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佩霞
FZ/T 20011—2006《毛針織成衣扭斜角的試驗方法》中的扭斜角與GB/T 22849—2014《針織T恤衫》中的扭曲率,都是檢測服裝經洗滌后歪斜程度的指標,區(qū)別在于毛針織成衣與針織T恤衫的原料品種不同,度量單位、讀取數據及計算結果表達不同。由于目前的毛衣扭斜角測試標準只考核平針產品,而毛針織成衣款式隨著時尚的變化在不斷變化,設計師設計出很多非常規(guī)款式的毛衣,比如拼接款式、蝙蝠款式或色織等,導致現有的毛針織成衣扭斜角測試方法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 對此筆者提出:當毛針織成衣為非平紋產品時,可參照國標扭曲率測試方法來測試毛衣的扭曲率。扭曲率測試方法方便、快捷,測試不受毛紡織品的組織結構限制,故扭曲率測試方法替代扭斜角測試方法具有一定的意義。
本文通過對10款前幅提花、后幅平紋的非平紋毛針織成衣和10款不同成分的平紋毛針織成衣進行案例分析,分別根據兩種標準的測試方法進行試驗對比,發(fā)現兩者雖最終結果表達方式不同,但結果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即扭斜角越大,扭曲率也越大,反之則越小。
扭斜角與扭曲率方法標準差異見表1。
表1 扭斜角與扭曲率測試方法的差異對比
根據三角函數正切公式tanα=a/b(圖3)可發(fā)現,公式中的角α相當于毛針織衫身上線圈縱行歪斜而與底邊垂線之間所形成的角度和成衣側縫洗后偏離的角度(袖窿與側縫交叉處),三角形中的a邊相當于毛針織衫線圈縱行歪斜與底邊垂線之間的距離(圖1中的a1)和成衣側邊垂直到底邊與側縫偏離距離(圖2中的a2),三角形中的b邊相當于經過毛針織衫底邊垂線交點的距離(平行衫身側邊距離,圖1中的b1)和側邊垂直到底邊的距離(圖2中的b2)。毛針織成衣扭斜角與扭曲率各自測量出的a和b形成的角其實就是三角函數中角α的正切關系,即tanα=a/b。由此可知,扭斜角α(o)與扭曲率F(%)存在一定的相互關系,即兩者原理相同,只是一個是求角,一個是求正切比值。
圖3 三角形角α關系示意圖
FZ/T 73005—2021、FZ/T 73018—2021標準中的扭斜角只考核平針產品,而對大多數非平紋毛針織成衣(羅紋、雙面、提花等非平紋產品,如圖4~圖6)則無法按標準測量扭斜角。由圖4提花毛衣可知,衫身織了兩只鶴,縱向紋路不清晰,無法按標準量取到衫身上完整的線圈縱行歪斜,當毛針織衫洗后發(fā)生扭斜變形時則無法用數據讓消費者更直觀地了解到樣品的扭斜程度。雖然該毛衣是非平紋毛針織成衣,假設將其當作普通成衣款式,套用GB/T 22849—2014扭曲率方法測量出它們的扭曲率,那結果是不是也同樣能反映出成衣的扭斜程度!
圖4 圖案提花
圖5 圖案提花
圖6 條格提花毛衣
帶著這個設想,筆者收集了10款前幅提花、后幅平紋的毛針織成衣,根據FZ/T 73005標準中的7A洗滌程序對它們進行洗滌,干燥后進行了扭曲率測量和對后幅扭斜角的測量,測試結果見表2(扭曲率結果保留0.1位,扭斜角結果保留整數,扭曲率F=a/b,tanα'=a/b)。
表2 10款非平紋毛針織成衣扭曲率和扭斜角的測試數據
由表2數據可發(fā)現,當結果保留一位小數時,兩者存在較小差異,當保留整數位時,除了第7款相差1%外,其他幾乎一致。
為了驗證毛針織成衣扭斜角的測試方法與普通針織成衣扭曲率測試方法是否存在相關聯的關系,本文通過對10款不同成分(表3)、有側邊縫的平紋毛針織成衣樣品進行測試,分別對它們進行扭斜角和扭曲率測試,最終對所取得的測試結果進行比較分析,測試結果如表4。
表3 10款不同成分的平紋毛針織成衣
表4 10款平紋毛針織成衣兩種方法檢測試數據
由表4數據可發(fā)現,當結果保留一位小數時,兩者存在較小差異,當保留整數位時,10款毛針織衫的兩種測試結果幾乎一致。
根據以上20款毛針織衫的測試對比,發(fā)現扭斜角與扭曲率取得的最終結果差異較小,體現出成衣扭曲程度值存在相關聯關系,方法具有可替換性。
1)扭曲測試方法比扭斜角測試方法簡易、快速,僅量取兩側,取最大一邊值作為結果即可;
2)根據FZ/T 73005、FZ/T 73018中的尺寸變化率與扭斜角的洗滌、干燥不同,兩者不能在同一件測試樣上測試; GB/T 22849標準中有規(guī)定測試樣經洗滌、干燥后,尺寸變化率與扭曲率可以在同一件測試樣上進行測試,如果能在同一件測試樣上進行多項目測試的話,可以減少客戶送檢樣不足的煩惱問題之一;
3)GB/T 22849中的洗后外觀評估同樣是經洗滌、干燥后,即在尺寸變化率測試后進行的檢測項目,其評估中有測試樣扭曲、變形這一項的判定,通過扭曲率測試計算出扭曲值可以快速判定洗后外觀項目的扭曲程度,快速判定合格與否。
1)測試毛針織成衣的扭曲程度建議可參照扭曲率的測試方法,即將扭斜角的測試更改為扭曲率的測試方法;
2)尺寸變化率與扭曲率測試可在同一件毛針織成衣上進行測行;
3)未來如果毛針織成衣測試增加洗后外觀評估的話,其中評估樣品的扭曲程度也可參照扭曲率測試來評估測試樣的扭曲情況。
本文參照國標“側縫垂直到底邊的交點洗后偏離距離a與側縫和袖窿交叉處垂直到底點的距離b百分之比”的原理,對非平紋毛針織衫有側縫或無側縫成衣(可在底邊使用打點模擬為有側縫狀態(tài))進行扭曲率測量,測試了成衣的扭斜變形程度,發(fā)現用扭曲率測試方法替代扭斜角測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性。