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曼 尹元花 黃慧妹 陳軍(通訊作者)
自我建構的概念依據(jù)個人的情感,行為及和他人間的關系所提出,并且給出了依存型自我建構與獨立型自我建構兩種自我建構類型。該理論認為獨立型自我建構強調獨立和個體的獨特性,而依存型自我建構強調與他人的聯(lián)結和關系。有學者將自我建構中的獨立型自我建構看成個人主義的體現(xiàn),相對依存型自我建構看成集體主義的體現(xiàn)。余思先生也提到過,具有依存型自我建構的認知風格的個體更有利于做出利他行為,這表明可以使用依存型自我建構量表來測量集體主義。
大五人格即人格的五因素:神經(jīng)質,外傾性,開放性,友善性與嚴謹性。大五人格模式被眾多心理學家看成目前最能解釋人格結構的觀點。
集體主義精神的影響因素是否與個體自身的人格特質有關有待研究,故采用簡化版大五人格量表(NEO-FFI),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分析,進一步探究集體主義精神與人格特質間的關系。
本研究采用問卷星制作問卷,以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大一到大四的學生為被試,共發(fā)放373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49份。其中男生87人,女生262人;生源地為農(nóng)村的學生206人,城鎮(zhèn)的學生為143人;大一108人,大二73人,大三67人,大四101人。
(1)自我建構量表(SCS)
本研究采用的是自我建構量表(SCS)的中文版。該量表包括獨立自我建構與依賴自我建構兩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12個項目,王裕豪先生曾對該量表在國內的適用性做了相關研究,總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8,兩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均為0.76和0.81,所有項目與其對應分量表的相關系數(shù)均在0.41和0.83之間。這些都證明了該量表值得推廣和使用。其中記分方法按照七級記分,再分別計算每一個分量表的總分,以總分高的分量表決定自我建構類型。
(2)簡化版大五人格量表(NEO-FFI)
1989年(NEO-PI)問世,它是只有60個條目的簡化版大五人格量表,該量表來源于1985年的NEO-PI,其中包含神經(jīng)質、外傾性、開放性、友善性、嚴謹性五個因素,每個因素12個項目。姚若松先生也曾對NEO-FFI量表在國內大學生群體中的適用性做了相關研究,其量表的α信度系數(shù)神經(jīng)質為 0.77,開放性為 0.63,外傾性為 0.78,友善性為 0.72,嚴謹性為0.74;模型的擬合指標也都達標,由此證明了該量表適用于國內的大學生群體。量表的記分方式是五級記分。
采用spss21.0軟件對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分析,包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分析等。
對大學生自我建構量表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得出349名大學生中,集體主義精神有238人,占68.195%,其平均分是64.45,個人主義精神有111人,占31.805%,其平均分是62.01。
通過對被試的生源地與自我建構總分數(shù)據(jù)之間做獨立樣本T檢驗,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在生源地上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被試的年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集體主義(F(3,234)=0.318,p>0.05)和個人主義(F(3,107)=0.544,p>0.05)在年級上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為了探究大學生自我建構類型與人格特質間的關系,我們采用了Pearson積差相關系數(shù)對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其中集體主義精神與人格特質中的神經(jīng)質,外傾性,開放性,友善性,嚴謹性在0.01水平上呈顯著相關,但其中集體主義精神與神經(jīng)質呈負相關。而個人主義和人格特質中的外傾性,開放性,在0.01水平上呈顯著相關,與友善性在0.05水平上呈相關,而個人主義精神與神經(jīng)質和嚴謹性不相關。
由結果可知,超過2/3的學生都是依存型自我建構,即遵循集體主義精神,這樣的建構方式往往更加注意與他人間的聯(lián)系,更容易換位思考,并非以自我為中心,突出自己的個性,而不考慮對他人的影響。這個結果也符合中國的國情,楊博超先生就說過,在中國的國情下,源于歷史,我們都明白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們也在學習著,集體優(yōu)于個人,個人應服從集體。
由結果來看,生源地與大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沒有顯著相關。集體主義精神屬于認知風格,其形成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教導與經(jīng)驗。由于中國的集體主義精神是祖輩傳下來的,與教導的方式和形式相關性不大。故生源地不同,大學生們的集體主義精神沒有顯著差別。
年級與自我建構類型沒有顯著相關。如上所說,自我建構屬于認知風格,認知風格在青少年時期高速發(fā)展,在成年期發(fā)展已趨于穩(wěn)定。而大學生都已成年,故不同年級的大學生,自我建構沒有顯著差別。
由結果來看,集體主義精神與神經(jīng)質呈顯著負相關,與外傾性,開放性,友善性,嚴謹性呈顯著正相關。而個人主義與神經(jīng)質,嚴謹性不相關,其中外傾性,開放性,友善性都與個人主義相關,但友善性的相關性要稍低。這與楊燁先生的研究有所出入,楊燁先生認為個人主義與善良維度,情緒維度都是高度相關的。但這也可能是由于我們二者所用的人格特質量表不同導致。
神經(jīng)質特質指個體體驗消極情緒的傾向。這表明分高者個體情緒調節(jié)能力較差,且這樣的個體極易關注到外界的壓力對自身的負面影響,而自動化情緒調節(jié)能力強的個體有利于在交往中形成謙讓,志愿服務,合作等利于他人的利他行為品質,也就更有利于集體主義的認知風格發(fā)展。嚴謹性指我們能較好地控制,管理和調節(jié)自身沖動。嚴謹性程度越高的個體越理性,且責任感高、意志力強。這樣的個體在考慮問題時往往更全面,會考慮到他人。除此以外,友善性的個體對人際和諧非??粗?。他們善解人意、樂于助人、愿意為了他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對人性持樂觀態(tài)度、相信人性本善。故友善性與個體的集體主義精神高度相關,而持有個人主義精神的個體在展示自己的獨特時,也會有合作、信任,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獨立型自我也沒有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以自我利益為主,但是也會選擇合作,達到互利共贏。所以在此層面上,也可以理解友善性與個人主義之間呈現(xiàn)相關性。具有外傾性特質的人往往熱情,自信,充滿活力,開放性個體興趣廣泛,富有想象力。這兩個特質構成了中國人民喜愛與人交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遇事頑強且有創(chuàng)造力的特性,但根據(jù)數(shù)據(jù)結果來看,外傾性和開放性在缺少個體對自身的控制和調節(jié)時,遇事容易沖動,天馬行空,我行我素,從而形成個人主義精神。
由于被試者都是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的學生,而醫(yī)學院校本身的背景與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影響有待探究;其次學校的男女生比例差異大,故性別上的自我建構是否存在顯著差異沒有分析。
新時代大學生集體主義精神與神經(jīng)質,嚴謹性,友善性密切相關。情緒調節(jié)能力強,積極情緒高,有控制力和責任心強是集體主義精神特有的性格特點,也反映出具有集體主義精神的個體其人格特質會更加全面,能夠更快更好地體驗外界環(huán)境對自身的影響,從而更好地做出自己的選擇與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