學習,設計有實效的作業(yè),建設有質量的師資。第二,堅持“無體育不教育”理念,增強體教融合深度,建設“悅動學校”,開展“365健康跑”行動,建立“陽光少年”行動。第三,堅持“動手又動腦”理念,增加勞動實踐廣度,充分依托“世界造田史上奇跡”的圍墾創(chuàng)業(yè)文化,發(fā)揮區(qū)內高校多、企業(yè)多的優(yōu)勢,優(yōu)化“雙增”教育資源。在三個理念的引領下,錢塘各學校因校制宜,推動教育改革,優(yōu)化教育服務,形成較好的影響力。如:文思小學、河莊小學、義蓬第三小學開辟學?!伴_心農場”教育實踐體系,建設融合勞動、衛(wèi)生、生物實驗、綜合實踐等領域的學習活動序列;文海實驗學校建立玩創(chuàng)中心,開發(fā)STEAM項目化活動內容,開放創(chuàng)客實踐過程;觀瀾小學以“半天學校、童年味道”為理念,開發(fā)手腦并舉的生活實踐性場館活動。這些活動,都建立學習模塊,提供專業(yè)指導,形成指標評價,有力推動了面向學生全面?zhèn)€性成長的教育體系建設。
沈美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是此次“雙減”落地的主陣地。校長和教師是主力軍。落地策略有以下幾點:
依照“一校一策”的基本原則推進。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校情、學情、辦學資源,落實“雙減”后的“雙增”應該依照“一校一策”的基本原則推進。增加學生參加戶外活動、體育鍛煉、藝術活動、勞動活動的時間和機會。
用好資源,建構好課程體系。學校的課程體系建設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和拓展性課后服務課程銜接問題突出。充分引入社會資源。挖掘圖書館、青少年宮、人工智能基地等社會機構的教育資源,充分運用社會力量參與課后服務,引導優(yōu)秀家長參與。
學校管理迭代升級,要從現(xiàn)代治理的角度全力構建系統(tǒng)服務保障。“雙減”后的“雙增”,倒逼學校治理進行全面升級迭代,使學校能夠運用系統(tǒng)思維宏觀設計,保證“雙減”落實,將“雙減”后的“雙增”納入學校管理體系之中,與學校管理融為一體。一是作業(yè)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保證作業(yè)時間,以及量的減少與質的提升;二是教師管理方式創(chuàng)新,為教師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三是家校協(xié)調。
為教師、家長觀念的轉變、能力提升賦能。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不一定是在課堂上學來的。引導教師、家長關注非正式學習。非正式學習發(fā)生在學習場中是一種自然學習和成長方式。調查發(fā)現(xiàn),學齡期兒童約有79%的時間進行非正式學習,在人類整個生命周期中有近90%的時間處于非正式學習情境中,是做中學、玩中學、游中學。目前在孩子的學習中,正式學習占了絕大部分。這種狀況下培育出來的學生書讀得很好,但往往不會享受生命,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學校應該讓學生參加一些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自己去體驗,獲取直接的經驗。
陳千梯:“雙增”為“雙減”工作指明了方向,指引了具體的實施路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糾偏的作用,糾正了目前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全面發(fā)展。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一個幸福完整的人,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體魄、豐富的知識。體魄健康是一個人長遠發(fā)展的基礎?!半p增”的提出對學校的要求更高了。站在全面育人的角度,家長、學校、社會必須攜手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打造一個立體、全面、系統(tǒng)的育人氛圍、機制。學??梢宰龊靡韵鹿ぷ鳎阂皇歉淖冋n程結構,調整課程設計,開辟“雙增”實施場所,比如義蓬第三小學建設了科普園,開展相應的項目化勞動實踐學習,新建了追光劇場,開展了“365健康跑”運動;二是改變家長觀念,利用家長會、數(shù)字化家長學校平臺對家長進行引導,站在育人的出發(fā)點上,使家長配合學校加強體育、藝術、勞動能力的培養(yǎng);三是完善評價體系,把體育、勞動、藝術指標納入師生評價中;四是協(xié)調各種資源。
錢志祥:“雙減”政策不允許學科范圍內的校外培訓課程開課,但是學科外的素質教育課程是可以繼續(xù)開展的,并且現(xiàn)在教育部已經將體育和美育培訓列為非學科類培訓?!半p減”是減作業(yè)、減補課,意味著學生的空閑時間更多了,余下來的時間可以用在做其他事情上。當今學生近視比例增加,肥胖率也在增加,并且常出現(xiàn)心理問題?!半p增”的到來,學校會更加重視體美音課程。這將增加孩子的活動時間,促使孩子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雙增”政策下,家長要面對的問題也很現(xiàn)實,體育、藝術類培訓班價格比學科培訓還貴,增加孩子參加體育、美育培訓的機會意味著家長的經濟負擔也隨之增加。錢塘區(qū)河莊小學在落實開展周一至周五學后托管的同時,與青少年宮合作積極探索周末X課程建設,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升孩子們的綜合素養(yǎng)。學校在提供優(yōu)質課程的同時,盡力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藝體課程的收費標準與青少年宮一致,控制成本實現(xiàn)收支平衡的非營利模式。其實,“雙增”并不意味著一定要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讓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并一直堅持下去,活出自我個性,實現(xiàn)自我價值,正是“雙增”的意義。
顏石珍杭州市文海實驗學校副校長
顏石珍:優(yōu)化校內體美課程,拓寬體育美育實施路徑。一是固定時間與課程內容保障;二是開設社團滿足個性化需求;三是搭建全員可參與的活動平臺。每年組織“班班有歌聲”活動,舉辦“春在文海美在文?!贝笮驼钩龌顒?,有書法、繪畫、攝影等,給孩子提供展示平臺。鼓勵學生從教室走向校園,從校園走向社會。
改變體美評價方式,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體藝課程評價采用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方式。在音樂測評中加入演唱或奏樂等形式的表現(xiàn)性評價,以30%計入總分。在體育課程中,增加三大球的必修內容,在期末總評中三球納入評價,通過評價增進體育鍛煉的興趣,體育的目的不在于中考項目拿滿分,而是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與習慣,有一項可以終身堅持的興趣愛好。
豐富課后服務項目,讓更多的孩子可以選擇。學校充分考慮到家庭的接受能力,我校的快樂周末課程,聘請自己的老師或校外培訓有資質的教師進校園,減輕家庭的負擔。
“雙增”肯定了校外非學科培訓的價值,而校外培訓大多著眼于技能的提高,忽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那么,應如何避免重術輕道,確保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為學生開拓多元發(fā)展路徑?
錢曉華:自“雙減”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全區(qū)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積極響應,奮力作為,廣大教師講擔當、講情懷,全身心投入“雙減”工作中。但要真正落地“雙減”,還需要從三個層面下功夫:
強化對“雙減”工作的思想認識。重責任,講奉獻,國家一直關心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頒布“減負令”,旨在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來回應群眾合理關切,將學生從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解放出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解決家長后顧之憂,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后延時服務。課后服務延長了教師工作時間,這種奉獻精神值得尊敬。
建立“雙減”工作配套機制。當前區(qū)域內有一些關于“雙減”的好經驗、好做法,未來要將經驗做法上升為制度層面,著力構建長效機制。優(yōu)化作業(yè)管理機制,建立課堂教學改革機制,完善教育服務機制,讓更多的社會優(yōu)質、專業(yè)資源進入校園。
推動教育工作系統(tǒng)化變革。放大活動亮點,抓好“365健康跑”“亮眼控肥”“健康副班主任”等創(chuàng)新做法;打造載體亮點,利用好錢塘空間地域開闊、圍墾文化興盛等特點,用好各種有利資源,謀劃打造一個省級青少年勞動實踐教育基地;重視教育評價導向功能,用好區(qū)域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數(shù)字化平臺,糾正學業(yè)競爭之偏,通過評估、監(jiān)測、反饋、校正的系列流程,推動綜合素養(yǎng)教育更精準、更有效。
沈美華:“雙增”是個綜合工程,落實并持續(xù)推進需要政府主導,全社會協(xié)調。一是輿論引導,持久、反復的正面引導,有助于引導大眾建立正確的社會輿論與觀念。二是對學校課后服務提供資源支持,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深挖教師興趣專長,緩減教師“雙減”所帶來的工作壓力與生活壓力。三是加強監(jiān)管,杭州市教育局出臺多個文件,對校外培訓機構加強監(jiān)管,對體育類、科技類、文化藝術類校外培訓機構作出規(guī)范。四是會同教育行政部門竭力打好“素養(yǎng)評價”攻堅戰(zhàn),建立完善且令人信服的“綜合素養(yǎng)評價”體系。建議教育行政部門痛下決心,建立與出臺十二年一貫的學生“綜合素養(yǎng)評價體系”,徹底扭轉學校、教師、家長與社會所固有的“唯分數(shù)”的教育發(fā)展觀與人才成長觀,實現(xiàn)教育的“共同富?!保逃拇禾鞂⒆虧櫭恳粋€學子茁壯成長。
孫其英杭州市錢塘區(qū)觀瀾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
孫其英:“雙減”和“雙增”的最后成效都要顯現(xiàn)在學生素養(yǎng)上,讓學生和家長有獲得感?!半p增”的提出是對“雙減”的有力補充,但也令人擔憂用應試教育的方式,應對體育、藝術教育的現(xiàn)象,畢竟我們應試教育的慣性還未真正過去。
一是教育行政部門要制定相應的評價細則,確保“指揮棒”的正確引導。教育是一場溫暖的修行,新政策的落地需要教育行政部門予以極大的政策支持,“雙增”是“雙減”的有力補充,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載體,需要創(chuàng)設過程性、科學的、自然的評價氛圍。
二是學校對“雙增”要有所作為,從五育融合和高質量育人的角度進行設計。觀瀾小學推崇五育融合,“五倡”教育樣態(tài):德育倡立,聯(lián)動推進;智育倡篤,學教再構;體育倡律,健康行動;美育倡蓄,陶養(yǎng)性情;勞育倡躬,賦能精神。
三是家校聯(lián)合要發(fā)揮巨大作用,重視藝術教育和育人回歸自然生態(tài)思考。在“雙增”的過程中,家庭應有職責,確?!半p增”活動從學校到家庭擰成一股繩,發(fā)揮巨大的作用。體育要有家庭健康理念,用家庭的力量帶動孩子的健康行動。藝術教育亦是如此。學校和家庭要聯(lián)合起來,穿好課后“線”,提升服務力;提升課堂“面”,增強生產力;構建共同“體”,形成聚合力。讓體育和美育在家校共同助力中,服務孩子的生命自然生態(tài)成長。
倪李松:“雙增”肯定了校外非學科培訓的價值,而校外培訓大多著眼于技能的提高,忽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應避免重術輕道,確保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為學生開拓多元發(fā)展路徑?,F(xiàn)在學生的體質堪憂,視力正常的已成為“不正?!钡拇嬖?,“豆芽菜”“小胖墩”比比皆是,孩子挑食現(xiàn)象嚴重,身體鍛煉意識不強。體育鍛煉,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一種生活習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但凡考試,一定會催生以應試教育方式應對體育、藝術教育的現(xiàn)象。避免是不現(xiàn)實的,但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來減緩。比如:體育考試可以由第三方專業(yè)機構測試,體育考試可以從初一到初三每個學期安排一次,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狀況選擇其中的2次,以最高分計入。藝術教育的測試也可以如此。或者學生進入初中后,進行體藝選課,進入高中后,與高考打通,這樣,將更有利于“雙增”的有效落地,學校的體藝教育特別是各類社團活動可以開展得更加扎實有效。
童永圣杭州市下沙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童永圣:“雙減”與“雙增”都是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培養(yǎng)健康的下一代?!半p增”著眼于學生體育與藝術層面的發(fā)展,將學生從繁重的課業(yè)中解脫出來,轉向自然、社會,學會體驗、感知,為學生強健體魄、提升素養(yǎng)、健全人格提供多元平臺。
教育工作中有一個不好的現(xiàn)象,一說到重視,就加考試科目、比分,陷入另一個誤區(qū)。體育作為一個中考科目,在增加學生、家長、學校對體育重視方面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設為中考科目的體育并沒有對學生培養(yǎng)體育習慣、增強體育興趣、掌握體育技能產生太大的影響。提高中考比分并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習慣。因此,“雙增”工作不應該通過提高中考比分或設置中考科目來實現(xiàn)。有效的做法是,調整學校考核內容,改進學校考核辦法,推進對學校的過程考核與指導,從而促進學校對“雙增”工作的重視。切忌一邊喊著“雙減”,一邊揮舞著應試教育評價的大棒,拿著文化科成績差異的游標卡尺進行比對,這樣勢必會逼著學校和學生加班加點地補文化科目。當“雙增”指標在學??己酥斜戎靥岣吆?,學校就會想辦法推進體藝方面的工作,比如設立“雙增”菜單,設立選課超市,培養(yǎng)學生體藝興趣,養(yǎng)成體藝習慣,從而實現(xiàn)“讓運動成為習慣,讓藝術陪伴人生”的目標,也讓“人人有特長,個個能成才”成為一種現(xiàn)實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